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有企业资金管理问题的若干思考
2022-12-10尹丹丹
尹丹丹
(北京公联客运站经营有限公司)
一、引言
国有企业的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最为基础也最为关键的内容,它关系着整个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当中必须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首先是对于资金运用与分配制度上存在的缺陷以及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其次就是通过强化内部控制来完善资产流失风险,最后则是从宏观上来规范企业资金管理行为和提高财务信息质量,从而提升国有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国有企业资金管理的意义
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工作关系到国计民生。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不仅有助于保证国家经济发展目标实现,而且有利于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稳定健康有序运行及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在许多方面都发挥着十分积极而重大的意义。国有企业资金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因此,加强对国有资产进行科学、合理使用,提高资产利用率是当前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对资产进行有效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生存和持续竞争力,就必须加强自身财务管理工作。国有企业作为国家支柱行业,需要不断完善其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以适应社会大环境,并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同时为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有力保障,为支持企业健康发展寻找资金来源渠道。此外还应重视对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国有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有企业资金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部分,对整个公司财务状况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加强对国有资产安全和有效利用的监督与考核也尤为关键。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信息化发展快速推进下的经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化,国有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具有优势就必须不断完善自己,因此加强对其资金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首先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与费用;其次能促进生产经营效率的提升;最后还能够帮助国企树立良好形象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企业内部人员队伍当中来实现人力资源配置,使员工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国有企业资金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所以就需要加强对国企内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监督与评价,强化国有企业资本运营能力,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及盈利水平,以便通过完善资金监管制度来规范国企行为的有效性。
三、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管理机制不健全,资金管理理念薄弱
目前,我国某些国有企业的资金管理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首先是没有建立起一个统一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在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措施。很多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经营效益与经济利益而盲目进行投资活动。其次是对资产、负债等重要项目没有实行定期盘点清查的工作制度或相关人员不负责任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偷漏税行为,导致账实不符、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严重。最后就是国有企业资金管理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很多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资金管理在企业经营中对财务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只要把现金收入、支出等记录清楚即可。
缺乏科学合理的预算和控制制度。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都是根据国家规定编制的年度计划或季度收支情况表进行预测分析与决策。还有一些大型国企虽然有一套完整规范的预算体系来指导日常资金管理活动及各项业务活动开展,但由于财务人员对企业未来发展没有一个整体把握,因此导致预算体系与实际应用不符。
资金管理意识淡薄。某些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大多是靠自己多年积累起来的经验进行投资、筹资和利润分配,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的体系。企业财务人员对国家政策法规不够了解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正确把握方向从而出现偏差,造成了决策失误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二)集中程度需强化,使用效率低
资金的集中使用是指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分配,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由于某些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统一规划和调度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了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一是没有制定明确具体有效的操作措施来对资本进行科学配置。二是缺少相应配套政策法规加以规范与引导。因此造成企业使用效率低甚至无效的情况发生,使得国有资产流失浪费现象严重。三是各企业内部资金管理没有做到合理分工,造成了使用效率低下。
资金缺乏有效集中,使用效率较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管理者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确等原因,出现了大量闲置资产、无效冗余产能和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国有企业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将资金进行集中。但在现实情况中很多国企都存在问题:没有将有限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利用,资金管理不到位甚至出现盲目扩张的态势,这些都是企业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难题。而资金管理问题的形成和出现,也是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重视并解决的。
国有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某些企业在没有合理有效的规划和控制资金的支出。很多时候由于对市场情况不了解或者缺乏相应措施而盲目进行投资。另一方面就是企业对于内部财务管理不够重视,导致出现了大量闲置资产,而浪费现象也经常发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低等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经济体系运行效益的提高和社会资源配置率的提升。所以,加强财务管理和资金使用效率是一个企业获得好的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
(三)融资方式单一,企业经营存在风险
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是债务性资金,以银行贷款和股票筹资等非长期负债为主,这些都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重要资本。但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它们缺乏有效地投资渠道,目前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完善以及金融体系建设滞后导致了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无法通过发行债券、股权出让或者上市融资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同时银行在审批贷款的时候存在着不确定性,所以企业很难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来解决资金问题。
