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特殊性到普遍性:哈代诗歌中的普世主题建构
2022-12-11张孟玲
张孟玲
(西安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院,陕西 西安 710128)
一、哈代与“地方主义”之争
作为英国维多利亚晚期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 1840—1928)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也是一位成就卓然的诗人。相对于小说家,他更愿意别人称他为诗人,他认为诗歌较之于小说更易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正如他在日记中所写:“在诗里,我可以更充分地表现与顽石般的消极意见相对立的思想与情感”,[1]56可以更好地“表现隐藏在伟大事物之下的悲哀和隐藏在悲哀事物之下的伟大”,并“从丑恶中发掘美”。[2]33事实上,哈代的文学创作是从诗歌起步的,在小说《无名的裘德》受到来自社会各种批评责难后,他再次转向诗歌的创作,孜孜不倦地耕耘于诗歌的田园直至生命的尽头。哈代一生创作力旺盛,从1898年第一部诗集《威塞克斯诗集》的出版,到1928年去世,他又陆续创作了《今昔诗集》《时光的笑柄》《命运的讽刺》《梦幻时刻》《晚期与早期抒情诗》《人生杂览:幻想,歌与小诗》及《冬日小语》七部诗集,加上一些未收入诗集的作品,共计近千首诗。
哈代的诗歌与其小说一脉相承,多围绕他故乡的风土人情展开。哈代出生于英国多塞特郡。这个被他称之为“维塞克斯”的地区,尚保留着远古文化的遗风。除了成年以后在伦敦从事教堂的建筑工作以外,哈代一生中很少远离这片故土。在这里,他观察着维塞克斯普通人的生活和自然中花草树木的变化,并将他的观察和体悟写进自己的诗歌中。在他笔下,人们日常生活中习焉不察的破损的茶壶、公园里磨损的长椅,自然世界中的一草一木、山川河流、飞鸟走兽,维塞克斯人的婚丧嫁娶,四季耕作都极富地方特色。因此这些诗歌又被称之为“维塞克斯诗歌”。然而,哈代诗歌问世初期并未像其小说一样受到过多关注,甚至招来了批评和指责。同时代的诗人兼评论家马修·阿诺德将哈代的写法批判为“地方主义”,被推崇为现代主义先驱的托马斯·艾略特认为哈代在诗歌中倾注了过多个人的特殊经历和感情。[3]303但是也有批评家认为,哈代以维塞克斯为背景,其诗歌的意义却远超过多塞特郡的乡村世界,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价值。“运动派”诗歌的领军人物菲利普·拉金对哈代从日常生活中提炼思想深度的诗歌题材极为推崇,并坦言,“当我读到哈代时,便有一种解脱感,即我无须努力抬高自己去迎合一种存在于我自己生活之外的诗歌概念……一个人可以径直退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从中觅取写作素材。”[4]29颜学军认为哈代诗歌主题的共同特点是“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相互统一”,[5]149他指出哈代擅长将普通人的生活和个人经历置于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观照,揭示人类生存悲剧的本质和人类经历的普遍意义。
二、哈代诗歌的地方性与普遍性
对于自己是否是“地方主义者”,哈代并不认同马修·阿诺德,而是认为自己诗歌中的“地方特色是很有价值的”,[6]147维塞克斯虽然“远离尘嚣”,并且其地理面积从某些程度上说并不广阔,但是正如哈代所辩护的,“在维塞克斯角落波动的乡下人的感情”,“其强度绝不亚于欧洲王宫里王公贵族的感情,”“在维塞克斯有足够的人性”,[7]45“普通人的强烈兴趣、情感和心理活动”[6]153与其他地方的人们别无二致,足以提供诗人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尽管哈代的诗歌多从维塞克斯地区普通人的生活日常出发,但他有意识地超越环境的阈限,试图建构爱情、宗教、战争、死亡、时间等普世性主题。在哈代的一首描写故乡女性的今昔状况的对比中(以下节选自诗集《时光的笑柄》):
卡斯特桥集市(II昔日佳丽)
这些集市上的中年妇女,薄嘴唇,
披着干皱的薄纱巾,
她们可曾是我们的往昔所爱,
在这里我们追求过的人?
