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螺旋创新理论视角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2022-12-13刘朝晖周和平蒋加伏
刘朝晖,周和平,蒋加伏,李 平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 长沙 410114)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1],世界各国为争夺产业主导权开展了新一轮竞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紧了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在此背景下,我国必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确保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当大力发展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教育,以更好地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此,构建双创教育体系是目前地方高校要落实的一项重要任务。
国内很多学者就地方高校如何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开展了大量研究。周光礼提出,应“建设高质量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2];丁耀武指出,地方高校应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四大作用[3];王东武等针对地方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搭建平台与健全机制[4];杨忠泰提出了地方高校参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四种模式[5];孙希波指出,为发挥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必须加强四种机制建设[6];吴战勇对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创新机制进行了研究[7];陈浩凯等提出要借鉴国外成熟理论,并结合国情以及高校的资源和发展目标等,发展多层次、多模式的双创教育[8]。
随着螺旋理论的成功运用与不断发展,国内一些学者应用该理论对高校双创教育进行了研究。其中,张海滨等运用三螺旋创新理论,建立了高校支撑区域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9];张绍丽等运用三螺旋理论,提出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管理机制等四种策略[10];许礼刚等人运用四螺旋理论,提出多元主体协同的四螺旋创新模式及其实现路径[11]。
在高校双创教育体系建设方面,国内已产生不少研究成果,但鲜有专门针对地方高校的相关研究。其中,魏银霞等提出了“三层次、四平台、四保障”的地方高校双创教育体系[12];唐国强等建议,地方高校应构建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双创课程体系、双创实践教学体系、双创师资队伍体系[13]。
本文运用五螺旋创新理论,分析地方高校在国家与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地方高校双创教育体系的系统结构,并以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长沙理工大学为例,积极探索双创教育体系及其实践路径。
二、地方高校在国家与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国家的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最早提出“国家创新系统”概念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夫·弗里曼(Chirstopher Freeman),他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检视,发现技术创新不仅仅是企业家的功劳,也不是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由国家创新系统推动的[14]。中国从2006年开始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按照“坚持双轮驱动、构建一个体系、推动六大转变”进行布局,其中“构建一个体系”就是指构建国家创新体系,而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五螺旋创新理论
传统国家创新系统采用以企业为主、政府与大学为辅的创新范式。亨利·埃茨科威兹(Henry Etzkowitz)作为当代创新研究领域的杰出学者,提出了三螺旋创新范式。他认为,在创新活动中,政府、产业、大学三者同等重要,并且,政府、产业和大学互相作用、相互交叉,从而推动创新活动呈螺旋上升趋势[15]。
卡拉雅尼斯(Elias G.Carayannis)等认为,公共话语、社会媒体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日趋明显,建议在三螺旋基础上增加第四个螺旋,即基于媒体和文化的公众或公民社会[16]。四螺旋是对三螺旋理论的拓展,与三螺旋相比,其更关注民主与发展的平衡问题。随着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主题,卡拉雅尼斯等又进一步拓展了四螺旋理论,增加了第五螺旋,即环境,由此构建了五螺旋模型[17],如图1所示。
图1 五螺旋模型
五螺旋模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型,由拥有“资本”的五个子系统构成,即政治/法律系统、教育系统、经济系统、公共社会系统、自然环境系统(如图2所示),各子系统为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互交换知识资源。知识资源在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循环,如果知识输入对子系统有贡献,则产生知识创造。子系统的知识创造存在两条路径:一是带来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二是产生新的技术回流与知识循环。
在五螺旋模型中,知识是驱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而大学是知识生产的重要机构,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主体。
图2 五螺旋模型及功能
(二)地方高校在国家与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知识生产、提供新技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18],而地方高校更应该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方面,地方高校是区域双创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本土文化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是支撑地方高校发展的力量源泉,为地方培养双创人才是其重要使命[19]。《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要求:聚焦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以创新要素的集聚与流动促进产业合理分工,推动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整体提升。而区域创新优势的实现,取决于高素质双创人才,地方高校是人力资本的生产部门,是区域双创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另一方面,地方高校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引擎。地方高校在知识生产、技术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具有智力优势。研究表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联系,区域空间集聚特征明显,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促进效应[20]。
