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关帝庙壁画中的建筑形象分析
2022-12-14景超群太原科技大学
景超群 太原科技大学
壁画艺术包罗万象,建筑形象是壁画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论是寺观壁画还是墓室壁画,其情节都需要有一定的空间环境作为载体来衬托,通过建筑形象来表现画面的布局安排和故事情节发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1]。壁画中的建筑形象是研究古代建筑的重要资料,目前对壁画中建筑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敦煌壁画和传统绘画作品上,对于其他地区壁画中建筑形象的研究较少。而山西古代寺观壁画中的建筑形象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脉信息,对于我们了解古代建筑发展、社会风貌、风土民俗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下面就以晋祠关帝庙壁画为例,了解、分析壁画中的建筑形象。
一、关帝庙壁画的组成内容
关帝庙壁画绘制于清乾隆至嘉庆时期,全殿中壁画以连环画形式组成,分为上、中、下三层,画幅之间不施界格,以建筑、山岩、树石、人物等穿插布置画面,画面通景效果较好,每一幅画面的主题也非常突出(如图1~4)。这种传统的连环画构图形式至清代晚期仍在继续沿用,是我国古代壁画方面的重要成就之一。庙内的壁画多根据三国演义中关羽的生平故事绘制,画面设色以青、绿、白、黑、赭五色为主,画面重要部位仅用朱色点染,画韵古朴雅致。其中殿内东壁27 幅、西壁26 幅、北壁23 幅,每幅上隅皆有榜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有议事、奏情、单枪厮杀,还有遇险境救助等。画面上山峰云雾缭绕、悬崖峭壁、奇石古树、廊庑环绕、建筑园林、城池民居等无所不有,为山西现存关帝庙壁画之佳作[2]。
图1 关帝庙西壁壁画局部(图片来源:晋祠博物馆官方网站)
图2 关帝庙北壁神龛西侧壁画局部 (图片来源:晋祠博物馆官方网站)
图3 关帝庙东壁壁画局部(图片来源:晋祠博物馆官方网站)
图4 关帝庙北壁神龛东侧壁画局部 (图片来源:晋祠博物馆官方网站)
二、关帝庙壁画中建筑的分类
(一)壁画中建筑形象的存在形式
建筑形象在绘画作品中自古有之,传统绘画中以建筑为主要形象的作品大多出自界画和壁画。从建筑在壁画中的存在形式来看,一种是近似界画,以描绘建筑及都城为主题的“建筑画”,如山西繁峙岩山寺的金代壁画,大殿内的壁画虽为佛教题材,但其中的建筑甚为壮观,建筑线条雄健粗壮,笔力遒劲,画面气势壮阔,殿宇满布,亭台楼榭、廊庑围绕,风岩树木,山水云石夹杂其间,抑或是敦煌壁画中五代时期的作品《五台山图》(如图5、图6)。此图为佛教建筑遗迹图,描绘大小寺院建筑共67 所,场面宏大,其中“大法华寺”为画面中较大规模的建筑群,以佛塔为主的佛寺建筑制度罕见[3]。
图5 岩山寺壁画局部(图片来源:三晋出版社)
图6 敦煌壁画《五台山图》(图片来源:腾讯网)
另一种是将建筑形象融入了描绘题材中,以达到更好的宣扬效果。例如,在敦煌壁画中,以佛经故事和经变故事为主要题材的壁画,为了更真实地表现故事背景,或表现佛经中所宣传的瑰丽佛国世界,建筑形象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在佛经故事中有表现悉达太子生活的宫廷、普通人的民居住宅;在经变故事中则是以古代帝王的宫殿象征佛国世界的华美景象;在其他壁画场景中有城垣、城阙、寺院、佛塔、楼阁等,这些建筑形象与山水环境相结合,展示了壁画艺术的万千变化[4]。
关帝庙殿内的壁画采用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相结合的表现技法,壁画人物和房屋多呈正面形式[5],所绘制的建筑形象并非主要描绘对象,而是为了更好地在壁画中表现相对真实的故事背景,抑或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关羽的生平故事。因此,关帝庙壁画中的建筑形象不同于敦煌莫高窟、繁峙岩山寺等壁画中的建筑形象,其所描绘的建筑形象虽反映了建筑本身的形象特点,但更多还是在营造氛围[6]。关帝庙壁画中的建筑形象与岩山寺等寺观壁画中的建筑形象相比,造型更加简洁,其中点缀的形象也多为单体建筑,不复前代的气势恢宏,笔墨简练,建筑色彩以黑色调为主调,建筑物坚实古朴,白墙、蓝檐搭配,既富有写实意味,又不失生动之趣。
