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大学生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培育机制探析

2022-12-12冯雪红郑佳琪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少数民族中华民族

冯雪红,郑佳琪

(1.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 宁夏银川 750021;2.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学院 宁夏银川 750021)

2017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沧海桑田而从未断流,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各民族携手共进的精神之基、力量之源。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地区宝贵的人才后备力量,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维护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文化安全、社会稳定,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根基的时代要求。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仅深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更是在上大学后受到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自媒体时代,他们接受与中华文化相关的信息渠道更为广泛,也因之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少数民族大学生准确把握中华文化的概念和内涵,正确认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深度认同中华文化的基础上积极主动扛起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的大旗,是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然路径。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时代意蕴

中华文化海纳百川,既注重历史传承,又注重开放创新,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了丰富而富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56个民族的文化如涓涓细流,汇成中华文化奔腾向前的磅礴力量。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2],通过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是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修养、树立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只有从根脉上追根溯源,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本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内在契合,并自觉承担起传承和传递中华文化的使命,走好新时代青年人的“长征路”,中华文化才能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一)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提升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

中华民族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款款而来,历经磨难却神采依旧,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蓬勃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深刻影响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采众长,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积淀的智慧结晶,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内蕴,在今天仍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文化之本、力量之源;革命文化为中华文化注入红色基因,在我国广袤的大地上,有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深入学习革命文化,了解先辈们的英雄事迹,知道我们来时的路,少数民族大学生才能凝心聚力,继往开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遵循和顺应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规律,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滋养和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强大底气和发展动力。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3]。以强大的文化自信武装自己,做弘扬中华文化的使者,不仅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肩负的责任,更是时代赋予青年人的历史使命。高校是滋养中华文化的沃土,相对少数民族地区其他群众而言,少数民族大学生有能够系统学习中华文化的平台、有更便利的学习条件、有较为便捷的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互鉴的机会,在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少数民族大学生有了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的广阔舞台,丰富的精神食粮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厚的文化滋养,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才能丰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文化自信,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二)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维护边疆安全的重要使命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地域辽阔,陆地边界与14个国家①接壤,有2.2万公里的陆地边界线,造就了广阔的边疆地区,中国近60%的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在边疆省区[4]。边疆地区对整个多民族国家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除了法律法规的约束外,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感染力也绝不容忽视。少数民族大学生是边疆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人才后备军,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是进一步保障边疆地区长治久安的内生动力。

相对而言,因为生态环境的影响、外来文化的冲击,边疆地区人民往往因为信息接收的不够及时、自身文化素养的局限等,对中华文化的概念比较模糊,对本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缺乏客观的认识。推动边疆地区民众的中华文化认同,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天然的优势,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对家乡人民天然的亲近感能够促使他们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中华文化,通过灵活的方式、方法,以“润物细无声”的耐心做传承中华文化的使者,以强大的文化自信感染边疆地区的同胞,打消边疆地区部分群众的疑虑,让边疆地区成为中华文化茁壮生长的沃土,进一步保障边疆地区的和平稳定与长治久安。

(三)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要求

中华文化之所以百花齐放,是因为其吸纳了56个民族的民族文化之精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各族儿女携手共进,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共同体”,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家底”。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5]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培育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厚植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是进一步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要求。一方面,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高校齐聚一堂,形成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少数民族大学生彼此交流、相互学习,在开拓视野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彼此民族文化的了解、理解以及相互尊重和认同。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系统学习中华文化,走出校园后也能用强大的文化自信和独特的精神气质做各民族文化之间的“黏合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而持久,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育中华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中华文化认同的最高境界是爱国主义。少数民族大学生朝气蓬勃、思想活跃,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成熟的时期,在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系统学习和深度认同的基础上,加强他们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才能包容而不排他,谦和而无所畏惧,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在以中华文化为底色的大学文化氛围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同汉族大学生一起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在思想上相互影响,在实践中共同进步,各民族大学生在了解彼此历史的过程中找到共同的根脉,在对彼此民族文化认同和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加强交往交流交融,才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青年人的时代跫音。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

