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领袖观的时代蕴涵
——“两个确立”的视角
2022-12-11尤月兰
尤月兰
(安徽新华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1]26(以下称“两个确立”)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袖,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形成了领导力量、核心及领袖,并在人类解放和自身解放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关于人民群众、政党和领袖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两个确立”是马克思主义领袖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对其理论背景和时代蕴涵解读可以从一个侧面研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趋向。
一、马克思主义领袖观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领袖观的探索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明确进行无产阶级领袖观的具体表述,但在实践中强调无产阶级权威和核心领导,关于领袖观的相关论述主要在政党学说和群众史观中。1847年成立的共产主义同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由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其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不仅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最早理论形态。面对资产阶级的压迫,庞大的无产阶级群体要完成人类解放和自身解放,必须经由统一的政党建立国家政权。在“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一节中,马克思指出,正是共产党在理论上“了解无产阶级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在实践中“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代表着整个运动的利益”,[2]413而代表着运动的未来,为无产阶级政党及领袖观的形成奠定了基本立场和价值要求。《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巴黎公社失败便是因为“缺乏集中和权威”,工人阶级要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必须通过调动政治力量,并“把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3]606列宁在社会主义完成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后,更加注重领袖集团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向心力作用,指出:“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成为领袖的人民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4]249明确无产阶级领袖的概念界定“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最重要职务”。实践中通过无产阶级政党和领袖权威的建设,列宁带领人民,凝心聚力走过了艰难的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过程中,由于理论水平不足和西方国家干扰,在20世纪后半叶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对领袖和政党权威的解读出现了失误,致使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出现个人崇拜现象,给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带来沉重的阻碍,伴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事业走向低潮。但勇于自我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本国国情,取得理论和实践上的新发展。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越南改革、古巴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共产主义运动也由高潮到低谷转向复兴,马克思主义领袖观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领袖观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随着十月革命的炮声传到中国,和中国具体国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但“化”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无数先烈和全党同志、全国各族人民长期牺牲奋斗的结果。我们不应该把一切功劳归于革命的领袖们,但也不应该低估领袖们的重要作用。”[5]128毛泽东作为中国近代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领袖的地位作用进行了阐释,指出无产阶级政党要实行“一元化的领导”,要“建立领导核心,反对‘一国三公’”。 “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6]23。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四个服从”,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既民主又集中的组织原则,对马克思主义领袖观的发展,核心权威的维护成为中国共产党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中共七大以后,由毛泽东开创的中国化无产阶级领袖观初步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过程中,马克思主义领袖观走向成熟完善。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主要代表,主持制定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全面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肯定了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指导地位,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上对政党和领袖作用进行了系统阐释,克服了建国后领袖观上弥漫的左倾错误。十五大报告指出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三次历史剧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7]肯定了领袖人物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的独特贡献。被称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亲历了冷战结束后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对于新环境下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思考,使他对党中央领导、无产阶级领袖权威进行了更加全面的考量:“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要注意树立和维护这个集体和这个集体中的核心”,“只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什么乱子出来都挡得住。”[8]310正是对党中央核心的维护,使枪林弹雨中建立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得住“糖衣炮弹”的侵蚀,保证了民族复兴的社会主义方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领袖观。
二、马克思主义领袖观的理论实质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作为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两大发现,不仅奠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为无产阶级政党学说领袖观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石。
