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2022-12-10尹双红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2年45期
关键词:求真本领观点

尹双红

近年來,越来越多的青年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乐趣、一种人生追求,热爱学习渐成风尚。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心青少年读书学习,要求“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强调“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叮嘱“珍惜韶华,潜心读书”。青年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当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好学才能上进,学好才有本领。当今世界,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想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洪流中勇立潮头,在不进则退、不强则弱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人生中有所作为,就要孜孜不倦地学习。这是青年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也是担当时代使命的要求。

学习就必须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猎奇、快餐化的浏览。习近平总书记曾和青年学生交流读书心得:“15岁的我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在读书过程中通过不断重新审视,达到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慢慢觉得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确实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我们走的社会主义道路确实是一条必由之路。”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有助于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心明眼亮。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人文素养,有助于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青年一代才能坚定理想信念、砥砺道德品质、掌握真才实学。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练兵场。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只有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在实践中锤炼真本领,才能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对于新时代青年来说,必须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的大熔炉中,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有人说,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一个圆,学习是半径,半径越大,拥有的世界就越广阔。青年时期打下的学识基础,在人生旅程中会一直闪烁智慧光芒。广大青年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努力担负起时代使命,党和人民事业必将迎来新的更大辉煌。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5月8日,有删改)

提炼

好文章之所以让人们拍手称绝,是因为作者没有泛泛而谈,而是从现实状况、民族文化、民族发展等角度深入写作,回望历史的目光充满人文的温情,贯通中西、对照古今,有自己分析的骨架和观点,有历史的大气度。要做到这一点,考生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让作文有思想气度

史料在手,如何纵横连缀出观点,是文章的精彩之处。一般来说,这类文章都是以前后动态的观点来看社会文化变迁,以社会各部分的联系来看制度组织,以中西方的精彩对比来评述中国文化。这样自然就会有一种历史的大气度和大思想,当然在最后还要得出“大结论”。考生在写作时,要将内容紧紧围绕社会发展变化这一层面选取,运用综合对比,让史料在文中多处闪光,又浑然一体。如这篇时文,将百年历史征程、国家发展大势与习近平的相关论述结合起来,显示出时代的磅礴之气。我们一般在运用思想史和发展史的材料时,要注意这一类材料的动态发展,并将自己的观点态度融入其中,也就是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

2.让作文有文化底蕴

考生可以让重大的历史事件、典型历史人物在文中再现。尤其是很多历史人物原本就是伟大的诗人、文学家或政治家,他们的诗文名句是他们在人生的重要时刻奏出的最强音,两者结合,作文的文化底蕴自然就会深厚许多。如这篇时文就引习近平的论述、荀子的名言等入文,让文章在文化、理论等方面具有了相当的高度。

猜你喜欢

求真本领观点
小透明,大本领
张锦绣
谁的本领最大
谁的本领大
观点
大医求真 惠民求实
走出教材窠臼,走向求真求是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质疑辩惑,探索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