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书融入高校国防教育的价值和路径
2022-12-11蔡丽红
蔡丽红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我们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1]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点对象,其综合国防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国家安全建设。当前大学生存在“国防意识较为淡薄,对国际形势、国家安全问题、国防建设成就关注程度、外来敌对势力的渗透与颠覆的警惕程度、全民参与国防的认识程度都不够的突出问题。”[2]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自觉关心国防、支持国防、践行国防,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红色家书是高校国防教育生动的教材
1.红色家书蕴藏着丰富的史料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红色家书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写给家人亲友的信件,其“承载着十分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信息”。[3]1红色家书不仅记录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血淋淋的场面,而且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安全、抗击外来侵略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这些为大学生深入认识中国近现代国防历史,提供了丰富史料和全新视角。
2.红色家书蕴含着鲜活的故事
“家书的特点在于具有生命,其魅力在于真实。”[3]2每一封红色家书都蕴含着一个真实的、鲜活的、感人的故事,比如用生命诠释革命理想的爱国青年沈志昂;奔赴延安参加抗大学习,不做时代落伍者的韩雅兰;放弃安逸生活,返回祖国抗日救国的华侨青年符克;抗日战争时期义无反顾地参加红十字会医疗队抗击细菌战的同济大学毕业生刘宗歆;参加抗美援朝书写战地情书的鹿鸣坤与朱锦翔未婚夫妻;数十年如一日配合部队教子育兵的模范军属杨进群等。这些真实感人的故事能为高校国防教育提供鲜活的素材。
3.红色家书彰显着崇高的精神
红色家书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品读红色家书,可以感受到革命先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永不屈服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些崇高的精神品质是高校国防教育的宝贵资源,青年大学生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动力和奋进力量。
二、红色家书融入高校国防教育的价值
1.提升国防教育实效性
国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高校通过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国防身心素质,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会必要的国防技能,具有坚定的国防观念和国防情感,为国家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建设国防后备力量服务。然而,国防教育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兼具政治性、思想性和情感性的育人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通过具体的、真实的、细小的事件来阐述国防知识、传递国防情感。这就决定了高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有“广博深厚”的国防知识储备,能够系统深入地讲授中国国防、国家安全、军事思想、现代战争、信息化装备等国防知识,还要懂得“以小见大”“以情动人”,国防教育才能实实在在入脑入心。
2.强化学生国防观念
学校国防教育目的其一在于强化学生的国防观念,包括政治觉悟和立场、国家安全意识、国防忧患意识、国防义务意识和国防法制观念。要强化学生的国防观念就要求在进行国防教育的过程中,不能空喊口号或进行纯理论的阐述,而是要站在历史的、民族的视角下,通过具体可感的国防历史,引导学生透过我国的国防历史,明确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保持忧患意识是国防巩固发展的前提。红色家书真实记载了近代中国人民被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的悲惨境况,深刻表达了家书作者的悲愤心情及振兴中华的强烈愿望,真实展现了广大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抵御外辱的伟大斗争,将其融入高校国防教育,既能够唤起学生的国家忧患危机意识,也能深化他们的国防义务意识。
3.增强学生国防情感
