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化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证体会

2022-12-11毛铃泠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钙质邪气风邪

毛铃泠

宁波市北仑区第三人民医院 浙江 宁波 315800

慢性荨麻疹属中医学“瘾疹”范畴,常表现为皮肤瘙痒,起风团,发无定时,容易复发,且病情迁延6个月以上[1]。对此,笔者临床从脾论治效果显著,现简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1.1 正气内虚、邪气易犯为病起之机:机体正气内虚,不足以抵御外感之邪,则邪侵于内。而邪气太盛,正气虽足亦不能抵御邪侵,则邪入于内且不断损耗正气。由此,多数疾病因虚致实、因实致虚,最终发展为虚实夹杂证。正气的充盛首以先天肾气为根基,且赖后天脾胃不断运化精微濡养。因此,脾的功能对正气的充盛至关重要。脾气亏虚则正气有损,且土不生金、肺气不足而卫外不固,故风热湿邪易犯。因风性善行而数变,本病时发时止、发无定处即与风邪密切相关。正气内虚,诸邪壅遏于肌表,局部正邪交争,阴阳失调,发为瘾疹。

1.2 脾虚湿蕴、胶结诸邪为迁延之由:笔者认为,此病迁延的根本在于湿邪久稽不去。脾主运化水湿,脾虚一方面引起正气不足而诸邪内侵,另一方面影响其他脏腑以及气机、水液、阴血的运行,体内不断形成湿、痰、瘀等,更加影响代谢。故不论是夏季雨水旺季,涉湿冒雨;或是久嗜肥甘厚味、炙煿酒品;或贪凉饮冷、寒凉伤脾,皆致脾虚不化,内生湿邪。湿邪常胶结风寒热瘀诸邪,壅遏体内及肌表,正虚尚存,再兼内外之邪久稽不去,故致疾病迁延难愈。

2 治疗方法

2.1 健脾化湿为根本:健脾扶助正气,则正气内盛,御邪之力自强,湿邪自化。笔者健脾喜用参苓白术散或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能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尤其桔梗开宣肺气,通调水道,载药上行可益肺气。肺金由脾土所生,脾虚则肺气虚而不御邪,健脾药中加入桔梗,可以更好地发挥“培土生金”之功。若患者肺虚症状明显,可配入玉屏风散,重在益气固表。此外,可加入少许祛湿、利水药物,如猪苓、泽泻、芡实、车前子等,增强除湿之效。

2.2 据邪施治为关键:慢性荨麻疹的产生以脾虚为根本,湿盛为关键,但风、寒、热、火、痰邪以及气滞状态亦是影响此病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据病因选药:①风邪:配荆芥、防风、蝉蜕、白鲜皮、徐长卿、浮萍、麻黄、桂枝等;②寒邪:以麻黄桂枝各半汤化裁,亦可单用麻黄汤、桂枝汤或当归四逆汤化裁;③热邪:以桑菊饮散肺经之热,透达邪气,并配生地黄、百合、麦冬、石斛、功劳叶等滋阴清热之品;④痰邪:健脾中配入制半夏、陈皮、天南星、前胡、浙贝母及瓜蒌等;⑤火邪:以丹栀逍遥散化裁,并可适当配入龙胆草、黄芩、石膏等;⑥气滞:用陈皮、防风、柴胡、延胡索、川芎、香附、枳实、枳壳等。

2.3 酌配活血化瘀药:瘀的成因包括痰湿、气滞、火邪、寒邪,以及因虚致瘀。所以,在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上宜适当加入活血化瘀之品,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等,用量多在6~12g之间。“血不利则为水”,借助活血化瘀之法常能达“血行水亦行”之意,且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通过增加活血化瘀类药物,兼能祛除风邪及湿邪。

2.4 针药结合:笔者用针遵循“扶正+活血+祛风+宁神”的原则,扶正在于补益脾脏以治本,用足三里、阴陵泉;活血祛风用血海、膈俞、曲池、合谷;宁神用三阴交、神门。诸穴皆取双侧,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期间行针1次,隔日1次。

2.5 中西并举: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能快速缓解荨麻疹症状,临证时可中西药物联用,标本兼治。此外,钙质与维生素C联合使用有利于抑制组胺释放,因此适当加入富含维生素C和钙质的中药亦能增强效果。笔者补充钙质喜用牡蛎、白芍、骨碎补、补骨脂、熟地黄等;补充维生素C可用乌梅、五味子、芡实等。

2.6 调护得宜:情志之郁,药石难医。因此,和畅情志尤其重要,可采用运动、音乐疗法等;饮食清淡,多吃蔬果;此外亦须四时调护得当,起居得宜、避风寒、不涉湿冒雨、不贪凉饮冷等。

猜你喜欢

钙质邪气风邪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风邪伤人速 避风如避箭
黄帝内经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下)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幸福来自感动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补钙不补镁 当心肾结石
警惕可乐——碳酸饮料对人体钙质流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