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林县水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2022-12-13陈华兴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10期
关键词:甜柿人参果石林

陈华兴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经济作物站 云南 石林 652200)

石林彝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石林县)地处滇东高原腹地,隶属昆明市,属昆明一小时通勤圈,国道324线、326线、南昆铁路、昆石高速公路、九石阿旅游专线、西石一级公路、昆河高等级公路过境石林,构成了“三高两铁一专”的现代交通网络。县域面积1 719 km2,辖3个街道、3个镇、1个乡,全县2/3的地区属喀斯特地貌。2019年末,常住人口26.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6.42%,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4.91%。石林县属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具有干湿分明、气候湿润,无霜期长、云雾多、日照少的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6.3℃,年平均降雨量939.5 mm,年平均日照时数2 096.8 h,年平均风速2.1 m/s。

石林县是农业大县,农业在全县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基础性的作用。改革开放40年来,石林县通过不断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农业生产方式,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使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粮、烟、果、菜、花、畜、林等优势产业。水果产业以做好特色文章为目标,以人参果产业为突破口,以苹果、枇杷、甜柿、桃、葡萄等其他特色水果为支撑,坚持政府主导和企业主营“双轮驱动”,发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制定相关标准,打造人参果及其他特色水果种植示范基地,培育核心品种。2021年,全县水果种植面积239 291.5亩,总产量321 567.76 t,产值184 000.52万元。水果种植主体以企业、企业+农户、合作社、合作社+农户、农户为主,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专业合作社42个(国家、省级示范社6个)、种植大户21家。销售渠道有种植主体自销,省、内外商贩收购、线上销售、直播带货等,外销量(县外)占产量的85%左右。获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以人参果为主的石林水果产业2021年入选昆明市“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县、2022年入选云南省“一县一业”特色县,石林水果产业的快速发展强力地推动了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打造,逐渐成为当地百姓致富、促进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1 水果产业现状

1.1 水果种植现状

石林县独特的自然、气候、土壤条件,使石林县种植的人参果、苹果、甜柿、桃、枇杷、葡萄等特色水果因光照充足,果实着色较好着色均匀、色泽鲜艳、外形美观、果皮光滑、商品性较佳,市场竞争优势突出。截至2021年,全县水果种植面积239 291.5亩,产量321 567.76 t,其中上一定种植规模的有人参果种植面积156 348.5亩、苹果种植面积21 120.0亩(千亩以上规模的生产基地3个)、枇杷种植面积12 180.0亩、甜柿种植面积6 680.0亩(千亩以上规模企业1家)、桃种植面积11 890.0亩,梨种植面积9 295.0亩,另外还种植有葡萄、蓝莓、杨梅、樱桃、李子等。

1.2 水果种植主体情况

据初步统计,专业从事人参果种植、收购、销售的企业(合作社)有21个,种植户11 551多户,从事人参果销售的企业、合作社、大户、电商约有100余个。从事苹果种植的企业(合作社)有5个。从事枇杷生产、销售的企业、协会有6个,从事甜柿种植的企业(合作社)有9个,从事桃种植的合作社有3个。通过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或合作社+农户产业模式,带动农户增收效果显著。

1.3 水果品牌创建情况

石林县坚持政府主导和企业主营“双轮驱动”,发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2012年,云南省原农业厅将人参果列为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同年8月,石林县西街口镇被全国特色乡镇认定为工作委员会、中国城镇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认定为“中国人参果之乡”。石林人参果注册商标有“齿乃”“路花”“天地”3个,其中“齿乃”牌人参果2016年通过原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石林路花人参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获省级示范社称号。2018年9月,“石林人参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西街口镇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19年西街口镇被农业农村部列为产业强镇进行扶持,西街口镇新木凹村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石林县创联枇杷种植专业合作社,有“金果”“金吉圣”和“联申”牌3个商标。石林联申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联申”牌枇杷和大可枇杷种植专业合作社“金吉圣”枇杷获绿色食品认证。2014年大可枇杷种植专业合作社获国家示范社称号,2017年“大可枇杷”获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

2009年石林甜柿成为云南省第一个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水果。

2 水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不完善,规模化程度低

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人参果及苹果、蓝莓、甜柿、桃、枇杷、葡萄等特色水果主要种植在西街口镇、圭山镇、长湖镇、石林街道、板桥镇、鹿阜街道丘陵坡地及石漠化山地上,由于土少石多,土层瘠薄,地理地貌复杂,水利、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种植分散、管理不到位、规模化程度较低,产业经济效益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2 缺乏实力强大的龙头企业带动,组织化水平低

