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彰显的五大特色
2022-02-15江峻任
江峻任,杜 云
(阳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5)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生态文明建设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对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主要呈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把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
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直都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明确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危机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环境危机在全球范围内出现,兴起了各种生态环境保护思潮与运动。生态资本主义、深层生态学、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有机马克思主义等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探究了生态环境危机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解决生态环境危机的思路与方法,对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但这些理论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其中,共同的不足主要在于没有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整个社会建设有机融合在一起,属于一种被动防御和局部解决问题的思路。中国共产党把生态环境看成是整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不文明行为,解决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张高丽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2]。中国共产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变成一种积极主动构建文明社会的行为,把建设高质量生态环境有机融入促进高质量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以及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之中,这为我国避免出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严重生态环境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系统性的设想和规划。
生态文明是一个由人类的生态思想、生态制度、生态行为和生态产品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生态文明建设是要把生态思想有机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活动全面生态化,从而促进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直至整个世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指出,“加快解决历史交汇期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3]中国共产党通过构建完整的生态文明体系,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机融入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从根本上系统性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危机。
(二)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
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是在生产生活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自然观和现代生态科学理论为基础,习近平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4]的价值判断以及“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5]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实现了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双重超越。
产生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生态环境危机是一种错误价值观主导的社会文化危机。在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一种机械的、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该理论片面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刺激和强化人类的物质欲望,企图利用科学技术全面控制、征服自然,而忽视人对自然的建设和保护义务。由此,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随意地破坏生态系统,如大规模猎杀野生动物,肆意丢弃有害废弃物等,这种功利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反生态行为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为了克服功利主义与人类中心价值观的缺陷,在生态运动兴起的过程中,产生了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以维护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目标,注重代际之间的公平正义以及人与非人之间的公平正义,这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缺乏主体视角和实践维度,带有较为严重的乌托邦成分,人们难以付诸行动。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全面、系统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生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孕育的产物,人类作为自然孕育的生命体,不是存在于自然之外,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存在于自然之中,其生存与发展始终离不开自然的供养,地球生态系统是人类离不开的母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蕴含着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特征,既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征服主义自然观,也超越了生态中心主义忽略人类主体地位的依附主义自然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主张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智慧生物,应当放弃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要树立着眼人类社会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生命共同体”价值观,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评判各项实践活动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在维护人类生存发展生态权利的同时,强化生态责任意识,自觉承担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义务,建立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行为方式[6]。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超越生态中心主义,强调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主体性地位,这意味着人类不仅享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权利,更具有承担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义务,要在改善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过程中发挥主体性作用。
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引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等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习近平指出,“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7]。
坚持党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深知良好生态环境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有着重大意义,主动提出并自觉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责任。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主要目标、主要任务等内容。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化、法治化的新征程。此后,党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力度,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领导建立促进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长效机制和路线图,充当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建生态文明的发起者、召集人和监督者,建立严格责任追究制度,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3]。
坚持党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引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以现代生态科学理论为基础,借鉴西方绿色思潮的合理内核,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总结中外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构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把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解落实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与全过程,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8]。中国共产党通过创建并传播科学的生态文明理论,引导民众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法,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从而实现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引领。
坚持党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的组织领导。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民众等协同配合,党要加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组织工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少数组织和个体可能会因为追求自身的局部利益和短期利益,缺乏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和社会的长远利益出发,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和全面部署,建立促进我国全面绿色转型的长效机制和路线图。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良好生态普惠民生。习近平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9]这一重要论述是由人民至上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所要求的,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政治立场。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社会主义的政治属性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要严格遵循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立场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新时代,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以保障人民享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基本权利为宗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改善生态环境事业的积极性,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作为政治原则,把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真正做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
