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全育人”的新媒体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
——以“我的成长”活动为例
2022-12-12崔曾多
崔曾多
青年的进步,重在思想的进步。抢占网络育人阵地,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尤为关键,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主动建好、用好网络新媒体,是高校思政工作的必由之路。课题组所在的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注重新媒体与思政工作的融合,在新媒体思政教育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结合教育成果适时开展研究,不断拓宽工作思路。近期,课题组即以新媒体思政工作“我的成长”活动[1]为研究对象,积极探索与实践高校网络育人新途径。
一、校园新媒体发展现状
(一)新媒体内容多元化、个性化,舆情监管相对滞后
近年来,新媒体凭借信息的多元化和个性化,传播的交互性和实时性,参与的广泛性和开放性,已经深刻融入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大学生因为生活压力小、课余时间丰富、易于接受新事物,更容易被这些特征所吸引,成为各类新媒体的参与群体,同时大学生作为知识丰富、思维活跃、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群体,不单纯是信息的消费者和使用者,更成为新媒体文化的生产者与传播者[2-4],但网络身份的虚拟性,使得网络信息的来源和传播过程存在监管盲区,高校基层更是缺乏相应的人才和设备实现对网络舆情的有效监管。
(二)新媒体覆盖面广、形式灵活,对传统教育形式产生冲击
因为接触了较多开放性的新媒体文化内容,大学生更容易对传统教育工作中课堂式、单方向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抵触,随着社会及校园网络环境的不断提升,便携式网络设备的普及,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已经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高校意识形态管理和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5-8],
(三)新媒体发展迅速,高校网络育人工作需要及时更新思路
新媒体的开发门槛低、升级换代迅速、功能日新月异,学生更是有追逐新产品、新体验的特征,网络阵地可能随时转移。需要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参与者及时更新思路,主动适应环境,不断探索将育人实践融于新媒体的方式方法[9,10],充分利用同学间自发形成的互联网群体,发挥线上线下学生群体同构、学生生活状态同步、学生教师交流地位同等的优势开展网络育人工作。
二、大学生新媒体使用情况分析
近年来,由高校官方建设运营的一大批校园新媒体,也逐步融入学生的校园生活中,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思政教育和日常管理的又一新阵地。课题组以“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立项申报为契机,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总结分析了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情况和反馈:
(一)课余时间被大量侵占
课题组调研显示,超过六成的学生每天使用新媒体时间在2小时以上,集中使用时间在18点至23点,尽管与主要课程时间冲突不明显,但多数学生反映,除了日常的沟通需要外,课间、自习、休息时,随时随地拿出手机翻看新媒体渐渐成为一种下意识行为,占用了较多的课余时间。
(二)信息冗杂、真假难辨
新媒体的优势在于传递信息更加及时、获取信息更加方便,但学生反映,信息冗杂、无法分辨信息的真实性及有效性,是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一大弊端。同时,各类新媒体的大数据主动推荐功能,也使得学生被动获取的信息种类越来越集中且单一。
(三)官方功能性信息平台更受关注
近年来,各大高校相继推出官方APP、官方微博及微信公众平台等,因其内容的权威性和综合性,特别是兼具与校园生活相关的各类辅助功能,在学生群体中受关注程度逐渐提升,成为高校抢占新媒体育人阵地、开展网络育人的重要平台。
(四)学生对官方平台功能充满期待
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推动了在线教学的快速发展,校园的封闭管理,也促使各高校加紧通过网络为学生的校园生活提供便利,诸如:校园卡充值、选课评教、成绩查询、新学期注册、校园网办理、洗浴及运动场馆预约等功能已经通过网络办理,广受学生好评。与此同时,学生对扩增官方新媒体平台的校园功能,特别是通过手机实现心理咨询、课堂监督反馈、与辅导员及任课教师交流等私密性、个性化的功能提出了迫切期待。
三、以校园新媒体工作案例“我的成长”为例,调研网络育人工作
