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藏海
2022-12-10
松树与松鼠的合作
文/祁云枝
有时,为他人也就是为自己,为自己也能成全他人。
有资料说,一只松鼠在一个季度里,会分好多个地方储存几千克的松子,以备在寒冷少食的冬天享用。把场景设想成野外的自然状态:一只刚刚取食的松鼠,会在距离松树约30米远的地方,挖好几个地洞,把松子分别埋进去。
有趣的是,松鼠挖洞选址时有自己的原则:不能距离松树太近,太近易被“小偷”发现;也不能太远,否则自己想吃的时候就有可能找不着。30米,是松鼠挖洞的黄金距离。
也许是储存的松子太多,超出了松鼠的消化能力;也许,松鼠的记忆力不够好,埋在哪里连它自己都无法一一想起。总之,来年春天,那些被松鼠遗忘,还躺在地下的松子,就会萌动、发芽。
松树似乎早已知晓松鼠的习性,每每在连续几年的产量低迷后,会铆足劲头,突然在接下来的一年,大量地结出松子,诱惑松鼠更加疯狂地储藏和传播松子。
松鼠似乎也拥有奇妙的预见力,它们能够及时地在松树结实大年的春天,出人意料地大量繁殖,从而“人丁兴旺”。这样的彼此合作与适应,很好地诠释了生物界神奇的协同进化。
(摘自《科学画报》2022年第1期,Coco图)
事急则缓,事缓则圆
文/任万杰
孔子弟子众多,其中子路脾气最为暴躁,常常因为一件小事火冒三丈。为此,孔子没少批评他,可是子路一直不当回事。
有一年冬天,子路又满脸通红地来找孔子,原来是因为一件小事,子路被别人冤枉了。他很气愤,非要拿着剑去和人家拼命。
孔子叹了一口气说:“子路,现在是冬天了,咱们学社很冷了,你能为大家到山上砍伐一些枯木回来吗?”子路说:“当然可以,那这件事怎么办?”孔子说:“你不用去拼命,这件事交给我就行了。”
子路一看老师都这么说了,只好拿起斧头到山上去砍枯木。一下午时间,子路砍了很多枯木带了回来。孔子问:“子路,你确定砍的都是枯木吗?”子路说:“当然。”孔子说:“好。”
转年,到了春天,冰雪融化后,孔子对子路说:“你再到山上去看看,你砍的枯木根部有什么变化?”子路看完回来后,沮丧地说:“那些我认为的枯木,根部都长出了绿芽,我判断错了。”
孔子叹了一口气说:“子路,你要记住,不要在冬天砍树,因为那时你看不到生机;也不要在心情不平静的时候做决定,因为那时你看不到结局。”
事急则缓,事缓则圆,事圆则通。冷静下来再做决定,才可能想出解决问题的万全之策。
(摘自《演講与口才·学生读本》2022年第1期,Stacy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