历史发展进程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是无产阶级领袖观的哲学基础。个人是社会历史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人类社会历史活动总是置身于特定的社会关系并带有鲜明的主体选择。基本矛盾制约下的社会历史发展史观,呈现出整体性和客观性的特征,而在主观支配的个人选择则带有鲜明的个体性和主观性,二者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统一也就是历史进程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融合。马克思指出正是对“偶然性”因素正确认知使世界历史去神秘性,当偶然因素纳入历史发展的必然环节时,便会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到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一开始就站在运动最前面的那些人物的性格”[3]393便是重要的偶然因素。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源自于基本矛盾,但需要通过大量的偶然因素堆积表现出来。历史人物的性格、素质等偶然因素与生产力发展要求、与人民群众需求等必然因素相融合,便产生了英雄人物,即领袖。“每一个时代都需要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他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3]667伟大事业的创造必然需要伟大政党的引领。唯物史观在强调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同时也肯定了作为代表人民利益和社会历史前进方向的领袖人物的重要作用。领袖人物在历史变革中具有开创和引领作用,因而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可以整合人民群众的合力从而实现社会历史的现实变革。对历史悠久、人数众多的中华民族来说,政党及领袖核心的凝聚力尤为重要。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的阶级压迫是无产阶级领袖观产生和发展的阶级前提。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不是出于建构一个解释现实世界的先验性理论,而是出于改造世界的现实需要。人类社会形态的历史性更替是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其决定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生产所创造的生产力予以肯定,揭示了这种生产方式革命性作用的内在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工具的革新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残酷剥削,带来了资本的快速积累,产生了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需要的呼唤下应运而生。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现代社会,形式上的自由掩盖了阶级上的对立,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的唯一途径便是联合起来进行阶级斗争。对人数众多的无产阶级进行理论指导和力量整合成为决定这场斗争胜负的决定要素,这需要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恩格斯多次强调,工人阶级应该在个体联合的基础上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坚持独立的政治立场,通过革命实现阶级诉求。但仅仅依靠和资产阶级政党无本质区别的“旧式”政党还不够,只有依靠具“坚强领导核心”“科学理论指导”才能形成“一个阶级来行动”[9]的现实力量,无产阶级才能在解放自身的过程中迎来全人类的解放。
现代政党制度的发展是无产阶级领袖观的政治学基础。关于现代政党、群众和领袖的辩证关系,列宁做过清晰的论证:“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在现代文明的国家内,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4]24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历史发展的力量不是个体简单的叠加而是一种合力,政党制度成为整合这种合力的有效模式。群众—政党—领袖成为政治模式的基本形式。领袖和群众之间的辩证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量上,群众是大多数,领袖则是少数个人;表现在质上,群众对社会历史的作用力直接作用于改造世界,领袖则是把群众的个体进行集中,使社会活动呈现出整体性。其同一性体现在领袖和群众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领袖作为个人,站在时代高度,拥有历史格局,在群众限度内代表集体意志。领袖把其深邃的智慧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制定出符合历史发展要求和群众利益诉求的路线、纲领和政策。群众是领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领袖则把群众单体积累转化为改造现实世界的合力。唯物史观认为领袖的权威是群众整体作用的集中体现,割裂二者关系会形成历史观上的英雄史观和宿命论,最终走向历史虚无主义。
三、“两个确立”的历史必然性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无限接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面临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民族力量必须要有坚强的核心,才能够应对机遇和挑战。“两个确立”为第二个一百年历史任务的推进提供了强大的向心力。
1.“两个确立”是人民群众的正确选择
“两个确立”从本质上来说符合人民利益需要。习近平总书记自1969年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知青到2012年当选党中央总书记,其个人政治成长是党组织锻炼和培养的结果,也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历程。梁家河知青时期,习近平通过推广科学种田使乡亲们粮食增产达60%;建成陕西省首个沼气池,解决农村的照明供热生活难题。正定工作3年中,走遍每个村落,在知名经济专家指导下制定经济发展方针,进行经济改革探索。从习近平总书记的从政履历我们可以看出,纵贯西、中、东部地区的主政经验,对中国国情的精准把握;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为人民办实事的丰富阅历锤炼了其人民领袖的个人品格。对于政党、领袖和人民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做过精辟的论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0]对初心的坚守,成就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对民心民意的维护,铸就了“两个确立”的党内地位。
2.“两个确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选择
“两个确立”的提出是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绩的肯定和继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需要。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正式提出“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领导”(以下称“两个维护”),到十九届六中全会的“两个确立”的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地位并非组织指定,而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选择。中共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生产力带来了长足的发展,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社会主义事业对内面临党内腐败等执政考验,对外面临意识形态交锋,怎样解读“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课题,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以忠于人民的责任担当,建构和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020年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取得了民族复兴历史进程的关键成就。2020年春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积极果断采取应对措施,通过抗疫成绩和对其他国家的人道援助展现了大国风范和大国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进行理论思考,形成了涵盖经济、外交、强军、法治、生态等方面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事业创造伟大理论,伟大理论指导伟大事业,“两个确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践成果的理论结晶。
