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育人视域下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

2022-12-12许风顺黄丛钰周圣良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精准

许风顺,黄丛钰,周圣良

(1.西藏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2.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3.西藏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西藏拉萨 850000)

引言

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1],深刻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如何深刻把握现阶段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重要使命,积极应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形势、新要求,成为当前急需研究的新课题。

近年来,学者基于不同学科视角探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内涵。王文光、徐媛媛从民族学角度,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孕育、形成与发展[2]。张亮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提出共同体身份认同教育是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重点[3]。包银山提出民族地区高校应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课程体系[4]。程志杰、黄泰博从文化视角,提出民族院校通过文化认知、文化传承、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四个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陈玲认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6]。张志强从校园文化维度提出以思想导引、环境熏陶、法治保障、实践深化等途径引导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

从目前学界研究来看,现有研究大多停留在政策解读、理论阐释、现状分析等层面,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宏观研究多,微观研究少,研究“是什么、为什么”多,研究“怎么办”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8]。“精准育人”是精准思维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运用,以高等教育的现实需求为导向,以新时代大学生典型特征为着力点,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因事而化”的针对性教育、“因时而进”的时效性教育和“因势而新”的创造性教育的有机统一[9]。本文试图从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问题出发,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提出“精准育人”视域下高校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目标精准定位: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括共同的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民族凝聚人心、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10]。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加强对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史学习教育,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形成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强大精神纽带。铸牢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打牢坚实的政治基础,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激发共同奋斗之志,将个人理想抱负与国家命运、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紧密相连,把爱国情、报国志、强国行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磅礴力量。

(二)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客观要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核心目标和首要任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促进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和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高校作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到高等教育体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主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学生自觉成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时代新人的应有之义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培养大批契合时代发展、适应时代需要、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要求。培养一批又一批政治立场坚定、心怀“国之大者”、专业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是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深切期待。因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营造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浓厚氛围,厚植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把学生培育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承担起培根铸魂重大职责使命的应有之义。

二、问题精准诊断: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

(一)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面临的难题

1、教育对象的覆盖范围、特征认知不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各族人民”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泛性和全员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对教育对象特征认识不足、覆盖范围不全、育人力度不平衡等问题。第一,存在“东冷西热”现象,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之间、民族院校和非民族院校之间不均衡现象较突出[11]。西部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设置、主题教育等较为重视,中东部地区高校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待加强。第二,存在“重学生、轻教师”“重本专科生、轻研究生”现象。高校往往重视在本专科学生中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高校教师、研究生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足,尤其当前研究生培养模式重视学术素养、科研水平、论文发表。近年来,部分高校教师、研究生等言论自由随意,利用课堂、新媒体等发表错误思想观点,造成不良影响,凸显出高校对于教师、研究生等群体意识形态教育的短板。

2、教育内容的系统性、针对性有待加强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性、针对性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效性。第一,教育教学内容有待丰富完善。目前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五观教育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受限于学校资源、师资水平等影响,只有较少高校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关的选修课,课程设置远远不能满足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教育的要求。第二,教育内容针对性不足,教育方式有待创新。目前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要依靠课堂教学、党团活动、专题讲座、征文比赛、朗诵比赛等传统形式,教育活动形式同质化,教育内容供给单一,教育方式的时代感有待提升。利用入学教育、节庆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编排和教育实施比较枯燥,新媒体平台、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不高,导致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参与度、实效性不足,没有达到铸魂育人的效果。

3、师资队伍力量有待提升

高校师资整体水平和个体素养直接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质量。第一,育人能力不足,存在“知识缺位”“经验缺乏”现象。当前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主要由哲学思政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从师资结构、学科背景、教育现状来看,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复杂性认知不足,对相关理论理解不透、把握不准,仍停留在“民族理论普及”“民族政策宣讲”等传统思维定式。在教育过程中出现内容替代化和同等化现象,其自身理论水平、专业素养、实践能力无法胜任新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要求。第二,育人动力不足,存在“责任感缺失”现象。国内部分高校实行“非升即走”的评聘制度,青年教师科研绩效任务重、职称评审压力大、教学工作量大,存在“重科研、轻育人”“重教学、轻育人”问题,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辅导员、班主任承担大量行政工作、忙于日常学生行为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奖贷助补、党团建设等具体事务,存在“重管理、轻育人”问题,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视程度和投入精力不够。

