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路径研究
2022-12-14王佳敏王小琴
王佳敏,王小琴
(中北大学,山西 太原 030051)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也是大学生在多元文化思潮的碰撞中,从认知到认同、从情感接受到理论坚信、从客体教育到主体自觉等一系列转化过程的主通道[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效果来说,意义深远。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的现实意义
“获得感”是随着我国改革发展而出现的新词汇、新概念,在我国各个领域中引起了特殊的关注和研究热潮。当然,获得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讨论的热点话题。获得感能够反映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评价标准,推动高校改革,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提升大学生获得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一)获得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价值诉求和评判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立德树人”是学校赖以生存的根本,是新时期大学教育工作的最高统摄。这使得高校育人使命的目标也更加明确而具体,要求学生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坚韧的道德品质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跟时代的发展要求,始终秉承立德树人的理念,不忘初心和使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升学生的获得感不仅是对立德树人这个基本使命的生动写照,也是实现这一基本使命的重要要求和判断依据。
(二)获得感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内生动力
“顺应时代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2]。”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这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了新的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心是提高大学生的自觉性。改革应以提升获得感为指引和抓手,不断提高教育者对思政课的供给质量,促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供需相契合;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僵化、固化和陈旧等问题,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实效性。提升大学生的获得感,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生动力。
(三)获得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切实要求
当代大学生需全面发展。“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00后,他们不但要有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等,还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校应为他们的生命追求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3]。”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了解学生的切实需求,体现人文主义关怀,充分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增强他们的实践性和幸福感。提高大学生的获得感,有助于解决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等问题,有利于大学生锻造坚韧的品格,塑造强大的内心,培养高尚的情操。高校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才能更好地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服务。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的困境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和责任,而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大学生的获得感,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问题。但是,当前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普遍不高,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对大学生主体的关注度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大学生思政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从本质上讲,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服务于学生[4]。但是,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对大学生主体关注、关照、关心度不足的情况,影响了大学生的获得感。我国在漫长的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教学模式始终以教师为“主角”,学生是“观众”,大多数学生被动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教师不关心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只是一味地进行“灌输”和“填补”。此外,教师过于重视教学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缺少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使教学存在错位、不到位现象,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能动性,无法引起情感共鸣,更别提提升获得感了。
(二)教师的综合素养参差不齐
高校思政课教师既要弘扬新时代的新理念,又要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过“六要”,对高校教师的综合素养有着更高、更明确的要求。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参差不齐,与“六要”要求的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问题有: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对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没有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缺乏信服力;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文情怀不深,没有强烈的信念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学生的关注、关照、关心不足;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道德修养欠缺,自身言行不一,崇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缺乏敬业精神,不愿意在教学上多花时间和精力,弱化了课堂教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参差不齐,影响了学生的获得感。
(三)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在科技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今天,高校的教学方法仍然比较传统单一,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影响大学生的获得感,主要表现为三点。
第一,课堂讲授形式单一,以灌输式教育为主。有些高校的思政课仍是教师向学生进行单向灌输、注入,教师“独奏”,学生处于游离、被动的学习状态中,低头现象严重,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师生之间存在“语言代沟”现象。长期进行思政课教学的教师在教学时习惯使用传统的话语,话语表达抽象化、教条化和理论化。思政课教师不了解、不关心、不运用学生流行的网络语言,话语亲和力不足,导致师生之间在话语方式上有偏差,无法同频共振。
第三,高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程度和水平有待提升。目前,部分高校还未能很好地运用网络学习平台,如慕课、微课和智慧课堂等。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路径
高校学生的获得感提升是推进高校教育工作的内在动力,能够促进高校提升教育工作质量与成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提升大学生的获得感为追求目标,提高站位,通过满足学生主体的需求、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融合创新教学方法等措施,切实可靠、行之有效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一)“以生为本”,满足学生主体的需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把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和根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所期所待,加强对学生的关怀、关爱和服务,满足学生主体的需要与期望,使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第一,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高校应尽可能关注、关照、关心学生,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和满足感。高校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学生实现从“观众”向“主角”、“被动”向到“主动”的转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学生只有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才能“获得感满满”,受益终生。
第二,从学生的选择出发。社会快速发展,学生获取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渠道丰富多样,自主选择空间增大。教师应结合实际与学生的需求,让学生自主地选择教学内容,并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教师更多的是指导学生和进行方向掌控,使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中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从学生的特征来看。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学习的意愿和接受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不同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和生活环境中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方法,重视因材施教。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和期待,使学生提升获得感。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增强亲和力
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肩负着传播新时代新思想的重任,还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具有政治素养、理论素养和人格素养,切实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六要”的丰富内蕴,这也是打造高水平、高素质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关键所在。
第一,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充斥着社会,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学生意识形态的引领者,应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明辨是非;坚定政治立场,向党中央看齐,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支持者和追随者;坚信“四个自信”,以强烈的政治信仰引领大学生,更好地助力大学生成长和成才。
第二,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将马克思主义和有中国特色的习近平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自信地、有底气地教学。此外,高校思政课教师还应提升科研能力,不断学习思政领域的优秀成果,让自己的学术功底更加深厚,切实增强说服力。
第三,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人格素养。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关爱学生,及时关注学生在学习、交友、生活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贴近学生的内心,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应以身作则,践行自己倡导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境界。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身正为范,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入心、入行。
(三)融合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的吸引力
当代高校的大学生大多为00后,他们思想活跃,个性独特,自我意识强烈,原来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其需要。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融合创新教学方法,选择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提升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生动活泼的新局面。
第一,熟练掌握多种教学方法,改进授课形式。高校思政课教师可通过融合使用理论灌输式、实践感悟式、情景体验式和互动交流式等教学方法,辅之以图片、视频和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以及教学说服力和吸引力,促进学生“知情意行”,提升获得感。
第二,转变话语方式,消除“语言代沟”。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浅显的语言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5]。另外,高校思政课教师也要学习学生常用的网络用语,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进行教学表达,但“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它所蕴含的价值都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核心内容[6]。”
第三,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当前,互联网飞速发展,线下教学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新媒体给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如慕课、微课、智慧课堂等)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新媒体教学相融合,能够打破教学限制,增强教学的时代感和有效性,对提升大学生的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要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必须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与期待,从提升教师的亲和力、教学吸引力方面入手,使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灵活,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