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会展英语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探究

2022-12-12于永鑫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会展思政

于永鑫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天津 300250)

课程思政是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也是我国新时代高等院校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育人”先“育德”,本文针对高职会展英语课程,深入研讨目前课程思政教学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于如何高效精准地渗透思政元素,找准实施途径,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会展英语人才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会展英语课程与思政元素融合的意义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政课,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件事。”总书记语重心长的一句话,饱含着对思政教育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一)会展业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我国自2011年至2019年,全国展览数量、展览面积呈逐渐上升的趋势,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展览业的发展进入寒冬。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引领和鼓舞下,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指导下,在中国经济形势保持向好的大背景下,2021年中国展览业发展成绩显著,扭转了下滑的局面,实现恢复增长。同时,中国在境外参办展也在逐渐恢复。

图1 2011-2021年全国展览数量、展览面积发展趋势

一次成功的展会,可能与很多行业产生联动,例如,餐饮、酒店、旅游、物流,甚至文化传播、对外交流合作等等,除其本身的经济效应之外,还会产生相当规模的溢出效应。按照行业公认的数据来说,会展经济的拉动效应可以达到1:9,即会展投资1元可给当地产生9元的附加效益。根据全球展览业协会(The Global Association of the Exhibition Industry,简称UFI)与牛津经济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报告对2018年全球展览业的经济影响进行的统计表明,2018年全球室内展览每平方米展览面积产生的商业销售额大约9400美元。由此可见,会展行业对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会展相关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会展人的整体素质,对于我国今后的会展行业会产生正向推动的效果。

(二)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之下,各类思想不断冲击、文化的不断碰撞,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课程思政铸魂,注重并加强“政治认同和家国情怀”,以及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才能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文化自信,上好“人生的第一课”。并且在此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单纯的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相比,融入了思政元素的课堂更加能彰显青春的活力。课程思政教育必将成为一盏明灯,指引学生成长的道路,为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发挥重大作用。

(三)高职会展专业是会展人才的摇篮,思政教育刻不容缓

自2002年国内高等院校创办会展专业,至2021年,全国累计有279所高等院校开设会展专业,其中本科院校135所,设置本科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138个;专科院校有145所,设置专科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157个。由此可见,大学专科会展专业在高等院校教育体系中占有较大比例。

2019年以来,我国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关扶持政策文件频繁发布,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表明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肩负着重要使命。高职教育是培养专业会展人才的主要途径,因此,高职会展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是当前会展专业“三全育人”的重要课题。

(四)会展英语人才的培养中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会展业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作为全世界发展最快和最具活力的经济体和会展市场,中国会展业总结的成功经验就是国际化和市场化。而国际化、市场化则都对对外交流合作提出了高要求,英语作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商务语言,熟练的英语是一名成功的会展业人员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展会。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不会改变,国际性的展览是对外经济合作强有力的助推剂,可以在对外贸易领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国际展览中,展会专有名词,展会对外礼仪,以及国际展会物流过程中的沟通,甚至展台的布置等细节,都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极高。

因此,会展英语人才的培养,除了专业的英语要求,更需要兼顾多方面的技能,与世界各国、各行各业人员沟通合作,才能在会展工作中顺利成长。因此,将思政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从而将“真善美”的雨露传播到各行各业,乃至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国际化高素质会展人才,任重而道远。思政教育与会展英语相结合,是培养合格国际会展人才的必经之路。

二、会展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教学形式缺少活力,缺乏创新意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比较陈旧、落后、片面化,使人感觉枯燥,已经很难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课程思政的内容更是难以自然流畅地渗透到教学工作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难以提高,更无法达到高层次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要打破陈规,寻找“破冰”要素,开辟新道路。如何改善授课模式,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并不是消极应付,并不是敷衍了事,而能真正以较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是会展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不能与当下社会现实有机结合

会展行业是在经济迅速发展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与当下国际国内形势密不可分,紧跟时代潮流。会展英语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的内容需要与时俱进灵活应变。课堂教学如果偏离时事,很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然而根据特定的时事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获取和传递政治认同以及家国情怀。例如,新冠肺炎疫情对会展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2020年绝大多数线下展会被迫取消,然而在政府支持以及全体会展人共同努力下,开辟了线上和线下共同办展的新会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类似这种紧跟时代风向的大变革,可能是在书本上难以捕捉到的。

(三)会展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不够健全

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主要体现在教学理论研究或者精品课程设计上。对于整体教学系统的思政元素的把握和规划尚不成熟,缺乏专业课与思政内容的统筹安排,专业课程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将思政元素代入课程的意识,或者是代入感生硬,不能使学生欣然接受。