3.“两个确立”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2021年,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速达到8.1%,位居主要经济体前列,发展韧性强、潜力大、动力足的特点持续显现”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将达到18%左右,连年稳步提高。”[11]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一百年历史任务正式拉开大幕。产生于20世纪的“帝国主义论”依然规范着国际格局,社会主义事业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中,“人类社会向何处去,资本主义世界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依然拷问当代马克思主义者。“民主集中制”作为中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西方政体的本质不同,意识形态的对立必然随着中国的崛起更加尖锐。500多年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持续伴随着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残酷斗争,在社会主义国家力量较弱时,两种制度间的斗争多采用暴力手段或是强硬的政治孤立,企图使社会主义国家“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最终纳入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8]311当社会主义国家强大起来后,对帝国主义主导的世界格局形成瓦解,必然招致更大的敌视。随着斗争方式的隐蔽化、多样化,“民主”“人权”等极具迷惑性的幌子成为西方进行反华运动的有力武器。以宗教之名行分裂之实;以人权为名进行舆论施压;通过网络、文艺作品宣传西方价值观抹黑社会主义制度等手段层出不穷,给中国强国之路的发展形成阻碍。面对这种情形,一方面要加强理论研究工作,构建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另一方面要从严治党,加强党的领导,维护“两个确立”的理论和实践地位,使中华民族的民族力量空前凝聚,完成“两个一百年”历史任务的历史过渡,实现强国目标。
四、“两个确立”的重要意义
1.回击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需求
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不仅没有消失,伴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危害更大。当代历史虚无主义在叙事方式上更具有渗透性和隐蔽性,有别于以往的直接、宏大叙事方式,转向琐碎、暗示等引导式的叙事方法,使青年学生极易产生心理认同,丧失“四个自信”。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公开表示,应该教会社会主义青年用“我们所需要的他们采取的方法思考问题。”[12]。一些文化学者或公知文人在“反思历史”的旗号下试图颠覆“两个历史决议”关于领导人的历史定论,达到抹煞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成就,抹黑社会主义政权,污化无产阶级领袖的目的。历史虚无主义理论基础是唯心史观,通过对历史碎片和偶然事件的描述掩盖历史发展规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阐述了中华民族5 000多年文明史、社会主义运动500多年运动史、中华民族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100年奋斗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发展史的逻辑脉络,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得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历史结论,以高度的社会担当探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现实道路。创新必须守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便是污名化政党领袖的惨痛教训。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首先要掌握“批判的武器”,对错误的理论进行理论上的反击,“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13]11,使历史虚无主义在真理面前遁于无形;另外还需整合多方力量,进行“武器的批判”,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凝聚民族力量,积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需的物质基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两个维护”到“两个确立”,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的强有力反击。
2.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要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历史实践中表现为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合力。“合力”的作用要实现,离不开“核心”所带来的凝聚力。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中之所以能够创造种种奇迹,就是因为具有团结广大人民群众的号召力和凝聚力,顺应历史发展需求,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勇往直前。这种凝聚力和号召力的源头有两个方面,一是党的目标和纲领顺应了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需求;二是党员尤其是无产阶级领袖的示范引领作用。党的力量并非一个抽象的理论概念,而是实践中具体斗争力量和建设力量的现实展示。相对于人民群众的“量”来说,先进党员的“量”只是少数,“领袖”的“量”则更少,从三个历史决议来看,虽然真正指出党的核心地位并予以明确确立的仅在第三个决议中,但在实践中,毛泽东、习近平因其在革命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在关键历史关头的导向作用,成就了其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地位。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任务交汇期,风险更大、挑战更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更需要领袖进行凝聚整合,才能有效“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1]28等不利思想,在党中央的集中领导下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目标。
3.发展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结果
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便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从第一国际到第二国际,从十月革命到社会主义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人类历史跳出了资本主义制度垄断局面,呈现出一个全新的发展格局。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始于被迫打开国门、融入西方资本市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所领导的革命便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的前提下积极援助世界被压迫民族的独立解放事业,推动新型国际秩序的构建,赢得发展中国家的赞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主动性,积极融入世界,成功抵制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反社会主义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带来的危机。党中央对时代特征和国际局势的研判,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和民主化局面的形成,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总书记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行科学判断和充分论证,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进行丰富和发展,促进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建构和人类的整体进步。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为世界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两个确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的政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