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喻昌论治中风病学术思想探讨及现代临床应用*

2022-12-14荣远航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风病风邪阳气

荣远航 滕 晶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喻昌(公元1585-1664年),字嘉言,新建县(今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为清初三大名医之一[1],其学术思想多总结在《医门法律》《尚论篇》《尚论后篇》和《寓意草》中。《医门法律》为综合性医书,为临证诊疗立法定律;《尚论篇》详论伤寒六经及温病证治;《寓意草》为医案集,论证医案以阐发其临床治验。中风病是中医临床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的疾病之一[2],喻昌在对中风病的论述中,承前人之论而阐演,逐条引申《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为立论点,结合《黄帝内经》相关论述,吸收历代医家观点,结合临床经验,提出创新见解,形成了更加系统完善的诊疗思路。其诸多观点独树一帜,为后世治疗本病提供了新思路,兹将其学术思想及当今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1.1 阳邪乘阳,本虚标实 喻昌认为中风发病的病机在于阳气虚弱,卫外不固,风邪乘虚而入;阳虚为本,风邪为标。其在《医门法律》中以《金匮要略》对中风病的论述为依据,援引仲景中风病“寸口脉浮而紧……浮者血虚,络脉空虚”“寸口脉迟而缓……缓则为虚,荣缓则为亡血,卫缓即为中风”,以脉测证,可见先贤早已认识到正气不足是中风发病的重要内在因素。喻氏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指出阳虚是中风发病根本,“真中风之病,乃人之数扰其阳所致”[3]“风为阳邪,人身卫外阳气不固,阳邪乘阳,尤为易入,即如偏枯不仁,要皆阳气虚馁,不能充灌所致,又如中风猝倒,其阳虚更甚”[1]。正如《黄帝内经》所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为生命活动原动力,是立命之本,阳气充足才能防守有力,并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风性善走空窍,阳虚则风居空窍,渐入脏腑,惟人体阳气充盛,防御于外而不至风邪伤人空窍肌肤,固守于内可使病邪不得传变,犹离照当空,邪气毕散。喻氏认为房劳过度最伤阳气,为中风病最常见病因,肾为先天之本,乃藏精之处,亦为一身阳气之本,此乃命门之火、龙雷之火,房劳过度最易伤肾中真阳,导致命门火衰,阳虚风中。现在临床也逐渐认识到阳虚在中风发病中的作用,如王永炎[4]教授总结出中风病“阳(气)虚化风”的发病新机制,并运用益气温阳通络法治疗,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唐农等[5]在扶阳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中医治疗中风病的“次第治疗”,最终落脚在温补下焦元阳,温阳以令阳气固密,从而恢复阴阳升降调和状态。

1.2 外风入里,体质为合 在阳虚邪乘的病机论述基础上,喻氏吸取总结了金元医家关于中风发病的学术主张,如刘完素的“热极生风”论、李东垣的“本气自虚”论、张从正的“厥郁生风”论、朱丹溪的“痰生风”论等[6]。喻昌认为无论火、气、痰、郁,皆为人体素有之邪,即个体体质偏颇,其对于中风发病具有易感性,风从外入,可挟身中素有之邪,或火或气或痰,这些因素对于中风发病及转归起到重要导向作用。在《尚论后篇》中,喻氏指出中风病多见于富贵之人,因其“身既安逸,内风已炽,尚图乘风纳凉,沐泉饮水,以解其热”,以致“阳气郁遏不舒,加以浓酒厚味之热,挟郁阳而为顽痰,阻塞经络”[3]。平素肥甘厚味、饮醇食煿,一方面以致痰湿内生,化热生火,痰热壅盛,气运不畅,久则热盛阳旺;风为阳邪,同气相求,故其对风邪更具有易感性。另一方面肥甘太过之人多肥胖,《古今医鉴·中风》曰“肥人多有中风,以其形盛于外,而气歉于内也”。形盛气衰,卫气虚弱,腠理疏松,容易招致风邪侵袭而发为中风病。喻昌的中风病体质易感观点,体现了“治未病”思想,对于当今体质辨识防治中风具有指导意义,如范小璇等[7]对出血性中风病易感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进行研究发现,阴虚质、血瘀质、痰湿质是出血性中风患者最常见体质类型,从而预判中风发生,将干预时机提前,降低中风发病率和致残率。王桂倩等[8]基于体质构建缺血性中风病复发风险评估模型,能改善中风复发的早期预防。