全民共建生态文明。“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5]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要依靠人民,发挥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建设能力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激发人民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等,进而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的建设能力。首先,综合运用教育机构和新媒体平台普及生态科学知识,使公众全面客观了解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明确自身在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懂得人类生活如何影响地球生态系统平衡等原理,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信念、价值取向、评价标准和行为准则[10]。其次,拓展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和渠道,增加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便利度。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可区分为私人领域的参与和公共领域的参与两个方面。私人领域的参与主要是指公众在自身的生活和工作领域,自觉践行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义务;公共领域的参与主要包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监督、救济等社会活动。我国政府不断完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保障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权、监督权、表达权等。2015年,由环境保护部发布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规定: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征求意见、问卷调查,组织召开座谈会、专家论证会、听证会等方式征求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环境保护相关事项或者活动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组织,提高民众生态文明参与和建设能力。作为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社会力量,生态文明社会组织与群众联系密切,能促进民众与政府或企业在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和沟通,加大对生态文明社会组织的引导、支持和培育力度,推动生态文明社会组织规范化、常态化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这对提升民众以及相应的社会组织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以社会主义经济为基础
企业是社会生产和商业活动的主体,其实践活动是引起生态环境变化的最主要因素,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然要求企业实现生产经营活动的生态化。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主导的经济活动以资本的不断增殖为主要目标,资本家为了资本的增殖往往会牺牲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基于此,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恶化具有必然的联系,资本增殖最大化的资本主义发展逻辑是以生态环境破坏作为代价,要解决当前全球范围的生态环境危机,必须采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跟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是由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不合理导致的。我国现在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制度基础。为了消除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的行为,我国政府主要采取了观念引导、制度规范和市场调节等手段。首先,通过宣传教育,企业确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经营过程中始终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自觉承担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其次,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对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约束和规范,明确企业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促使企业在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及废弃过程中注重产品的生态环境效应,承担起产品全流程的生态保护责任[11]。比如,通过开展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生产者责任延伸等工作机制,督促企业转变发展理念,改进生产方式,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生产模式,为生态文明建设承担应尽的责任。最后,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市场运作机制,运用市场手段引导企业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目前已经建立的排污权、用水权、碳排放权等交易机制,为市场引导企业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代表性论断,深刻阐释了生态环境改善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是对立统一关系,二者既互相支撑,又互相对立,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以不合理的方式对待生态环境,会导致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对立;而以合理的方式对待生态环境则可以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为了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通过转变人民的思想观念、改革社会制度、改善人类的实践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创造条件。习近平认为,“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与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12]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进入认识的第三个阶段,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发展道路。
(二)建立生态化的产业体系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超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化道路。绿色发展的基本理念是以生态的实践方式去引导自然发展,用改善生态环境的方式促进生产力发展,以提高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这种用改善生态环境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方式可以称为生态化生产,绿色发展就是一条以生态化生产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替代物,不是要完全放弃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而退回到农业文明时代,甚至原始文明时代,而是要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基础之上发生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质变。一方面,充分运用工业文明取得的先进成果——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强大生产能力;另一方面,要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其中,最关键的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即用生态生产方式取代资本生产方式。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标本兼治,从源头、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里的源头和根本就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就是发展思路和发展策略,走生态化生产的绿色发展道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出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时代,资本家依靠资本的积累和技术的提升,实现对工人的剥削和对自然物的压榨,使资本家获得丰厚的物质财富,带来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重在利用技术手段把资源转化成消费产品,充分利用化石能源不断促使资源转化为消费品的能力,它在短期内对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地球资源本身的有限性以及地球对生产消费带来的废弃物净化能力的局限性,使得这种发展模式是非生态的和不可持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追求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必然要求用生态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取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这种非生态、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三)发展社会主义的生态生产力
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主要通过不断提升科学技术水平,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来发展生产力,形成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生产力观。这种生产力观的局限是把生产看成是将自然资源转化为财富的单向过程,以这种生产力观为指导的生产过程不可避免会引发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变革这种生产力观。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大自然形成了地球生态系统,人类应当从中受到启发,发展生态生产力。生态生产力是指人类依据或借用生态法则来引导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从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人类生活品质。生态化生产包含两种生产思路:一种是直接利用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生产生态产品,人类要维系和改善生态系统,提升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另一种是模拟生态系统进行生产,把人类的生产活动置于由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中加以考量,重视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与配合,强调物质、能量、信息的动态变化,充分发挥生态系统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13]。