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原因有多种,就其自身而言,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概念的认知、学习中华文化的主要途径,以及他们对本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关系的认识等,都会对其中华文化认同产生影响;在网络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也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了解、学习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并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高校是滋养中华文化的沃土,学校层面有关中华文化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等,将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全面认知,也对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涵养、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个体认知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因素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个体间的认知水平、生活环境、教育环境等导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局限性导致其对中华文化的概念和内涵认知不够全面,他们往往会认为中华文化就是各民族文化的总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入,甚至会忽略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二,个体所处的文化氛围会在潜移默化中在其身上留下烙印,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始接触中华文化的年龄、方式、家庭背景等不同,导致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接纳度有所差异,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甚至会对中华文化产生误读;第三,我国疆域辽阔,地域特点鲜明,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完全生活在本民族文化的氛围中,有些同学甚至不会或者不能熟练地运用国家通用语言,这对其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形成一定的障碍,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很强的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情,但是苦于自身的局限,不知如何学习。总之,个体认知成为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因素。

(二)媒体冲击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潜在因素

如今,自媒体越来越发达,“微博”“快手”“抖音”等APP越来越吸引大众的眼球,大学生接触中华文化的途径也随之增多。网络信息传递及时、形式多样,相对于较为枯燥的理论学习,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喜欢这种氛围宽松、娱乐性强的学习方式,互联网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一步厘清本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深刻领会中华文化的内涵,无疑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诚然,网络平台有其巨大的优越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短、平、快”的信息接收,无法达到系统化学习的目的。另外,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没有深厚的关于中华文化的积淀,很难把握和筛选,从而有可能会被错误或者片面的信息诱导。对高校而言,自媒体隐蔽性强、信息传递自由等特征,使其对大学生思想动态、精神世界的准确把握产生一定的阻碍。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高校要打好文化根基,再合理利用互联网,这样才能达到既生动又不乏深度的效果。

(三)学校教育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显在因素

高校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高校的生活、学习经历甚至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从民族文化氛围浓厚的家乡来到全新的环境中,身处高校学习的“阈限”中,为其学习和接纳中华文化提供了良好契机。学校所设置的与中华文化相关的课程,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系统学习中华文化的主要渠道。学校有关课程的时间设置、内容设计、考核方式、理论与实践的配比等,均会明显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教师讲述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与中华文化相关的理论知识、获得基本概念认知的主要方式,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化积淀会深刻影响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整体感知,教师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学生才能主动学习、乐于吸收。

校园是大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校园基础设施、文化氛围、课余活动等,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另外,个体的学科背景也是影响其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整体而言,文科类少数民族大学生整体对中华文化的学习热情较高,而理科和工科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则相对较弱,根据学科,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培育进行合理规划,是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必要手段。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培育机制

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一方面,要疏通具体路径,丰富教学内容,系统设置相关课程,合理借助互联网和自媒体,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多样化开展与中华文化相关的活动。另一方面,要注重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机制构建,客观看待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形成文化认同机制;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内心深处对中华文化的深层体认,形成情感认同机制;深化具身认知,形成行动认同机制。此外,还要注重教育实效,有常态化的跟进机制。只有各方力量综合起来,才能在高校掀起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潮,让学生在一定质和量的信息接收基础上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一)客观看待差异,形成文化认同机制

正如钱穆所言:“当知无文化,便无历史。无历史,便无民族。无民族,便无力量。无力量,便无存在。”[6](P69)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生生不息,因海纳百川而愈发厚重,每个民族、每个个体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都要入心入脑,而不只是流于表面。高校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强中华文化学习,让其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主动甄别、接纳中华文化,从而达到从外显认同到内隐认同的效果。一方面,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要建立在完整和深刻认知其内涵的基础上。不论是什么民族、不论在什么样的文化氛围中成长,中华文化都在无形中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当然,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他们从小接收的文化信息不同,对中华文化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及认知也不尽相同。因此,高校要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投入更多的耐心,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现实困难和内在需求,及时通过相关渠道梳理中华文化的内涵,及时纠正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理解的偏差和误读。

另一方面,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要与时俱进。中华文化主要包括中华民族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发展具有渐进性和传承性。中华文化生长在有深厚积淀的土壤上,绽放在有时代特色的时空中,传统文化是现代化发展的根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在不断充实和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大学生思维活跃,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力很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亦不例外,要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还应当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对不同认知层次的大学生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二)激发深层体认,形成情感认同机制