(二)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挑战

1、内部风险:价值观多元的文化冲击

随着我国迈向经济社会文化的转型时期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青年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追求都受到了深远影响。学生个体的异质性、互联网舆论生态的复杂性给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带来冲击。第一,低级庸俗、消极颓废的思想影响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互联网充斥的拜金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削弱大学生的使命意识、担当意识和集体意识,对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产生不利影响。第二,历史虚无主义以“戏说历史”“断章取义”“混淆视听”的方式诋毁英雄人物、篡改历史,污名化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否定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不利于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培养。第三,炒作热点事件、煽动网民情绪。部分网络大V、网红博取眼球、吸引流量进行恶意炒作社会事件,过度解读热点事件,制造民族情绪对立、催生网络暴力,攻击国家法律和政策,严重危害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2、外部挑战:分裂势力的渗透和干扰

国外敌对势力、境外分裂势力通过多种手段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第一,西方反华势力以人权作为幌子,与境外分裂势力沆瀣一气、频频勾结,炮制涉疆、涉藏、涉台等问题,通过炒作“新疆棉”“抵制冬奥会”“诋毁中国防疫政策”等议题,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民族宗教政策等进行攻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抹黑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政党制度,破坏党群关系和政府公信力,试图通过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成就,否定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而达到动摇人民对党和国家认同。第二,通过影视作品、非法NGO组织等,利用现代传媒和文化输出,大肆宣扬西方民主、宪政民主等观念,在境内培养代言势力,妄想通过网络渗透、金钱诱导、利益拉拢等策反和拉拢大学生,从而达到破坏社会主义政权、实现“和平演变”的目的。高校大学生由于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型,政治鉴别力不强,很容易受其影响,在无意中成为错误思潮的推动者,成为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目标。

三、教育精准实施: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教育目标、教育主体、教育对象和教育载体等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的前提[12]。基于此,以精准思维理论为分析框架,勾勒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图景,并进一步提出对象精准识别、队伍精准组建、平台精准选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一)对象精准识别,注重“漫灌”与“滴灌”相结合

1、把握教育对象群体特征,彰显教育理念的时代性

大学生具有个体意识强烈、价值观多元、网络行为多样等特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立足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征,把握大学生思想的成长规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第一,坚持理论育人和实践育人相结合。将理论学习宣讲融合当前时事热点、典型案例,利用VR智能技术、微视频和情景短剧等形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准确、形象地表达出来。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培养学生在与社会对接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基础和实践根基,构建“理论学习—实践感知—情感升华—内心认同”的育人机制,提升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第二,将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以生为本”,立足学生“需求”,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嵌入到学业规划、就业创业、心理辅导、学生管理中,使其认识到自身利益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密不可分,由表及里、发自内心的增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认同。

2、根据教育对象个体差异,注重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建立教育内容对标机制,遵循学生个体成长规律,找准不同群体、不同课程、不同载体之间的切入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第一,精准把脉,实现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基于教育对象的学历层次、民族成分、城乡社会环境、东西部区域社会文化等差异性,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遵循学生个体认同过程规律,结合学生不同需求,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内容,提升教育内容实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二,精准画像,探索大数据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和信息数据库,包含学生的基本信息、选课数据、学习表现、图书借阅等信息构建学生“数据画像”,突破以往经验式认知,精准剖析学生典型特征和多元化需求。在课程设置、宣讲内容、班团活动、专题讲座开展等设计上,依据学生知识结构、成长环境、自身接受度、能力范围定制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由集体性“漫灌”变为个体有针对性“滴灌”。

