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视角下鄂伦春狍皮制作技艺研究
2022-12-14莫日根
莫日根 艾 力
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鄂伦春族曾经是靠狩猎为生的民族,20世纪60年代初期走出山林下山定居,并于2001年底结束了狩猎生活。受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生存环境的影响,鄂伦春族有着独特的狍皮服饰制作技艺,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这一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凝聚着该民族人民的聪明才智,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宝库。随着现代化脚步的加快,鄂伦春族传统狍皮制作技艺的传承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传承和保护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因此,需要从政策扶持、市场开拓、创新形式等方面进行探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一、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概况
历史上的鄂伦春族普遍采用兽皮制作日常服饰,即使在夏季也不例外,充分展示了“林中百姓”的特色。狍皮衣制作大致分为熟皮、量体、裁剪、拼接、缝制、绣花等步骤。使用兽皮缝制衣服最重要的环节是熟皮工序,目的是使皮张光滑、柔软、富有弹性并变得平整。量体后就是裁剪,多年的实践丰富了鄂伦春族独特的制袍经验,资深的制袍人突破了地域环境所限,在缝制袍服时不用尺码,可以仅凭借手掌丈量之法来精准判断狍皮袍合适与否,一方面由后颈点到膝盖处确定衣长,另一方面由肩部到手掌处确定袖长与宽[2]。皮张的拼接使用的是狍、犴筋线,就是将里脊上面的薄膜剔下晾干,再将其放置在木墩、石块上反复锤打直至筋丝分离出来,最后将这些筋丝用手搓成线。鄂伦春族的皮衣以狍皮原白色和经过染色的棕黄色为主,且多为右偏襟长袍,这一点与满族、蒙古族和鄂温克族相同,反映出民族交往交流过程中文化上的互学、互鉴。开叉以及领口、边角处绣满花纹,如植物纹、云纹、鹿角纹等,一则美观,二则使开叉部分更牢固,1949年后与各民族交往交流衍生出竖式系扣的马甲,云纹图案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与蒙古族等民族云纹图案的相似之处。
鄂伦春狍角帽是自治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制作时缝上用针线绣出的义眼,缝上用桦树皮制作的假耳朵,这样在狩猎过程中不会被其他猎人误认为是狍子而被误伤。夏天使用的“巴力”帽用脱毛后的光皮或绸缎制作,呈三角状,帽顶垂有红色流苏,后面类似披肩,一般披至背部或者肩部,帽子两端有皮绳,可以系在颈下。这种帽子的形制与布里亚特蒙古族的“实鲁亨玛勒盖”的形制相似。鄂伦春族巴力帽的产生也与不同民族、不同部落之间的交往交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用事实证明了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二、现代化浪潮冲击下狍皮制作技艺传承面临的困境
对于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内蒙古自治区狍角帽制作技艺传承人吴玲芝说:“现在都不让打猎了,狍子也得不着了,以前还行来的,能从俄罗斯、蒙古国进口,现在也买不着,别的代替的布料我也找呢,暂时没找到合适的。再一个是现在年轻人都穿布的,而且学这个的年轻人也少,这项技艺的传承面临的挑战也挺大的,但是我也得做下去,主要是我喜欢这个。”呼伦贝尔市市级传承人延楚卿说道:“要做一张传统的‘苏恩’皮袍,至少要花费八到十张皮子,所以如果没有大量养殖企业供应原材料,这原材料就解决不了。” 通过这两位非遗传承人的访谈内容可以了解到,这项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原材料短缺严重
鄂伦春族自1996年禁猎以来,狍皮制作技艺的主要原材料——狍皮的数量急剧下降,即便有人工养殖狍子的存在,但服饰制作仍供不应求。如今这些手工艺者从俄罗斯、蒙古国进口兽皮的渠道也被切断,鄂伦春族传统狍皮制作技艺的传承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经济效益较低
原材料短缺,再加上传统技艺复杂、制作成本很高且对于手艺要求较高,多种因素导致一件狍皮制品价格不菲。近些年来,一件“苏恩”皮袍的价格高达20 000 元到40 000 元,一顶“灭塔哈”狍角帽按品相可售卖3 000 元到6 000 元,高价格导致的市场需求下降使狍皮制品从原来的日常生活用品变成了现在的工艺品、艺术品,丧失了它原有的功能意义,它的最终归宿也只能是博物馆、非遗展览馆等,这使它的经济效益几乎为零,低迷的经济效益也令其无法市场化、商品化,导致学徒数量也不容乐观。
(三)传承人数量不足
截至2022年6月,国家级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传承人2 人,均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区级传承人2 人,呼伦贝尔市市级传承人1 人,旗级传承人2 人,5 位鄂伦春族兽皮制作技艺传承人中,有4 位是50 后、60 后,老龄化严重。原材料的问题导致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制作,经济效益的低迷也吸引不到更多的年轻人来学艺。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视角下狍皮制作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建议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多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而形成的。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支持和扶持各民族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
(一)政策落地: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国家扶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这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也为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打牢了政策根基。
