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体区乳头状瘤1例
2022-12-11张金銮杨世登陈文十堰市太和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湖北十堰442000
张金銮,杨世登,陈文(十堰市太和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湖北 十堰 442000)
病例男,1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剧烈头痛,尤以夜间为著,伴剧烈呕吐。患者一般情况可,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头部MRI:松果体区可见团块状异常信号,大小约2.3 cm×1.8 cm×1.8 cm,T1WI 呈等、低信号(图1),T2WI 呈不均匀等、高信号(图2),T2FLAIR 呈高低混杂信号,突向第三脑室后部,第三脑室及双侧侧脑室扩大。增强后扫描,松果体区病变呈显著强化,其内囊变部分无强化(图3);病变突入第三脑室,与大脑大静脉、中脑顶盖分界清晰。影像学诊断:松果体区肿瘤(生殖细胞瘤可能性大),并梗阻性脑积水。
于全麻下行“松果体区病损切除术”,术中可见肿瘤组织位于松果体区,向前达第三脑室,两侧向丘脑侵犯,向上侵犯大脑内静脉,下达中脑顶盖,有黄色钙化组织直径约1 cm,瘤体部分为黄白色,质韧,血供丰富,为囊实性。镜下见中脑导水管引流通畅。术后病理:光镜下见卵圆核瘤细胞围绕血管排列呈假乳头状结构,假乳头间为片状较密集分布的肿瘤细胞。瘤细胞轻-中度异型,核分裂象不易寻及,散在瘤细胞核大,可见核内假包涵体形成。免疫组化示:瘤细胞GFAP(-),SOX10(-),SOX2(部分+),Olig-2(-),Ki-67(灶5%),Cam5.2(部分+),S-100(-),Syn(散+),EMA(-),NSE(部分+),MAP2(+),D2-40(膜+核旁点+),NeuN(-),INI-1(+/-),NF(-),H3K27M(-),网状纤维染色(-),TTF-1(SPT24)(-),CK18(+),CK20(-),CK7(-),CK56(+),PAS(+)。病理诊断: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图4),WHOⅡ~Ⅲ。
讨论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Papillary tumor of the pineal region,PTPR)是发生于儿童和成人的罕见的神经上皮肿瘤,于2003 年由Jouvet等[1]首次作为独立的肿瘤类型报道,发病平均年龄约32岁[2],该病预后差,复发率高[3];起源于松果体区脑室管膜联合下器官的特殊的室管膜细胞[4],该肿瘤生物学行为多样,多为WHOⅡ~Ⅲ级[5],手术切除为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术后仍具有较高的局部复发倾向。肿瘤对放化疗不敏感。PTPR 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头痛,多数患者是由于肿瘤压迫中脑导水管而出现继发的阻塞性脑积水。
在影像学上,PTPR 在MRI 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囊实性占位,T1WI 呈等或低信号,T2WI 呈等或稍高信号,DWI 弥散受限,表现为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6]。本例肿瘤位于第三脑室后份,为乳头状,内见明显囊性成分与实性成分信号,增强扫描实性成分明显强化。该病组织学观察以乳头状排列的致密上皮样细胞为特征[7],免疫组化最明显的特征是乳头状区域光谱角蛋白阳性表达,尤其是CK18[8-10],本例符合此特点。
PTPR 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①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11],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多为实性均质肿块,T1WI 呈等低信号,增强扫描可见显著强化,肿瘤内无钙化,但可包绕松果体内钙化,可出现笔尖征。肿瘤对放疗敏感,而本例肿瘤对放疗不敏感,放疗后肿瘤体积仍快速增大。②松果体细胞瘤[12-13],松果体区较小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边界清楚,边缘常见散在钙化。增强扫描常呈轻度或中度均匀性强化;肿瘤生长缓慢,对放疗不敏感,预后较好。③松果体母细胞瘤[12],好发于儿童的较大的分叶状或不规则形肿块,MRI 表现为T1WI 低信号及T2WI 高信号,但病变常伴有出血、囊变而致信号不均,邻近结构可受肿瘤侵犯、浸润。
图1~3 分别为MRI 轴位T1WI、T2WI 及矢状位增强序列,T1WI 呈等、低信号,T2WI 呈不均匀等、高信号,增强后扫描,松果体区病变呈显著强化,其内囊变部分无强化。图4 病理图(HE)。
综上所述,PTPR 起病隐匿、缓慢,多因脑积水引起头痛而就诊;松果体区的富血供囊实性肿块,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再加以症状表现符合应考虑本病,但仅靠影像学诊断难以与其他松果体区肿瘤鉴别,最终确诊仍依赖于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