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驳论

2022-12-11黄卿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2年46期
关键词:论据文题论点

黄卿

文题呈现

中国有俗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对此,你怎么看?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驳论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

1.梳理驳论的写法,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来批驳,同时要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

2.选择与观点一致的材料,最好有事实论据,也有道理论据。

3.根据你的观点和材料列一个提纲,与同学交流,互相补充论据,在此基础上完成作文。

写作指津

阅读文题和提示,可知这道作文题要求我们反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俗话,表明自己的观点。写作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何为驳论文

根据提出观点的方式,议论文可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即开门见山地提出观点,如《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敬业与乐业》等,比较常见。驳论,即辨别是非、驳斥错误,在反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树立自己的观点,先驳后立,驳中有立。社会评论常运用这种方式。如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

二、反驳从何处下手

有些同学写驳论文时不知从何处下手或者容易忽略反驳对象,自顾自地谈论自己的观点,要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可以给大家支一招:樹立“假想敌”,模拟辩论赛。

1.反驳对方的观点(论点)

对错误的观点要找出漏洞,各个击破。如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先抓住“失掉”一词,敏锐指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早就失掉的东西现在何必拿出来嚷嚷?又抓住“自信力”,深刻剖析了某些中国人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现在又发展着“自欺力”。最后抓住对方观点中“中国人”的范围进行反驳,“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2.反驳对方的证据(论据)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如果论据不成立,那么论点就会失去依托,不攻自破。

(1)咬文嚼字法。如鲁迅抓住对方论据中的“地大物博”“国联”“求神拜佛”,反驳某些中国人“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失去的是“他信力”,而非“自信力”。

(2)拿出相反的证据。如鲁迅列举出许多“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证明了对方的论据是虚伪、错误、荒谬的。

三、明确自己的观点

反驳对方是为了证明自己,驳论文不仅要指出对方的错误,更要亮明自己的观点。“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一句话,完成过渡,明确观点,铿锵有力。

猜你喜欢

论据文题论点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1年第27卷文题索引
《天津护理》2020 年第28 卷文题索引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中成药》2019年第41卷第1~12期(总第472~483期)总目次 文题分类索引
《中成药》2017年第39卷第1~12期(总第448~459期)总目次文题分类索引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