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藏民族心理认同机制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2022-12-12肖玲聪崔海亮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共同体西藏中华民族

肖玲聪,崔海亮

(1.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陕西延安 716000;2.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延安 716000)

学术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是随着党中央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而不断加强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进了《党章》,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强调了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和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个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最新成果,不仅是我们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我们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指南。目前,学术界主要从重要意义、基本内涵、理论来源、主要问题、培育路径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不同学者从民族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不同的理论分析[1]。从这些研究成果来看,虽然针对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①,但还没有看到从藏民族心理认同机制角度来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果。藏民族心理认同的实质是一种文化心理结构,其深层包括民族精神、民族语言、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哲学、民族艺术等要素,是民族心理认同最核心、最稳定的层面[2],不仅影响着藏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认同,也影响着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影响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与发展。本文主要从藏民族心理认同机制的角度来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一、藏民族心理认同的结构和特点

长期以来,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影响着中国学术界对民族特征和内涵的认知。“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3](P8)虽然斯大林强调要根据这四个特征的整体性来识别民族身份,但同时斯大林也承认,“民族也和任何历史现象一样,是受变化法则支配的,它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始末。”[3](P8)也就是说,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改变,民族的特征也会逐渐发生改变。就民族的四个特征而言,最稳定、最核心的部分还是民族的共同文化心理结构。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的定义进行了新界定,进一步发展了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虽然对民族定义的认识不断发展,但是人们对民族最本质特征的认识仍然是一致的,文化和心理认同是民族最本质的特征,是民族特征中最深层、最核心、最稳定的部分。民族心理认同是保持民族意识的核心影响因素。

民族心理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等民族心理特性或倾向,并通过本民族的民风民情、宗教文化、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等呈现出来。民族心理主要体现为具有民族性格的物态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4]。民族心理认同是民族个体社会化的一个动态过程,其实质是一种文化心理结构。文化心理结构是指民族传统文化在人们的日常行为模式、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中的积淀,是民族心理的一种稳定的模式,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长期由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所受的文化教育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心理素质、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方式的总和。我们可以把民族心理认同分为表层、中层、深层三个层次。

民族心理认同的表层对应于民族文化的物质文化层面。物质文化是指文化心理中非理性的感情色彩较为强烈的某种意向、时尚或趣味的层面,主要包括民族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等等。与物质文化相对应,民族心理认同的表层包括民族情感、风俗习惯、审美情趣、时代风尚等要素,是文化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或外部特征。

民族心理认同的中层对应于民族文化的制度文化层面。制度文化是社会成员或群体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之间关系的那一部分文化产物,是族群用以约束、规定或制约个体和群体行为规范或规则的总称,是文化心理中理性积淀的层面。与制度文化相对应,民族心理认同的中层包括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法律体系、道德行为规范等要素,它直接制约或规定着人的行为方式。

民族心理认同的深层对应于民族文化的精神文化层面。精神文化是人的文化心态及其观念的外化,是文化的中心或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科学、艺术、哲学、宗教等方面。与精神文化相对应,民族心理认同的深层包括民族精神、民族语言、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哲学、民族艺术等要素。它是民族心理认同最核心、最稳定的层面。

民族心理认同的这三个层次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表现出双向互动的关系。首先,深层制约或决定中层,中层决定或制约表层,深层是最根本的决定因素,它统摄着其他两层。其次,表层影响中层,而中层影响深层[5](P97-99)。

从内容上来看,民族心理认同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作为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认同,一是作为公民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认同。“因为社会中的个体是具有多元化社会角色的,因此作为个体的认同可以是多元的,也可以是多层次性的。作为族群的个体可以认同某一民族,作为国民的个体可以认同某一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同时存在,并行不悖。”[6]同一民族的人,由于历史、地理、语言、宗教、风俗等共同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某种共同性,这种共同性长期内化、积淀于民族成员的心理当中,就形成了民族共同体心理。“民族共同体心理就是民族基于共同物质和精神生活之上的、表现在心理活动诸方面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独立性的心理特征。”[7](P143)

