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yper-CVAD方案治疗Ph染色体阳性成人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1例*

2022-12-12陈晓奉王蒙李忠玉李佳佳

中国肿瘤临床 2022年4期
关键词:表型骨髓白血病

陈晓奉 王蒙 李忠玉 李佳佳

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安徽省蚌埠市233003)

患者男性,46 岁。2015年1月因“头晕乏力1 周”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入院时血常规显示白细胞238.3×109/L,血红蛋白95 g/L,血小板计数35×109/L;骨髓细胞学分类见白血病细胞占83.5%;流式细胞学显示:表达CD2、CD3、CD7、CD13、CD34、HLA-DR、TdT、MPO,幼稚细胞占76.14%;融合基因:BCR-ABL(p210、p190 阳性)、CBFβ-MYH11(+);染色体核型:46,XY,t(9;22)(q34;q11)。符合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ixed phenotype acute leukemia,MPAL)。给予羟基脲处理后行Hyper-CVAD方案的A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吡柔比星、地塞米松)化疗,同时给予甲氨蝶呤、阿糖胞苷、地塞米松鞘注预防中枢系统白血病(central nervous system leukemia,CNSL)侵犯,化疗第16 天加用伊马替尼。化疗后出现Ⅳ度骨髓抑制及感染症状,予抗感染、升血治疗后好转,化疗第14 天复查骨髓象显示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2015年2月行Hyper-CVAD方案的B方案(甲氨蝶呤、阿糖胞苷),并给予鞘注及伊马替尼等治疗。再次评估为CR,此后,A、B方案交替进行,共使用9 个周期的化疗,每次评估均为CR。2015年12月患者脑脊液常规提示CNSL,骨髓细胞学分类见原始粒细胞(Ⅰ+Ⅱ型)占1%(ANC),幼淋占1%(ANC)。使用A方案联合鞘注,复查脑脊液常规及涂片均正常。2019年12月患者再次接受A方案化疗后评估为CR,口服伊马替尼治疗,随访至2021年9月。

小结 MPAL 是一种罕见白血病类型,占白血病的1%~5%[1]。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MPAL诊断标准:髓系MPO 或单核细胞分化标志物;T 淋巴系细胞质CD3 或膜表面CD3 强阳性;B 淋巴系CD19 强/弱阳性伴CD79a、CD22 或CD10 至少1~2 项标志物强表达,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伴t(9;22)(q34.1;q11.2)为单独亚型。目前,尚无统一治疗方案,大多预后极差,易出现耐药和复发[2]。Hyper-CVAD方案最初用于套细胞淋巴瘤,具有高诱导缓解率(93.5%)[3],在MAPL 中鲜见报道,Hyper-CVAD方案的A、B方案交替使用,有效避免了药物的耐药性及细胞毒性,提高了安全性及有效性。此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可以靶向治疗BCR-ABL 阳性的患者,有效率极高[4]。化疗期间患者多次出现1~4 级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感染、出血、肝功能受损等,治疗后好转。随访至2021年8月患者CR 持续时间为6.5年余,评估为长期生存,并有望获得临床治愈。Hyper-CVAD方案在本例MAPL 患者的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未来以期更多的研究进一步的探索。

猜你喜欢

表型骨髓白血病
白血病“造访”,人体会有哪些信号?
基于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理论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衰弱发生机制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体型表型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表型及特征分析
作物表型组学和高通量表型技术最新进展(2020.2.2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赞美骨髓
裸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