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饲养屏障设施的消毒管理

2022-12-11丁燕霞

浙江畜牧兽医 2022年4期
关键词:消毒液消毒剂屏障

丁燕霞

(浙江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浙江 杭州 310058)

实验动物是整个生命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实验动物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实验结果。屏障设施是实验动物稳定生存的环境条件,是质量合格的依据,同时也是实验结果得以保障的基础。浙江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的实验动物属于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这意味着屏障设施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微生物,防止因为人员流动、动物接收、物品传递等过程带来微生物污染,影响实验动物质量。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屏障设施消毒与一般实验动物比较更具严格的要求,其措施更应符合科学规范[1]。

1 屏障设施常见的消毒方法

消毒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环境或媒介物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的过程[2]。常见的消毒方式如下。

1.1物品和动物消毒 进入屏障设施内的物品种类繁多,有饲养生产相关的饲料、消毒剂,也有实验相关的药品、细胞、仪器设备等,根据物品的种类和性状采取以下三种不同的消毒方式。

1.1.1高压蒸汽灭菌器消毒对于物品消毒的原则为凡是能高温高压的物品均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器消毒,如饲养相关的垫料、饮水、IVC笼具、工作服、实验相关的记录纸、手术器械、离心管、动物转运盒等,均在121 ℃,30 min条件下高温高压处理达到消毒灭菌目的。

1.1.2紫外传递窗消毒法对于一些不能高温高压的物品则首先采取消毒液对物品表面消毒,后经由传递窗紫外照射10 min后传入屏障设施。根据不同的物品采取不同的消毒液消毒方式:拖鞋可以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后传入传递窗;实验仪器,如跑步机、血糖仪等,组装前需要用酒精擦拭消毒,之后放入传递窗消毒;一般的实验用品及动物,如注射器、饲料等,用消毒液对物品表面喷雾消毒后放入传递窗。

1.1.3化学消毒法包括熏蒸和擦拭消毒法,屏障设施使用过程中会遇到更换IVC笼架、小推车、高效过滤器、呼吸麻醉机等,而这些大型物品无法通过传递窗进入屏障,一般会采用熏蒸消毒法和擦拭消毒法。IVC,小推车,高效过滤器等物品在进入屏障设施前可以在专用房间里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进行熏蒸消毒,消毒结束待气体排出后,经由大物品通道进入屏障设施;大型实验仪器,则采用75%酒精擦拭表面后,在缓冲间用紫外线消毒十分钟后传入屏障设施。

1.2人员消毒 人员不能和物品一样做到彻底消毒,所以人员采用隔离衣物包裹消毒[3]。人员按相关操作规程进入规定实验区域外围后,在门口更换一更拖鞋,进入一更脱掉外套,存放贴身物品,对手喷雾消毒后进入二更,按规定穿戴好隔离服和口罩后,隔离服穿戴完毕后要求头发、随身衣物不外露,手套包裹在衣袖内,经由风淋室风淋30 s后进入屏障设施,更换二更拖鞋,之后进入相应的饲养间操作。

1.3环境消毒及消毒剂选择 屏障设施在启用后,受到实验动物和实验人员的影响,环境中的微生物增加,因此消毒成为了维持屏障内环境的唯一手段。消毒剂是指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屏障设施内消毒要注重消毒剂的选择,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屏障设施内的生物洁净度。

1.3.1屏障设施内消毒剂选择的一般原则如下:(1)安全、低残留,对设备或表面尽可能无腐蚀性,对产品无毒,无污染;(2)宜与常规使用的清洁剂相容,水中溶解度高;(3)消毒作用时间长;(4)符合需要控制微生物的类型和数量。

1.3.2选择消毒剂时要注意消毒液的类型,消毒液的选择和使用是整个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屏障设施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选用季铵盐类(百毒杀消毒液)、过氧化物类(过氧乙酸消毒液)、含氯消毒剂(三氯异氰尿酸、次氯酸钠)三类消毒剂进行每月交替轮流使用[4-5]。

