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木之恋
2022-12-09李丹崖
李丹崖
初秋,回到故乡去,祖父在当院搭了一座凉棚,棚是六角的,上面覆以茅草,六根柱子皆是泡桐木,去了皮,不事油漆。这样的秋日,祖父在凉棚里喝茉莉花茶,大搪瓷缸盛着,秋风吹来,茶香伴着木材的香、茅草的香,真是惬意。
一个季节有一个季节的体香,春以百花夏以荷,秋以蔬果冬以梅。这是季节的分别,共通之处是,每一季都有木质的香伴人左右。
看中国建筑史,很多的古建筑都是木结构,早些年,很多人到皖南或江西去收一些老建筑,砖瓦并不值钱,值钱的是房子的木结构。那些翻了黄的房梁,氧化到咖啡色的檩子,黝黑的椽子,带着包浆的雕花雀替,都是宝贝。有了这些,古建筑的灵魂才在,古砖瓦好配,但,被砖瓦之口噙着的经年的木材,很难配得到,即便是做旧,也完全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很多古建筑,为了防虫,木材外面是要刷桐油的,也有刷油漆的,这指的是大型的建筑用材。若是仅仅搭建一座小型建筑,索性就使用素木。素木,即不着任何防腐的材料,也不着色,原木在岁月的浸润下发出它应有的香。那香,是隐隐的,并不浓烈,距离远了也嗅不到,近了细嗅,淡淡的木质的气息,像极了旧时在乡下,木匠从刨子里刮出来的刨花的气息,呲呲呲,刨花吞吐,木材的香满院子都是。
我的姑父是一位木匠,他最拿手的是做凳子。或方或圆的凳子,被卯榫结构聚合在一起,用砂纸打磨掉多余的木刺,木材的纹理毕现,甚是好看。上初中的时候,我每次去姑妈家,都要在他做好的凳子上坐一会儿,然后抱着一只新鲜的凳子,用鼻子细嗅,那叫一个香呀。香且耐品。
木材这种东西就是奇特,不必烹煮,无需焚烧,自带的香氛让人欲罢不能。隐隐的木香,并不浓郁,却格外讨喜,这或许就是自然的力量,草木的魅力所在。
素木流行的年代久远,在《史记》中就有对素木用于祭祀,盛放五谷的记载。《后汉书》中亦有如许句子:“每春秋飨射,常备列典仪,以素木瓠叶为俎豆,桑弧蒿矢,以射‘菟首。”足见,人们用素木器皿来盛放祭品,是对祖先和苍天最大的崇敬,试想,一个人对于自己所尊崇的人或神灵,又有什么可以遮掩的,索性素木以待。
在京都,亦有很多素木建筑或美器,称之为“素木造”,这些裸色的木器,很讨大家的欢心,在遥远的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就以“道法自然”来阐释宇宙大道,天人相和,在素木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街头的文创店,见到有匠人做的折扇,素木版雕刻,或镂空,或用淡淡的刀痕刻出枯山水,似一卷焦墨,色泽不浓艳,却看得让人神往。
收到一位书法家的手卷,写的是曹操的《对酒》,小楷潇洒俊秀,外面的盒子亦是雅致,用泡桐素木做成的方形小盒子,中间嵌以卷轴,很是古雅。素木,给人以赤诚和淡然之意,不那么刻意为之,又有谦和低调的感觉,像极了古代的君子。淡然而谦卑,與之相交,像是饮了一杯陈年的老白茶。
素木之恋,是骨子里的喜欢。
(编辑 高倩/图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