(四)绿色发展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走绿色发展道路,是总结长期生态治理实践经验而作出的科学判断。在宁德任职时期,习近平开始了促进绿色发展的初步探索。习近平通过调研发现,宁德具有丰富的林业资源,林业可以作为宁德脱贫致富的产业基础。随后,他通过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创新林业经营机制等,促成宁德绿色发展道路的形成[14]。福建长汀水土流失的有效治理,也是习近平推动绿色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长汀的水土流失治理将环境治理和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根据长汀不同区域水土流失的特点分别制定水土流失治理方案,通过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措施改善环境,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宁德林业生态经济建设和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成功实践,坚定了习近平的绿色发展理念。2002年,习近平在《福建日报》发文指出,要“使广大群众和各级领导在思想上形成‘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共识”[15]。此后,习近平又部署实施生态省建设以及美丽中国建设,对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由此带来重要启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走绿色发展道路。
四、运用系统思维方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环境污染的防控治理、绿色生态的修复改善等一系列工作,这又必须融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活动之中,因而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系统思维方法进行全盘规划和整体施策。
(一)运用系统思维方法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
依据生态科学原理,生态系统是由山水林田湖草等要素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运用系统思维方法,寻求生态环境的治理之道,对由山水林田湖草等共同构成的生命共同体,建立一体化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机制。一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统筹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实现对国土空间的合理布局和系统管控。二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系,使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实现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生态化。三要统筹规划资源、能源、生态、环境、气候等各项工作,使资源能源节约、生态环境治理和气候保护工作相得益彰、互相协调,实现对生态安全的系统维护。具体来说,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从全局出发,把不同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谋划,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而不能各管一摊而又相互掣肘。为达到这一目标,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了生态环境部,该机构的职责从点源污染防治走向大区域、大生态的环境监管。另一方面,要建立多部门、多层次、跨区域协同推进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机制,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生态环境治理格局。总之,在新发展阶段,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二)运用系统思维方法统筹规划国土空间布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16]随着人类生产能力的不断发展,国土空间逐渐分化成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类空间,这三类空间相互协同、功能互补,共同构成一个国家的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不断优化国家生态系统的过程,“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17]。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将国家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与群众的现实利益、当前利益紧密结合,统筹国土空间规划,不断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和生态系统功能。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着力解决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重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依托原国土资源部,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等部委的规划职能整合到一起,统一行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从机构体制上统一了空间规划职能。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强调不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之外另设其他空间规划,真正推动空间规划的“多规合一”,实现国土空间资源配置的“一张图”。
五、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由于生态环境是一种公共资源,再加上生态破坏往往具有间接性和延迟性,生态破坏的肇事者不易识别,这就导致了生态责任承担者长期缺位,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落实生态责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色。
(一)建立最严格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要依靠最严格制度,若没有最严格制度的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就不能落到实处。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实于制度和法治建设,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的阶段[18]。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通过制度规范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其主要任务就是构建一个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创建、职权职责设定、权利义务安排等,通常以党和国家政策、党内法规、国家法律三类关键性制度体系体现出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我国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断深化,形成了国家政策、党内法规、国家法律多元发展、协同共治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党和国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实现党对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方向、重点任务、重大举措进行领导的规范化方式,对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引领、推动、保障等作用。生态文明党内法规制度体系通过对党组织、党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以及明确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主体责任等,推动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体制机制改革落到实处。生态文明国家法律制度体系在整个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对包含党组织在内的各类组织以及党员在内的全体公民进行一体规范[19]。
(二)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执行力度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必须牢牢守住保护生态环境底线红线。习近平指出,“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贯彻执行法规制度关键在真抓,靠的是严管。”[20]因此,要不断完善执法监督机制、考核激励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协调联动机制、公众参与机制,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执行力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为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得到认真贯彻落实,我国推出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强化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权威,保证党中央的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为增强环境执法的统一性和有效性,我国推出了省级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执行力,离不开各级领导干部的率先示范,领导干部要给广大干部树立标杆、作出榜样、当好表率。
(三)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评价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一是建立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评价指标体系。长期以来,我国的评价考核指标重视经济发展数据,忽视生态文明建设数据,这就必然导致重经济发展、轻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16]这一方针落实到考核评价制度上,就应该把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指标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使良好生态环境成为评价社会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二要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体系。领导干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果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不强、不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往往会引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21]。因此,必须在生态文明目标责任体系中,各级政府行政首长要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第一人,对生态文明建设负总责,层层落实责任制。设立生态文明建设责任追究制度,有利于助推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六、结语
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汲取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失败教训,从而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目标,在价值目标上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主张合生态的行为就是合人类的行为,二者辩证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之上的现代化,主张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超越了基于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增长逻辑,用发展生态生产力来替代资本主义的工业生产力,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运用系统思维方法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同发展,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格局,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的一体化治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严守生态环境保护底线,勇担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责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人类命运的高度关切,是对生态规律的深刻把握,为从根本上解决当今世界存在的生态环境危机,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