专项护理小组干预模式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
2022-12-15葛园园王秋娟
葛园园,王秋娟
(西平县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河南 驻马店 463900)
重症肺炎是继肿瘤、心血管疾病后的全球第三大致死疾病,患者除常见咳嗽、咳痰、气喘等呼吸系统症状外,常伴随呼吸衰竭等其他系统受累情况,发病急,病情进展较快,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属于临床危急重症之一[1-2]。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医院治疗重症患者的主要科室,具有更先进的医疗设备及护理技术更高的护理人员,有效且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重症患者病情好转具有重要意义[3-4]。因此,提升ICU护理服务质量成为ICU护理人员研究的重要方向。本研究选择西平县人民医院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组建专项护理小组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旨在探究此干预模式对重症患者的影响,为临床重症患者护理提供有效护理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西平县人民医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5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3例。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39~67岁,平均(53.29±6.58)岁;观察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 40~65岁,平均(52.74±6.03)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取标准
1.2.1纳入标准 (1)经胸部CT、实验室检查确诊;(2)静息状态下动脉血氧分压<60 mmHg(1 mmHg=0.133 kPa),二氧化碳分压>50 mmHg;(3)患者及家属签署同意书;(4)重症肺炎引发的呼吸衰竭。
1.2.2排除标准 (1)伴恶性肿瘤疾病;(2)存在机械通气禁忌证;(3)心、肝、肾等严重器质性疾病;(4)存在免疫系统疾病。
1.3 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 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意识、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出现异常及时处理。遵医嘱为患者用药,合理设置机械通气参数,定时排痰,做好导管维护。室内每天消毒清洁2遍,保持病房清洁无菌。
1.3.2观察组 专项护理小组干预模式。(1)组建重症肺炎专项护理小组。以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为组长,选择呼吸内科2名经验丰富的医学专家入组协助诊断治疗,同时选择5名2 a以上重症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作为组员负责护理操作。组长带领组内护理人员通过网上搜索文献进行循证,收集一些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优质护理方法共同学习,同时学习重症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沟通技巧,组员学习结束后由组长考核,考核合格后开始实施专项护理。护理质量监督由医院质检部进行,定期检查专项护理小组的护理规范程度及护理效果,提出针对性改进意见。专项护理小组每周五下午集合开会,分析患者近1周内的病情、治疗效果、护理内容,寻找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结合改进意见制定整改方案。(2)专项护理措施。①强化基础护理。a.病情观察。安排值班责任护士24 h轮流监护患者病情,主要查看患者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指标,同时观察患者的意识、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功能,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处理。b.用药管理。遵医嘱合理安排用药顺序,准确用药剂量,根据药物疗效及配伍禁忌选择恰当的用药时间和静脉通路,输液时合理控制滴速。用药时、用药后30 min内密切观察药物疗效,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精神状态变化,若患者出现烦躁、呼吸加快、面色苍白等异常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c.营养管理。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依据不同营养需求指导患者进食。可协助神志清晰患者自主进食,以高热量、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食为主,如鱼汤、鸡蛋羹等,少食多餐,确保所需营养。采用静脉输注营养液联合鼻饲的方式为昏迷患者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提高患者抵抗力。d.高热护理。给予高热患者物理降温联合药物降温的综合退热方案,患者高热时持续为其冰敷额头、温水擦拭身体,同时遵医嘱用退热药物,直至患者体温恢复正常。②高质量呼吸道管理。病房内每天早中晚3次清洁消毒,合理控制温度和湿度,定时通风。鼻导管吸氧时注意氧气湿化,注意观察血氧分压,合理调节给氧浓度和流量,若患者缺氧症状无明显改善,则可给予面罩吸氧。严密检查患者的痰鸣音及咳嗽症状,找准吸痰时机,高效快速吸痰。每天定时做口腔清洁,餐后漱口,向后部倾斜患者头部及颈部,随时保证气道通畅,定期更换套管,注意调整套管松紧程度。③患者及家属心理辅导。重症监护患者需经历各种抢救措施,濒死感为患者带来巨大恐惧及压力,护理人员应以亲切、友善语气与患者耐心交谈,介绍经验丰富的治疗及护理团队,讲解治疗成功案例,增强患者信心。深入了解患者家庭背景,为患者讲解家人的关心及期待,鼓励患者多为家人考虑,遵从医嘱,积极配合治疗。另外,护理人员每天与家属加强沟通,及时汇报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鼓励家属对患者的病情保持积极乐观态度,同时多关心自身健康,注意饮食和休息,针对家属提出的需求及问题及时协助解决。