地方高校与区域协同创新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内生驱动型、政府引导型和区域联动型[21]。地方高校在区域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具有先天的协同创新优势,是区域知识创新的主要引擎,是区域创新的动力源[22]。地方高校应主动对接区域政府、企业、相关科研机构等,促进区域知识生产与成果转化,加速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的改造升级,以更好地发挥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主要引擎的作用。
三、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是地方高校双创教育体系未能深度融入国家与区域创新体系。地方高校自身在国家与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论证不充分,与地方政府、企业、大众媒体的协作不够,政校联动、产教融合有待提高,双创教育缺少长远目标与长久动力机制。同时,地方高校对区域创新的贡献度偏低,本土化、特色化的创新成果偏少。
二是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双创教育未能有效融入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现象依然存在。尽管专业培养目标中大多强调双创能力,但在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中有关双创能力的评价指标非常含糊,难以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难以对学生双创能力达成情况进行准确评估。
三是地方高校双创教育条件有待改善。地方高校双创教育的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实践实训平台少,导师队伍建设滞后,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学科竞赛与双创教育竞赛成绩两极分化,“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明显,无法激励全体师生主动参与双创教育。
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框架构建
(一)双创教育体系构建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原则。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高等学校双创教育改革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强调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使命,努力培育时代新人。
坚持全覆盖原则。明确全体教师肩负双创教育的主体责任,双创教育要覆盖全体学生。国家关于双创教育的《意见》要求,把深化高校双创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树立先进的双创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为全体学生开设双创必修课和选修课,促进实验教学平台、科技创新资源向全体在校学生开放。
坚持协同化原则。双创教育涉及政府、企业、高校、教师、学生等多个主体,必须多元主体协同,充分整合资源,激发教师、学生与相关各方的热情,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实现双创教育的良性运行。同时,高校要基于双创教育助推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树立端正的双创动机,从而达到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目的。
坚持特色化原则。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开拓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高校必须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与特色优势,在广谱式双创教育基础上,一方面,要不断打造学校特色,发挥科研优势、王牌专业、文化亮点等的影响力,促进双创教育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要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双创项目,尤其要激励学生参与专业性双创活动。同时,学校需要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助力师生形成高水平、特色化双创成果及其转化应用。
(二)双创教育体系的发展路径
一是明确地方高校在国家与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合理定位。地方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结合本校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准确把握本校双创教育的发展方向与目标,明确其在国家与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是构建多主体协同的双创教育体系。双创活动的主体是多元的,既包括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外部主体,也包括高校职能部门、教师与学生等内部主体,地方高校要充分协调多元主体的不同目标,建立健全协同发展的双创教育体系。
三是建立本土化双创教育长效机制。数字化革命推动着人类从“工业化时代”迅速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地方高校的使命传承、结构治理和人才培养路径都要适应这种发展,建立本土化双创教育长效机制,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造血功能。
(三)双创教育体系框架
根据五螺旋创新理论,高校与政府、产业、媒体、环境等都是国家与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地方高校构建双创教育体系应综合考虑这些要素的辩证关系。双创教育体系框架主要由目标体系、教学体系、实践训练平台体系、运行保障体系与评价体系构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五螺旋视角下地方高校双创教育体系框架
一是确立多元合一的双创教育目标体系。树立适应时代的双创教育理念,以服务国家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为核心,明确地方高校在国家与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协同多元主体目标,科学制定双创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国家与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本。
二是构建双创教育课程教学体系。双创教育体系由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双创训练等构成。双创教育课程主要包含“双创基础课程、专创融合课程、思创融合课程、赛教结合课程”等。通过双创教育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双创基本能力;通过专创融合课程,培养学生解决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明确双创教育方向;通过思创融合课程,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通过赛教结合课程,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不断提高双创能力。
大力整合校内外双创教育师资队伍。由“创业导师”“专业导师”“竞赛导师”“实践导师”“政策导师”构成的专兼结合、相辅相成师资队伍,可打破学科界限,融入多学科资源,进行跨学科教学与科研,以促进协同创新科研和双创教育。
采用单专业嵌入式、多专业协作式、开放合作式三种“专创融合”模式,建立双创训练体系。将双创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核心课程、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训练等之中。以专业为主体,通过鼓励学生参与“赛教结合”训练项目,以提高学生的双创意愿,从而积极参加创业孵化培训,不断提高双创的成功率。