(二)壁画中建筑形象的分类
关帝庙壁画中的建筑形象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宗教建筑形象,如寺院、佛塔等,这类建筑形象在画面中出现较少,造型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佛教建筑相比更为简洁、朴素。古代宗教建筑的发展与佛教文化的传入密不可分。佛教的传入带动了佛教建筑的发展,最早见于我国史籍中的佛教建筑是汉明帝时期建于洛阳的白马寺,其形制现已无存,但据《魏书·释老志》记载:“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当时的寺院布局仍为以佛塔为中心的方形庭院,即印度及西域式样。以高大居中的佛塔为主体,四周环绕方形的广庭和回廊门殿,佛塔和佛寺建筑结合。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塔仍作为主要膜拜对象置于佛寺中央,佛殿为辅助建筑置于塔后,但因北方寒冷,室外举行礼佛仪式有诸多不便,金堂、法堂逐渐代替佛塔膜拜的礼仪需要,同时北朝贵族“舍宅为寺”的出现,让佛塔不再成为寺内的主要膜拜对象,其位置也从寺内中心移出,以佛殿为主的佛寺建筑也就此发展而来,并成为隋唐以后最盛行的佛寺制度。关帝庙壁画中寺院和佛塔的组合形式就是选用以佛殿为主的佛寺建筑形象,佛塔不再置于建筑的中心,佛塔为楼阁式造型。这种楼阁式塔在隋唐时期得到充分发展,多选用砖石结构,仿楼阁式木塔造型,整座楼阁砌于砖砌台基之上,可供登临和远眺,其耐久不怕火灾且容易保存[7]。关帝庙壁画绘制于清代乾隆至嘉庆时期,此时的佛教建筑组合形式已经是以佛殿为主的制度,佛塔并不是寺中的主要建筑,又因壁画故事背景为关羽死后受到僧人点拨,显圣护民,乡人感其恩德为之山顶立庙祭祀,结合传统建筑群空间入口的前导空间需求和明清时期佛教信徒的需要,佛塔仍可作为主要膜拜对象,所以佛殿为辅助建筑置于塔后。
另一种是世俗建筑形象,其包含宫廷建筑、民居、城墙、城门、城楼、小桥等。在壁画中大量出现的亭台、城门、城墙、民居等建筑形象都属于世俗建筑形象[8]。按照建筑类型又可将其细分为居住建筑、政权及其附属建筑、园林与风景建筑、防御建筑等。在玉泉山、盐池、示别、封侯等故事中分别出现了亭台、民居等建筑形象,此外在其他故事中还有山石、树木、流水等,结合自然环境进行表达,以营造画面场景效果。与城楼相关的建筑形象在所有建筑形象中占比最多,反映了壁画中的建筑形象与古代居民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也反映了古代森严的建筑等级制度。城是古代防御建筑的代表,城垣、城楼供军士迎击、值夜之用,壁画中的都城门设有一个门洞,瓮城围绕(唐朝的《 营缮令》中有这样的规定:都城每座城门可以开三个门洞,大州正门开两个门洞,县城门开一个门洞。)城楼重檐木结构楼阁建筑,斗拱排列紧密,用料较小(如图7)。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等级制度有了更加严格的规定,通过壁画中城的建筑形象,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判断哪些建筑属于王城,哪些建筑属于府城和县城。
图7 关帝庙壁画(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三、关帝庙壁画中的建筑形象蕴含的古代建筑文化
关帝庙壁画中形式多样的建筑不仅表现了古代历史上的各种建筑形象,而且为我们展现了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如建筑布局、建筑构造、建筑特征等。
(一)建筑布局
