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焦作市优质小麦种子生产技术体系

2022-12-11胡俊敏崔黎艳焦竹青晁召飞刘爱青

种业导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焦作市高产小麦

胡俊敏,崔黎艳,焦竹青,晁召飞,刘爱青,王 琪

(焦作市种子管理站,河南 焦作 454000)

焦作市作为河南省的粮食高产地区[1-2],小麦是优势作物。“全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焦作”,正说明了焦作市小麦生产在河南省乃至全国的重要地位。粮食要高产,种子是关键,种业发展是农业领域科技含量高的基础环节[3]。近年来,焦作市通过小麦种子产业化建设带动小麦生产,自2001年开始发展小麦种子基地建设,繁育面积逐年扩大,从最初的1.65万hm2,发展到2015的6.77万hm2,至今一直稳定在6.67万hm2以上,基地面积和种子产销量居全省首位,外销种子辐射到河北、江苏、安徽、湖北和陕西等8个省,基本形成了产业化生产格局。

“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来提高粮食产能,而种子作为农业产业链的起点,为农业生产提供核心生产资料,种子生产技术创新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多年来,焦作市始终致力于积极地改进小麦种子生产技术措施,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试验研究,创新性地开展了宽窄行种植、超常量施用磷酸二氢钾等试验,总结形成一整套适合焦作市自然和生产条件的优质小麦种子绿色高产高效集成技术体系,以及小麦种子生产“八统一”技术和田间“五期”去杂保纯技术。

1 焦作市小麦优质种子生产条件

1.1 生产条件优势

焦作市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光照充足,降水适中,黄河冲积潮土和太行山前冲积淤土,土层深厚,地力肥沃;水利设施配套,排灌方便,近90%的农田实现旱涝保收;农民科技意识强,农业机械和灌溉水平高,为小麦种子的繁育和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焦作市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焦作地区农业基础较好,生产水平较高,是全国著名的粮食高产区之一。

1.2 品种优势

20世纪90年代,焦作市以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平安公司为代表的科研育种单位,先后育成了豫麦25、豫麦41、豫麦49、豫麦58、豫麦65等省审、国审品种,成为黄淮海冬麦区的主导品种。2000年以来,焦作市又先后培育审定了30多个小麦品种,其中4个通过国审,包括博农6号、平安6号、平安8号、平安518,29个通过省审,包括温麦系列、平安系列、怀川系列等。同时,积极开展新品种适应性丰产性试验,先后引进矮抗58、山农20、百农207、中麦895、百农418、百农419、周麦系列、存麦系列、郑麦系列等一大批优质高产新品种,使焦作市繁育种植的小麦品种始终走在品种审定之前,确保了生产品种的新颖性和可靠性,提升了焦作市小麦种子基地的核心竞争力[4]。依托优良品种,焦作市小麦种子基地面积不断扩大,繁育品种80多个。总之,焦作市生产的小麦种子色泽好、籽粒饱满、质量稳定,深受黄淮海冬麦区广大农民的喜爱,在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陕西等地有很高的知名度,市场份额逐年扩大。

2 小麦种子绿色高产高效集成技术

2.1 同期播种

繁育品种同播期、土地双向选择,因时因地选择繁育品种,因品种选地块适期播种。

2.2 创新种植模式

采用宽窄行种植[5]和等行宽幅复播种植模式,有效地提高田间通风透光率,增加播种垄数,提高公顷穗数,15.0 hm2的产量可以达到普通种植模式19.5 hm2的产量。

2.3 增用土壤改良剂

土壤改良剂由好氧嗜热性侧孢霉菌、有机物、腐植酸、多糖和络合剂、增效剂等成分组成。由于夏秋两季小麦和玉米秸秆还田,导致秸秆腐解慢,土壤表层综合机能减退、病虫害加重,因此,使用土壤改良剂后,加快秸秆腐熟,减轻生秸秆对土壤结构的危害;实现药肥合一,抑制地下病虫害;具有解磷、解钾、固氮等作用,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小麦品质。

2.4 超常施用磷酸二氢钾

分别于越冬前、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具有促分蘖、防冻害、抗倒伏、多成穗、增粒数、提粒质量、防青枯、改善品质、促进光合作用、大幅增产等作用。

2.5 定期喷施微量肥料

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增粒数、增粒质量。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于小麦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质量。

3 小麦种子田生产及管理技术

3.1 生产“八统一”技术

统一秸秆还田、统一良种供应、统一播种前土壤处理、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浇好关键水、统一田间病虫草害防治、统一超常量喷施磷酸二氢钾和统一收获储存。

