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进展
2022-12-14王欣然王文爽张晓雪
王欣然 王文爽 张晓雪 靳 瑾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北京 100053;2.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北京 100069
临床护理教师是通过临床教学活动或榜样示范,教授学生护理操作技能,促进学生成为具备职业认知和行为发展的护理专业人员[1]。教学能力是教师为达到某种教学目标、顺利从事教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包含护理技能与教育专业的双重特征,是护理理论知识、临床技能、教学基本素质的综合体现,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行为和护理质量[2-3]。目前临床护理教师队伍由护士组成,教师既要完成所在岗位的护理工作,又要负责临床教学,承受着较高的压力,教学水平难以保证[4]。然而,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推进,临床教学受到了重视,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被广泛关注。如何提高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保障实践教学质量成为亟须探讨的问题。本研究从提升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意义、策略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促进临床护理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1 提升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意义
1.1 提升临床护理教师能力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Andriollo 等[5]应用临床教师特征评估工具对护理教师相关能力如临床护理查房、教学查房、个案护理讨论等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得分越高的教师教学能力越强,师生互动性越好,有利于学生掌握护理专业知识,适应临床环境。尹海燕等[6]培训护理教师中通过改善教学条件、完善临床教学体系,使得实践操作能力和临床实习适应水平显著提高。Ahmady 等[7]在学生访谈中进一步证实护理教师教学能力是影响实践教学结局的关键因素,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往往传达出积极的职业认知,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临床护理信心,提升专业认同感。
1.2 提升临床护理教师能力有利于改善临床护理质量
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高,综合素质相对较强,各项工作完成度较高。Wang 等[8]研究发现,合理调整护理和教学安排后,护理教师有更多时间学习教育相关知识,临床护理水平同样得到了提升。原因在于教学能力发展刺激教学观念更新,工作投入度更高,同时促进护理能力发展。高文涛等[9]调查心血管专科带教发现,经验丰富、教学能力高的教师,选择QQ、微信等多平台管理学生和患者,将心理康复理念融入护理、教学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在临床考核中的成绩,而且以患者为中心实施护理程序,患者满意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2 培养和提升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研究
2.1 重视临床护理教师选拔
重视临床护理教师的选拔有助提高遴选标准。高质量教学始于高质量的老师,严格选拔临床护理教师是教学质量的保障。Koskinen 等[10]调查显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医疗教学与科研经历、年龄在30~40 岁的护士组建的护理教师队伍更加专业。可能是该群体临床经验丰富,护理理念成熟,承担临床教学任务信心高,往往表现出更有效的教学行为,与Nguyen 等[11]研究结果一致。赵洪梅等[12]研究显示不同学历的学生教学需求存在差异,对护理教师的要求也不同,专科学生的教师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和2 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或大专学历且3 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本科学生的教师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和3 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或大专学历且5 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护理研究生临床指导教师应具备本科或硕士学历,教学经验丰富,管理和科研能力强,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目前我国选拔临床护理教师尚未制订明确标准,未来应依据不同学历学生的培养目标制订教师资格考核标准,把好临床护理教学的第一关。
2.2 建立培训体系
建立培训体系有助加强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加强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护理教育改革和人才需求发展对护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护理教师专业化培训、完善培训体系有利于打造高水平的临床教师队伍,规范护理教育结构。其中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实施、结果反馈3 个环节。
2.2.1 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作为培训体系的第一个环节,是计划制订、实施的基础。不同医院培训目的、内容、方式虽然存在差异,但均包含职业发展培训、教学知识和技能、人际关系管理、正确评估学生、基于角色的咨询五部分[13]。Mårtensson 等[14]访谈护理教师发现,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方法排在培训需求的前三位。田玉凤等[15]调查了160 余名临床护理教师,77.6%希望通过培训提高专业教学能力;59.6%愿意在工作日参加培训;34.1%希望线上、线下结合丰富培训方式。此外,除了教育学基础知识,多数教师还倾向于学习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因此,充分了解临床教师的培训需求,针对性设计培训方案,能提高教师参与的兴趣,保证培训完成度。
2.2.2 培训计划制订和实施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培训计划制订和实施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是临床护理教师培训的核心环节,不同阶段护理教师培训策略不同,新任临床教师培训中设置临床理论和技能教学两大模块,能够使其尽快适应教学工作;中高年资临床教师设置教育及学术能力提升模块,使其向研究型教师转化,成为临床教学骨干,推动临床护理教师团队专业化发展[16]。龚小戎等[17]基于学习金字塔和Miller理论,通过融合理论、临床技能、临床思维、教学能力制订“四位一体”的临床护理教师培训计划,包括理论授课、情景模拟、讨论、工作坊等方法,培训后理论考试、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以及临床教学能力考核成绩显著提高。原因在于培训能推动护教协同发展,启发教学思维,全方位提高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Voutilainen 等[18]应用网络平台培训临床护理教师,优化教学模式,解决了传统课堂学习与工作时间、空间上的矛盾,更容易被临床教师认可接受。
