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经营就是生产力
——关于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基础性问题的思考

2022-12-12殷志军

浙江经济 2022年11期
关键词:企业家规范经营

文/ 殷志军

推动企业充分认识规范经营就是生产力的意义和生命力,引导更多企业走上规范经营之路

进入新发展阶段,现代化先行省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对民企规范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

浙江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是民营企业,而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值得思考和决择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经营规范还是不规范。如果规范,会多交税、增加经营支出、摊薄利润所得甚至亏损;如果不规范,则会面临很多制约发展的因素,限制企业做大做强的步伐。本文在调研总结众多民企成功或失败案例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规范经营就是生产力的观点和建议。

规范经营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从不允许到允许,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再到“两个毫不动摇”,其法律地位不断改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据统计,到2021年底,浙江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67%,创造的税收占全省的73.4%,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8.8%,民营企业货物进口和出口分别占全省总额的60.3%和81.6%,民企就业人数占87.5%,民营经济已成为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在这种良好的大背景下,却有时会发生大型民企爆雷事件,某地区民企资金链担保链断裂,相关联的民企出现倒闭、经营者跑路等现象。究其原因,有经济周期和国际国内宏观形势的影响,更多的原因在于民企自身。我们有时会听到民企有5本或6本账,一方面说明民企经营灵活,在市场竞争中反映灵敏,能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另一方面,反映出民企在与政府部门打交道过程中,存在与所要求的依法规范、公平公正不相符的问题。进入新发展阶段,现代化先行省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对民企规范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发展历程看,民企初创时期,主要依靠股东资金和民间融资。随着市场订单上升、生产规模扩大,需要增加投资。当投资额超出自我融资能力时,需要寻求外部融资或资金支持。当向银行融资时,需提供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报表,银行有一套严格的审批程序,需对企业进行尽职调查、资料审核、风险评估;当符合条件可上市募集资金时,要求更严格、更规范,包括股改,明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最近三年经审计的会计报表等。

同时,在向政府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研发费用抵扣和所得税优惠时,需要提供规范的财务报表。当产品走出国门或实施境外投资,拓展国际市场时,还会遇到跨境合规问题,不仅要遵守进口国的法律法规尤其是该国禁止性的规定如环境保护、用工和劳动保护、卫生安全标准等,也要符合国内的质量标准和出口要求。无论上述哪种经营行为发生,都要求企业增加规范意识,提高规范经营能力和水平。

而进入数字经济时代,随着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改造的深入推进,企业上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应用等工程实施,市场监管和税务监管信息化手段的改进,企业经营信息适时透明甚至不可更改,企业隐瞒经营真实情况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倒逼企业规范经营。

规范经营就是生产力的内涵和内在逻辑

规范经营是民企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客观需要和必答命题,但为什么一些民企不愿意去规范呢?因为规范有成本。虽然规范也会产生大于成本的收益,形成生产力,但存在时间滞后效应,即成本发生在当期、收益却是跨期的。

规范经营有成本。财务规范方面,需聘用专业的会计人员,规模大时还需购买并运行ERP软件;当披露真实的经营情况时,一般需要多缴税;污水、固废处理及劳动保护方面,需增加设备投入;公司治理规范方面,管理骨干与经营者摩擦增加,产生沟通协调成本等。

规范经营的收益会累积和放大。一是放大效应。企业规范经营后,容易获得银行融资,放大财务杠杆;实现上市后,获得低成本的股本资金,还可进一步获得银行融资,从多渠道满足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和扩大企业规模的资金需求。规模扩大还会引致综合成本降低,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二是宏观效应。随着企业规范经营程度上升,容易获得政府项目审批、资金补助、优惠政策、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支持,形成良好的政企互动关系,有利于营造民企发展的优良环境和氛围,提升民企规范合规的整体形象,提振民企发展的信心,产生规范经营的宏观效应。三是累积效应。规范经营后,企业声誉和信用级别上升,更易获得客户的信赖和认可,有利于扩大产品销路。而随着产品订单增加,需上马新的生产线,当融资到位项目建成投产后,更好满足了市场需求,充沛的现金流使得偿还银行借款本息、扣除规范成本后还有良好的收益。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和市场地位提升,企业信用等级稳定或上升,这种正反馈机制推动企业进入发展壮大的良性循环。这是经营规范就是生产力的核心要义。

规范经营能力与规模间的乘数效应。不可忽视的是,讨论企业是否规范经营的决择时,还存在企业家经营能力与企业规模扩张的匹配问题,也就是乘数效应。当企业经营能力跟得上规模扩张带来的管理层级多、客户关系维护、投诉纠纷处理和市场竞争局面复杂化的要求,乘数效应大于1,规范经营带来的收益更多,生产力更高;反之,乘数效应则小于1,企业将面临资金链断裂和生产萎缩,发生亏损甚至倒闭;对一味追求利润盲目扩大规模或投机经营的企业,尤其如此。影响乘数效应的因素包括行业性质及周期、地理区域环境、人才数量、市场竞争格局、企业家精神等。

应在企业注册登记、执行合同、税收优惠、财政支持、融资与人才支持等方面加大关注度和帮扶力度,着力降低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运营成本。

引导浙江民企规范经营发展的建议

着力提升营商环境。针对企业设立、营运到结束各环节中政府部门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应在企业注册登记、执行合同、税收优惠、财政支持、融资与人才支持等方面加大关注度和帮扶力度,着力降低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小微园区配套服务能力,建立产业链上下游沟通渠道和平台,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局面。引导推动大数据平台建设、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健全社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落实“互联网+”的政府监管和服务模式。优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从政府、社会、市场等多个维度衡量评价企业生存环境,并动态持续改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公平正义、高效透明的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吸引更多企业投资、集聚发展。

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家协会运作机制,发挥协会自律作用,倡导实行规范经营,逐步形成规范经营是企业家必修课、规范经营是企业做大做强内在要求的一致共识。

分类施策。对量大面广以自有资金为主的小规模经营、处于市场末端、主要为毗邻市场服务的小微企业,可宽容监管,允许灵活经营。对有一定科技含量、市场潜力大的企业,随着发展规模扩张,可按照银行融资、上市融资、监管(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条件分类别、分阶段、分步骤规范。对规上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可建立白名单制,对其规范经营提出更多明确要求。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职业教育培养,对企业的技术人员、财会人员等进行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同时,设立民营企业家学院,实施企业家培养计划,提高民营企业家规范经营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家协会运作机制,发挥协会自律作用,倡导实行规范经营,逐步形成规范经营是企业家必修课、规范经营是企业做大做强内在要求的一致共识。

试点推进。鉴于规范经营会带来成本和跨期不确定性,主客观影响因素复杂,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要充分考虑企业家的能力和意愿,避免产生“规范找死(乘数效应小于1),不规范等死或死在规范的路上”的局面。可选择民营企业比较集中、块状经济发达的县(市、区)开展规范经营试点,出台试点方案和政策,对规范经营获得持续增长的企业(乘数效应大于1)进行正向激励。对已规范经营,在发展历史沿革中不规范的企业行为分类进行宽容处理。选择典型企业进行宣传,使企业充分认识规范经营就是生产力的意义和生命力,引导更多企业走规范经营之路,由此产生更多的专精特新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上市公司和跨国公司。

猜你喜欢

企业家规范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