藏民族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相对封闭的独特的雪域高原地理环境和宗教文化形成了藏民族独特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又影响了藏族成员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认知方式、行为方式、风俗习惯和情感态度。藏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直到今天对藏族成员仍然产生深刻的影响。

藏民族的心理认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相对稳定性。民族共同体心理属于民族意识,由民族共同体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决定,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藏民族所处的青藏高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与外界的交流相对较少。共同地域、共同气候、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宗教信仰使藏民族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心理,这种文化心理成为藏族传统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它可以穿越历史时空,根深蒂固地存在于藏民族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行为方式当中,深刻而久远地影响着藏族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第二,层次性。根据前文对民族心理认同层次的划分,藏民族的心理结构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表层包括藏民族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民族情感、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物质文化层面。中层包括藏民族的政治制度、经济生活方式、法律体系、道德行为规范等制度文化层面。深层包括藏民族的民族精神、藏语言文字、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哲学、民族艺术等精神文化层面。其中,藏传佛教与原始苯教、藏族传统礼俗和道德观念是藏族共同体心理的最核心的部分。

第三,变化可塑性。民族共同体心理虽然具有相对的独特性和稳定性,但并不是永久不变的。一旦决定民族共同体心理的条件因素发生改变,民族共同体心理也会缓慢地发生改变。藏民族心理也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国家政策的变化、民族交往范围的扩大、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而发生缓慢的变化。另外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的变化也会引起藏民族共同体心理的变化[8]。

藏民族心理通过藏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现出来。藏族独具特色的建筑、饮食、节日风俗、思维方式、宗教仪式等都体现了藏民族共同体的心理特征。

二、藏民族心理认同机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

根据前文对藏民族心理认同结构和特点的分析,我们认为,藏民族心理认同机制就是藏民族成员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记忆、语言文字、宗教习俗、价值观念等心理认同要素相互作用的体系。藏民族心理认同机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

民族心理认同是以民族间的差异性为基础的,不同的地域环境、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习俗、价值观念会形成不同的民族心理认同,会影响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与消解。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正确把握四对关系:即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但民族工作的方向是增进共同性。要增进共同性就必须考虑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因素。不仅要考虑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物质利益关系,也要考虑各民族的精神心理因素。就藏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言,更应该考虑藏民族心理认同要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

(一)藏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

共同地域是形成民族的重要特征,任何民族都是在共同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在共同的地理环境中又形成了共同的经济文化生活。因此,共同的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心理会有重要影响。

藏民族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周围被高山和峡谷围绕,相对封闭的特殊地理环境孕育了特殊的藏族文化,也形成了藏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影响了藏民族的群体人格和民族意识。虽然今天西藏的交通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相对其他地区来说,西藏对外开放的力度仍然不够,由于受传统经济文化生活和思维方式的影响,藏族仍然习惯于在西藏就业和发展,到内地就业创业的藏族群众所占比例极小。这种状况不利于藏族与内地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会固化强化民族意识和民族差别,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藏民族的历史记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

“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形成民族心理认同的重要基础。每一个民族的形成发展都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既有民族发展的辉煌成就,也有在逆境中的挫折与失败,更有在逆境中奋斗而复兴。这些共同的历史记忆“使得民族共同体具有了较大的向心力,同时伴随着荣辱与共的认同感”[7](P222-223)。

对于藏民族而言,在历史上曾经建立过强盛的吐蕃王朝,藏族在与汉族和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形成了具有藏民族特色的建筑学、藏医学、天文学、因明学以及影响深远的藏传佛学。藏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成为藏族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的重要载体。同时藏汉民族友好交流的历史也成为藏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一部分。公元641年和710年,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先后入藏,通过唐朝吐蕃联姻的和亲政策,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增进了藏汉之间的友好关系,形成了“和同为一家”的唐蕃“甥舅关系”。至今藏汉和亲的历史记忆与《格萨尔王传》的优美诗篇一样,仍然被广大藏族同胞热情传颂。这些历史记忆凝结沉淀为藏民族的共同心理,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

