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现状与提升对策分析

2022-12-12闻孝良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2年3期
关键词:机电设备检修管理工作

闻孝良

(吉林省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长春 130000)

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生产活动对机电设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可以说,当前机电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的关键因素,一旦机电设备发生故障,将影响整个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不仅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严重威胁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保证机电设备安全运行。这是企业生产和经营的重点工作内容,也是保证企业生产活动能够有序开展并实现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及时做好维修管理工作,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既能够有效保证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又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1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现状

1.1 维修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足

目前,在很多企业内部,负责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管理的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在对机电设备故障进行维修时常常无法做出快速、正确的判断,导致维修不够及时,影响生产进度。由于维修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不过硬,有时即使对机电设备故障及时进行维修处理,也会影响维修效果,导致设备运行不理想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同时会增加企业对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成本,使得企业负担过重,影响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1]。

1.2 运维管理人员工作安排不合理

企业要实现健康、稳定发展,最重要的是保证生产活动的稳定和持续开展。机电设备是保证生产活动稳定且持续开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最关键的因素。一旦机电设备发生故障,必然会打乱生产计划,导致生产活动不得不中止。因此,不仅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机电设备故障问题维修,更要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将机电设备故障风险消灭在萌灭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机电设备正常运行,保证生产活动的稳定和持续开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对于机电的运行维修工作安排不够合理,存在很大缺陷。最主要的缺陷是良性安全检修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浪费,导致运维管理人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也会导致运维管理工作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和落实,造成运维管理漏洞,无法及时排除很多安全隐患因素,导致机电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较高,甚至一直带着安全隐患进行高负荷运行。这不仅严重降低了机电设备的运行性能,缩短了使用寿命,还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会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1.3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技术缺乏创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行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重视提高经济效益,在扩大生产、市场营销等方面投入了大量成本,以期提高产量和增加利润。很多企业积极应用新电机设备,但对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技术进行改革创新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企业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技术得不到发展和提升,维修管理水平较差。很多企业使用过时的维修管理技术对新式机电设备进行维修管理,无法满足新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要求,甚至还会对其造成一定的损害,严重影响机电设备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1.4 机电设备防护工作不周全

机电设备的工作环境往往具有极高的腐蚀性,而且生产负荷过高,对机电设备的整体运行性能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还会严重降低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基于机电设备对生产活动的重要性,必须对其实施周密的防护,保证机电设备正常运行,降低机电设备故障的发生机率。但是,很多企业没有重视这项工作,没有认真执行相关的防护措施,导致机电设备长期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中,受到了严重腐蚀和损害。这不仅大幅度缩短了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还影响了其性能,导致机电设备运行不稳定、不安全、不可靠,故障高发。不仅严重干扰了正常生产,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2]。

2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提升对策

2.1 完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加强规范建设

要做好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完善、规范、健全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制度作为保障,使维修管理工作能够有据有依,即依照相关制度要求,有条理、有根据、有标准,科学、规范且全面地落实各项维修管理措施,从而有效提高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水平,强化维修管理质量。

对于维修管理制度的建设工作,具体措施可表述如下。首先,必须全面调查机电设备的实际情况,确保充分了解其实际运行情况,然后结合实际制定完善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并依据制度要求,认真执行各种维修管理措施,做好日常运维检查工作,从而将故障有效扼杀在萌芽状态。其次,要规范落实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对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的要求规范,并依照要求规范,对机电设备实施系统、科学、全面的维修管理机制,排查故障风险因素,降低故障发生机率,有效提高维修后机电设备的运行性能,使其实现安全可靠运行,保障生产活动安全开展。最后,在完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制度的同时,要对维修管理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进行清晰、明确划分,让工作人员清楚知识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区间,在工作中应达到相关技术的标准或质量要求,从而通过量化管理清晰划分工作人员的职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人,有效落实维修管理措施,提高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水平。

2.2 合理规划机电设备检修与更新工作,科学制定工作周期

一般来说,机电设备承担着较重的生产任务,对整个生产流程具有极大影响。因此,要对机电设备进行检修与更新,规划好检修与更新时间,避免检修与更新工作对企业生产活动造成不良影响。也就是说,通过合理规划、安排机电设备检修与更新的工作时间,保证既不影响企业生产活动,又能够做好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确保机电设备的良好性能,从而为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保障[3]。

机电设备的检修与更新工作非常重要,是有效提高机电设备运行稳定性、减少故障问题、延长其使用寿命以及优化其使用性的有效管理措施。可见,做好机电设备检修与更新规划,合理安排机电设备检修与更新工作,是全面提高企业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

此外,还要注意机电设备安全使用环节以及每一个操作步骤,做好记录备案,并向相关监督人员报备,有效防止人为因素的干扰,杜绝操作不规范现象,提高机电设备的使用效率和质量。

2.3 加强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技术创新发展,提高维修管理水平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着机电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使得其功能越来越强大,结构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管理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使用更先进、更高效的维修管理技术,以充分满足新型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需求,使各种新机电设备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充分发挥其性能优势,延长其使用寿命。基于这一要求,维修管理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维修管理技术水平,还要结合实际不断创新,优化维修管理技术,以便在面对各种各样的机电设备故障问题时能够从容处理,为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做好基础保障工作[4]。

除了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技术人员要注重进行技术创新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之外,企业也应积极鼓励技术人员不断创新,投入一定的资金,有效激发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使其结合实践深入研究专业技术,有效实现技术创新与升级,提高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水平,提高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靠性,有效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企业因更换机电设备而增加的成本,提高其整体生产效益。

2.4 加强实践经验总结,不断提高机电设备维修管理质量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中时常会遇到隐蔽故障,对此类问题必须立即上报技术部,以供技术部门对此类问题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处置方案,有效强化维修管理质量。当排除隐蔽故障后,必须及时总结相关维修管理经验,同时在技术手册中详细记录新遇到的故障问题,从而为以后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此外,在日常工作中,在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管理时,对于各种疑难问题,相关工作人员也应做好详细记录,必要时应向上级技术部分报告,以便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企业还应组织技术交流活动,促进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人员积极交流工作经验和专业技术知识,不断提高维修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丰富实践经验,以便在遇到各种疑难问题或新问题时能够高效处理问题,完成维修管理任务,确保机电设备稳定运行,为生产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企业还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从而为更好地解决机电设备故障和强化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水平做好人才保障[5]。

3 结语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企业生产经营高度依赖机电设备开展各种生产活动。一旦机电设备发生故障,必将影响生产活动,导致生产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可见,机电设备在当今社会经济生产活动中已成为决定企业生产活动能否正常开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现阶段我国企业在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不足。针对维修不到位、管理漏洞等问题,必须深究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全面加强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建设,为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保障,同时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猜你喜欢

机电设备检修管理工作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论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接地的重要性
土木建筑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烟台优利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雨中检修
检修
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的意义及具体检修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