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配偶同步激励式心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2022-12-12郭焕凤
郭焕凤
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511400
分娩虽然是自然的生理过程,但分娩痛属于最高级别疼痛,可达到疼痛的10级水平,初产妇因缺乏分娩经历和正确分娩的认知,对自然分娩疼痛与分娩过程中存在的很多未知情形感到无力感和分娩恐惧。有研究报道,我国超过半数的孕产妇存在分娩恐惧,分娩恐惧易导致产程延长、难产,选择性剖宫产需求增加等[1]。我国剖宫产率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15%以下的标准[2]。随着越来越临近分娩,产妇焦虑和恐惧水平会越来越高,这些负性心理反应不仅会影响产妇对分娩意向选择,还会导致神经内分泌失调,影响妊娠结局及母婴安全[3-4]。因此,孕期如何为初产妇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和支持,帮助其提高分娩相关认知,消除产妇分娩恐惧,改变分娩意向选择,保障母婴安全,是医护人员一直研究的重点。有研究发现,积极的心理干预,给予孕妇最大情感支持、加强社会支持等均可以减轻其分娩的恐惧,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分娩结局[2,5]。在分娩过程中,配偶的支持与承担是最好的心理护理,能使初产妇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分娩[6]。本研究选取在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建册,并在该院分娩的9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48例研究对象采用配偶同步激励式心理干预,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建册,并在该院分娩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病人纳入标准:①单胎的初产妇;②孕期各项检查正常;③骨盆各项指数达到自然分娩的指征;④初产妇与配偶自愿参与并配合研究者。排除标准:①产道异常或是剖宫产指征者;②合并有凝血机能障碍、重要脏器官功能不全等者;③初产妇或配偶精神异常,无法沟通者;④高危妊娠或需要持续母婴监护者。纳入96例初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孕期采用常规产前教育与心理干预。孕期配偶共同参与产检、产前教育、孕妇学校等,常规产前教育由产科门诊护士提供,从初产妇来院第1次产检建档开始实施,教育内容包括孕早中期营养、产检时间、每次产检项目、分娩相关知识教育包括阴道分娩对母婴的益处、阴道分娩符合条件和配合、分娩过程、产后护理、母婴喂养等。同时对初产妇和配偶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其压力来源,适时给予心理指导,以缓解产妇及配偶紧张、恐惧及焦虑等负性情绪。
1.2.2 干预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配偶同步激励式心理干预。
1.2.2.1 成立配偶同步激励式心理干预小组
成立有产科门诊护士长为组长,研究者为副组长,3名产科门诊护士(要求:产科门诊临床工作时间≥3年;自愿参与本研究;主管护师或以上职称;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为组员的配偶同步激励式心理干预小组。组长和副组长需要在研究前对组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孕期各个阶段初产妇与配偶心理状况评估方法、信息与心理需求、激励式心理干预操作方法、干预实施意义与有效沟通技巧等。培训方式采用理论授课与情景模拟工作坊的方式进行。培训后,3名产科门诊护士需完成考核并完全达标。每1名护士负责16名初产妇及配偶的评估与激励式心理干预。
1.2.2.2 评估方法与配偶同步激励式心理干预频率
从初产妇确定妊娠,并在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建册开始,研究小组成员开始与孕妇及配偶沟通,说明该研究方法、意义,确定研究对象,取得研究对象的理解和配合。建立初产妇及配偶激励式心理干预电子档案,从初产妇初次建档开始评估初产妇及配偶孕期分娩意向,将评估结果记录入电子档案,小组成员共同根据每一对夫妻的评估结果确定配偶同步激励式心理干预频率。对于适合自然分娩但有强烈意向剖宫产的夫妻进行1个月1次,每次30 min激励式心理干预;对于适合自然分娩但有意向剖宫产的夫妻进行2个月1次,每次30 min激励式心理干预;对于适合自然分娩但不确定分娩方式的夫妻进行3个月1次,每次30 min激励式心理干预。
1.2.2.3 干预方法
① 激励式强化孕期教育:通过动态评估和收集孕妇及配偶双方孕期保健信息及心理需求,动态更改各个阶段孕期教育与心理干预方案。根据孕妇及配偶双方孕期初期、中期、晚期、分娩期等各期保健信息及心理需求,制作关于孕期初期、中期、晚期、分娩期激励式强化孕期教育宣教视频。建立初产妇与配偶微信群和公众号,初产妇产科门诊建册后,由护士指导初产妇与配偶关注公众号,并加入微信群。由副组长在公众号上定期推送孕期教育相关知识,包括孕期检查项目与重要性、孕期营养知识、分娩方式选择、自然分娩优势、无痛分娩方法、临产征兆演示、拉玛泽呼吸法演示、分娩机转演示、分娩预演、心理调适方法演示以及产房环境展示[7]等,所有内容以文章、图片、视频等方式发送。组员除在门诊完成初产妇与配偶孕期教育外,利用微信与其互动,了解其掌握情况,采用激励式方式,譬如“你好厉害啊,这个内容比较难掌握的,你居然能了解大部分,仅有少部分没有掌握,还加点油就全部掌握了”“你好棒,今天内容完全了解了”,让初产妇及配偶认为自身完全能够胜任和掌握孕期教育内容,提高其认知水平。②同伴式激励:分娩恐惧不仅仅是孕妇拥有,准父亲也有较高水平的分娩恐惧,而且贯穿于整个孕期,导致初产妇及配偶出现恐惧、紧张、焦虑与抑郁等负面情绪,分娩意向选择剖宫产,影响生活质量和分娩结局。定期举办初产妇及配偶活动,便于初产妇间、准父亲间交流和信息分享,邀请成功案例与产妇夫妻进行交流,向配偶分享作为新爸爸的喜悦与自然分娩的自豪[4]。通过同伴式心理激励干预,给予初产妇及配偶充分的重视与肯定,引导其建立正性希望,让其能将“我能做到”作为人生信条。在此过程中,成功案例、同伴间激励性的话语、产妇夫妻分享与激励作用非常重要,让初产妇及配偶感受到来自同伴的激励与关怀,体会到自身不是孤军奋战,认真去关注自然分娩、孕期保健等。