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软实力到影响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机遇、挑战与战略举措

2022-02-15李诗芹张可荣陈浩凯

关键词:中华文化实力影响力

李诗芹,张可荣,陈浩凯

(长沙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我国文化领域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呈现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生动图景,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的走向世界”[1]。这一最新论断为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步伐确立了最新航向。新征程上,如何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发挥国家文化软实力与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双轮驱动作用,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一、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蕴含的历史机遇

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表明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动力不仅显著增强,而且蕴含着难得的历史机遇。

(一)软实力的增强: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Nye)首次提出“软实力”概念,便引起了国际学界的广泛关注。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使用“国家文化软实力”概念,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由此,“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九大报告均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主题进行了专门论述和全面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3]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而中华文化影响力在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向外辐射过程中又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我国文化软实力取得长足发展,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全面部署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经过十年来的不懈奋斗,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立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弘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得到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得到强化。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繁荣。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党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精神文化需求为崇高目标,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重要抓手,推动我国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化产业不断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成效不断显现[4];网络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社会主义文艺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呈现繁荣发展局面,一系列如《流浪地球》等精品力作,在海内外收获热烈反响;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全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整体提高。一方面,随着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升、教育投入持续增加和教育发展保障条件不断改善,我国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显著提升。2022年9月,国家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年,比2012年增加1.0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为24.9%,比2012年提高10.3个百分点。全国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18亿[5]。教育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为提升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与文明程度奠定了重要基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另一方面,党和国家坚持思想道德建设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结合,全面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更好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新时代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提供了重要指导。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十年来,我国隆重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历史任务,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全面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等等,极大地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立自强、同心共圆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十年来,我党始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从“一方领唱”到“众声合唱”的多重跨越[6];倡议并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使之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国际合作平台;我国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全面开展抗疫国际合作,深度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二)中心任务的转变: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提供了广阔舞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民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文化的强盛,既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重要条件,也是这一宏伟目标的内在构成。作为新征程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要目标任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同样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中外历史实践表明,文化影响力不可能建立在薄弱的现实基础之上,离开了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支撑来谈文化影响力无异于缘木求鱼[7]。我国硬实力的不断增强是促成这一中心任务转变的坚实基础,也是新征程上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有力支撑。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建设百废待兴。当时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是否能够保卫革命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是否能够战胜困难与挑战,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是否能够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改革开放之初,“文化断层”“科技断层”“人才断层”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社会秩序长期动荡,经济濒临崩溃边缘[8]。在此背景下,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起来”,是当时的主要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迈入“强起来”的阶段,如何以坚定的文化自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是当下我党肩负的历史使命。

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心任务的转变给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我国正致力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内在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全面增强、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步改善。邓小平在1984年就强调,“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9]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更是特别强调,“我国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1]党的二十大报告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这些战略部署与发展要求既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又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内在要求。

二、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面临的突出挑战

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面临的突出挑战主要有: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西方世界对中华文化根深蒂固的傲慢与偏见在某些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华文化精神体系构建与中华文化传播能力与水平提升上的差距等,都是需要严肃对待和认真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的不确定性增加

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的当下,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也面临不确定性增加的严峻挑战。

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持续深入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崛起,西方国家由于内部面临持续性的经济衰退、社会分化,外部面临非西方国家特别是新兴国家崛起的挑战[11],逆全球化思潮显现抬头之势。有学者将这股思潮的发展过程描述为:兴起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于2016年“黑天鹅事件”,加速于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领域,还延展至文化领域[12]。面对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中取得的显著成就,西方国家的文化民族主义表现为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与文化的抵触抑或恐慌,通过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及制造“新帝国主义”“锐实力”等新概念污名化中国的文化传播,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形成掣肘。

另一方面,持续至今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动摇了数百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西方优越论”的根基,西方社会不得不正视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的有目共睹的成绩,同时又表现出傲慢与偏见。有学者指出,后疫情时代,我国面临着西方信息“武器化”趋势愈加凸显等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要应对的不仅是一场疫情战,也是一场外交战、信息战、舆论战[13]。西方国家通过转嫁危机的惯用伎俩,导致“中国责任论”“中国赔偿论”等负面杂音一度甚嚣尘上,对国家形象造成消极影响。2022年,美国《纽约时报》又荒谬放言称支持政府防疫的中国群众犯下“平庸之恶”[14]。从长远来看,如何促进中西方的良性对话与互动、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理解和信任,是后疫情时代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西方世界傲慢与偏见的掣肘

