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伦理学“课程思政”的内在价值和实践路径探索

2022-12-09张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20期
关键词:伦理学医学生医学

张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参加有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国会议和教师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体现出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专业课程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应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作为价值目标引领,将思想政教育工作浸润到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体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实现立德树人的共同目标。教育部在2017 年颁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1]。“课程思政”指的是依托专业课或通识课等非思政类课程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2]。2020 年,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出了结合各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其中针对医学类专业,明确指出培养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等教育目标,指明了高校医学专业课程建设的新方向[3]。

1 “课程思政”融入医学教育的必要性

1.1 “不忘初心”:医学从哪里来—医学的本质决定了医学的人文内核

什么是医学,没有人能够给医学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当今世界,医学问题已不再仅仅是科学问题,除了涉及医学专业知识,医学还与社会、经济、文化等等多重领域相关联。医学的学科体系不断拓展,并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这些复杂的层次和系统互相牵制,给现代医学带来了诸多挑战,也常让人陷入技术与伦理之争的迷思。我们只有明晰医学的本质,才能在不同的境遇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医学,源自人对于自身和同类的关爱和互助,源自人对于生命的尊重和对幸福的追求。在人类社会早期阶段,医学对于人体、对于疾病的认知甚微,但出于对同类的关爱和共情,医学在有限的医药经验基础上诉诸神学和宗教,在那些朴素、神圣,甚至夸张、怪诞的仪式中寻求心灵的慰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医学逐渐摆脱了神学和宗教的束缚,从“神”到“人”再到“术”,医学从神秘化、仪式化的感性世界逐渐进入到精确化、数据化的理性实践。医学的范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医学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医学的本质是人学[4],人是医学的目的,“以人为本”是医学万变不离的宗旨。医学的本质决定了医学的人文内核。

1.2 “牢记使命”:医学到哪里去—“课程思政”融入医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追本溯源,医学的本质是人学,因此,医学具备科学和人文的双重属性[5]。这种人文属性不是现代医学附加的,而是自医学产生的伊始就存在的。可以说,人文是且始终是医学不可或缺的自然属性,也是医学人才培养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上个世纪30,40 年代,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演进,医学的研究从系统到器官到组织到细胞再到分子,从宽泛的定性研究到精密的定量分析,人们试图在生物学水平上找到所有疾病的病因和相关理化因素的改变。人体在医学的显微镜下分解为一个个细胞和分子,医学教育也逐渐往专科化、精准化的技术方向倾斜,逐渐偏离了对人性的关注和关怀。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是对人的生物属性之外心理和社会属性的重拾,也使得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再次回归到最本源的对人的关怀和与人交往的艺术中。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在2001 年出台了“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GMER),其中明确指出,不论在世界的什么地方,培养的医学生都应当具备以下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医疗卫生系统;信息管理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研究[6]。现代医学教育不仅是对医学知识的传授,还应当包括职业道德的熏陶、沟通艺术的培养和理性的批判等等,这些有关人文、价值、精神的培育是医学人才培养的基石,也是国际医学教育的共识。

在新时期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背景下,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是我国医学教育的目标。将医学人文教育渗透在医学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课程思政”是医学人文教育的立足点之一。“课程思政”融入医学教育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有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

2 医学伦理学开展“课程思政”的优势

医学伦理学是医学和人文的交叉学科,强调医者的职业操守和对人的自主、尊严等内在价值的尊重,立足临床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展开伦理思辨,做出价值判断。相较于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和其他人文课程,医学伦理学作为医学人文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具备更为显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医学伦理学与思政教育的学科属性相近,价值导向同一和内容形式互补互促上[8]。

2.1 学科属性相近

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对人们意识形态进行指导和教育的工作,其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医学伦理学引入我国后,一直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原则,重点关注社会主义医德建设,培养医务工作者内化于心的道德自律和职业操守,强调对人的基本权利和内在价值的尊重,并运用伦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临床医学、生物医学研究、公共卫生、新兴生物技术等领域中遇到的伦理问题,设立相关的伦理原则和标准,帮助医务工作者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决策。在早期,其课程纳入的是思政教育管理体系,师资也大多来源于思政背景的教师,由思政教师同时承担思政课程和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目前,医学伦理学也多归属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学院等。这种划分体现了医学伦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上的亲缘性,也使得医学伦理学在我国具备先天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2.2 价值导向同一

