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2022-12-10弓娟
弓娟
(北京兆信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引言
近年来以互联网形成的“互联网+”模式在不断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延伸出的一系列新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应用。财务工作作为企业的重要工作,随着企业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单纯的核算会计将逐渐被机器所取代,在当前时代下财务人员要做好由传统会计职能向管理会计职能转变的准备。“互联网+”有效推进了财务工作的转型,财务人员也要认清时代发展的趋势,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基于此,本文针对“互联网+”时代下财务工作信息化建设进行分析,认为企业要设计一套适合“互联网+”模式的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在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同时保障各类信息安全,为财务管理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相关概念
“互联网+”指的是将传统的行业和互联网平台相融合的模式,可以是多种行业的搭配,例如互联网加零售的出现激发了大量电商平台的创建,并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互联网+”是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各类市场的供需信息,并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工作的效率。在“互联网+”模式下,企业要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对财务管理进行升级与转型,帮助企业第一时间掌握财务工作的情况,并帮助企业降低财务管理成本,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三、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管理未实现信息化
长期以来很多企业的预算管理仅依靠Excel 表格进行管理,通过Excel 表格编制预算,编制完成之后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定期跟进预算执行进度。这种线下表格方式的预算跟进及分析效率较为低下,更重要的是无法动态实时监控企业预算的偏差,导致企业无法针对预算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也容易导致企业的预算无法有效发挥控制作用。
(二)资金管理信息化不足
企业在财务信息化下开展资金管理,要求资金的相关信息能够第一时间反馈到企业的财务系统中。但是很多企业的资金信息并不能与信息系统实现自动衔接,主要原因是企业银行流水无法被企业及时抓取和统计,很多企业还在依靠出纳人员对银行流水信息按日进行人工统计,没有借助信息化的管理机制实现自动抓取和统计,导致企业的资金管理效率低下,管理层无法及时了解企业资金的运作情况。
(三)关联业务的财务核算信息化水平低
企业要结合业务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核算,才能有效提高核算效率,让管理层了解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但是很多企业的业务和财务之间信息关联度较低或很低,业务信息在发生时没有和企业的财务核算系统进行关联,业务数据无法在财务系统中实时体现,企业无法第一时间了解到业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同时很多企业在开展财务分析等工作中,还在由企业的财务人员进行手工分析,财务信息系统无法结合核算数据自动生成财务分析所需要的数据,导致企业的财务工作效率低下。
(四)未借助信息化开展内部控制
在内部控制管理中要求企业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体系,让企业全体成员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并确保各类信息安全,数据准确。但是很多企业在建设财务信息系统中不重视内部控制工作的要求,尤其一些销售导向的企业销售人员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各类数据的安全性存在隐患,数据的准确性也不足,严重影响了财务信息化工作的建设。
四、“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建议
(一)预算管理信息化
在“互联网+”模式下企业要实现信息化管理,需将企业预算实现线上系统化管理,节省企业预算线下沟通的成本,降低线下人员工作的操作量,提高管理效率。在预算管理模块中,各类数据来自资金管理模块、业务及财务结算模块等。具体而言,在“互联网+”模式下的预算管理信息化包括以下功能:
第一,项目预算功能。项目预算包括两个功能,一是新增业务预算管理。企业在启动新业务时,为了避免财务和业务之间的思维存在壁垒而产生理解差异,同时为财务工作开展提供支持,业务人员提交的预算要详细描述业务类型,对新业务进行概括介绍,并模拟项目资金运转过程,以便让财务在后续追踪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并提供收支的相关分析。同时业务人员要配合财务分析人工成本、机会成本、投入产出比等方面指标,对相关项目开展成本效益分析,判断项目是否有必要开展。二是历史业务预算管理。历史业务预算是企业在预算系统中提交过相关业务,财务要分析相关预算历史完成情况以及获利情况,判断预算的收支是否达成了预期的要求,并以此对历史预算的相关项目进行审批。