(三)藏民族的语言文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

语言文字不仅是表情达意的符号,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影响民族认同的关键因素。有些学者认为,民族成员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都会受到语言文字的影响,是民族文化的灵魂。“一方面,语言决定了人们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模式,支配人类的思维方式,而另一方面,时代精神、民族性格、文化心理、地域环境、个体心灵等,又会集中地通过语言折射出来。”[7](P168)因此,各民族都非常重视保护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

藏语是藏族成员之间表情达意的主要工具,也是传承藏族文明的“遗传密码”,塑造着藏民族成员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世俗的社会和人们也在运用藏文,藏文也传导、记录、运载、负荷着整个藏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心理结构”[9](P409)。虽然西藏推广应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当今西藏的一些偏远地区,仍然有一些藏族群众不会讲普通话,即便是普通话说得比较好的藏族大学生,仍然习惯用藏语与藏族同学交流[10]。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藏语仍然是藏民族心理认同和归属感的一种寄托,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会产生重要影响。

(四)藏民族的宗教习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

宗教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藏传佛教作为藏族文明的重要部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内化为藏族共同体心理的核心层次,其知识价值体系影响了藏族传统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极大地影响着藏族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长期以来,西藏实行的是政教合一的制度。西藏民主改革后,虽然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制度,但是,宗教对政治的影响并没有消除。而且由于藏传佛教基本上属于全民族的宗教,所以,不论是在公民个人生活的层面、国家政治生活的层面乃至在国际政治的层面,藏传佛教的宗教信仰仍然产生重大影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1]在当今藏族社会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藏传佛教对藏族共同体心理的影响仍然十分强大,极大地影响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和巩固。

(五)藏民族的价值观念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

价值观念是民族共同体心理中较为稳定的部分,也是区分不同民族的重要特征。藏民族的价值观念体现了藏民族的显著特征,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恪守宗教戒律,轻视物质利益。第二,小乘的价值理想。脱离六道轮回,断除烦恼,灭绝生死,得到涅槃。第三,大乘的价值理想。不但度己,而且度人,致力于一切众生的解脱。藏传佛教终极价值观的特点是“否定人生价值、轻视现实社会、提倡止恶行善、确认因果报应、主张来世幸福、向往成就佛果。”[12]这样的价值观对族际交往中的藏族成员的民族心理认同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藏民族终极性的价值追求提升了人生境界,缓解了精神烦恼和内心紧张。藏民族与人为善的价值观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乘的价值追求与共产主义理想也有相通之处,但藏民族价值观的消极方面也是不容忽视的。藏族群众重来世而轻人生,安于现状,缺乏竞争意识、商品意识和进取精神,与当今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难以适应,不利于发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代民族关系,也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三、藏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考虑到藏民族心理认同机制各因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在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形成民族认同的重要历史基础[13]。共同的历史记忆会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1988年,费孝通先生就提出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他把中国疆域内的56个民族看作是多元的民族单位,把中华民族看作是统一整体。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形成过程中,多民族交往融合,最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实体[14]。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藏民族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唐朝时期,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藏汉文化交流,形成了“藏汉一家亲”的和谐民族关系,也促进了藏文化在内地的传播,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明。在近代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藏民族也做出了突出贡献,西藏各民族抵御了帝国主义的侵略,为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做出了重要贡献。历史上藏汉民族友好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抵御外侮的历史记忆成为增强西藏各族人民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历史基因,已经深深植根于藏汉各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维系藏汉各民族和谐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基。

针对目前“西藏独立”的各种错误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要进一步加强“四史”学习教育,深入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加强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史的学理研究,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15],强化藏汉各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记忆,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民族语言是影响民族认同的重要因素,藏语是藏民族心理认同的主要寄托,是维系藏民族意识的主要载体。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16],“只有做到书同文、语同音,才能够使人同心”[13]。在中国历史上,推行通用的语言文字(官话)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重要政策。