她们可是穿粉红衣裙的年轻女人,
每逢夏日礼拜天,天方一隅,
在弗鲁姆溪边,在布德口海边,
我们曾经山盟又海誓?
……[8]163
诗中出现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地名,如“卡斯特桥集市”“弗鲁姆溪边”“布德口海边”等,以及当地女性的典型装扮和当时流行的地方舞蹈等,语言上也采用了富有地方方言特色的词汇,但哈代的重点并非在于展示家乡的风土人情,而是通过佳丽们今昔外貌、生存状态的对比来展现时光的残忍和世事对于女性身体、精神的戕害与消磨。对于女性生存困境的关注贯穿了哈代的小说和诗歌作品。他将对维塞克斯女性的生存现状的描述扩大到对女性整体生存境遇的体察,从而让读者突破诗歌中地方文化的障碍,洞察哈代深沉的人文关怀。
在他的战争诗《鼓手霍吉》(选自诗集《今昔诗集》)中,哈代摒弃对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的战场进行直接描绘,也避开英雄史诗式的宏大叙事,而是从客死他乡的平凡的士兵霍吉的视角出发,来控诉战争的残暴。
鼓手霍吉
一
找到了鼓手霍吉,就如此,
不加装殓,扔进了坑。
土丘的隆顶作他的标志,
点缀着草原的低平;
异国的星座向西飞逝,
每夜越过他的土冢。
……[9]23
在诗歌中,为表现荒野的自然景物,哈代采用了诸多南非语和荷兰语的口语化词汇,营造一种陌生化氛围,烘托霍吉对自己生前不能在家乡享受天伦之乐,死后还要葬于异国他乡的哀怨。主人公的名字“霍吉”一词是英格兰的方言语汇,其基本意思是“大众”,其运用也使得本诗超出了地方意义的范畴。足见哈代并未停留在为个人的死亡而哀叹的层面,而是上升到了比死亡更高一层的因素。“哈代站在人类生死存亡的高度俯视生命,把生命放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来考察,从而为人类的生命找到了最终归宿,使得人类的存在有了永恒的意义。[10]54
对于自己作品中地方性与普遍性之间的关系,哈代表达了以下看法:虽然多数长篇小说(以及许多篇幅很短的诗)中的人物生活在这样一个有限的天地里:北起泰晤士河,南抵英吉利海峡,东以海灵岛至温莎一线为界,西以科尼什海岸为边,但是从典型的意义和根本的意义来说,他们属于所有地方的人物……虽然表面看来,这些人的思想感情都带有地方色彩,而实际上却是四海皆然。[7]46
由此可见,哈代只是将维塞克斯地区作为自己探索人类生存状况的起点。他从维塞克斯人的普通生活提炼出广阔的时代主题和人类生存的普遍规律。从日常生活的平凡事物,和具有特殊性的个人经历出发,哈代得以揭示平凡事物中蕴含的普遍真理,思索人类普遍的生存困境和悲剧命运,进而表达自己对宇宙、人生,对社会生活和心理情感等各个方面的体悟。这种写作手法,在诗人自己看来,是“以小见大,从局部看整体”。[6]248
三、哈代诗歌的个人化与非个人化
哈代很多诗歌描绘的是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场景,并且大多数时候是具有特殊性的个人经历,但他有意识地超越平凡事物的界域和个人经历的囿限,上升到世间万物发展的规律,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和生存困境,从而使他的诗歌具有普适性意义和价值。
哈代的爱情诗超越了小儿女的情爱世界,反映了人类普遍的情感经验和两性共处的规律,透露出作者对人性的洞察与关怀。在他的诗歌名篇《失约》(选自《今昔诗集》)中:
失约
你没有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消磨成麻木。
倒不是因为你没有亲切来临,
而是因为我发现了你的性格中
缺少一种高贵的同情之心,
因为仁慈能克服迟迟不愿的心态;
悲哉我!当希望之钟终于告罄,
你没有来。
你不爱我,
仅仅出于爱,你便可显出诚意,这
我一直都懂。但若能添加一丁点
在人类行为的宝库中,神圣而非虚名,