第二,付款预算功能。付款预算控制通常包括月度控制、季度控制、年度控制等方式,在预算付款模块中包括两方面的功能,一是时间节点查询,二是预算执行情况查询。在付款模块中,能够将预算的付款时间进行排序,并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筛选,企业的财务人员能够结合付款计划在该模块中动态分析月度或季度已付款金额与未付款金额,并以此对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该模块能够自动抓取资金管理系统中企业的付款信息,从而形成预算执行的情况的比对,转变了传统模式下由手工开展信息统计与复核导致数据存在误差或低效的问题,帮助企业准确分析每月或季度以至于年度的付款计划达成进度。
第三,收益预算功能。在收益预算功能中,要能够为企业提供收益达成的查询功能,在该模块中企业能够动态提取当月收支的数据,结算人员通过该模块掌握收益情况,有效减少人工统计数据的工作量,并确保各类信息更具有准确性。系统会自动形成收益的分析数据经由相关财务人员审核后提交审批,避免人工统计企业的收益情况带来误差产生问题。通过预算管理模块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转变企业以Excel 表格编制预算方法带来的种种弊端和问题。
随着企业的发展,在“互联网+”模式下企业要充分借助线上系统化的预算管理形成多维度的预算管理机制,以不断优化企业预算管理流程,从而发挥预算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事前控制作用。
(二)资金管理信息化
在“互联网+”模式下资金管理体系要实现信息化的功能,要将线下维护银行流水明细同步到线上,以使管理层能够及时准确掌握企业的资金情况,结合企业的收支流水对企业的资金情况进行动态分析,以实现对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做出精细化判断。具体而言,资金管理信息化包括以下部分:
第一,银行流水统计模块。银行流水统计模块中包括银行流水的明细数据报表以及银行余额数据报表。在传统管理模式下,银行流水的明细是由出纳从各银行导出,通过手工录入系统的方式开展资金管理,这样的模式会导致企业的信息流和资金运作情况相脱节,管理层在需要查看资金流水时,无法第一时间分析企业的资金运作情况。建立了系统化的银行流水统计模块之后,出纳人员能够在信息系统中导出银行对账单或者直接和银行系统关联,生成当天的银行流水明细。在银行账户余额统计报表中中,企业能够准确分析各银行账户的收支情况,并实时查看各银行余额情况。在月底核算时,能够快速核对各银行余额,及时呈现各银行余额数据。
第二,业务流水统计模块。在业务流水统计模块下,为了更为快捷地获取企业的各类资金收支明细数据,企业要运用交易订单作为唯一编码,在业务查询中输入相应的交易订单号就能够生成相应的平台流水,结合企业的交易流水情况为企业交易工作中资金的流转情况提供清晰反馈,并在月底财务决算时能够核对账户余额,有效提高了核算工作效率。
在资金管理实现了信息化之后,能够解决的最大问题是有效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以及余额查询的及时性。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出纳人员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整理各项资金数据,导致员工报销款项无法及时支付,资金余额要手工统计,再加上很多企业的银行账号众多,业务交易量大,致使手工工作量大,数据处理效率低下。通过“互联网+”模式下资金管理工作信息化管控,能够转变传统的资金管理工作内容,有效提高资金管理效率。
(三)关联业务的财务核算信息化
第一,费用管理的信息化。为了降低费用管理工作中手工核算带来的低效问题,提高财务与和业务之间沟通效率,实现业务的各类费用信息及时进行核算,并提高企业对费用的管控水平,有必要建立费用的信息化管控机制。信息系统在对各类业务单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能够实现自动推送凭证核算,具体而言包括以下方面的功能:首先,借款单模块。在借款管理系统中,能够减少企业总账会计统计借款的工作量,员工在提交借款需求时,要求明确填写还款日期、借款的用途等,信息系统抓取员工借款记录,并通过信息系统准确记录借款的还款日,在到期日通过系统自动推送给借款人,督促借款人及时还款。其次,核销单模块。对于员工借款后提交的发票由总账会计审核,审核无误之后通过核算申请,并由系统自动核销。再次,费用报销模块。费用报销模块包括差旅费报销和日常报销两类,差旅费报销要求员工在系统中提交出差申请,由总账会计审核出差申请中的出差时间、地点、出差天数、交通工具、出差补助等信息,并分析报销是否符合要求。在日常报销当中,企业对费用类型进行系统维护设置,例如设置销售部报销单、研发部报销单、职能部报销单等不同业务类型的报销单,依据不同部门设置不同的报销单据内容以及审批流程,信息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各部门员工的报销单据,提高报销人员的工作效率,缩短报销人员的审批时间。通过费用报销模块的信息化管理,由信息系统对发票进行识别和自动推送凭证,有效提高了财务核算的速度,减少了总账会计手工统计的工作量。
第二,建立结算管理模块。信息化下的结算管理模块能够实现业务和核算工作的有效关联,结合业务所产生的收入成本等数据开展结算管理。结算管理模块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在当日收支完成之后由,信息系统对交易明细进行梳理,并根据交易统计收入和成本数据,核对无误之后更新到预算管理模块中的月度收益预算中,通过动态抓取企业收益的进度,监测企业收益达成效果,并由企业的结算人员在该系统中对当日的收支数据进行核对,分析收支明细,从而形成更加细致的收入数据。在资金收支情况核算的模块中,从业务系统中查询当日的具体交易订单,并从资金管理系统中抓取第三方流水的明细,以订单编号为唯一的编码进行匹配,由结算人员进行核查,核对无误的交易记录同步到收支核对记录中。在财务信息化模式下能够有效节约结算时间,转变传统管理中人工大量手工核对的问题,并有效降低沟通成本。传统模式下很多企业开展结算,需要通过Excel 表格进行手工匹配,这样的模式仅适用于交易数据较少的企业。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每日的交易量极大,采用Excel 表格核对的方式导致企业的管理效率极低,产生不必要的成本。借助“互联网+”模式下信息系统应用,能够有效缩短结算的时间。