(四)缺乏会展英语实战机会

英语本身就是一门实用性学科,脱离语言环境,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思政教育不仅仅局限在书本知识上,业务实践中的点点滴滴都是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好机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成长,真正体会到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可以造福社会、服务人民,提高品德修养才是作为一名高职学生最大的收获。但是疫情之下国际展会减少,使学生亲身参与展会的机会凤毛麟角,又是会展英语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攻克瓶颈,需要潜心探索。

(五)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交流,心理隔阂较大

当今高职院校在校生,年龄在18至22岁上下,个人成长环境的差异导致个性鲜明和多维化。高职教师能够明显感到此年龄段的学生思维超前、创新、跳跃、充满年轻与活力。但是由于教师和学生成长的时代不同,双方会产生一种难以逾越的“代沟”,不能将心比心,长此以往,思政教育难以融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跨越这条鸿沟才能更加自然流畅地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树立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工匠精神。

三、思政元素融入会展英语课程的实施路径

(一)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增加实践内容

2021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修订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将“大思政课”理念与现实紧密结合。曾经的思政课堂上,课程内容给人以枯燥、刻板、教条的印象,甚至让部分学生感到难以真正理解,难以熟记于心。因此,要改变常规的教学形式,进一步挖掘会展英语课程所蕴含和承载的思政元素;要灵活运用慕课平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等,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提高课堂互动性,寓教于乐。例如:1.展开小组讨论、辩论比赛等体验式的学习形式;2.借鉴当前流行的沉浸式剧本角色扮演的形式,培养团队合作意识;3.利用互联网资源以视频或者图像音频的方式模拟展会;4.组织开展技能大赛,实现“赛教融合”和现场教学,设置有效奖励机制;5.参观红色主题教育基地,拓展思政知识体系,培养红色基因;6.参与设计展会的思政元素展台,在实践中开展思政教育。

(二)有效利用“互联网+”的概念,丰富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

2022年2月UFI发布了《全球展览业晴雨表》,通过对53个国家和地区的401家公司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在全球肆虐,但是世界展览行业复苏加速,2022年全球展览收入有望达到2019年水平的71%。并且有73%的受访公司认为,未来展览模式将趋向“线上+线下”的混合模式,数字化元素将会更丰富。例如,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由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提出、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际盛会。2021年第四届进博会是一届成功的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国际盛会,首次采用了三维建模、虚拟现实等科技手段,为各参展国搭建了标准化数字展厅。观众可以足不出户,身临其境地体验进博会的盛况,同时可以通过进博会官方网站,了解展会规模、参展商数量、成交意向等数据。如此盛大的展会是每一个会展人不可错过的盛宴。针对会展英语课程,浏览进博会官方网站英文版,对于专业词汇积累、了解官方措辞方式等,比起书本上的知识更加实用和易学,对教学工作能起到很好效果。同时可以了解进博会的进展程度和各项统计数据,体会到国家的对外开放的决心,体会到中国让世界共享“中国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诚愿望。

(三)提高会展专业教师的思政意识

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在“大思政课”的时代,打造一支合格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是当前首要任务。教师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用心捕捉当下行业热点和优秀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定期参加思政培训,通过深入研讨,系统地梳理修改教学大纲,有计划地践行课程思政,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各门学科有机联动,深入融合。

在传统教育体系中,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是两条平行线,互不相关,或者是生硬结合。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打破专业课和思政课之间的分界线,深谙课程思政的灵魂与价值,破解当前困境,使各门课程相互统一、统筹兼顾、互相渗透、形成协同效应,将思政精华一点一滴地灌输到专业课的教学中。

(四)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产教融合

政府、学校、教师、学生从不同层面协同发力,拓展与会展企业的合作深度广度,依托真实会展活动,使学生提高在会展项目执行力的同时,参与策划和设计,实现全方位培养的目标。职业教育终究是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很多职校已经与企业有所交流和合作,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人才培养质量有所提高。2022年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开始实施,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地位,对今后的职业教育将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新职业教育法无疑将是高职师生的福音。其中,明确提出校企合作这一重大课题,鼓励多元办学,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因材施教,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服务社会的大国工匠。

(五)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及日常的心理变化

将思政元素融入学生的生活中,通过日常聊天了解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真实的想法。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主动沟通了解并尽最大努力给予帮助;在学生遇到心灵困惑的时候,耐心倾听和积极开导;在学生分享喜悦的时候,发自内心予以赞叹和鼓励。以诚待人,做与学生相互信任的知心朋友,甚至建立一种毕业之后依然保持良好联系的师生情,使学生的内心深处理解会展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树立坚定的职业态度和社会责任。

结语

在当今社会大变革、文化大繁荣的时代,全球展览业以其灵敏的嗅觉随潮流而动,作为会展英语课程的师生,不仅要树立科学的思维,也要树立创新的思维。提高会展英语的教育质量,坚持德技并修,培养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是今后会展英语课程教育的主旋律。

师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会展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科学素养视角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
会展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