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新护士临床路径式培训内容的构建

2022-12-10高莹莹徐佳卿张文婷李圣芳莫敏华丁小容

护理学报 2022年22期
关键词:函询专家护士

高莹莹,徐佳卿,张文婷,李圣芳,莫敏华,丁小容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a.重症医学科;b.护理部,广东 深圳 518000)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颁布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试行)》[1]要求新入职护士到ICU 进行6 个月的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培训。 ICU 患者病情严重复杂,需医护人员及时提供专业、系统、持续、严密的监护和救治[2],短时间内提升ICU 新护士的岗位胜任力,为其制定规范化培训内容至关重要。目前, 国内ICU 新护士培训对于培训的具体内容、路径及计划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 临床路径教学法[3]是纵轴为时间, 横轴为教学内容、目标、方式及效果评价等的一项高质量、高效性的教学方法[4],可清晰展示培训内容及目标,使培训效果更加显著。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构建ICU 新护士临床路径式规范化培训内容,具化教学目标和培训时间,使ICU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落实完善。

1 研究方法

1.1 成立研究小组 2021 年7 月成立研究小组,包括2 名ICU 护理管理专家、2 名教育护士、3 名重症专科护士、1 名研究护士以及1 名护理学硕士。 研究小组成员对培训内容的制定具备良好的知识基础,能完成文献回顾、编制并收发专家函询问卷、对专家函询意见进行整理和分析等工作。

1.2 文献回顾 以“新护士、规范化培训、ICU、重症医学科、临床路径”为中文检索词,以“new nurser、standardized training、ICU/Intensive care uint、clinical pathway ”为英文检索词,于2021 年11 月—2022 年1 月分别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数据库、PubMed、Wiley、Embase 数据库进行检索, 检索时限为2015 年1 月—2021 年11 月。 对查找的文献经过初筛、剔重等操作,最终得到文献59 篇。研究小组进行文献学习,结合专业知识,凝练各项培训内容指标。

1.3 编制ICU 新护士临床路径式培训内容的函询问卷 根据《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试行)》[1]的培训要求,结合文献回顾,于2022 年1 月完成专家函询问卷的编制。函询问卷包括:(1)函询问卷说明书。介绍本次研究目的、方法、意义及填表的注意事项。(2)函询指标评定表。 培训课程一、二、三级指标共122 个条目,遵循Likert 5 级评分法,每个条目根据“很不重要” 至 “非常重要”5 个分值依次评价1~5分。临床路径培训时间评价表分为第1 周、第2-第4周、第5-第8 周,根据专家评定意见分配培训课程时间。(3)专家基本信息调查表:包括专家基本情况、专家的问卷判断自评表和熟悉程度打分表。

1.4 函询专家的遴选 遴选来自北京、广州、深圳、济南、 合肥5 个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和护理学院从事于护理管理、 护理教育、 临床重症护理等领域的16 名专家。 专家遴选标准:(1)专业技术职称在中级及以上;(2)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3)从事8 年以上相关工作;(4)愿意参加本研究,并坚持至结束。

1.5 指标筛选及修改 在取得专家同意后,采用电子邮件、微信或面对面的形式发放函询问卷,共进行2 轮咨询,第1 轮函询时间为2022 年1 月23 日—2月13 日, 第2 轮函询时间为2022 年3 月23 日—4月15 日。 应用界值法筛选指标原则[5]:(1)界值标准:算术均数>3.75、满分率>75%、变异系数≤0.18;(2)2 项及以上界值标准均不达标的指标予以剔除;(3) 研究小组讨论决定是否剔除一项界值标准不达标的指标。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通过小组反复论证和临床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专家选择率>50%的培训路径时间,经小组讨论决定是否采纳。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Matlab 2016 版进行统计分析。 专家基本情况采用均数±标准差、频数、百分比表示;对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专家积极系数和权威程度等进行计算, 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显著性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算术均数、变异系数描述专家对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 采用层次分析法[6]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2 结果

2.1 专家的基本情况 16 名专家的年龄为(40.33±16.28)岁,工作年限为(16.75±7.62)年。 其中,博士1名,硕士5 名,本科10 名;从事护理教育7 名。

