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北部海域条石鲷标志放流及回捕调查

2022-12-12王好学徐开达周永东李鹏飞徐国强

关键词:条石列岛岛礁

王好学,徐开达,周永东,陈 璐,李鹏飞,徐国强,朱 凯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农村农业部重点渔场渔业资源科学观测试验站,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舟山 316021)

增殖放流被认为是恢复渔业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渔民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而标志放流是掌握增殖放流种类资源动态和评估增殖效果的有效方法[1-2]。标志放流技术主要包含体外标志和体内标志2 种技术[3],体外标志技术包括挂牌、剪鳍、荧光、贴签等标志方法,其中挂牌标志具有其成本低、操作简单、容易识别、回捕率高等显著优势成为常用的标志方法之一[2-5]。国内外学者已对金头鲷Sparus aurata[6]、欧洲无须鳕Merluccius merluccius[7]、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8-9]、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10-12]、黄鳍棘鲷A.latus[13]、真鲷Pagrus major[14]等海水鱼类开展了挂牌标志研究。

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石鲷科Oplegnathidae、石鲷属Oplegnathus,俗称日本鹦鹉鱼,自然海域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中国产于黄海、东海和台湾海峡,是一种暖温性底层的岩礁性鱼类[15]。条石鲷具有肉质鲜美、生长速度快等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食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的鱼类,有很强的增殖潜力[4]。近年来,随着条石鲷苗种繁育技术的突破,浙江北部岛礁海域开始陆续放流条石鲷。根据全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信息采集系统增殖放流基础数据表明,2019-2021 年条石鲷年平均放流量在100×104ind.以上,而有关条石鲷放流后的生长及移动分布情况尚未报道。本研究对2017-2018 年浙江北部海域放流的标志条石鲷进行回捕,整理分析回捕数据,旨在摸清放流条石鲷的移动分布和回捕情况,以期为今后条石鲷增殖放流和资源养护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志鱼来源、规格和数量

2017-2018 年2 次标志试验采用的条石鲷均由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试验场提供,亲鱼来自浙江舟山海域。条石鲷育苗成功后,幼鱼培育到全长4~5 cm 时,从育苗池中转移到网箱,进行中间培养,为确保标志鱼的存活率,标志鱼规格达到体长80 mm 以上,选取体格健壮的用于标志。各年份标志鱼放流时间、数量及规格如表1 所示。

表1 2017-2018 年浙江北部海域标志条石鲷放流数量和规格Tab.1 Quantity and size of tagging O.fasciatus in the waters of northern Zhejiang from year 2017 to 2018

1.2 标志放流的方法、苗种规格及数量

标志牌材质为聚氯乙烯,形状为椭圆形,两面分别印有“浙海研XXX”字样和回捕联系的电话号码,以便回收时联系。标志前,将待标志鱼提前暂养在指定网箱禁食1 d;标志时,用75%酒精对标志枪和标志枪针头进行5 min 浸泡消毒,标志方法具体参照徐开达[11]和标志结束后,利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标志鱼进行消毒,暂养一段时间后,通过活水舱运输至中街山列岛海洋牧场区实施放流,整个过程均记录标志死亡和脱标情况。

1.3 标志鱼回收

放流前在放流区张贴和发布回捕标志鱼的宣传广告并承诺予以奖励,设置专门的标志鱼回收点,并指定具体的联络人协助回收。回收时,要求标志鱼上交者提供每尾标志鱼的回捕日期、海区、回捕作业方式等信息。后期对回捕到的标志鱼逐尾进行体长、体质量等基础生物学测定,整理汇总标志鱼资料。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标志放流回捕率是指回捕的放流标志鱼数量与放流标志苗种数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13]。回捕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N为回捕率,%;n1为回捕的放流标志鱼数量,尾;n2为放流标志苗种数量,尾。标志鱼回捕率和生长数据统计在Excel 中完成,标志鱼回捕位置和数量分布图使用ArcMap 10.2 绘制。

2 结果

2.1 标志鱼的回捕

2017-2018 年共放流标志条石鲷36 482 尾,确认回捕标志鱼308 尾,平均回捕率0.84%;其中收到“实体鱼”238 尾,电话收集到的“信息鱼”70 尾。其中2017 年确认回捕标志鱼169 尾(回捕率1.02%),2018 年139 尾(回捕率0.70%)。从回捕数据来看标志鱼回捕主要集中在放流后的30 d 内,之后回捕数量较少。以2018 年为例,前15 d 内,回收标志鱼71 尾,占总回捕量的58.3%,30 d 以内占73.4%。标志鱼回捕方式有流刺网、垂钓、地笼和蟹笼回捕4 种方式,以流刺网回捕为主(66.6%),垂钓其次(32.5%)。