2 诊 法

2.1 四诊合参,脏腑辨证 喻昌重视诊断过程信息资料的全面搜集,强调四诊合参,《医门法律》开篇即论望色、闻声、辨息、问病、切脉等诊法;喻氏崇尚脏腑经络之学,《医门法律》首卷强调需明脏腑经络之病位,所列病证多以脏腑辨证而论[9]。在中风病的诊断中,喻昌一改中风病中经络、中脏腑的辨证思路,承袭《黄帝内经》“五脏风”理论,将四诊合参融入脏腑辨证中,认为“风”中于不同脏腑后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可据其症状进行定位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10]。如肺中风可出现时咳,眉上色白,口燥而喘,身重肿胀,与肺主司行水和呼吸功能异常,以及营卫失和有关。肝中风可见善悲善怒,面色苍,咽干,女子目下色青,头目瞤动,胁痛,与肝气升动太过,亢逆于上有关。心中风见善怒吓,言语不利,唇色赤,翕翕发热,心痛而自烦发热,脐跳动,与邪伤心神,真阴不守,心火上炎有关。脾中风见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厌食,胸中短气,鼻上色黄,与脾主运化功能失司,且清气不升有关。肾中风见面肿,脊痛不能正立,二便不通,面色黑,与肾气不能蛰封收藏有关。强调风中入脏,最防进入于心。“五脏风”理论始于《黄帝内经》,喻氏继承并加以补充,前述五脏中风症状,后详细论述其病机,是中风病辨证论治的新思路。既往对于中风病因病机认识多认为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位主要在肝肾,而近年来对于五脏中风理论的挖掘受到更多关注,如倪伟等[11]从五脏论治脑中风,并以经脉通五脏为依据,五经配伍以调五脏,成为针灸治疗脑中风的一大特色。常璐璐等[10]从五脏生理功能及特性对五脏中风表现及治疗进行论述,突出了中风病脏腑辨证的优势。

2.2 以脉测证,兼辨预后 喻氏重视脉诊在疾病诊治中的作用,在中风病的诊断中,认为外风挟旧邪,或火、或气、或痰,必然呈现于脉,因此可以通过脉的变化协助诊断。“兼寒则脉浮紧,兼风则脉浮缓,兼热则脉浮数,兼痰则脉浮滑,兼气则脉沉涩,兼火则脉盛大,兼阳虚则脉微,亦大而空,兼阴虚则脉数,亦细如丝。阴阳两虚则微数,或微细,虚滑为头中痛,缓迟为营卫衰,大底阳浮而数,阴濡而弱,浮滑沉滑,微虚散数,皆为中风”[1]。脉诊亦可判断中风病预后,如“虚浮迟缓,正气不足,尚可补救;急大数疾,邪不受制,必死无疑”[1],中风病的预后取决于邪正交争的结果,而正气虚实和邪气盛衰都可反映于脉,故脉诊可以预测中风病走向,正如《黄帝内经》所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脉诊作为一种客观依据对于中风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伴有意识或言语障碍的患者,通过脉诊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其疾病状态,苏宁[12]归纳出中风病常见弦、滑、细脉,以及相兼脉特征,并根据病程中脉象变化推断转归预后,从而指导辨证用药,提高了临床辨证施治的质量。