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贷款,但是由于部分国企的自身实力较弱、信用等级低等原因使得其无法通过股权资本进行外部筹资,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资金筹集困难。企业内部经营流动现金管理不善导致的资产减值也就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另一方面我国金融体系不完善以及国有商业银行对于信贷风险防范不够重视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加上大多数企业都是以银行贷款的方式来获取发展,而银行贷款的发放条件和要求较多,审批程序也相对繁琐,所以中小企业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得融资。
(四)缺少监督,资金使用不规范
国有企业资金使用规制的主体是国家,而监督则由企业内部和外部共同进行。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国企高层管理者往往把自己定位为监事会成员。因此在监管职能不明确、责任不明等情况下就会出现职责不清晰、不到位或者没有很好地履行对下属单位的监督管理作用。企业资金的使用缺乏监督,会使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浪费资源。所以说监督是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利益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
四、解决国有企业资金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资金管理制度,树立资金管理理念
首先,要树立资金的全局观念,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国有企业中要实行预算管理、资金集中调配等一系列科学合理有效的工作制度。要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提高工作效率。企业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科学有效可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同时还要加强对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树立现代资本意识、强化风险观念。在规范资本运作流程、操作程序以及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都需要有一定依据性和针对性地去执行管理制度,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及防范金融风险能力的水平。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行业发展规律的财务政策。其次是要增强对国家财经政策和宏观经济走势的判断能力以及风险防范意识,制定防范风险相关制度。最后就是要加强财务分析与预测能力建设,强化现金流量表编制力度并严格执行。要完善国有资产投资考核机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及效益水平,以实现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要增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强化风险意识,提高防范能力,以降低损失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二)实现资金归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资金的使用效率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效益,所以要想提高资金利用率就必须实现集中和高效。首先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相关财务管理制度来明确各职能部门在具体工作中所应该负有的责任与义务。其次是对资产进行优化配置、合理分配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与减少浪费的目的。最后则需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等的控制力以及加强监督力度,使企业内部能够有效地运转起来并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在资金管理上,要实现资金集中到总部,再由各下属单位进行统一的调配使用。企业集团应该加强对子公司和分公司间、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来解决集团内部成员公司分散经营所带来的问题,也可利用网络系统将各个分支机构之间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企业资金管理通过对现金、应收账款等资产进行科学有效地规划和控制来提高公司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必须要重视加强现金流的管控。首先要完善预算编制制度与审批程序,其次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投资决策方案,最后制定合理可行的资本结构计划,确定最佳筹资方式及渠道。并优化组合比例关系后实施融资策略以降低成本和风险,实现最优资本负债率配置、最大收益分配等指标来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益。
(三)合理选取融资方式,降低经营风险
企业在融资时,除了考虑成本、风险等因素以外还应该重视对融资方式的选择。首先从银行贷款方面来分析。如果国有企业可以通过股权和债权联合进行筹资的话,就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财务费用。其次是发行股票或者引进外资。因为国企一般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以及良好信誉度等原因,所以上市以后很容易获得资金支持。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根据自己的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来确定是否采用此方案。第二,根据自身情况决定使用哪种方式。第三,不要盲目跟风投资而忽略了风险性问题。第四,加强对融资渠道及筹资规模管理,避免出现因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导致资金紧张的局面。企业的筹资能力和资金管理水平会对一个公司有较大影响,所以一定要谨慎选择,在进行融资时尽量减少银行贷款和股票发行等方式,然后还要注重降低负债比率、增加经营利润以及降低成本费用等等问题。
(四)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合理使用资金
加强对资金的监督,是国有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做到的是完善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强化监督机制,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部门应该设立专门机构,并明确其职责权限。对企业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与评价。对于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产生了问题或有重大漏洞时应及时上报上级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解决、整改到位后才可以继续使用资产等相关事宜。同时应加强财务核算和会计结算工作,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以及严格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所以加强对国有企业使用资金的监督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财务收支方面应做到账款及时收回和入账管理,同时严格规定会计人员职责权限、工作范围以及责任人等相关信息,并定期进行核查,确保企业资产完整无误后再由专人来负责保管与清点资金往来的各项事项。
除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及相关规章体系,强化审计工作力度与奖惩措施等,还要规范货币资金运作程序,控制好各资产负债率以及防止出现过度投资或高风险经营模式等问题。要有一套科学完整的内部监督系统和有效运行方式,以提高国有企业资本运营中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保障企业经济效益,从而加强对资金的监管,避免出现腐败现象。
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外部监督来保证国有资产不被贪污、挪用或其他违法行为所扰乱。同时,还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与职业道德水平等途径实现对国有企业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情况的发生以达到强化监管效果的目的。
五、结论
资金管理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它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要想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提高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然而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导致很多企业都存在资金周转困难、经营风险大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也会直接或间接阻碍国有企业进一步壮大和可持续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到国家经济安全。因此,国有企业在资金管理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经营效益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