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意义和历史经验

2022-12-12刘芮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云南攻坚

刘芮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认识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云南地处西南边陲,与缅甸、越南、老挝接壤,是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份,全省129 个县有88个县为国家级贫困县,27个深度贫困县,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性整体贫困与“插花”式贫困并存②庞博.国务院新闻办就云南脱贫攻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OL].中国人民政府网,2020.。实现云南贫困人口脱贫,不仅是经济问题和民生问题,更是富民固边的重大政治问题。省委、省政府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脱贫攻坚工作提出的殷切嘱托,面对脱贫大考,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啃硬骨头,攻克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向党中央和全省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在推进脱贫攻坚实践中,云南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精准脱贫之路。

云南打赢脱贫攻坚战,最本质的经验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万山磅礴,必有主峰。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告诉我们,党是领导我们脱贫攻坚事业的核心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工作,领导人民自信自强、领导人民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发展。云南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握时代发展大趋势,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从省到村落实党政同责机制,推进“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五级书记一起抓”的扶贫模式,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做好“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以空前的力度、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在促进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云南打赢脱贫攻坚战,最根本的经验是坚持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党的根基所在,是党执政兴国的底气。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事业成功的力量源泉。云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脱贫攻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省50 多万名干部挂点结对助脱贫,3 万多名驻村队员遍走基层讲政策,实施青壮年劳动力素质提升行动,组织开展贫困家庭劳动力职业培训,激励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勤劳致富,树立奋进致富典型,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在广大干部群众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下,贫困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摆脱贫困,极大增强了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增强了群众从全面小康向着共同富裕目标迈进的信心。

云南打赢脱贫攻坚战,最关键的经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①王永昌韩晓阳.深刻领悟讲话精神奋力践行使命担当——浙江将“努力成为新时代[2][D].[1]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云南把稳定就业摆在突出位置,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统筹沪滇、粤滇扶贫协作,调节社会资源和扶贫力量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完善就业帮扶政策,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增加扶贫贷款规模,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服务,促进贫困家庭多渠道就业创业,努力使贫困群众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价值;云南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以县为单位编制教育规划,建立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台账,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儿童接受学前教育,重点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保障工作,实行“动态清零”政策,确保符合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云南把扶贫搬迁放在重要位置,以县乡干部、驻村人员为主要力量,实施“应搬尽搬”政策,逐户走访确保搬迁对象精准,全省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9.6万人、随迁人口50 万人,建成集中安置区2832个。②庞博.国务院新闻办就云南脱贫攻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OL].中国人民政府网,2020.云南集中力量办大事,精准实施脱贫扶贫政策,切实让脱贫成果惠及贫困群众。

云南打赢脱贫攻坚战,最有效的经验是坚持少数民族大团结。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具体要求。云南世居25个少数民族,其中有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受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如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就不能体现“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那也不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云南坚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坚持少数民族大团结,提出“一个民族一个攻坚计划”、“一个民族一个集团帮扶”的精准脱贫理念,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精神面貌发生了从内到外的改变,激起了奋发向上的精气神,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各族人民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

云南打赢脱贫攻坚战,最可贵的经验是坚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把为广大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脱贫攻击的成败,云南坚持“产业旺,百业兴”,在全面小康进程中,着重发展贫困地区农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侧重解决农产品供给问题,通过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吸引年轻人返乡就业、返乡增收;统筹中央财政产业融合发展政策任务资金,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倡导贫困地区大力发展地方“土味”,完善全产业链支持措施,近年来,云岭高原扶持农业龙头企业164个,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670个,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与168.03 万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特色农业连年丰收,贫困地区农民连年增收,贫困农村发展和谐稳定,形成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规模效应,开启了产销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在怒江州,农民靠着独特区位和良好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怒江草果”绿色香料品牌,目前草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11 万亩,成为带动最强、辐射面最广、贡献程度最高的脱贫支柱产业;弥勒市把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全域推进“一带两区一河谷”的农业发展思路,以水果产、销、加工为一体的创新模式,将水果产业发展为全市增产增收的主渠道;昭通农民靠着种植苹果,打造出自己的农业优势产业,苹果产业基地集生产、储运、销售、品牌为一体,每年仅用一项就达120 万人次,实现了规模与质量、品牌与效益同步提升,多途径带领当地贫困农户实现增产增收。“菜篮子”丰富,“米袋子”充实,“果盘子”多彩,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让贫困农民牢牢端稳饭碗,让脱贫攻坚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云南打赢脱贫攻坚战,最重要的经验是坚持生态富民。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牢固树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力构建山清水秀、蓝天绿地的生产生态环境,把九大高原湖泊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作为重要工作,实施洱海保护治理、“抚仙湖生态圈打造”、滇池保卫等高原湖泊环境整治;云南立足自然地理优势,着力打好世界一流“绿色能源”品牌,大力推进绿色发电,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电量交易,守护绿水青山,富了还要美;云南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贫困地区成营造林,积极引导贫困地区大力发展特色林草产业,带动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山上脱贫;云南有4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文化和旅游资源富集,自然生态、田园风光、传统村落资源丰富,深入实施绿色发展和生态富民,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云南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人景致。

纵观历史,消除贫困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理想,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始终在同贫困作斗争,但贫困的命运始终未曾改变。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Z].人民出版社,2021.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是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建党百年,初心不改,中国共产党带领劳苦人民谋幸福,从1982年进行有计划有规模的扶贫行动,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步千年,决胜今朝。云南结合边疆、民族、山区、贫困的特点,在伟大的脱贫攻坚实践中强调发挥贫困人口的能动性,通过扶贫扶志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为少数民族贫困治理提供有益借鉴,这个成绩属于云南,更属于中国。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云南攻坚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比亚迪集团扶贫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西南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桂林举办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