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荷兰菊切花高效栽培生产技术

2022-12-13魏娜娜王尚堃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10期
关键词:切花蚜虫粉剂

魏娜娜 王尚堃

(1.河南省商水县魏集镇农业服务中心 河南 商水 466100;2.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周口 466000)

荷兰菊属菊科紫菀属多年生耐寒草本植物,又称纽约紫菀、柳叶菊、蓝菊、小蓝菊等[1],是一种适合大众消费的切花花卉。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荷兰菊切花栽培生产市场需求走势一路上扬。为提升荷兰菊切花栽培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其切花产品的质量,推动荷兰菊切花栽培生产向产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进而获得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其高效栽培生产技术总结如下。

1 露地栽培技术

1.1 圃地选择

圃地选择地势高、通风透光良好、不连作、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块,土壤pH 6.5~7.0。

1.2 整地做畦

土壤栽培前施入腐熟牛栏肥2 668~3 335 kg/亩、氮磷钾复合肥200.1 kg/亩、草木灰40.02 kg/亩[2],深翻40 cm,再撒50%克菌丹0.5 kg/亩+细土15 kg/亩[3]于土壤表面,碎土、耙平做成地上畦或地下畦。一般雨水较多的地区做地上畦,宽1.0~1.2 m,长度以方便管理为宜。雨水较少的地区做地下畦,畦深30 cm,其规格与地上畦相同。畦间距40 cm,中间设置作业步道宽2 m。土壤pH低于5.0时,撒生石灰掺入土中调整[2]。

1.3 辅网

辅网采用菊花专用网,其网格规格(长、宽)为12 cm×12 cm,四周加网格固定杆,杆高度一般为地上1 m。随荷兰菊生长抬高网格,对菊苗进行固定。

1.4 铺地膜

铺地膜前,整平畦内地面。铺地膜时,为提高铺膜质量,采用机械专用铺膜机,使地膜贴合地面,最大程度降低薄膜与地面之间的缝隙,以提高铺膜质量。

1.5 繁殖方法

荷兰菊繁殖方法有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2种。分株繁殖在初春,母株刚长出丛生叶片后,挖出越冬地下根进行分株繁殖。扦插繁殖适宜在4~5月。扦插前先用敌克松500倍液对苗圃地杀菌消毒,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5%~90%。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节间短、粗约0.3 cm的枝条剪截,插条长6~8 cm,顶梢保留3~4片叶[1]。

1.6 定植

定植以畦面宽1 m为标准,一般株行距均为12 cm,可定植1株或2株,以提高产量。定植选用优质健壮成品苗,中间选用菊花专用网眼定植1株,畦两边每个网眼定植2株。定植深度2~3 cm,一般定植菊苗80株/m2。

1.7 定植后缓苗期管理

定植后浇透水。同时,用遮阳网适当遮阳。在7 d缓苗期内根据天气情况喷水,以利缓苗。一般夏季3~4 d浇1次透水,冬季5~7 d浇1次透水。

1.8 田间管理

1.8.1 病虫草害防治 荷兰菊缓苗后病虫害主要是白粉病和蚜虫。白粉病染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浅黄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后病叶布满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叶片扭曲,枯黄脱落,病株发育不良,多矮化。具体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叶、病残体并烧毁,注意控制湿度和通风。发病初期喷施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10 d喷1次,连喷2~3次;病重时改用40%福星乳油9 0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4 000倍液喷施进行防治[1]。蚜虫可采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 mL高效氯氟氰菊酯+2滴洗洁精+30 g磷酸二氢钾+15 kg水进行叶面喷雾,也可采用吡蚜酮、氟腚虫胺腈或螺虫乙酯等,能有效控制蚜虫危害。注意杀菌、杀虫药剂交替使用,杀虫药一般5~7 d喷洒1次,根据季节温度高低进行调整。中耕除草要浅锄苗,逐渐加深,特别在菊株封行(呈郁闭态)前,要精细中耕,将植株周围土壤充分疏松,不伤根,为荷兰菊幼苗生长创造良好环境。封行后一般不中耕。

1.8.2 水肥管理 苗期10~15 d浇1次水肥,可浇施含氮46%的尿素,浓度为0.2%~0.3%。抽枝长叶期根据植株生长状况适量增加水分,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浇水时进行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中期以平衡肥为主,后期以高钾肥为主,以保证花大色艳。花芽分化期停止施氮肥,花蕾分化期每隔10 d喷施1次0.2%磷酸二氢钾,每隔7~10 d 1次,喷施2~3次。施肥时,注意肥料不污染叶片。如污染叶片注意及时冲洗,防止叶片受害。在叶面喷肥中加入0.1%~0.2%的尿素溶液,可使叶色和花色亮泽。进入开花期,充足供水,高温夏季辅以叶面喷水,能起到降温和供水的双重作用。

1.9 提网

提网最佳时间在晴天下午。菊苗长到20 cm时,抬高菊花专用网,保证菊苗直线向上生长;菊苗长至30~40 cm时,用竹竿调节菊花专用网高度,使菊苗长平,保证每株菊苗充分吸收阳光。根据长势调节菊花专用网高度,以防止倒伏。