三是完善双创教育实践训练平台体系。不断改善双创教育实践条件,建立科创融合平台、实验实践平台、创业孵化平台,提升双创教育实效性。同时,加强校企融合,结合区域优势产业,建立产业研究院,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协同培养双创人才。
四是强化双创教育运行保障体系。为了保障双创教育的有效运行,要健全三项保障机制,即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机制保障。加强高校双创教育的协同治理,建立运行有序的双创教育组织机构,制定双创教育规章制度,完善人、财、物的保障与运行机制。
五是建立双创教育评价体系与持续改进机制。要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必须加强双创教育的质量监控与效果的动态评价,强化形成性评价,以保障持续改进。评价指标可参考OECD开发的INCODE 晴雨表,包括个人、人际、关系网等3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采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手段,对大学生的双创能力进行定期跟踪评估,强化持续改进[23]。
五、长沙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长沙理工大学把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方向,遵循高等教育改革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满足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对双创人才的新需求,以“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为指引,不断完善双创教育体系。
(一) 确立“一核两基三融四构”能力导向的双创教育目标体系
建立“一核两基三融四构”能力结构,包括“一种核心能力”“两种基本能力”“三种融合能力”“四种建构能力”(如图4所示)。
图4 “一核三能”双创教育目标体系
(二) 构建“四融入、三层次、五位一体”的双创教育实施体系
树立“四融入”双创教育理念,以“思创融合”为引领,以“专创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为路径,将双创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融入教育教学改革、融入专业实践、融入育人文化。
构建“三层次”双创教育培养体系,即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教育”,依托专业的“渗透教育”,面向科创班、双创团队等的“个性教育”,强化双创意识、培育双创精神、提升双创能力。
建立包括课程、讲堂、训练、竞赛、成果孵化“五位一体”的双创教育体系(如图5所示)。一是构建“1+X+Y”双创课程体系;二是举办双创教育“云鼎讲堂”系列讲座;三是构建国家、省、校三级双创训练体系;四是构建各类各级学科竞赛体系;五是构建以大学生创业园为核心的成果孵化体系。
图5 “五位一体”双创教育体系
构建“双创通识+专创融合+赛教结合”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以“思创融合”为引领,开设双创通识课66门;拓展专业核心课程,打造专创融合课207门;依托主要双创赛事,遵循探究式、体验式学习理念,创建赛教结合课44门。编写专创融合教材73部,案例集12本。
建设专兼融合的双创导师队伍。组建双创教育教研室,双创导师队伍由专职教师18人,校内兼职教师560人(其中3人入选全国优秀双创导师人才库首批入库导师),外聘双创导师382人组成。
构建“教师学科交叉、学生专业互补”学习共同体。遵循“习学促进,做学结合”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积极探索;采用CDIO实践模式,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操作(Operate),强化学生双创实践;形成“双创课程、大赛锤炼、成果孵化”的双创成果培育模式,提升学生双创综合素质。
(三) 搭建“三维互联”的双创教育实践训练平台体系
为满足大学生双创实践训练需要,打造三大类双创平台,形成体系完备、三维互联、开放共享的双创教育实践训练平台体系。
虚实结合的实验实践平台。由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平台构成,可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
科创融合的科学研究平台。构建4个国家级、6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促进广大学生进科研团队、进项目,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助力孵化的双创培育平台。建设3个国家级、4个省部级双创培育平台、36个省部级双创教育中心(基地)和大学生双创园等,可以大大提升双创项目孵化效果。
(四) 构建全要素协作的双创教育运行保障体系
组建双创教育组织机构(如图6所示)。成立双创教育领导小组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以双创教育学院为枢纽、各学院参与、多部门协同合作的组织机构。
研究制定了双创教育实施、管理、激励、评价等16份相关文件,形成了双创教育参与广泛、规范有序、持续发展的格局。
构建“四联四促、四协四助”双创教育运行机制。建立“学校-学院-中心(基地)-项目团队”的“四级联动”运行机构。构建以赛促学、促教、促创、促建的赛学“四促互动”机制。作为中国高校双创教育联盟、众创空间联盟等组织发起单位,强化校校、校企、校地、校所“四方协同”体系。拓展资金渠道,助力双创实训条件建设;优化成果评价机制,助力双创导师成长;加大政策激励,助力师生参与;强化个性化指导,助力双创成果孵化的“四助支持”体系。
图6 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
(五)建立目标驱动的双创教育评价体系与持续改进机制
加强双创教育的目标管理。将双创教育纳入学校目标管理年度考核范围,年初制定双创教育年度计划,对课程建设、基地建设、双创竞赛等目标任务进行部署,年底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建立基于OBTL(Outcome-Based Teaching and Learning)的双创能力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基于能力达成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学生学习成果与导师的指导质量评价挂钩,不断促进评价体系的改进和完善。将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社会评价等结合起来,重视学生能力达成度,明确导师的双创活动开展与学生成果的关系(如图7所示),图7中的PDCA是:计划(Plan)、实施(Do)、确认与检查(Check)、行动(Action)。
(六)实践成效
经过多年的实践,成绩显著。学校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被评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近五年,学校每年有超3万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励796项、省级2 101项;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成绩突出,获金奖2项、银奖5项、铜奖20项;学校位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12-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六轮总排行榜第57位(2021年位居第22位);学校培育了全国大学生创业典型人物“切糕王子”阿迪力、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邹勇松等一批双创代表。
图7 双创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六、结语
地方高校双创教育对区域创新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必须加强双创教育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的融合,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在本土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从而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在新征程上,地方高校要不忘初心担使命,勇毅前行谱新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