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布局各有不同,但平面的群体组合是中国建筑最主要的特点。由若干单栋独立的建筑组成院落,由若干单栋建筑组成庭院,由若干个庭院组成建筑群。中国传统建筑群的平面布局分为对称式布局和自由式布局两种,前者多采取几何关系与均衡对称秩序,以中轴线为主,通过轴线均衡对称关系,以进为等级制度,以南北方向为轴线,往纵深发展,体现纵深感,在南方民居中多见以南北纵轴线为主、东西方向为横轴的横向发展,在平面上可清晰地看到以一条中轴线为主、几条横轴线为辅的布局方式;后者多用于园林建筑,建筑与山石树木相映成趣,在“天人合一”的影响下追求物我一体的自然观念,倡导“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人工环境[9]。
(二)建筑构造
关帝庙壁画中的不同建筑形象也展示了建筑的不同构造。我国古代的传统建筑多以木质结构为主,分为大木作和小木作两种。大木一般是指木构架建筑中的主要承重部分,如梁、柱、斗拱、枋、檩等。小木亦为装修作法,一般指非承重木构件的制作和安装,有门、窗、隔断、栏杆、外檐装饰及地板、天花等42 种。清代《工程做法》将建筑装修分为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在宋代《营造法式》的装修项目上略有删减。清式的大木作法在沿袭古制的基础上,再细分为大木大式和大木小式两类,大木大式一般多用于官式建筑,如宫殿、官署、府邸、庙堂中的重要殿堂,也可称殿式建筑,大木小式建筑多用于次要建筑和一般民居。关帝庙壁画中的建筑形象更偏向大木小式建筑,屋顶多是单檐,斗拱之间的拱眼壁未施彩画,仅施以密布斗拱。此外,大木小式建筑规定面阔三至五间,屋顶只可用单檐悬山和硬山及以下屋顶,不用琉璃瓦和斗拱,建筑尺度则以明间面阔和檐柱柱径为标准[10]。
(三)建筑特征
清朝是我国艺术发展最繁盛的时期,建筑大体承袭明代传统又有所发展,受儒家、道家等思想影响,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建筑观念,建筑形象呈现内向、自然、精简等特征。
四、结语
从建筑整体分布的角度而言,建筑的内向性特征极为明显,建筑多由三座或四座单体建筑围绕一个中心空间组成封闭的庭院。清代的北京四合院就是传统的内聚民居形式,按南北纵轴线对称地布置房屋和院落。这与古代封闭的环境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塑造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内倾趋势。在建筑营造的审美观念上,受道家美学观影响倡导“天人合一”,因地制宜,将建筑与周围环境相结合,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建筑空间。同时,简化单体设计,善于利用山体高度差创建小空间,根据山体和地形的自由配置,增强空间特性和趣味性[11],提高整体建筑装修设计水平。关帝庙壁画利用树木和山石作为每幅画面的隔断,表现山体和地形的自由配置,体现了静态建筑形象的动态美,墙体画面建筑形象错落有致,尽显通达之意。
综上所述,关帝庙壁画中的建筑形象可以分为两种:世俗建筑形象和宗教建筑形象。建筑是古代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壁画中的建筑形象,我们对古代建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解了古代建筑历史渊源,认识了古代建筑文化。
壁画中的建筑形象有利于研究传统建筑形制,作为壁画中的一部分,它的出现与古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山西寺观壁画包含唐代至清代的寺观壁画,蕴含着千余年的历史遗珍,为研究古代建筑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寺观壁画中的建筑形象不但可以帮助现代人全面、深刻地认识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了解古代风俗文化、生活的珍贵形象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