(二)队伍精准组建:发挥“专职”与“兼职”协同作用

1、优化协同育人机制,强化政策保障

完善的机制是实现协同育人的保障,落实“三全育人”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第一,构建育人新格局,建立党委领导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工作机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涉及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网络安全等多部门,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协同管理、全员积极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推动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育人全过程,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第二,注重顶层设计,强化政策保障支持。通过完善教育教学科研评价体系,给予专职教师在职称评聘、岗位津贴、绩效考核等予以倾斜。加大对班主任、辅导员待遇落实、发展空间等政策支持力度,激发育人队伍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融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高素质干部队伍,发挥协同育人的实效。第三,实行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组建高水平、跨领域、多学科背景的专家库。根据专家学者的研究领域、学科方向、年龄结构强化组织保障,建设校内外兼具、中青年结合、各领域覆盖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团队,推动校内外教育资源有效整合,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的有效对接,提升协同育人的力度。

2、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和使命担当

高校教师是学生锤炼品格、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第一,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师培训与发展体系,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实现教师职业发展培训的全覆盖、系统化,推动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育人能力,推动所有教师立足岗位育人、结合业务育人。第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推进师德培育涵养。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过程中,教师是否具有坚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否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关乎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质量和效果。因此,重视教师群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教育引导广大教师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推动教师严格自我约束、规范职业行为、加强自身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在教书育人里,外化在言传身教中。第三,加大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学术支持力度,注重科研育人。发挥传帮带机制作用,通过学术梯队培养、科研项目资助等方式,鼓励专家学者和青年教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开展理论政策研究、教学教法研究,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三)平台精准选择:推动“传统”与“新兴”融合发展

1、办好思政课,夯实主阵地,推动课程育人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3]。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贯穿党的教育方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第一,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和内容体现高校对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要求,通过整合学科资源,优化课程体系建设,统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体系。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精准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相统一。第二,完善教学顶层设计,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式。搭建数字化教学平台,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提升课程育人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根据学生特征、课程特点以及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和设计,运用翻转课堂、案例分析、专题研讨、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注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阐述和典型案例分享相结合,夯实课堂育人主阵地,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铸魂育人的有机融合,增强大学生的思想认同和政治认同。

2、善用新媒体,拓展新阵地,推动网络育人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新媒体技术高度融合,拓展各民族师生交流交往交融的网络空间。第一,推动高校新媒体平台建设,打造校园网络育人品牌。借助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受众广泛、互动性强等优势,运用视频、动画、音乐等形式,打破民族、区域、语言、专业等壁垒,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方式,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辐射力和吸引力。第二,依托“互联网+”,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嵌入网络空间。通过“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互动,探索“互联网+党史教育”“互联网+民族团结教育”“互联网+红色文化教育”“互联网+历史文化教育”等方式,发挥高校网络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和育人功能,强化各族师生在网络空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建构。第三,掌握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网络安全屏障。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建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体系,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和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建立和完善舆情监测、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教育引导大学生提升网络政治鉴别力,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共同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网络精神家园。

3、构筑校园文化活动平台,推动文化育人

校园文化活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第一,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搭建各民族师生交流交往交融平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通过混合编班、混合住宿、“结对帮扶”等形式,增进各民族师生的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先进班级、宿舍和个人的评比活动,营造弘扬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的校园氛围,构建“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校园环境。第二,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精品工程,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通过艺术文化节、电影展播、校园广播、宣传标语等推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增强青年学生对“中华民族”这一共有身份的认同。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品味、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涵。坚持校园文化熏陶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通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强化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使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成为各族师生的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让青年学生在春风化雨中增进共同体意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温度。

结语

发端于脱贫攻坚的“习近平精准思维”,已经延伸到疫情精准防控、社会精准治理和经济社会文化全面深化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生成的,具有鲜明的科学性、辩证性、创新性和实效性特征。当今世界局势和地缘政治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实践困境,树立精准育人理念,聚焦高等教育发展新要求、立足新时代大学生新特点、直面思想政治教育新问题,构建精准育人工作机制,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于推动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和学生全面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精准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