增强学生的国防情感就要求在进行国防教育的过程中,不能简单生硬地向学生灌输或进行宏观抽象的说教,而是要借助历史事实,引导学生透过中国抗击西方列强入侵的历史、抗战史、建军史、建国史,透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故事,真切感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在国破家亡的危急关头所彰显的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系家的深厚情怀。红色家书记载着许许多多朴实感人的真实故事,将其融入高校国防教育,能够让学生从家书记载中深刻感受各个重大历史时期革命先辈保家卫国、关心国防、支持国防的坚定选择,深刻感受革命先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深刻感受革命先辈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进而获得参与感、亲历感,进而于内心深处自然生发国防情感,从而达到高校国防教育的目的。
三、红色家书融入高校国防教育的路径
1.红色家书融入军事理论课育人
一是研读红色家书,夯实教学基础。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要让红色家书有机地融入军事理论课教学,军事理论课教师首先必须深入挖掘红色家书资源,包括家书的内容、写作背景、家书所体现出的精神品质和所蕴含的时代价值等,才能使红色家书成为国防教育的“富矿”。二是发挥教师主导性,节选家书片段佐证教材观点,切实增强课程说服力和针对性。如讲述教材第二章国防法规之公民的国防权利与义务时,可以融入1939年韩子重在离开家乡去山西抗大第三分校学习前写给父亲的信的片段:“一个年轻人恐怕也不该做一个反常的老人吧!生理学告诉我们,少年‘老成’是病态。国家的青年变成了老年,是这个国家的危机。”紧接着他向父亲表明自己的心愿:“我要一个斗争生活,我要一个跋山涉水的环境来训练我的身体。”他呼吁父亲:“请你把你的孩子愉快的献给国家、民族、社会吧。”[4]235让学生从中深刻感受到国难当头中华儿女奔赴前线保家卫国的自觉心与责任感。在讲述教材第四章武装力量之武装力量的性质和宗旨时,可以选用1995年吴润身写给孩子吴念孩和吴杏琴信件中的片段:“那个时候生活很艰苦,每天是昼伏夜出,每天工作要下山上山,走卅多里路。死的死了,活的人也准备天天牺牲,时时牺牲,真乃是视死如归,前仆后继,为的不当亡国奴,为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消灭战争,消灭帝国主义。我们和群众关系真乃是鱼水关系,一家人关系,对老者敬如父母,对同年的男女如同兄弟姐妹。在群众家里给担水扫院,春天一块到地播种,夏秋一块到地里收割,群众对我们无话不说,我们对群众也不时交心。在游击区工作,如果没有群众支持,一天也待不下去。”[3]146让学生从中充分感受到人民军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同时让学生从中深刻理解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任务和纪律,从心底里衷心拥护、热爱、支持人民军队。
2.红色家书融入社会实践育人
一是深入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家书主题实践活动。高校可以借助暑期社会实践,有序组织学生前往与红色家书相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陈列馆、博物馆、纪念馆、旧址故居等进行参观学习、实地考察、开展体验式教学等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深入实地触摸、体验,重温红色记忆,回溯革命历史,切身体会帝国主义侵略下中国人民水深火热的悲惨生活,深刻感悟家书作者“国之不存、何以为家”的忧患危机意识和为争取民族解放视死如归、永不屈服的民族气节,深刻理解全国军民团结一致、抗御外辱的精神和意志是国防力量的源泉,在悟情明理中筑牢大学生国防意识,使国防情感在大学生心中牢牢扎根。二是组织红色家书宣传队伍,开展红色家书文化宣传实践活动。充分发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培养一大批善于宣讲红色家书历史故事的宣传队。利用支教活动、“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红色家书宣传队伍,深入大中小学、街道社区、图书馆、山区乡村等地方,以故事分享会、戏剧教育、主题展览等形式传承红色精神,开展国防教育。例如,大学生可以讲述1941年同济大学毕业生刘宗歆踊跃投身一线伤病救护工作,“金华现在虽然比较的危险,但我们仍是前去,多少人被枪杀了,多少财产土地被毁灭劫去了,难道我个人的生命还过分的重视!”“我在义乌诊治鼠疫已得五十多人,半死半活(发病后一天半内服药者多治愈,二天后服药者多死亡),疫势未减。”[3]182展现民族危亡时刻青年大学生主动请战,积极救治危难同胞的大无畏精神;展现解放军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总之,大学生作为红色家书宣传的“主人公”,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革命先烈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为了革命胜利不惜顽强拼搏的豪情壮志。
3.红色家书融入校园文化育人