1.10 打老叶摘蕾

打老叶在荷兰菊长到70 cm高时进行,将其20 cm以下老叶打掉,以利通风。当荷兰菊主蕾长至绿豆大小时摘头蕾,以利其他花蕾均衡生长。

2 设施栽培技术

2.1 设施类型和规格

设施类型包括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其一般长50~60 m、宽8~12 m。

2.2 整地做畦

整地情况与露地栽培相同。做畦采用五畦式,畦宽100 cm,两侧靠设施边缘沟宽62 cm,中间3条沟宽50 cm,沟深20~30 cm。

2.3 辅网

辅网技术要求与露地栽培相同。

2.4 定植

荷兰菊切花设施栽培采用智能型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自动控光、控温、控湿,一年四季均可定植栽培。定植技术要求及缓苗期管理同露地栽培。

2.5 花期调控

荷兰菊生长至20~40 cm时调整光照。当花芽分化完成,侧枝长出后,及时去除多余侧枝,只留少量侧枝。花苞出现后,保留主花蕾、侧枝,使养分全部供应主花蕾。

2.6 光温调控

春夏季遮光:当荷兰菊生长至高20~30 cm,达24片叶时,光照时长超过12 h进行遮光处理,如晚7:00至早7:00,或晚8:00至早8:00,设施内温度在遮光期保持在15~25℃。秋冬季补光:刚定植菊苗在光照时长低于13 h时,进行补光处理。光照越短,补光时间越长。开始补光2 h,以后增补光至4 h,并确保设施内温度在15~25℃,以利于菊苗营养生长。当菊苗生长至高30~40 cm,达24片叶时,停止补光,以利于菊苗进入生殖生长。

2.7 病虫害防治

荷兰菊开花期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其主要病虫害为黑斑病、斑枯病、灰霉病、菊天牛、蚜虫等。

2.7.1 黑斑病 农业、物理机械防治方法:实行轮作倒茬、不连作,荷兰菊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集中焚烧或深埋;提倡春栽植,压缩夏栽菊花种植面积;加强栽培管理,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化学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交替喷施3~4次,每10~15 d喷1次。

2.7.2 斑枯病 农业、物理机械防治方法:在幼龄植株发病初期摘除病叶,采花后割掉地上部并彻底清除病残体及落叶集中烧掉;实施3年以上轮作,新栽培地要深翻;发现病株及时摘除下部病叶,带出田外烧掉;雨后及时开沟排水。化学防治方法:选用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交替使用,每15~20 d喷1次,老龄或发病严重植株,每7~10 d喷1次,视病情及天气情况连喷4~5次,但要注意采花前25 d禁止喷药。

2.7.3 灰霉病 农业、物理机械防治方法:注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不偏施氮肥;雨季开沟,严防土壤灌水;及时清除病叶和病重株,集中烧掉或深埋。化学防治方法:定植前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浸根10~15 min,发病初期交替喷施布代森锌、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防治。

2.7.4 菊天牛 在成虫发生期于清晨露水未干前人工捕杀成虫,5月初开始经常到田间检查,发现萎蔫茎梢及时剪除,并将茎内的幼虫杀死。菊天牛在田间虫口密度较大时,可采用化学防治,在成虫盛发期的5月中下旬,选晴天上午在植株上和地面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15~20 d喷1次,连喷1~2次。

2.7.5 蚜虫 可采用生物防治中的“以虫治虫”方法:利用蚜虫的天敌七星瓢虫、食蚜蝇、寄生蜂等以虫治虫控制。也可喷施大蒜水、辣椒水、花椒水防治蚜虫。大蒜水防治是把大蒜放在容器中捣碎,加适量水浸泡,泡好后用10倍清水稀释,然后装入喷壶喷洒,除防治蚜虫外,还可有效防治蚧壳虫和红蜘蛛;辣椒水是用适量的干辣椒,加水煮沸15 min左右,用滤网过滤出辣椒水,装入喷壶喷洒即可;花椒水防治蚜虫,同样是取适量干花椒,加水煮沸30 min左右,将滤液喷洒在荷兰菊植株上,效果也很好。

3 采收

荷兰菊采收时间在清晨或傍晚。采收标准是花瓣不翘起,在距地面10 cm处花径剪下。

4 切花

荷兰菊采收后,按顾客要求标准,进行分级。荷兰菊切花高80~85 cm,去掉茎基部1/3的叶片,剪齐基部,每10支用报纸或专用透明纸扎成1束,立即放入保鲜液内吸水。

5 储藏

荷兰菊切花处理后装于纸箱中,储藏在1~4℃冷库中待售,可存放3~4周。

猜你喜欢

切花蚜虫粉剂
蚜虫婆婆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粉剂农药使用两大误区
延长瓶插切花寿命的技巧
西宁地区莴笋霜霉病防治药剂试验
2008年荷兰国际园艺展览会切花新品种(三)
2008年荷兰国际园艺展览会切花新品种(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