“我的成长” 活动自2014年至2020年在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连续开展6年,共10期,覆盖近600名学生,学生主动参与率接近60%,累计参与超千人次。该活动作为典型的校园新媒体活动,参与形式简单,活动类型丰富,媒体关注度高,样本量大,有成形的文字成果可供参考,是十分理想的调研对象。 2022年,参与活动的2014级与2018级学生均已毕业,到了成果反馈与总结阶段,故课题组选择以其为典型案例开展调研。
(一)“我的成长”活动简介
“我的成长”活动是由辅导员和同学们通过微信开展的一项长期化、系列化的师生互动活动。活动以“成长”为主题,通过图文假期作业的形式,发动学生在微信朋友圈中“晒”成长,由辅导员集中转发并逐一撰写评语。从为父母做一道菜(我的菜)、向同学推荐一本书(我的阅读),到讲一个青春故事(我的时光机)等,不断创新活动主题,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将思想政治教育变为网络时尚。活动已获《吉林日报》、吉林教育电视台、中国吉林网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和转载十余次,并整理出版《“我的成长”辅导员“微”活动文集》[1]。
(二)“我的成长”活动总结
“我的成长”活动的意义在于给了学生一个记录和分享成长的机会,一个与同学和老师直接交流的机会。根据统计,学生参与活动的原因投票率由高到低,分别为“活动内容有意义”“想为大学留下记忆”“活动形式新颖”以及“想看看老师会给自己写下怎样的评语”,可见,尽管新媒体形式新颖,但活动的内容和意义仍是吸引学生参与的主要原因。在6期活动中,学生参与度最高的前三项活动分别是“我的阅读”“我的时光机”“我的菜”(附图1),受欢迎度最高的前三项活动分别是“我的时光机”“我的阅读”“我的菜”排序上的变化(附图2,两期“我的阅读”活动形式不同,故分开统计),主要是因为“我的阅读”形式简单,学生参与起来更容易;“我的时光机”因为涉及学生自我成长过程的展示,需要参与者善于回顾、总结与讲述,参与门槛较高,说明新媒体活动参与难度不可过高,需要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快节奏和便捷性。
图1 “我的成长”中不同类型活动的参与情况
图2 “我的成长”中不同类型活动的受欢迎度
(三)“我的成长”活动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以及育人经验总结
通过对参与活动的学生的访谈,课题组将活动的积极影响总结为五方面:一是学会感恩和自立,二是养成阅读习惯,三是学会总结过去,四是尝试规划人生,五是懂得与人分享。访谈中有45.2%的学生表示“这些我之前都会做,但是和同学们一起完成,彼此吸引和鼓励,更容易坚持下来”(附图3)。这些积极的进步,均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实现自我完善所必经的转变,课题组总结出活动对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新启示,即“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身的成长,有利于形成激励其进一步成长成才的良性循环。”
图3 “我的成长”新媒体活动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四、“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网络育人工作途径
课题组将“我的成长”活动经验与其他网络育人工作经验相结合,总结凝练了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开展网络育人工作的途径:
(一)以新媒体为辐射点,凝聚力量构建全员育人
推动高校新媒体平台成为全员育人策动点、教育活动宣传点和社会资源汇聚点,构建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学生“四位一体”的全员育人网络。通过新颖的活动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参与的学生越多,借助网络形成的发散效应就越明显,每一名学生将既是教育受益者、活动参与者,同时又是网络宣传员。
(二)以辅导员为贯穿线,引领学生接受全程育人
辅导员作为高校一线学生工作者,应及时更新思路,适应环境,不断探索将思政教育融于网络的新方式新方法,积极发挥引领、陪伴、监督和示范作用,通过日常教育和实践,指导学生参与、接受全程育人,掌握学生思想状况、发展需求的变化规律和阶段性特征,建立师生沟通渠道和成长反馈机制,做好全程育人的反馈与总结。
(三)以共青团为覆盖面,搭建平台保障全方位育人
发挥共青团的思想力量、组织力量和创新力量,充分利用同学间自发形成的网络群体,发挥线上线下学生群体同构、学生生活状态同步、学生教师交流地位平等的优势,甄选教育、实践内容,丰富教育、实践载体,拓宽教育、实践范围,保障全方位育人内容好、形式新、范围广。
(四)以大学文化为基础,打造高校新媒体工作特色
新媒体工作中内容是关键,高校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和教育资源,这些正能量信息就蕴含在大学文化之中,是打造各高校新媒体工作特色的宝贵资源。要通过积淀在校园文化、校史文脉中的优秀人物、典型事迹充实新媒体育人内容,使校园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