2.2 标志鱼的生长

标志鱼的生长情况如图1 所示,由于标志鱼受到挂牌标志的物理胁迫和适应新环境的需要,标志鱼体长生长缓慢,具体表现为体长体质量增长缓慢,平均体质量前6 d反而减少,随后才缓慢增加,这段时间大概持续约15 d,随后条石鲷生长速度明显加快。放流75 d 后,条石鲷体长自91.1 mm 增加至145 mm,体质量自31.1 g 增加至73.4 g,体长、体质量分别增长59.2%和136.0%。

2.3 标志鱼的移动分布

根据近几年标志条石鲷回捕时间和地点数据,绘制标志条石鲷回捕点分布图(图1),可以发现标志鱼最北移动到浪岗列岛,最南到宁波渔山列岛,最东到两兄弟屿,最西到六横岛东部岛礁海域。标志鱼回捕地点主要集中在东极海洋牧场(放流海域)、东福山等放流点岛礁附近海域,占回捕总数量的85.4%。随着时间的推移,标志鱼向四周扩散,之后陆续在两兄弟屿、洋鞍列岛、朱家尖、桃花岛、六横岛和渔山列岛有零星的数量捕获,次年4 月有蟹笼在浪岗列岛也有捕获。

图1 体长和体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Fig.1 Changes of body length and body weight over time

图2 标志条石鲷回捕地点及数量分布Fig.2 Recaptured sites and quantity distribution of O.fasciatus

3 讨论

3.1 回捕率

从标志鱼回捕方式上看,流刺网占总回捕数量的66.6%,垂钓占32.5%。这主要和放流区渔业生产作业有关。标志条石鲷放流时间一般较晚,在每年的8-10 月,当地有小型流网在岛礁附近生产,且放流后的条石鲷仍保持着集群行为,容易被在岛礁附近作业的小型流刺网捕获。流刺网一网次可捕获多尾,相对而言垂钓对技术要求较高,捕捞难度大,捕捞效率较流网低。从捕捞时间上看,放流初期由于还在禁渔期,标志鱼主要被海钓爱好者钓捕到,回捕数量较少,随着时间的推移,禁渔期结束,捕捞效率高小型流网开始在岛礁附近作业,回捕数量不断增多。小型流网回捕到条石鲷的时间集中在放流后的15 d 内,这将影响条石鲷资源的恢复,建议当地渔业管理部门取消岛礁附近流刺网作业,以达到养护条石鲷资源的目的。本研究2 年的条石鲷平均标志回捕率为0.84%,较前十多年相同海域同属鲷科的黑鲷[11]回捕率0.64%高,造成回捕率偏差的原因可能和宣传力度增强和海岛旅游发展促进海钓业快速发展有关。

3.2 生长和移动分布

放流后30 d 的标志条石鲷生长缓慢,其中前6 d 还出现体质量减少的现象,随后明显加快,这与徐开达等[11]和刘岩等[12]研究黑鲷生长的结果一致。导致其放流后初期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其一挂牌标志法对条石鲷生物体的损伤较大[5],放流后一段时间需较多消耗能量来应对物理伤害。另一方面自然海域中条石鲷属杂食性鱼类,喜食底栖动物、沙蚕及细碎鱼虾肉等[16],而标志所用的条石鲷均为人工培育,此阶段条石鲷主要进食人工配合饲料,放流后需在自然水域中主动觅食,摄食难度的增加会导致自身能量消耗增加[12]。

条石鲷属于典型的岩礁性鱼类,从回捕地点来,85.4%的回捕数量集中在东极海洋牧场和东福山放流点附近岛礁海域;从回捕时间上来看,放流后30 d 内,未在放流区以外的海域回捕到条石鲷,可能是因为放流区为海洋牧场建设区,其生态条件优越,能够满足条石鲷躲避敌害和获取食物的需求。30 d 后条石鲷开始向四周移动,最远移动到宁波鱼山列岛,这是因为标志鱼适应环境后,捕食能力增强,可以向饵料更丰富的海域移动。

3.3 结论

本研究通过2 年的标志放流回捕试验,基本掌握了标志条石鲷在自然海域中的生长适应情况、移动栖息范围。从生长情况来看,标志条石鲷大概需要6 d 时间初步适应东极岛礁海域环境,15 d 完全适应,并随着适应能力的增强,有明显地向四周扩散现象。研究结果对今后开展条石鲷增殖放流和资源养护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条石列岛岛礁
拴马石
芦果漫游数题国之四层金字塔
体系作战条件下岛礁作战中辅助决策问题研究
日本列岛封土石室墓的展开与连云港石室墓
基于OODA过程的岛礁防空CGF模型
舟山风物志
广东沿海驯养条石鲷的全人工繁育及苗种生物学
近35年来热带风暴对我国南海岛礁的影响分析
长山列岛国家地质公园
岛礁区攻防作战的历史演变及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