③医护人员式激励:小组人员根据每位初产妇与配偶特点,了解其心理状况、分娩意向等,选取沟通方式,首先不管初产妇与配偶意向选择哪种分娩方式,都给予支持,让其感受到尊重,与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然后循序渐进、耐心向初产妇与配偶讲解孕期各个注意事项、自然分娩过程、产科团队成员、自然分娩辅助技术、分娩过程镇痛方法、自然分娩对母婴益处等,针对初产妇与配偶对孕期保健疑问、自然分娩的问题等,耐心、真诚的解答。产科门诊不断播放产房环境介绍、自然分娩过程、无痛分娩技术等,让初产妇及配偶全面了解环境、生产过程与分娩镇痛效果,从而降低负性情绪水平。另外,医护人员给予初产妇与配偶足够的关怀,运用真诚的言语对初产妇每个微小进步予以肯定与鼓励,及时察觉初产妇是否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8]。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初产妇及配偶分娩意向选择。由研究者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对两组初产妇分娩意向(自然分娩、剖宫产、不知道)进行评估和统计,并进行比较。②两组初产妇分娩方式。由研究者统计两组初产妇自然分娩、剖宫产比率,并进行比较。③两组初产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由研究者统计两组初产妇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发生情况,其中产后出血量的计算统一用称重法:失血量=胎儿娩出后接血敷料湿重—接血前敷料干重[9],当自然分娩产妇称重达到500 g或以上,剖宫产称重达到1 000 g或以上时,即为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采用新生儿Apgar评分法评价,Apgar评分包括呼吸、肌张力、心率、皮肤颜色、喉反射等5项指标,每项采取0~2分三级评分法,满分为10分,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分为无窒息[10],新生儿窒息包括重度窒息和轻度窒息。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初产妇及配偶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初产妇及配偶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初产妇分娩意向选择(见表2)
表2 两组初产妇分娩意向选择比较 单位:例(%)
2.3 两组初产妇分娩方式与产后结局(见表3)
表3 两组初产妇分娩方式与产后结局比较 单位:例(%)
3 讨论
3.1 孕期对初产妇配偶同步激励式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自然分娩意向,降低剖宫产率
有调查显示,初产妇分娩意向是影响分娩方式的重要因素[11]。而初产妇配偶(准父亲)因对孕期保健和分娩相关知识认知不高,也会出现高水平的分娩恐惧,从而影响其在情感上和行为上支持初产妇的能力,导致初产妇与配偶选择剖宫产的概率增加[12-14]。本研究通过采用配偶同步激励式心理干预,一方面,通过动态评估和收集孕妇及配偶双方孕期保健信息及心理需求,提高个性化的激励式强化孕期教育,采用门诊面对面教育、公众号上定期推送孕期教育相关知识、激励式方式利用微信与其互动了解其对孕期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提高初产妇与配偶对孕期保健与分娩相关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定期举办初产妇及配偶活动进行同伴式激励,邀请成功案例与产妇夫妻进行交流,让其分享分娩过程、成熟的分娩技术、无痛分娩的经历等,让初产妇和配偶提前感受分娩,了解到自然分娩并不可怕,现在先进的医疗水平,既能保障产妇的安全,也能降低分娩带来的疼痛,同时,自然分娩产妇恢复更快,对新生儿健康更有利,从而降低其分娩恐惧感,改变分娩意向,降低剖宫产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初产妇自然分娩意向及分娩方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对初产妇配偶同步激励式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自然分娩意向,降低剖宫产率[3,15]。
3.2 孕期对初产妇配偶同步激励式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分娩结局,保障母婴安全
产妇对分娩的过程不了解会出现恐惧、焦虑等表现,造成分娩疼痛加重的恶性循环,出现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妊娠相关并发症发生,影响母婴安全[16]。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初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孕期对初产妇配偶同步激励式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分娩结局,保障母婴安全,这跟国内学者研究结果一致[3]。分析原因:一方面,配偶是孕产妇最重要的支持者,与孕妇共同承担孕育抚养责任,有助于日后家庭关系融洽[17]。初产妇配偶同步激励式心理干预是通过对初产妇及配偶进行宣教,提高初产妇及配偶对妊娠、分娩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更关注初产妇及其心理状况,并为初产妇提供最科学、最合理的家庭照护,让初产妇孕期获得最佳照护,避免因孕期盲目营养补充,出现体重超标、妊娠晚期并发症发生等,影响分娩结局。另一方面,初产妇配偶掌握激励式心理干预方法,采用鼓励、理解和支持初产妇等多种激励式心理方法干预,帮助初产妇掌握各个产程配合要点与分娩技巧,使产妇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医疗环境的安全,从而消除焦虑、恐惧等的不良情绪,促进分娩顺利进行,从而减少妊娠相关并发症发生,保障母婴安全。
4 小结
孕期对初产妇配偶同步激励式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降低初产妇及配偶分娩恐惧感,提高自然分娩意向,降低剖宫产率,改善分娩结局,保障母婴安全。但本研究有一定局限性,一是样本量较少,二是未研究其对经产妇的干预效果,后期应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研究,并考虑纳入经产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