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其根本任务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塑造健全独立的人格,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人才。医学伦理学作为医学的人文课,伦理课,其教学目标之一是对医生这个群体的职业道德规范。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伦理学课程的价值目标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对社会群体的一般道德要求,医学伦理学是针对一般群体中医生这个特殊群体的道德规范,其价值导向是同一的。对于医生这个掌握人们生命健康的群体,除了社会一般道德要求外,还应承担其更多的道德义务。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医生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是医学教育的要求。

2.3 内容形式互补互促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提升人民的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引领人民群众为不同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而奋斗。然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给大众的刻板印象往往是泛化地讲授理论,缺乏联系实际的应用,仿佛无法落地的空中楼阁,也很难让学生产生兴趣或带来深远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落地,如何走近学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议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9]。医学伦理学背靠专业学科,立足临床实践,在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的框架下指导医学生判断是非善恶。医学伦理本身就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医德精神,社会主义医德建设等,这些思政元素为医学院校的思政教育提供了学科相关的教学素材。同时,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是将思政教育浸润到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这种浸润不同于单纯的说教,是以思政教育的理论为指导思想,于无声处润物,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升医学生解决临床伦理难题的实践能力,将形而上的思想理论真正落到实处,协同培育具备社会主义坚定信仰的医学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10]。

3 医学伦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3.1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伦理学教学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思想政治教育时强调,最根本的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期我国价值体系的主要纲领,是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的“契合点”[12],对于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医学人才具有指导意义。医学伦理学“课程思政”的首要任务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教学目标,帮助医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医务人员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门者,承担更高的道德义务和责任。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份子,医务工作者理应具备相应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伦理学教学目标,具体而言就是着重培养医学生的爱国精神、敬业精神、科学精神和职业精神:(1)培养医学生的爱国精神,以此作为价值引领,树立爱国爱人民的价值观,明确个人价值的追求与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息息相关;(2)敬业精神指的就是坚定理想信念,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尊重、关爱患者,承担人民生命健康的重任,勇于奉献;(3)科学精神是指以提升人民生命质量,改善健康状况为目标,不断探索和钻研,严守科研底线,求真向善;(4)职业精神则是内化的道德自律,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明辨是非善恶,并能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3.2 教学内容设计与路径探索

“课程思政”不是将思政与课程机械地拼凑,也不是将专业课程强行打造成新的“思政课”,“课程思政”应当是浸润式的渗透,是隐性思政[13]。针对医学伦理学课程设计的思政元素应严格审核把关,以确保价值观的正确引领。教学方式可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案例分析、PBL、角色扮演,课后的经典阅读、网络资源学习,以及伦理查房、社会调研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培养学生“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医德精神,并从医德建设和临床诊疗伦理出发扩展到公共卫生、科研、医疗新技术、卫生经济等其他医学领域的伦理思考。教学内容设计如表1 所示。

表1 医学伦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3.3 健全教学评价体系,科学评估教学效果

现阶段医学伦理学的教学评价和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往往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估学生学习效果主要指标。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方式有一定的片面性,特别是对于医学伦理学这种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而言,书本理论知识的考核并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对于一门课程的评价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应当包括教师的教学水平并及时反馈调整,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反馈是促进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的重要方式。

进一步健全医学伦理学教学评价体系,可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评价是基于对教学全过程的持续观察、信息收集和分析而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作出的发展性评价[15]。医学伦理学的形成性评价是主要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或是小组PBL,主题明确的小论文撰写等,在此过程中获得教学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该阶段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总结性评价是期末试卷的考核,可以增加主观题的比例,尝试学生出题(约10%~20%)的形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符合医学伦理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培养方式,契合他律和自律的素养衡量标准。课程结束后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根据反馈结果进一步调整方案,使思政真正与课程相结合,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融合[16]。

医学伦理学素养是医学生应当具备的隐性能力和素质。医学伦理学作为医学和人文的交叉学科,先天就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在医学伦理学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是医学人文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思想政治工作浸润到专业课程的有效路径。

猜你喜欢

伦理学医学生医学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医学的进步
论马克思伦理学革命的三重意蕴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