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完的似水年华
2022-12-11黄先懿
黄先懿
马塞尔·普鲁斯特
1922年的一天,在经过近15年的创作后,马塞尔·普鲁斯特终于在《追忆似水年华》的书稿上写下了“完”。他高兴地对保姆塞蕾丝特说:“现在我可以死了!”就在这年的11月18日,普鲁斯特离开了这个世界。
100年过去,普鲁斯特已然成为法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追忆似水年华》更是拥趸无数,其中不乏作家名人。伍尔夫、杜拉斯、毛姆等人都曾公开表达过自己对这本小说的喜爱。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里的经典台词“当你不能再拥有时,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就是源于此书。
与此同时,《追忆似水年华》也常年在各类“难以读完的书籍”榜单中占据着一席之地。这部书共7卷,全译本有240多万字,近3000页。庞大的体量和博大的文学世界,让不少读者望而却步。“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法国作家阿纳托尔·法朗士的这句话,道出众多试图走进普鲁斯特世界的人们共同的心声。
不同于传统叙事,《追忆似水年华》像是一条蜿蜒绵长的意识之河。普鲁斯特借助潜意识、回忆和想象,自由剪裁生活,将童年、家庭、爱情、历史、艺术等各种主题交叉重叠。因此小说中时序颠倒交错,情节结构松散多变。他以纤毫毕现的细腻笔触来探索每一个细微感受,去捕捉思想或情绪最细微的波动,用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勾起连绵不绝的回忆。仅是追忆中的一场晚会,就洋洋洒洒写了100多页。
普鲁斯特1871年出生在巴黎的一个富裕家庭。自幼体弱多病,生性敏感,富有幻想,10歲时得了哮喘病,拖累终生。从青年时代起,他就与文学艺术界的名流广泛接触,有着极深厚的文学修养。1907 年前后,普鲁斯特开始写作《追忆似水年华》,直到1922 年去世之前才基本完成书稿,前后经历了约15年时间。
《追忆似水年华》
创作之初,普鲁斯特的哮喘病已经加重,身体状态每况愈下,感觉器官却变得十分敏感,光线、声音、气味都会影响到他的情绪,甚至会刺激他犯病。他把自己关在墙上镶贴着软木板的房间里,窗帘从早到晚都拉得死死的,全身心投入写作,只有在哮喘病发作、实在难以坚持时,才会停下来。他对友人说:“现在必须在我自己的坟墓完工之前为它建造起一座巨大陵寝。”
普鲁斯特曾说,这本书倾注了他的思想精华,甚至他的生命。“我对它无限珍视,远胜过我迄今所做过的一切。”就在离世的前一天,他还叫来仆人,希望她能在手稿中,把书中阿尔贝蒂娜吃的冰淇淋的味道补充清楚:“可能是草莓,也可能是覆盆子。”
《追忆似水年华》一开始并未引起当时文学界和大众的关注,甚至在前三卷出版时,还曾遭到多家出版社拒稿,普鲁斯特只能自筹经费。直到1919年,普鲁斯特凭这部小说获得龚古尔文学奖,从此享誉世界。
时至今日,再也没有人质疑《追忆似水年华》的巨大成就,“普鲁斯特”也依旧鲜活。那块勾起联翩遐想的玛德琳小蛋糕,化成“普鲁斯特效应”频繁出现在当代年轻人口中。而他用生命写就的《追忆似水年华》,百年来,依然能够“通过读者的眼睛照亮他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