3.2 “五期”去杂保纯技术

一是播前精选繁种材料,必要时通过手选,去除不符合种性色泽、颜色、粒型的籽粒,确保播种纯度。二是返青至拔节期,结合春季除草等田间管理,根据植株形态、苗色等加以辨别,发现杂株及时拔除,同时清除野燕麦、节节麦、雀麦等杂草。三是抽穗至开花期,这一时期植株的特征特性充分展现,是田间去杂的关键时期,可以从株型株高、叶态叶色、穗型穗色、芒等主要性状加以鉴别,且此时植株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应抓住时机,全面彻底去杂。把杂株、变异株等整株连根拔除,并带出田间远离种子田进行处理。四是灌浆至收获期,对去杂不彻底的地块,对遗漏的杂株、病株、劣株进行进一步的重点检查。五是收获时,做到单收、单打、单储,加工中做到精选前后清理机械、场地要彻底,确保种子纯度。

4 主要技术措施研究

4.1 开展配套技术研究

针对影响焦作市小麦种子发展的限制因素,积极研究创新技术,改进技术措施,特别是在繁育技术、制种效率、种子质量等方面开展配套技术研究。通过优良品种筛选、种植密度筛选、种植方式改进、肥水管理、应变管理等专项试验,创新性开展宽窄行种植模式、增用土壤改良剂、超常量施用磷酸二氢钾等试验,边研究、边改进,研究探讨了小麦种子标准化繁育技术,通过“百、千、万”示范工程,总结形成了一套适合焦作自然和生产条件的优良小麦种子标准化繁育集成技术体系。

4.2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

完善怀川、平安2个院士工作站建设,通过种子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市场竞争力,广适、多抗、优质、稳产、高效,具有突破性的小麦新品种[6]。

4.3 开展品种适应性试验、示范、展示

引进黄淮海冬麦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小麦新品种,开展适应性试验、示范、展示,选择适宜焦作市种植的小麦新品种,采取购买品种权、联合繁育、代繁等方式,在焦作市建设小麦种子繁育基地。

5 组织措施

5.1 强化组织领导,确保措施落实

焦作市、县农业部门成立优质小麦种子产业化建设领导组织,负责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月历、协调项目全面工作。成立专家技术服务组织,制定关键农时季节集成技术方案,因地因时因苗采取科学应对措施。

5.2 开展技术培训,指导种子生产

结合“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放心农资技术下乡”等项目或活动,广泛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确保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提高小麦种子繁育基地整体科学管理水平。

5.3 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产销衔接

立足于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市场优势,大力培育小麦种子生产龙头企业,形成科研、育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种子经营体系,有效促进了产销衔接和农民增收。全市注册小麦种子生产经营企业50多家,产品辐射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湖北等8个省,小麦种子外调率超过96%,已成为周边地区主要的种源地。

5.4 高产攻关示范,提高生产能力

连续几年在小麦种子生产核心地块开展高产创建活动,通过绿色高产高效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焦作市创下了8项全国高产纪录,实现了焦作市小麦产量十三连增,尤其是2014年小麦高产攻关更是突破了12 000 kg/hm2大关,达到12 325.5 kg/hm2,又一次创下了全国冬小麦高产纪录。

5.5 搞好宣传发动,打造焦作品牌

连续多年组织召开河南省小麦品种现场观摩会,邀请多名院士、省内外著名农业专家和领导、黄淮海七省种业界领导、省内外种子企业代表和省市新闻记者,到焦作市考察观摩。通过考察观摩,叫响了焦作小麦种子品牌,促进了种子销售,对于加快焦作市小麦种子产业化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6 整合项目资源,形成产业格局

发挥农技部门、科研单位、种子企业技术优势,发挥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科技带动辐射作用,提升小麦种子产业化水平。充分利用高标准粮田建设、小麦种子繁育基地建设、农田水利、土地整理等项目,提升小麦种子产业化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装备水平,形成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相配套的绿色高产高效产业格局。

5.7 强化人才支撑

加快培育小麦品种科技研发体系建设,培养品种育种科技人才,完善小麦种子产业技术体系,打造以育种专家为核心的多层次育种、繁种、加工、营销等全链条的产业技术创新团队。

猜你喜欢

焦作市高产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春季调饲料 蛋鸡可高产
大白菜要高产这样管理
当上演员的小鸭子
焦作市依托信息『云』防治地质灾害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