3 治疗

3.1 驱风之中,兼填空窍 《医门法律》指出中风治疗第一要义乃“驱风之中,兼填空窍”。风从外入,故因势利导,随其性、就其近宣导驱除之。喻昌认为大小续命汤用麻黄、防风等解表药居多,正在于给邪出路,使内邪从外而出,“从外入者,以渐而驱之于外”[13]。即使病久体虚,邪入已深,喻氏认为仍有“一气微汗之法、一旬微利之法”[3]。填空窍即补虚,气虚阳微,召外风相投,故治疗应注重补虚扶正,正气一足,外风自然不复入。喻昌首推《金匮要略》侯氏黑散为代表,方中防风、桂枝、菊花驱风达表,而人参、白术、茯苓、干姜、细辛、川芎、当归等均为扶正补虚温阳而设,方中气血双补,温阳通络为治其本,清热熄风则为治其标。原方方后注云“温酒调服……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药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喻氏对此进行阐发,借酒温散之性以通血脉、行药势、驱风邪;“空虚若谷,风自内生”[1],故令进冷食,如此药物在体内排出延缓,令药积腹中不下,意在填塞空窍,空窍满则内而旧邪不能容,外而新风不复入矣。驱风之中,兼填空窍,此为中风病虚实标本兼顾之法。本病的临床治疗尤其强调标本缓急,急性期病势迅猛,要当急救治标为先,临床研究发现在脑血管病急性期应用祛风剂如大秦艽汤,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影像学及神经功能等指标[14]。临床急性期后,常以正虚邪恋、虚实夹杂为主,治疗又应驱邪扶正兼顾,补虚治本为主,以侯氏黑散、小续命汤为代表,常用防风、菊花、桂枝、麻黄、葛根等轻散在表之风,黄芪、人参、附子、干姜等温补在里之虚损,临床又应根据气、血、阴、阳虚损程度不同,不应仅局限于喻氏补阳之说,益气、养血、滋阴,皆可随证用之。

3.2 明辨病程,多法并用 风邪中人,有在经络脏腑深浅之不同,故治法各殊,应根据病程、病位不同因势利导、驱邪外出。“风初中络,即不可引之入经,中经即不可引之入腑,中腑即不可引之入脏”[16],在具体治疗上,喻氏指出初起邪在经络,只宜宣散,可用小续命汤加减、搜风丸等;经络及腑,分辨表里深浅,随证用药;邪气入脏,口噤舌强宜辛香开痰行气,如南星汤调苏合丸、转舌膏、资寿解语汤等;邪深及肾,出现真阳上脱之症,可以黑锡丹、三建二香汤引阳回宅。针对风邪夹杂机体素有之邪,治疗上也应兼顾,《医门法律》列有下、补、和、清、宣散、开郁、导湿、豁痰等治法。此外,喻氏特别强调在中风病治疗中需要明辨虚实缓急,如风邪中脏多素体有虚,不可妄用下法,只宜在胃腑积热、内实便秘者可用下法以开其壅塞;再如治疗“口眼喎斜,邪急正缓”,宜“先散其邪,次补其正”“养血豁痰,枘凿不入,先其所急,不宜并施”[17],体现了喻氏对中风病的辨证论治思维。在中风的疾病演进过程中,其证候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风、火、痰、瘀、虚等病因可以同时存在,同时受环境、体质、心理等因素影响,故中风病证候具有动态性、复杂性。但其总体发展规律和变化轨迹是可以认识的[15],抓住阶段矛盾点,对症治疗是关键。一项证候要素观察研究表明中风初起风证为主;中期风证概率逐渐下降,而痰证、火热证逐渐增加;到后期气虚和血瘀成为主要证候[16]。通过对中风证候动态研究,临床常用的治法有祛风、活血、化痰、清热、通下、益气、养血等。