西方世界的傲慢与偏见主要是其“文明优越论”作茧自缚的结果,并在其长期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国际实践中得到强化。对中国而言,西方世界傲慢与偏见的突出表现,就是企图“西化”和“分化”中国,阻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历史地看,当今世界“东升西降”的文化发展态势愈加明显,但“西强东弱”的文化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资本主义文化是西方世界的主流文化,西方价值观也居于强势地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方面把西方制度模式说成是“普世价值”,另一方面则把中国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都归咎于制度和体制,鼓吹中国只有接受“普世价值”才有前途。可见,宣扬“普世价值”成为西方世界延续话语霸权、消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策略和手段。事实上,所谓的“普世价值”根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共同价值,而是基于地方性文化和西方霸权政治意图包装出来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总之,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精心包装并不遗余力推销其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宣扬和鼓吹“西方文化优越论”“西方文明中心论”“普世价值论”等,刻意打压和消解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自信,在国际文化领域已经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中华文化精神体系建构不足

一个国家对于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程度直接影响到该国民族文化在世界上的发展程度,包括被世界认同的程度以及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程度。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不足。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习和引进发达国家的现代观念和文化成果,从而有力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进步。但在西方话语的主导下,也一度出现了中华经典被遮蔽、中华文化被忽视的严重现象;在市场化、商业化的冲击下,娱乐至上、闭门造车、简单模仿严重影响了中华文化发展的质量[15]。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中华文化在许多方面缺少尊重和保护意识,中华文化遗产过去因连年战争与列强掠夺而损失无数,今天又几乎被“现代化”的潮流所淹没[16]。

2022年11月,通过运用知网对“文化影响力”进行关键词检索发现,学界对此课题的探讨主要基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中医药文化”等维度,鲜少对“中华文化”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华文化”作为一个基本范畴,仍缺乏学理性的整合,尚未真正形成自身的文化体系。因而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深入研究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起源和特质,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国文化基因的理念体系”[17](P310),并且“探讨符合历史实际的人类文明特别是中华文明的认定标准”[17](P313-314)。

(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与水平相对滞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和走出去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国际文化版图正朝着于我有利的方向演变”,但“现在国际舆论格局总体是西强我弱,别人就是信口雌黄,我们也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话语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不少方面还没有话语权,甚至处于‘无语’或‘失语’状态,我国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还没有转化为话语优势”[18]。近年来,我国在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中抓住互联网发展的红利,在5G网络等电子通信技术发展与应用上居于世界前列,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还“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19]

从文化传播主体看,中华文化传播主体仍比较单一,对外传播矩阵主要以官方媒体为主,缺乏多样性和多层次性,未能充分发挥地方媒体、民间组织、自媒体等传播主体的力量。传播主体的单一性还体现在文化传播人才不足等方面。从文化传播内容看,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更多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而非当代文化。2020年,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表明,海外受访者最为认可的三个领域为科技(66%)、经济(63%)和文化(57%),其中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是中餐(53%)、中医药(47%)和武术(43%)[20]。美国《新闻周刊》也曾进行相关民调,结果显示,被西方国家网民熟知的且能代表中华文化的是汉语、北京故宫、长城、苏州园林、孔子、道教、京剧、功夫、中国烹饪等,这些都是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符号[21]。可见,西方世界对中国现当代文化符号以及观念的认知度低,海外民众对当代文化以及当代核心价值观了解处于零散状态。从文化传播方式看,由于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没有形成先发优势,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文化产品输出远不及货物贸易输出。虽然这种局面正在得到改变,但文化产品输出仍然是我国对外贸易的短板。以2021年为例,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6.05万亿美元,而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仅为1 558.1亿美元,仅占总量的2%[22]。此外,科技创新成果在文化领域的转化程度还不够,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采取的关键举措

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既要加强文化建设与发展,也要重视文化交流与传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1]。这为我们在新征程上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建构中华文化精神体系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绝不能简单停留在包饺子、舞狮子等表层文化符号上,核心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提炼并展示出来,将其与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会贯通,构建完整的中华文化体系,然后推广开来、弘扬起来、传播出去。

首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但“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23],强调“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24]。近代以来,我国在文化领域的选择上出现了种种主张,有坚持本位文化的主张,也有坚持“全盘西化”的立场。但实践结果表明,一味追随其他文化,抑或是一味守成,放弃科学理论指导,最终结果是:要么被同化,要么失去生命力。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获得广泛的民众支持与认同,必须扎根自身丰沃的文化土壤,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