只需要花费一点光阴或稍多一点,
而你,一个女人,就能够前来
成全一个被时间折磨的男子,哪怕说
你不爱我。[8]47
据说此诗歌来源于他和肯尼克女士的一次失败的约会。诗中描绘了一个在恋爱关系中处于追求地位的男子被一个高傲的女士爽约的痛苦经历。诗歌的上节似乎在简单地呈现被爽约的男子的抱怨和失望,下节却笔锋一转,将两位约会者上升为男、女两性的代表,通过爽约事件表现了不平等的恋爱关系所带来的伤害,反映了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尽管属于个人经历,诗人却在此注入了自己深刻的体验和真挚的情感,并提炼出两性情感的发展规律。正如罗杰·埃利奥特所评论的,“与作者生平有关的详细细节并不重要,因为这段经历非常普遍。哈代有意识地超越个人经历,并从这段经历中找出普遍的意义”[11]21。
他的另一首名诗《伤口》(选自《梦幻时刻》)则借用了自己一次攀登至山顶时的感悟:
伤口
我爬上山的顶端,
见西天尘雾蒙蒙,
太阳躺在其间,
恰似伤口的血红。
恰如我的伤口,
谁也不会知晓,
因我不曾袒露
心被刺透的记号。[9]141
在本诗上节,诗人运用了巧妙的比喻描述了黄昏时山顶的落日景象。在西方诗学传统中,“比喻”是与意象紧密相连的,比喻表现为一种意象,而某些意象本身就是比喻性的。在这里,从自然中捕捉的瞬间的意象“血红的残阳”是本体,自身具有独立的价值;而“伤口”则是喻体。“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自然之物被附着了人的情感色彩,自然景象愈显凄凉和悲怆。下节转入对自己内心伤痕的探析,那不曾表露的心灵的暗伤,正如云彩中掩映的殷红残阳。此时正值哈代的小说《无名的裘德》受到维多利亚保守的读者和批评家的大举攻讦阶段,哈代深感小说创作给自己的家庭生活带来的无穷烦恼以及给自己的心灵留下的难以泯灭的伤痕。但他并未局限于对个人的“小伤痛”的抒发,而是通过开阔大气的自然意象的运用,传达出对具有概括性和代表性的时代性“大伤痛”的悲叹。19世纪末,大英帝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受到挑战,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已如诗歌中的残阳“日薄西山”,被新兴势力美国和德国迎头赶上。帝国繁荣的盛象下掩映的是众多社会问题和精神暗伤,表现最为严峻的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均,阶级矛盾尖锐:既有富人入则庄园别墅,出则香车宝马的奢侈浪费,也有产业工人流离失所,节衣缩食、勉强度日的窘迫。与收入鸿沟同时到来的是人们精神上的迷惘与痛苦。随着地理学、天文学的发展,达尔文进化论的传播,科学技术的进步,宗教在人们精神领域的统治地位已不复存在,信仰的幻灭和精神的伤痛成为时代的流行病。正如马修·阿诺德所说:“现代人徘徊在两个世界之间,一个已经死去,另一个还无力诞生。”密切关注时代命运、心系人类发展的哈代以诗歌为载体,吟哦时代之音,抒发时代的苦恼。[12]152他的伤口同样是整个时代的伤口,整个人类的伤口。通过情感和理智结合的意象的运用,哈代得以透视整个时代的特征,切中时代的脉搏。
托马斯·艾略特曾用“非个人化”理论来解释自己的创作理论,他反对诗人在自己的作品中直抒胸臆,认为应当寻找一种间接表达个人情感的方式,并指出:艺术家的进步是不断的自我牺牲,是个性的不断消亡。[13]30正如前文所言,诗人用此被后辈奉为圭臬的文学创作理论来衡量哈代的诗歌,抨击后者在诗歌意象中加入了太多个人的情感,而且这种极端的情感主义具有颓废的倾向,并直言哈代的风景诗只有在读者的情感得到激发的情况下才显得生动。[3]303事实上,哈代既结合自己的主观经历,又主动摈弃个人的阈限视角,对诗歌题材进行冷静克制处理,使之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这种写作手法与艾略特的“非个人理论”有诸多相似之处。[14]173