全县水果种植面积突破20万亩,但专业从事水果种植、收购、销售的企业(合作社)有限,产业化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主体规模偏小,整体生产方式仍以一家一户传统的小规模分散种植模式为主,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结合松散,新型经营组织支撑较弱,导致农户组织化水平较低。

2.3 缺乏规范的种苗技术标准、种植地方标准,标准化程度低

以石林县种植面积较大的人参果为例,目前省内还没有出台规范的种苗技术标准和种植地方标准,标准化技术推广应用体系不健全,产品质量不稳定。

2.4 产业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不高,产品绿色化程度低

从业农户众多,从业人员年龄偏大,专业水平不高,科技意识、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商品意识、安全意识不足,对规范种植重视不够,导致产品绿色化程度低,品牌效应不突出。在种苗培育、种植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与推广方面的能力不足。

2.5 产业链条较短,市场化程度低

石林县大部分人参果及苹果、甜柿、葡萄等特色水果产品都以鲜果形式低价批发,贮存主要以常温贮存为主,缺乏专业的制冷设备及冷链物流系统的支持,每年果品损耗较大,保存期短,难以做到全年供应。初级加工与特色加工严重滞后,产品附加值较低,缺乏系统化市场营销,品牌建设投入不足,市场化程度低。

3 促进水果产业发展的建议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思想,以绿色强省、绿色惠民为核心,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战略部署,依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一县一业”示范县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指导意见》的总体要求,以产业规模化、绿色化、专业化、组织化、市场化为指引,以“一村一品”建设为重点,通过构建“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体系,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生产优质、绿色、生态、商品化产品,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建设,实现“产业兴、农民富、村庄美、生态优”,使人参果及苹果、蓝莓、甜柿、桃、枇杷、葡萄等特色水果产业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动力、新途径和新方式。

3.1 坚持生态优先,三产融合发展

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业质量安全的绿色发展新格局,把生态建设和保护作为水果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适度规模发展,不断完善生态屏障、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等功能。重点在绿色有机基地建设、农田水利与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高效设施农业基地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在鲜果分选、清洗、冷藏、包装、物流等环节进行建设,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物流体系的高效运行)、建设种苗脱毒快繁基地、配套设施,完善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深挖水果产业发展的多种功能,充分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以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为载体,通过产业间相互渗透、交叉重组、前后联动、要素聚集、机制完善、跨界配置,推进一二三产业的有机整合、融合发展。重点在精深加工园区、打造休闲产业、创意产业培育、文化产业培育、国际交流等领域进行建设,挖掘产业增值空间。

3.2 强化科技引领,提升果品品质

充分发挥省、市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引入专家团队,集聚创新资源,构建高水平的科技合作平台,制定完善的技术标准。加大对基层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专业人才引进,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大力推动各类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积极营造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新机制、新氛围。重点在产业智库平台建设、院士科技小院建设、高端人才引进、科技队伍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基层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以及绿色标准体系制定、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产品认证体系建设等投入,提升果品品质。为石林县水果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科技支撑。

3.3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完善组织合作形式

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扶持本地企业、壮大专业合作社,实现资源培育基地化、经营管理集约化、生产加工一体化,完善组织合作形式,形成抱团发展。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小巨人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产品电商等规模化新型经营主体,鼓励一批有知识、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人才走规模化、企业化发展之路。

3.4 培育公共品牌,提升市场化水平

在“石林人参果”“大可枇杷”等公共品牌的基础上,按照政府积极引导,支持经营主体通过产品商标注册开展品牌打造,力争把石林人参果、石林苹果、石林甜柿、石林桃子、石林枇杷等打造成名牌农产品,精准定位目标市场和消费群体。鼓励从业主体制定差异化市场营销策略,通过参加展销会、推介会等,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

3.5 创建“一村一品”专业村,提高专业化水平

在市级“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县、省级“一县一业”特色县的框架下,全力建设人参果、苹果、蓝莓、甜柿、桃、枇杷、葡萄等特色水果“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专业村,提高产业专业化水平。

猜你喜欢

甜柿人参果石林
张晋泉:黄河岸边的“甜柿王”
临猗县发展甜柿产业带动群众脱贫
人参果,能补什么
峥嵘向上石林峰
黄河石林
人参果 脱贫果
吃货妈妈
开拓甜蜜“柿”业 “柿柿”顺心
石林迷阵
石林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