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学分银行建设与探究
2022-12-14黄苗苗
黄苗苗
一、引言
从概念界定看,学分银行主要是将学分作为基本单位,对学习者相关情况进行认定、管理等,重点放在学习内容、时间、地点的关系处理层面,有利于构建了具有弹性特征的学习环境。因此,一些学者将其形象地称为“互通桥”“连接器”等。从当前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的建议与要求看,通过建设学分银行,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建设奠定必要条件。
二、学分银行的经济特征概述
我国在二十世纪80年代引入了学分银行制度(如图1),首次应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2004年)。2010年正式提出了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并且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进行确定,自此之后,该制度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一跃成为“热点问题”。从2012—2020年的实践情况看,国家开放大学在该制度的建设与探究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已经促进了诸多省市的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与应用。虽然此类学分银行建设与探究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但是在经济学视角下的经济特征已经十分鲜明,集中表现在学习产品的价值属性、资源优化配置、供需关系等方面。
图1 学分银行及其对应标准示意
1.稀缺资源配置率高
从经济学视角看,教育资源的稀缺性特点十分突出,只有将此类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才能保障教育公平。例如,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了城市教育资源与乡村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方面的资源分布不均。加上各地区的师资力量、基础设施、教育经验配置等,差异相对较大,由此引发了教育不公平的问题。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最为有效而直接的办法是对稀缺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但是由于此类资源的限定性条件较多,在当前阶段只有通过资源共享的办法,才能真正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由此可见,学分银行建设在实质上发挥了分配稀缺教育资源的作用。另外,打破了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学习资源共享时,从根本上推动了中国社会民众终身学习目标的实践。
2.供需关系相对均衡
学分银行属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所在,围绕学分银行共生单元,才能建立起学习者、教育机构、政府部门、用人单位之间的共生关系,并且借助“点共生→间歇性共生→持续性共生→一体性共生”使学分银行体系建设环境、资历框架体系建设环境、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环境真正关联起来,构建起基于学分银行共生单元的终身教育体系架构。从学分银行的供需关系情况看,学分银行——学习产品提供者、学分银行——学习者之间,存在供给侧与需求侧关联下的供需关系。而且,在实际的学分银行经营过程中,学习者成了学分银行的客户,而学分银行成为名副其实的经营者,它与学习产品提供者始终属于合作关系。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学分银行中的“学分”类似于一种“知识货币”的存在形态,当学习者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可以通过教育机构的认证、考核、评估、发放证书、转制等完成相应的兑换等。
三、学分银行的经济价值分析
1.通过资源共享,产出综合效益
学分银行建设只是我国民众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前奏,既属于后者,又是推动后者实现的必要条件。实践经验表明,教育稀缺资源的配置难题在理论上与技术上均较难解决。直到互联网技术发明后,该问题才通过资源共享的路径得到了圆满解决。实践经验表明,学分银行中的稀缺资源共享并没有停留在单一的供给方面,而且消除了被动给予的弊端,将学习产品、学习者,通过学分与认证进行了约束与关联,当学习者要共享此类资源时,往往需要通过配套的标准程序做出选择,从而保障此类资源共享后的效果。简单讲,资源共享与学分累积,保障了此类资源在个体、社会、国家层面,有效发挥了稀缺价值应有的作用,保障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产出。
2.发挥市场作用,减少推广费用
学分银行建立后,使高校普通教育、培训机构、继续教育、职业教育之间形成了联盟(类似于“常春藤”联盟),可以共享其中的资源,同时又接收到了学分银行对其资源的二次整合与配置。通过各教育机构之间资源优势互补,无形中扩大了此类教育机构的品牌号召力。例如,某大学在学分银行平台中,根据实际调研开设了商务英语课程,不仅满足了学习者的需求,还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增强了院校的知名度。对该课程开发之前与应用之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该院校上传此门课程前注册人数仅有8624 人,该课程上线并且受到学习者追捧后,该院校的线上注册人数上升了28%,远远超过了自身通过其他渠道宣传后的注册人数增长比例13%。由此可见,当教育机构在学分银行中共享了具有竞争力的资源后,可以扩大其品牌影响力与号召力,并促进学习者的参与。
四、经济学视角下某省域学分银行建设路径分析
1.利用数字技术,深化统一平台
截至2020年,通过教育行政部门正式发文成立的省域学分银行共计16 家,主办方为行政部门、运营者为开放大学、服务对象为省域内社会成员,参与学分银行的包括学习成果认证管理机构与转换服务平台等。进入“十四五”阶段后,要求进一步推动学分银行的高质量发展,预期通过扩大数字技术要素的配置比例为其“赋能”。
该省考虑到省域学分银行建设工作相对成熟,因而在省域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首先结合实际情况,于省域内存入了更多的学习成果,建立了地方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这样做有利于某省域内统一平台的建设提供制度、机制保障。其次,某省根据省域学分银行建设的基本情况,选择了数据库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数字化技术,深化了现有统一平台,实现了对数据采集、清洗、存储后的分析,并利用生成的分析报表进一步完善了统一平台。
2.建立教育联盟,发展学分银行
在形式上建立教育联盟十分容易,但是要在内容上使不同的组织机构之间联合起来,十分复杂,需要通过多轮协商才能敲定。该省结合省域学分银行建设平台,使省域各类教育机构、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参与到了学分银行中。
首先,在联盟时设置了统一标准,选择与学分银行各项制度匹配标准,划分了不同类型的学习者,从而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求,研发了能够满足其需求的学习产品。因此在形成统一联盟后,既形成了良性竞争,也促进了各大教育主体的合作,保障学分银行的发展与壮大。其次,从该省的实践经验看,在职者、老年人、在校学生三大学习者类型基本涵盖了学习群体,但学习需求存在差异。建议应打破学科逻辑,反过来从行动逻辑出发,研发一些实用性课程。
3.突出关键要素,保障学分认证
学分银行制度属于舶来品,其中的关键要素集中在学分转换标准的制定方面。无论从国际教育市场,还是国内教育市场看,“资历框架+认证标准”“基于课程的认证机制”“基于国家职业能力标准的认证机制”已经成为常用的转换标准,而且选择其中的任何一种或者进行联合应用,均能够产生实质性的效果。
该省结合我国情况,主要采用了“两步走”的方案,首先在迈出第一步时,按照知识能力开展了“点对点”的认证。简单讲,该省要求各教育主体间的认证,以各自课程中预设的考核标准进行评价与认证。然后,通过省域资历框架统一认证,建立确定的认证转换标准。其次,随着学分银行建设经验的积累,通过提炼实践经验,为国家层面建立涵盖各类学习成果的资历框架积累数据,保障我国省域学分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后续省际学分银行之间的联合及推广应用提供新标准等。该省域学分银行的学分认证如图2:
图2 某省域学分银行认证示意
五、结语
总之,在经济学视角下学分银行的经济学特征十分鲜明,集中表现在价值属性、要素配置、供需关系等方面。同时在经济价值方面,学分银行共生单元与教育机构、学习者、政府部门、用人单位等共生单元的一体化发展,需要依靠学分银行加以实现,并在此基础上产出综合效益。建议在当前学分银行高质量建设阶段,尽可能结合相对确定的技术路径、联盟路径、认证路径,全面推进学分银行建设,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