马克思曾指出:“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4]92培育大学生综合国防素质离不开良好文化氛围的感染熏陶。一是将红色家书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使学生随时随地接受红色家书的文化熏陶。例如在校园内,如教室、图书馆、学校走廊、学生活动中心、校园长廊等地张贴悬挂红色家书中与国防紧密相关的经典语录,内容包括革命先辈忧国忧民心系天下、呼吁同胞抗战救国、奔赴前线保家卫国等方面,比如“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不必考虑任何问题。今天的抗美援朝就是你独一无二的神圣工作、神圣任务!我鼓励你全力以赴!”[5]145“一个年轻人恐怕也不该做一个反常的老人吧!生理学上告诉我们,少年‘老成’是病态。国家的青年变成了老年,是这个国家的危机”。[6]235二是将红色家书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定期开展红色家书书法比赛、红色家书诵读比赛、红色家书情景剧比赛等。鼓励学生精选红色家书的典型故事,比如携手奔赴前线抗战救国的四川周平民、周健民兄弟、放弃安逸生活奔赴延安参加抗大学习的韩雅兰、参加抗美援朝书写战地情书的宋云亮和胡玉华夫妇等,进行文艺创造,编排成话剧、舞台剧、音乐舞蹈史诗等艺术形式,举办红色家书文艺汇演。学生在参与文化活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深切感受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独立富强作出的勇敢抉择和伟大牺牲,零距离地感受革命先辈“国将不国、何以为家”的系国系家的深厚情怀,从内心深处增强国家认同感,真正做到热爱国防、支持国防、践行国防。三是将红色家书融入学校图书馆建设,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阅读红色家书,了解家书故事,感受家书所蕴含的国防精神。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开展红色文化系列活动,如邀请专家开展红色家书专场讲座,举办红色家书沙龙分享会等,通过讲述革命先辈为民族解放和家园安宁甘愿奉献牺牲的壮举,让学生充分感受革命先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激励学生铭记中国国防历史,珍惜现在相对和平的生活,自觉将青春梦融入国防建设。
4.红色家书融入新媒体信息技术平台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7]一方面,要创建红色家书专题网站。借助文字、图像、动漫、音频等技术,定期推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读性强的红色故事,内容可以是与大学生年龄相仿的青年心系家国投笔从戎的家书。如1936年刚从复旦大学毕业的青年韩雅兰毅然奔赴延安参加抗大学习,她在给父母亲的信中写道:“请大人想想,章乃器、沈钧儒他们都起来挽救国家,儿受家庭社会的养育一场,怎能坐视不顾?所以儿决定来此学习一点真实学问,去应社会,求中国民族解放的方法。”[3]161或者是青年恋人之间互相勉励共同保家卫国的书信,如1951年朱锦翔写给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未婚夫鹿鸣坤的信中写到:“别离难免伤感,但是,我们要想到,为了战争多少同胞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所以,也只有彻底消灭他们,将来才能使每个人都有好日子过。”[5]139家书作者和内容的选取要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才能够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国防情感。另一方面,要主动占领网络新阵地,利用新媒体宣传红色家书。新时代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网络是他们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高校国防教育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就要紧跟大学生的步伐,利用好新媒体网络平台。当前,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哔哩哔哩、QQ、学习强国、小红书等APP因其操作方便、海量资源、个性化推送以及双向互动等优势,成为了新时代大学生常用的软件,高校可以在这些新媒体平台开设官方账号,以红色家书为蓝本,精心策划制作能够充分体现国防观念、彰显国防精神的微视频、微电影,定期推送到这些网络平台,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国防教育。同时,要利用好新媒体平台评论区赋能国防教育。“社交平台评论区是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8]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官方短视频平台的评论区往往发挥着价值导向正向功能,通过正确引导和积极鼓励大学生在评论区发表正面的感受,交流积极向上的想法,这会构成一股无形的强大的国防精神力量,极大提高借助新媒体宣传红色家书、开展国防教育的效果,让国防意识和国防情感融入当代大学生的血脉基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