四、哈代诗歌中瞬间与永恒的辩证关系
哈代的时间诗常常流露出诗人为时光流逝而忧伤的情绪,但他并未沉溺于哀伤,而是从简洁的词语、琐碎的细节,揭示人们应当如何直面时间的残忍、世道的沧桑,去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5]75在《时间》(选自《人生杂览:幻想,歌与小诗》)一诗中,他表达了对人生的短暂和宇宙的永恒的感慨。
时间(同一思想的重申)
如此,时间
辉煌,高贵
至今乃是
主人,敌人,
吾爱之装饰之窃贼,
剥尽她直到轻蔑:
不错的哲学家
却让他断言
您等于零
您的思想
不切实际。
年轻,衰老,
激情,冰冷,
一切的爱都失去
只有存在继续,
把苛刻无限期地持续
以稳健而持久的脚步,
跨过当下大步行:
辽阔的坚定,
最先,最后;
遥远,近在咫尺。[8]355
在他眼中,时光是残忍的,人类世界的爱恨情仇、生老病死在时间车轮的转动中,不过是一粒细小的尘埃,所有的过往转瞬间灰飞烟灭;不管是王侯将相、人中龙凤,还是普罗大众,都逃不过死亡的终极审判,人类不过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死亡是主宰一切命运的法官,是将一切清零的刽子手。但诗歌并未因此走向消沉,标题“So, Time”暴露了作者对时间的嘲讽:即便时间有如此多的伎俩,又如何?大有约翰·多恩对死神的轻蔑和傲视之风(多恩曾在其十四行诗《死神,你别骄傲》(选自《歌与十四行诗》)中表现出对死神的嘲讽和不屑)。
在诗歌《在“列国破碎”时》(选自《梦幻时刻》)中,哈代再次探讨瞬间与永恒,短暂的个人经历与永恒的历史洪流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是一首战争诗,正如前文所述,哈代的战争诗避开战争的残忍或英雄史诗式的宏大叙事,而是另辟蹊径,从普通人的生活入手。这首诗截取了生活的几个瞬间片断:以一个昏昏欲睡的农夫和一匹老马在田野上的稼穑活动开篇;紧接着第二节描写农夫燃烧茅草,升起一缕袅袅青烟;第三节则描写一位少女和她的情郎窃窃私语地走过。对于战争只在末尾两行“他们的故事还没失传/ 战史便被夜空淹没”一笔带过。诗中出现的几组意象如同电影中的蒙太奇镜头一样极具代表性,拼凑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整体画面。哈代用农夫的稼穑活动代表人类的农业文明,农夫和老马的协作代表人类与动物的合作;田野上青烟和茅草堆,则代表亘古不息的自然和时间;少女和她的情郎窃窃私语代表人类整体的情爱世界。通过几组瞬间的意象,哈代得以用个体的活动代表人类整体的传承,以个体的情感代表人类集体的情感世界,用个人短暂的活动片段代表人类历史发展的永恒。正如威廉·布莱克诗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通过对瞬间的透视,哈代揭示了瞬间中的永恒与人类生存的本质和意义。
五、结语
亚里士多德有言:“诗是一种比历史更富哲学性、更严肃的艺术,因为诗倾向于表现带普遍性的事,而历史倾向于记载具体事件”,所谓带普遍性的事,“即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某一类人可能会说的话或会做的事情——诗要变现的就是这种普遍性。”[15]87哈代通过对地方特殊性的书写透视人类生存的普遍困境,通过对个人经历的阈限的超越,探索人世普遍的规律,并将个人短暂的经历置于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进行观照,表达了对人类无限的爱和对人类生存境遇的不懈探索。也正因如此,他的诗歌得以超越地域、跨越人群、穿越历史的风尘而仍具有普适性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