2017年9月,鄂伦春自治旗政府决定开工建设鄂伦春自治旗综合馆,鄂伦春自治旗综合馆项目计划建设内容包括:鄂伦春自治旗桦树皮狍皮制作技术传习馆、地质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规划馆、档案馆,于2021年投入使用,综合馆的成立为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狍皮制作技艺的传承提供了场所支持与保障。近年来,旗文化馆为鄂伦春族传统艺术爱好者免费开办非遗培训班,并于2020年成立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和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隶属鄂伦春自治旗文化馆。传习所的成立,使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相对独立的场所,可以用来制作、展示作品,并对外免费开放,让社会各界人士近距离地领略了非遗文化尤其是鄂伦春族传统狍皮制品独树一帜的魅力。
2019年,北京市西城区对口帮扶的鄂伦春自治旗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办了鄂伦春自治旗文化旅游特色产品推介周活动,“非遗助力脱贫”鄂伦春非遗主题展演活动包括鄂伦春族非遗实物展,对国家级、区级、市级、旗级鄂伦春族非遗保护项目的实物进行了展销,其中包括兽皮文化制品:服饰、日常生活用品、手工艺品类(如表1)。其中,由内蒙古自治区区级传承人吴玲芝制作的鄂伦春族狍皮玩偶备受瞩目,这是新时代鄂伦春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工艺品的完美碰撞。2021年9月,由鄂伦春自治旗人民政府联合民族服装设计师打造的以传统服饰为源泉的“山河·森语”中国鄂伦春文化服饰秀在北京召开,设计师在服饰设计的细节中融合了多种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以及传统狍皮制作手法及理念,将古老的兴安岭文明融入现代时尚,歌颂了新时代鄂伦春民族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
表1 帮扶项目一览表
(二)工艺改进:使用狍皮替代材料解决原材料紧缺问题
在原材料紧缺的问题下,寻找可替代、可获得性高、获得途径广的仿兽皮材料,以及其他动物皮袍材料变得尤为重要。从非遗传承人口中了解到,现在制作一些服饰时会使用羊皮替代,羊皮可获得性高且价格便宜,去除羊毛后经过特殊的染色手段可以令其与狍皮区别不大,但唯一不足的是羊皮相对狍皮较软、较薄。还可使用市面上流传较广的鹿皮绒与麂皮绒替代,价格更低,可获得性更高,质地轻薄,而且产品容易储藏,狍皮制品如若存储不当就会导致受潮脱毛、虫蛀等现象的发生。用以上材料代替狍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不仅能解决原材料问题,还能降低成本,成本降低、原材料充实就可以扩大生产,令这项传统技艺走进千家万户。
(三)产品创新:促进狍皮制品的转型,提高创新性
传统的狍皮制品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的审美需求,如何将这项古老的技艺与新时代的发展进行融合值得我们深思。笔者曾去呼伦贝尔市鄂温克自治旗巴彦托海镇鄂温克自治旗创业园“太阳姑娘”工作室进行参观,鄂温克族传统饰品太阳花已经成为鄂温克族乃至呼伦贝尔市的著名文创品牌,名气越来越大,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除了最传统的制作方式,手工艺人还使用彩珠、兔毛、人造毛、貂毛等材料,不断地拓展着太阳花新的可能,对鄂伦春族狍皮制作工艺有借鉴意义。
上文提到的鄂伦春族狍皮玩偶用制作成人服饰裁剪下的剩余布料制作,再使用传统的技术、工艺在人偶上进行创作,不仅变废为宝,更是转型和创新的体现。鄂伦春族传统狍皮制作技艺也包括裁剪与刺绣,在制作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在羊皮或者其他替代材料上进行裁剪,在开叉、领襟处使用传统的刺绣工艺进行刺绣,不仅解决了原材料不足的问题,也是对传统技艺的另一种传承。这种非遗技术的再生,更能进一步打开市场,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人才支撑:加强非遗队伍建设,充实传承人团队
一方面,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补贴。目前,国家的补贴资金主要用于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时使用而不是生活补贴。有些传承人生活困难,仍然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维持生计。针对这种现象,当地政府可以完善非遗项目资金申请制度以及传承人奖励制度,适当发放传承人生活补贴,保证正常传习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传承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非遗技艺的宣传也需加强。首先,可以借助新媒体的手段,利用抖音、视频号等互联网平台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其次,进一步落实非遗传承进校园的活动,开设学习这项技艺的第二课堂及课程,这样不仅能增强本民族学生的认同感,还能加大这项技艺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这门手艺,让更多的人投身于传统狍皮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中,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为传承人团队注入新鲜的血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弥足珍贵且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3]。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鄂伦春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重要组成。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狍皮制品在内的很多日常用品也逐渐成为纯粹的艺术品,就如鄂伦春族的桦皮船走进了博物馆,狍皮制品也回归了大自然。如果想在继承中发展,并在现代化的各种挑战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我们青年一代勇于担当,逆流而上,在继承中寻找机遇,在挑战中迎接未来,使这项传统技艺重新散发出青春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