在西藏进行双语教学的同时,一定要重视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行藏语教学主要是为了继承和发展藏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实行普通话教学主要是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借鉴和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西藏各族人民,特别是有利于西藏偏远的农牧区人民学习了解中华民族文化,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增强藏民族成员的“五个认同”

西藏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援助分不开的。从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到今天,经过70多年的发展,西藏各族人民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西藏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增速位居全国前列。西藏15年公费教育政策率先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保障人口全覆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17]。西藏和全国人民一起全面实现小康。

1980年以来,中央先后召开了7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实施了全国援助西藏的对口支援政策。西藏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援助。“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今天要进一步增强西藏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西藏各族人民在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实现小康、共同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会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西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础。

(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各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体系,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属,是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民族共创、共有、共享的精神财富,具有凝聚人心、寻求共识、同奔共同理想的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涵[18]。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藏民族意识中的爱国主义传统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组成部分,藏民族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可以融通。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以来,藏民族与其他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共同团结奋斗,体现了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江孜保卫战洒下了西藏各民族人民的鲜血,修建川藏公路牺牲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千多名解放军战士和民工,已经建成的青藏铁路和正在修建的川藏、滇藏铁路也体现了全国支援西藏、巩固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藏民族形成的以藏传佛教文化为核心的价值观提倡止恶行善,利益众生,与和谐、平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部分也都是可以相互融通的。在西藏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也有现实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基础。

(五)促进藏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差别的缩小、民族意识的淡化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都需要各民族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才能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和通讯技术广泛应用,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程度在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已超过3000万,越来越多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同胞进入东部地区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民族在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中相互学习借鉴、共同繁荣发展[13]。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历史上的民族隔阂逐步消解,差异性的因素在减小,地域、经济、文化、情感方面的共同性因素在增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增强。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藏民族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受藏民族传统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不少藏族群众缺乏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存在封闭保守的思想倾向,不利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也不利于西藏社会的发展进步。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削弱西藏地域因素对民族交往的不良影响,促进西藏各民族人民思想的解放。要大力构建相互嵌入式居住格局和社区环境,为西藏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创造有利条件,引导人口合理流动,鼓励引导西藏高校毕业生到内地就业创业,吸引内地企业到西藏创业,拓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渠道②。在西藏和内地经济文化进一步密切交流发展的过程中,西藏人民会摆脱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藏民族的心理认同会逐渐发生改变,会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六)推动藏汉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促进藏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也加快了西藏现代化的进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藏民族与全国各民族一起实现小康,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在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目前,西藏已经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西藏经济和科技的现代化,西藏人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都会逐渐改变,藏传佛教世俗化的进程在加快,宗教对藏民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逐步削弱,影响藏民族心理认同的深层结构因素也在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促使藏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现代化。在藏汉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藏汉各民族差异性缩小,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会逐步增强。

新时代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和国家统一,有利于加快推进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西藏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19]。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全面考虑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重因素,特别要考虑藏民族心理认同机制的构成要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影响。从根本上讲,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促进藏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藏汉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构建相互嵌入式居住格局和社区环境,在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的环境中推动西藏人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不断增进各民族共同性的经济、文化、情感因素,增强藏民族成员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凝心聚力、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在西藏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注释]

①通过中国知网查找,有关藏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论文主要有:蓝国华《新时代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挑战及实践路径》,《西藏研究》2022年第1期;杨超杰、郭丹凤《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路径探究》,《西藏研究》2022年第1期;次旦扎西、周国起《论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存在挑战及实践路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康欣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藏的历史实践——以西藏和平解放时期为例》,《西藏民族大学学报》2021年第5期;张锦花《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视域下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西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1年。

②近年来,许多学者都论述了相互嵌入式居住格局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意义。对于相对封闭的西藏而言,构建相互嵌入式居住格局和社区环境、引导西藏和内地人才的合理流动,对于增进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因素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共同体西藏中华民族
都是西藏的“错”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