3.3 以雨治风,顾护津液 《尚论篇》言“内风之人,腠理断不可实,实则汗不能出也。气血不可不补,虚则不足以供汗之用也”[34]。强调中风病不可用固表实腠理之药,否则风邪不得外出,以致闭门留寇;要当令汗出,风邪方可随之而散。然喻氏并不取荆芥、防风、柴胡、葛根之类发汗祛风,而将养血补气作为治疗首要,意在扶正以祛邪,令气血充足,化汗有源,风随汗解,不言治风而治在其中,此即喻氏所言“以雨治风”之意。补虚之中,喻氏又首推甘寒养阴,其在《医门法律》对此进行了诠释“惟用甘寒药频频热服,俾内不召风,外无从入之路,且甘寒一可熄风,二可补虚,三可久服”[18]。并且强调了中风自汗证忌利小便,否则耗竭津液,无以制风,增其烦热,损耗真阴。观喻氏养阴保津以息风之法,可见其虽然主张中风“外风”论,但并不否认内风的存在,“内风素胜之人,偏与外风相召”[35]。阴液不足,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与外风相煽,并在治疗上采用滋水涵木的治法,补阴潜阳以使内风平息,外风无所助而易散,临床常用地黄饮子、镇肝熄风汤、建瓴汤等即为代表方剂,常用药物如熟地黄、生地黄、白芍、玄参、麦冬、鳖甲、龟甲、石斛等,挟热可加犀角、钩藤、黄芩,挟痰可加竹茹、竹沥、石菖蒲,挟瘀可加赤芍、川芎、丹参、全蝎、地龙等。实践表明,养阴护津在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病中均有重要意义[17]。

4 预防调护

喻嘉言对于中风的预防和病后调护尤其重视。习惯渐近自然,喻氏指出善养生者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防止中风的发生,而病后积极的调护对于康复和防止复发、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显著意义。《医门法律》提出本病的日常调护原则“外风暴发,内风易炽,热溉甘寒,避居密室,毋见可欲,毋进肥鲜,谨调千日,重享天年”[1]。即一方面要适时躲避外邪的侵害,“处奥隩之室而整冠振衣,凛天威不违咫尺之惧者,即治风之良方也”[3]。正如《黄帝内经》所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另一方面,因中风病具有痰热体质易感性,故应调摄饮食,忌食化热生痰之品,据《尚论后篇》可多饮汤食粥,以甘寒之品滋润息风。同时应节制房事,勿扰阳气。喻氏指出中风病恢复期长,调护要求高,患者往往依从性较差,因此告诫患者务必清心寡欲、勿扰阳气,否则中风复发,病势更凶,预后更差。不仅弥补了历代对中风病后调护的空白,而且对后世中风病的康复和护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对于中风发病及预后具有重要影响,现代医学也更加强调一、二级预防对于降低中风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的作用。避风寒,忌烟酒,清淡营养饮食,节制欲望,及时排解忧思恼怒等不良情绪,正如《黄帝内经》所言“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基于“治未病”理论的养生观是中医学防治本病的优势所在。

5 结 语

喻氏以《黄帝内经》及《金匮要略》为中风诊疗之准则,博采金元医家论述,提出创新见解。认为中风病机在于阳气不固,风邪乘虚而入,本虚标实;火、气、痰、郁等素有之邪导致的体质偏颇对于中风发病具有易感性。在诊断上四诊合参,又尤其重视脉诊的作用。在治疗上强调根据风邪中人深浅灵活运用不同治法,因势利导;又创新性提出填补空窍以及保津养阴以息风。在预防调护上应节欲养性、顾护阳气,同时规避外邪来袭。喻昌的学术思想极大地丰富了中风诊疗体系,为后代治疗中风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希望广大医者继续继承并挖掘喻昌中风病学术思想内涵,以提高临床诊疗效果。

猜你喜欢

中风病风邪阳气
崔金海应用调气化痰法预防缺血性中风病复发的经验探讨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晚睡晚起“双杀”阳气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中医脾胃论中风病病机及其诊治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
早上洗澡伤阳气
一分为三辨证方法在出血性中风病的应用研究*
论中风病三期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