其次,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25]因此,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典型符号性的精神标识和深层内核式的文化精髓,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会贯通起来,并着力加强培育和弘扬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中华文化发展方向的核心价值观。

最后,坚持“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蕴含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与道德观同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1]只有这样,才能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与世界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

(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话语体系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特定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话语体系是中国特定的文化基因密码[26]。只有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27]

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内容,需要统筹推进学术、学科、话语和教材体系建设。学术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理念、观念方法的综合体;学科体系是展现学术体系的内容分类;教材体系建立在学科体系基础之上,是学术体系的具体体现形式;话语体系是由表达学术体系的概念、范畴等构成的系统[28]。以上四者之间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就学术体系构建而言,我国学术界尤其需要增强学术自信,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为学术己任,加强国内外智库交流与学术对话,由此才能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以学术话语创新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需要破解“谁来说”“说什么”“怎么说”三个关键问题。“谁来说”,即扩大传播主体的问题,实现传播主体多元化。尤其需要积极发挥民间组织和公民个体的重要作用。被央视点名表扬“没有一个字说中国好,但是讲好了中国故事”的李子柒、被称为“当代鲁班”的阿木爷爷等,都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优秀典范。“说什么”,即明确传播内容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主动宣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29],同时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30]。这就是说,要善于将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展示既真实、立体、全面,又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怎么说”,即丰富传播方式方法的问题。要基于中国实践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从客观的角度用事实向世界说明中国,善用“巧实力”,将能够体现中国价值与中国立场的文化符号融入真实故事中,阐述好中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27]。

(三)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扎实推进国际话语权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效显著,国家战略传播体系与大外宣格局初步建成,“有理没处说、说了也传不开”的被动局面得到明显改善。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27],并用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五个力”来定位战略传播的目标。

首先,转变传播思路,化被动为主动。这就需要善于主动设置国际议题,抢占国际舆论先机,逐步实现从跟着讲、对着讲到领着讲,向国际社会发出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与中国方案。其次,加强国际传播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国际传播中,实力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任何文化要更好地在国际上发挥影响力都需要有专业的跨文化传播与交流人才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国际传播工作要 “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传播艺术”[27]。一方面,强化国际传播人才队伍的政治意识、国际安全意识,把培养国际传播人才队伍的政治意识与政治敏锐性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深化对国际传播规律的认识,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实战能力,成为能打硬仗的国际传播“铁军”。另一方面,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从话语内容、表达形式、传播路径等方面提高专业传播的艺术。最后,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提升精准传播效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27]把握阐释技巧,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国家讲不同的故事:面对西方发达国家要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面对发展中国家要注重分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故事;面对周边国家,要讲好中国亲仁善邻、共同发展的故事。

(四)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既是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过程,又是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鉴、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过程。

关于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一系列重要讲话中都进行了明确阐述,强调“促进青年、智库、议会、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等的友好交流”,要“继续推进文化、旅游、智库、媒体、妇女等领域交流”[31]。因此,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必须发挥政府、政党之间交流互动的引领作用,创新载体和平台,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促进作用。需要强调的是,语言是文化及文化交流的基本载体,以孔子学院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汉语和中华文化,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

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并不只是简单的“走出去”,还必须充分利用国际通行的文化产业机制,注重通过市场运作积极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以此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特点规律和资源要素条件,促进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32]。首先,要提高文化产品贸易供给质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文化产业。一是要以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加大题材与内容创新的投入力度,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内容创作优势;二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地进行文化内容生产,让生产符合市场需求,市场再反哺文化产业,形成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三是要以质量为创作原则,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保证文化产品质量经得起市场检验。其次,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加快文化企业“出海”步伐。通过政策引导与帮扶,发挥国内国际两个大市场的规模效应,让国内企业在市场中发展壮大进而走向成熟,具备国际竞争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之所以能在国际文化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与其拥有的华特迪士尼、华纳兄弟娱乐公司、漫威漫画公司等大型跨国文化企业不无关系。相比之下,我国文化企业普遍体量较小,缺乏比较与竞争优势。因此,必须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在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以发挥其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文化的繁荣兴盛,是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一个大国的发展兴盛必然要求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的大幅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新征程上,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着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最终实现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实力影响力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实力抢镜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天才影响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