2.2 专家权威程度和积极系数 第1 轮函询发放17份问卷,回收16 份,有效率为94%;第2 轮发放问卷16 份,全数收回,有效率为100%,50%以上的专家提出意见,专家权威系数(Cr)为0.863,在0.7~1.0 之间[7],说明专家对本研究的积极程度较高,结果可靠。

2.3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意见协调程度 第1 轮函询三级指标的算术均数为4.13~4.94;第2 轮函询三级指标的算术均数为4.06~5.00,说明专家意见集中程度高。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通过肯德尔和谐系数表示[8],结果见表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好。

表1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2.4 临床路径式培训课程内容 根据指标筛选方法、统计结果、专家修改意见进行整理归纳,增加与法律法规、护理风险及应急管理、药品管理、院感防控管理等相关指标。根据指标筛选标准、专家意见,结合临床可行性及重要性,剔除护理科研能力、环境与财产管理、重症患者早期康复、财产管理等相关指标。最终确定ICU 新护士临床路径式培训课程内容一级指标6 个,二级指标19 个、三级指标87 个,详见表2。

表2 ICU 新护士临床路径式培训课程内容的函询结果

续表2

3 讨论

3.1 ICU 新护士临床路径式培训内容的科学性较好 ICU 新护士临床实践中培训内容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如何有序、高效地完成培训显得尤为重要[9]。本研究针对ICU 新护士培训内容构建时间路径,2轮函询肯德尔和谐系数均>0.40,临床路径周期明确的培训内容, 有利于新护士和带教老师明确带教进度,保证带教内容的全面、有效开展。 这与李旭英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 其认为临床路径式培训有利于提高新护士培训、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 ICU 新护士临床路径式培训内容符合ICU 工作需求 目前ICU 的带教模式以师带徒式的床边带教为主,缺乏同质化、标准化,不利新护士成长[11]。本研究聚焦于阶段式的教学任务, 老师和新护士均能提前准备,增加互动,带教效果更佳,有利于临床思维养成。 二级指标中权重最高的是ICU 护士职业素养(0.535),其次是护理核心制度(0.520)和基础护理操作技术(0.506),三级指标中,组合权重得分最高的是ICU 护理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处理,说明专家最关注ICU 新护士职业素养、 基础知识与技能、危重患者护理等核心能力的培养,这与“十四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强调的“三基三严”、立足岗位的护士培训, 以切实提升护士临床护理服务能力[12]的培训要求契合。权重较高的沟通技巧、教育能力等指标说明专家关注ICU 新护士落实整体责任制护理及优质护理的培训需求,同时ICU 新护士尽快掌握语言表达、人际关系处理、心理调节等综合能力,以满足人文护理的工作需求。

本研究通过结构化的培训内容, 糅合各大器官系统评估、ICU 监护及支持管理、安全管理的风险评估及应急处理等培训内容,有助于ICU 新护士学习系统性护理评估,进一步熟悉护理程序在患者质量与安全保障中的应用。 这与Innes 等[13]认为在重症监护病房开展结构化的定向培训计划,以确保重症护士有足够的患者观察技能的研究结果一致。 此外,二级指标ICU 护士职业素养(0.534)、三级指标角色转变与心理调适(0.252)权重占比高,表明在ICU 的培训过程中, 应及时评估新护士的心理情况及角色转变能力。 这与张佳男[14]指出ICU 新入职规培护士应针对沟通能力、角色转换完善培训方案的研究结果一致。

4 结论

本研究通过德尔菲法构建了为期2 个月的ICU新护士临床路径式培训内容,为ICU 新护士的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但由于国内不同医院的个性化培训需求,培训内容的推广度需要进一步评估与研究。由于护士培训方式、考核方式朝向多元化发展,如何选择合适的培训考核方式匹配本研究的培训内容是一大难题。 鲁玫等[15]提出的钉钉与问卷星联合平台,可操作性强,值得参考。下一步研究中需结合临床真实的案例和情景, 开发以问题为中心的形成性评价考评体系,辅以良好的学习评价反馈形式,构建培训-评价闭环回路体系,开展实证研究,完成路径式培训内容的实践检验和完善。

猜你喜欢

函询专家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致谢审稿专家
函询岂是走过场
函询岂是走过场
朔州市朔城区:严把第一道关口 扎实开展谈话函询
发挥谈话函询『百分百』作用坚决防止『浅谈(函)辄止』
请叫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