个体对中华文化内在的深厚情感,促成其中华文化认同的强大内驱力。情感认同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一旦形成就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很快,所以激发其内心深处对中华文化的体认,是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认同最有效力、最具挑战的环节。首先,要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中华民族经历了泱泱五千年的历史,民族精神凝聚起千千万万个个体的力量,使中华民族愈发坚韧,愈发强大。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每一个个体都息息相关,没有革命年代的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今天大学生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高校大学生要深怀感恩之心,以天下之任为己任,从内心深处产生情感共鸣,认同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化。因此,作为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普遍的生源地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更是义不容辞。其次,要把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升华到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本民族文化固然重要,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增进一体,才能与时偕行。有了中华民族的安定和谐,才能有每一个民族的繁荣发展。因此,要把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升华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具体的学习和实践中深化对中华文化的感知,从内心深处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三)深化具身认知,形成行动认同机制

梅洛-庞蒂在其代表作《知觉现象学》一书中提出:“主张知觉的主体是身体,而身体嵌入世界之中,就像心脏嵌入身体之中,知觉、身体和世界是一个统一体。”[7](P302)“具身认知”认为,认知是由身体在具体环境中的行为方式和体验形成的,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身体从原先具有深厚本民族文化氛围的环境中抽离出来,进入全新的环境中,其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会随着身体所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仅要用心去感受和感悟,更重要的是要身体力行,在行动中找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一方面,要在课堂内深化“具身认知”。在具身认知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师不再一味输出,学生的思维边界也不受教师影响,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协助,学生的边界在正确的价值观范围内可以无限放大。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想要了解什么内容,已经有什么样的知识储备,希望用什么样的方式获取需要学习的知识。由原来单一的讲授变为互动交流,甚至互换角色,由原来的倾囊相授转变为倾力相扶,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自然更乐于自觉探索中华文化。另一方面,要在课堂外深化“具身认知”。翻转课堂虽然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但在本质上,还是离身认知的学习,学生所获取到的知识依然局限于书本,对中华文化的有效学习还需要进行大量直接经验的感受和体悟,学校要加大投入,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对中华文化的“浸入体验”。经过身体浸入,学生在异于平时生活学习的“阈限”中,实现对中华文化的身体记忆,这样的学习经历比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更能激励学生,学生会愉悦、主动地学习和接受中华文化,从而深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四)注重教育实效,推进常态跟进机制

中华文化包容万象,历经千年而经久不衰,并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和内涵,中华文化在动态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相对于高等教育基础理论课程,与中华文化相关的课程,尤其要求构建常态化跟进机制,适时更新教育教学,以体现其与时俱进的特点,这样才能增强课程的感染力和教育的实效性。一是要构建与中华文化相关课程教育教学内容方式的跟进机制。中华文化与时俱进,对中华文化的讲述也要与时俱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由此决定对真理的认识、进行理论创新也是永无止境的。与中华文化相关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其既要遵从历史事实,又要紧随时代潮流,要在稳定中求创新,在动态中求发展,构建常态化跟进机制,实现变与不变的统一;二是要构建与中华文化相关课程教育教学主题主线的跟进机制。建立与中华文化相关的课程常态化跟进机制,首先要明晰“围绕什么主题,遵循什么路径”,根据时代背景和对大学生的具体要求,实时要从宏观上把握好培育方向,把完整、生动、全面的中华文化教育作为培育主题,同时要关注大学生的整体特点和个体差异,实时更新教育教学的主题主线。马克思主义始终不渝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终极目标。学习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也是为了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为高校培养德才兼备的人而展开的行动。三是构建与中华文化相关课程实际效果的跟进机制。开设有关中华文化课程的动力来源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合力则来自多学科的协同创新。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依据学生的不同需要而制定和改进的课程和教育方法会更贴近学生,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将中华文化与其他学科相融合,更会从不同视角找到其内涵,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构建与中华文化相关课程动力合力的跟进机制是关乎其生命力、创造力的系统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3]中华文化守正日新、薪火相传,各民族在深厚的文化氛围中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坚实的“文化共同体”,传承数千年从未中断的中华文化,为每个民族、每个个体提供了拼搏向上的力量源泉,从而形成强大的文化自信。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文化符号、生动的历史事件和真切的个体情感,认真回望中华民族来时的路,少数民族大学生才能深感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的光荣和使命,从而产生热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思想的交流与心灵的碰撞中形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历久弥坚。正因为有了中华文化所营造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发展壮大才有了强大的文化底气和丰厚的精神滋养。一定意义上,在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建立有效的中华文化认同机制,对于巩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的作用。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落到实处,才能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团结一心,更好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汇聚奋斗力量,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注释]

①包括朝鲜、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少数民族中华民族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