1.3.3根据不同房间区域,不同消毒方式,屏障内不同物品采取不同的消毒频率。如饲养间地面每天用消毒液浸泡的拖把拖地两次;每天换笼工作结束后对房间进行喷雾消毒;房门及门把手每两周擦拭消毒一次;饲养间墙面,天花板,房间回风口初效清洗、房间置物架等是每月消毒一次;小鼠的IVC笼架每季度清洗消毒一次。

2 消毒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日常的消毒管理中,由于人员混杂,实验人员未选择正确的消毒措施,导致物品消毒不彻底影响屏障环境;传递窗数量有限,实验人员在物品未达到消毒时间时就拿出来使用,给屏障环境带来了污染风险;高压蒸汽灭菌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维修周期影响物品的消毒使用;饲养管理人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都不具备实验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对屏障内无菌操作和消毒工作的意识淡薄,导致消毒过程中不注意把控细节,忽略掉边边角角的消毒,造成设施内饲养环境消毒不彻底,消毒频率不足无法达到消毒效果;动物中心采购人员购买消毒剂的数量偏多,各区域领用不及时造成消毒剂过期;各饲养区域为操作方便,长时间使用同一类消毒物品导致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以及消毒液使用过程中不按说明书操作,不按规定比例随意配制消毒液,影响消毒效果[6-7]。

3 改进措施

3.1加强消毒管理制度 中心制定了一系列的消毒管理制度来规范饲养员的操作,定期对屏障设施内外环境、仓库、空调机房等区域消毒。此外还做好灭蚊灭蝇、除虫防野鼠等工作,避免有害生物传播疫病。外来实验动物进入屏障设施时,检查是否具备质量合格证,动物外包装是否完好不漏气;检查合格后对动物的外包装进行充分消毒后传入屏障设施。

3.2规范消毒剂的使用 消毒剂的购买由兽医清点库存后定期把采购计划告知采购部门,按照区域使用量采购,这样从源头上规范了消毒剂的轮换使用,同时也杜绝了消毒剂存放过期的情况。同时中心兽医制定了一系列的消毒剂领用与监督使用制度,配有消毒剂配制表,消毒试剂标签,规定每位饲养员配制好消毒剂后,在容器上贴标签,注明品名、浓度、用途、配制时间、有效期、配制人,做好配制记录。兽医每季度结合监控回放和消毒剂配制记录表抽查是否规范使用消毒剂,避免滥用消毒剂。

3.3加强传递窗使用管理 日常操作过程中,出现隐患最多的就是供实验人员传递物品的传递窗,规范了传递窗的使用就等于进入屏障设施内的物品消毒基本得到了保障。工作人员在传递窗上张贴了传递窗使用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违规使用传递窗的操作;其次,工作人员会不定期在传递窗旁边监督实验人员使用传递窗,如发现物品消毒方式不正确,及时制止并纠正;最后,对于违规使用传递窗的实验人员,中心制定了违规人员处理办法,进入屏障设施人员每人有初始12分的信用分,如严重违规,扣完12分,并取消进入屏障设施的资格[8],2个月后方可重新参加培训获得准入资格。

3.4设施设备的定期维护检测 规范高压灭菌器的使用,只有持有特种设备操作上岗证的工作人员才可以操作灭菌器。设施设备组做好安全检查,重点检查安全阀、蒸汽发生器、水位开关,锅炉门盖的密封圈等;设施设备的定期检验和维护,做好巡检和维护记录,确保设备的安全有效使用[9]。兽医每季度用生物指示剂来检测高压灭菌器的灭菌效果,以保证进入屏障设施内物品都能够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

4 结语

屏障环境设施运行的成本高,责任重大,消毒管理是设施运行中的关键环节。制定科学的消毒方案并严格实施,加强实验操作人员的管理,进而提供给实验动物一个科学,标准的生存环境,以便获得可靠的研究成果。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让他们掌握消毒的基本知识,培养无菌操作意识,从而能够更好的为实验动物和实验人员服务。

猜你喜欢

消毒液消毒剂屏障
咬紧百日攻坚 筑牢安全屏障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屏障修护TOP10
透析机消毒液中柠檬酸检测方法的对比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正确使用消毒剂
消毒液上锁(大家拍世界)
一道屏障
消毒剂会引发哮喘吗
维护网络安全 筑牢网络强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