2.2.3 培训结果评价与反馈 培训结果的评价与反馈应贯穿整个培训过程,从而不断改进培训方案[19]。蒋冬玲等[20]运用柯氏模型从学习层、反应层、行为层和结果层评价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及时发现培训中的问题,规范临床教学的全过程。Chaou 等[21]认为反馈是形成性评价重要的组成部分,“责任-患者安全-伙伴教育”主题访谈显示,多数教师认为反馈是加强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保证了患者安全,产生了有益的护理结局,提示管理者关注培训过程的反馈,同时从多方面评价更能确保培训效果。
2.3 健全激励机制
健全激励机制有助保障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激励机制是在分析管理对象的心理需求后,采取一系列刺激措施激发积极性,以提高工作效率的手段[22]。实施激励策略可激发护士工作热情,提升临床教学质量。董睿等[23]通过评选“临床教学带头人”“临床带教名师奖”,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树立教师榜样,选派教学业绩优秀的教师外出学习并给予研究经费支持,在职称评定、奖金发放上适当偏移,充分调动护理教师工作积极性。汪恒等[24]制订教学激励政策,实行教学加分制,把教学成绩作为年终优秀护士评选和绩效考核的参考,评选优秀临床护理教师,给予薪酬、职称奖励使护士将更多精力投入教学,开展教学研究,获得多项课题立项和教学成果奖。基于激励政策制订合理的激励措施,为临床护理教师提高内部分配标准,鼓励更多护士加入教师队伍,激发临床教学热情,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2.4 个性化管理
个性化管理有助于制订不同阶段的临床护理教师发展策略。不同阶段的护理教师在临床教学各方面表现均存在差异,培养教学能力必须遵循职业成长的阶段性特征,满足不同层级教师的发展需求[25]。张小蓉等[26]将临床护理教师划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教学能力发展重点不同,第一阶段是新型临床护理教师,接触临床教学时间短,需要强化教学基本功,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念;第二阶段是发展型临床护理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应精进护理教学技能,拓宽专业视野;第三阶段是资深型临床护理教师,关注重点在于更新教学理念和知识结构,提升学术能力和领导力。年龄、工作年限同样影响护理教师教学,年龄≥36 岁的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年龄<25 岁的教师(P <0.05)[27]。随着年龄增长,家庭、社会支持水平完善,教师在工作中更能发挥自主性,这与从业时间长、经验更丰富有关。但范文海等[28]临床调查显示,教学年限≤5 年的护士处于职业发展期,工作热情高,承担教学工作时往往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尊重高年资教师教学自主性,突出经验优势;合理分配年轻教师教学和工作任务,凸显各层面临床教师的教学特长,能最大限度挖掘人力资源,促进临床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2.5 加强职业素质教育
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有助提高护理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内驱力。内驱力是激发工作积极性的原动力和心理基础,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培养临床护理教师自主发展意识是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29]。Wahid 等[30]研究发现,内在价值观是职业认同的主要构成要素,能促进临床护理工作和教学任务协调发展,增加工作满意度和专业发展信心。国外研究[31-32]显示,管理者应关注临床护理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分析护士自身需求及专业发展方向,开展职业规划相关培训课程,设立临床教学、专科护理、科研等岗位,选择真正热爱或适合临床教学的护士担任护理教师。加强职业素质培训,激发内部驱动力,能正确引导临床护理教师不断发展,最终实现职业目标。
2.6 多方面评价教学
多方面评价教学有助于促进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多方面评价是加强临床教学各环节质控、促进护理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重要举措。胡雄等[33]建立护理教师教学成长档案,科室护士长主导组建教学小组,通过管理者、督导人员、学生、同行教师评价全程监督、检验教学效果,并将评价结果与工资、职称关联。改革后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能力评分显著提高,以制度建设—教学督查—动态反馈—激励的闭环结构管理临床教学,能及时分析、整改薄弱环节,促进教学能力改善。王孟仙等[34]根据专业将临床科室分为儿科组、神经内科组、妇产科组、普外科组等8 个研究组,划分5 个教学阶段,在各时间段对教师基本素质、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及态度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结果显示,量化考核和全过程评价完善了临床护理教师评价及反馈体系,有利于提高教学能力和学生实习满意度,与许芸等[35]研究一致。
此外,教师自评、同行互评或学生评价等从不同角度分析临床护理教师的优势与不足,其中同行评议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关注[36-37]。同行评价为临床护理教师提供教学行为的支持和客观反馈,促进教师间对话,推进讨论式、合作式教学模式发展[38]。Stenberg 等[39]访谈参与过同行评议的护理教师指出,同伴评价帮助调整教学策略,培养个人发展和集体反思的意识,为完善教学计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尊重和支持的方式进行同伴互评,有助于为教学能力不足或缺乏临床教学信心的教师提供指导,形成良好的临床教学氛围。
3 小结与展望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良好的教学能力不仅对学生操作技能、职业认同感的培养意义重大,而且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改善临床护理质量。基于临床实践提出建立规范化临床教学体系,严格护理教师选拔和培训,实施激励政策、反馈性评价或职业生涯规划等策略,能有效改进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能力,满足临床护理和教学的发展要求。目前多数医院临床护理教师的管理模式尚不完善,提示我们应借鉴国内外护理教学经验,制订科学、系统的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打造合格、高效的护理教学团队,促进教学质量和护理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