1.4 观察指标
1.4.1康复进程 记录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
1.4.2并发症发生风险、病死率 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功能衰竭、败血症、肾功能不全、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1.4.3肺功能 干预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峰流量、肺通气功能。
1.4.4心理韧性 干预前后采取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5]评估两组患者心理韧性,包含乐观、自强、坚韧3个维度,共25个条目,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心理韧性越强。
1.4.5家属服务质量 干预后采用PZB的服务质量量表(service quality,SERVQUAL)[6]评估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质量评价,包括移情性、反应性、保证性、有形性、可靠性5项,每项5分,总分为25分,得分越高表明家属的护理服务质量评价越高。0~12分为评价低;13~18分为评价一般;19~25分为评价高。评价高例数、评价一般例数之和占总例数的百分比为好评率。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风险、病死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风险、病死率比较(n,%)
2.2 两组康复进程比较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康复进程比较
2.3 两组肺功能比较组内比较,干预后两组用力肺活量、峰流量、肺通气功能高于干预前(P<0.05);组间比较,两组干预前用力肺活量、峰流量、肺通气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峰流量、肺通气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肺功能比较
2.4 两组心理韧性比较组内比较,干预后两组心理韧性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组间比较,两组干预前心理韧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韧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心理韧性比较分)
2.5 两组家属服务质量评价观察组家属服务质量好评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家属服务质量评价(n,%)
3 讨论
重症肺炎是重症医学科常见危重疾病,多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极易引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综合症状,极大增加了治疗难度和护理难度[7-9]。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工作难度大,风险高,护理效果与患者病死率有直接关联[10],因此探究重症护理质量提升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专项护理小组干预模式是针对某一疾病,选拔优秀医护人员组成疾病专项护理小组,小组内部通过循证、培训、经验分享等共同提升护理技能,为患者提供计划性、系统性的护理措施,从而达到护理效果提升目的[11-13]。在相关报道中显示,动静脉内瘘假性动脉瘤患者在多学科协作基础上实施内瘘专项小组护理后,患者单次透析穿刺次数降低,并发症减少[14]。本研究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重症肺炎专项护理小组干预模式实施护理,结果发现,相较于常规护理,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肺功能发生明显改善,证实该模式对重症肺炎患者仍有良好护理效果。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危重,患者多死于各种并发症,而长期高热、炎症水平高、病菌感染、呼吸困难等均可引起严重并发症[15],因此护理人员在专项护理中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更加细致的病情监护、用药管理、环境维护、呼吸道管理等,有助于改善患者机械通气效果,降低感染发生率,缩短高热时间,最终可达到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效果。另外,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康复进程显著加快,分析原因可能与患者并发症减少、病情无进一步恶化等原因相关。此外,在本研究干预后评估了两组患者的心理韧性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理韧性评分更高,家属对护理服务的好评度更高。分析原因认为,本研究护理人员考虑到重症疾病为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针对性增加了心理相关的护理指导,以更加亲切、友善的态度面对患者和家属,加强沟通交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促使患者和家属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营造更加和谐的护患关系和医疗环境。
综上,专项护理小组干预模式一方面可改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加速患者康复,另一方面能提高患者心理韧性,提升家属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