第三,报表管理模块的信息化。在报表管理模块中,能够解决出具报表时财务和各业务部门信息不对称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在报表管理模块中,对于所获取的数据通过资金管理模块、结算模块等模块核对无误之后自动开展报表处理工作,能够降低结算人员检查的工作量,提高报表出具的效率。在报表管理模块中包含以下方面:首先,基于业务分析的数据,将业务的完成量进行统计与抓取,并结合业务订单模式在基层业务查询模块中分析各订单的总收入和成本情况,按照业务的类型对业务由信息系统自动核对,核对无误之后由结算人员审核,审核完毕同步相应的数据并形成报表。其次,在报表模块中能够展示企业的业务发展趋势,帮助企业的管理层清晰了解业务走向以及收入成本的变动情况,并以此开展可视化的财务分析,帮助企业了解企业的交易情况和交易规模变动情况,通过分析收入、成本、期间费用等方面因素,帮助企业的管理层了解企业在经营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报表管理模块的信息化,能够转变手工处理财务报表产生误差或手工开展财务分析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并帮助企业降低沟通成本,让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的工作情况进行准确把控。
(四)内部控制信息化
第一,改进内部控制环境。在“互联网+”下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机制要求企业内部全体成员都认识到财务信息化的具体要求,保障各环节的体系能得到全体员工的配合。首先,企业的管理层要认识到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人对财务信息化的重视。管理层要充分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了解建设工作中的具体要点,并在企业内部设置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的全体成员要严格执行内部控制要求,让企业的人员主动参与到内部控制中,让企业人员了解内部控制工作的具体要求。一方面,企业的管理层要将内部控制视角放到企业长远的发展角度,掌握信息化工作的技能与要求。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各岗位要执行高效分工,明确不同岗位的权责边界,结合企业发展时期对企业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建立高效、有序的管理环境,为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财务信息化模式下,可以设置专门的信息系统部,由信息系统部的人员统筹协调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和财务人员一起从全方位、多角度对财务信息化工作的流程进行梳理和分析,为企业财务信息化工作的稳定开展奠定基础。
第二,加强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控制。首先,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控制系统,保障企业的各类信息安全。企业要重视信息网络的安全,针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监控,并对企业的各类财务数据执行有效的备份,防范数据丢失给企业财务工作带来影响的问题。同时企业也要定期检查防火墙是否安全、数据是否得到有效加密、是否定期杀毒,避免企业被黑客攻击的可能性。其次,企业要加强对操作日志的管理。为确保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企业要健全日志管理,对登录系统操作的人员录入操作日志,在明确操作权限的基础上,确保登录系统开展操作的人员具有操作权限。
第三,完善授权审批管理机制。企业在“互联网+”环境下要有效应用财务信息系统,就要做好授权审批管理,建立完善的授权审批管理制度,保障企业的授权审批工作有序开展,为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授权审批管理机制由账号管理、决策管理、授权管理等组成,明确不同层级人员的具体要求,保障企业的重大决策事项均合理。企业要落实具体的授权审批管理要求,在明确不相容职务相分离要求的基础上,对企业的预算审批、资金支付、投融资管理等重点事项重点管控。
第四,提高数据的质量。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序开展,离不开各类数据的支持,企业要确保各类数据具有准确性、时效性,确保企业的各类数据都得到合理管理。企业要加强对各类数据的管控,建立考核机制对不同层级的人员开展考核,考核人员提交数据的质量,通过量化考评指标以完善考核机制,对于提供准确数据的人员予以奖励,对于反复多次提交错误数据或数据中存在重大问题的人员予以惩罚,通过奖惩分明的方式对人员进行严格考核,确保人员所提交的各项数据准确完整,为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开展打好基础。
五、结语
本文对“互联网+”模式下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认为企业在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对全流程进行梳理,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对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核算管理、内部控制等环节进行全面梳理并优化,借助“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企业财务工作的开展提供积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