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

2022-12-09黄加男

哈尔滨医药 2022年5期
关键词:脉管生存率直肠癌

黄加男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胃肠外科,福建 福安 355000)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高发的恶性肿瘤类型,临床统计显示,在男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死亡率位居3、2 位,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死亡率均位居第3 位[1]。根治性手术仍是目前最有效治疗方式,但晚期结直肠癌术后5年生存率不足50%[2]。本研究进一步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进行结直肠癌手术的346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51 例,女195 例,年龄28~78 岁,平均(57.2±10.6)岁,结肠癌232 例,直肠癌114 例;TNM分期,Ⅰ期91 例,Ⅱ期158 例,Ⅲ期97 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肠镜病理活检以及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结直肠癌,均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无手术禁忌,术前未接受放化疗、免疫治疗等,术前TNM 分期在Ⅰ-Ⅲ期,未发生远处转移,均配合完成5年随访,临床及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已发生远处转移、既往有结直肠手术史、严重心肝肾疾病、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肠道感染等。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根据腹腔镜根治术原则进行手术。术后2年内每3 个月随访1 次,之后3年每6 个月随访1次,术后5年后每年随访1 次;随访以门诊复查、电话等方式进行,复查内容主要进行影像学检查,检测血清肿瘤学指标等,每年复查1 次肠镜,对肿瘤复发、转移及生存等随访[3]。

1.3 观察指标:①统计术后有无肠梗阻、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皮下气肿等并发症;②随访5年,统计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局部复发包括盆腔、淋巴结、吻合口、术区或周围脏器等部位,远处转移为原发部位以外的器官或淋巴结,并统计5年生存率;③对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单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手术并发症、肿瘤位置、分化程度、TNM 分期、浸润深度、环周切缘、脉管侵犯、神经侵犯等;④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Cox 多因素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 回归模型,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结果:346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发生肠梗阻2 例、吻合口瘘3 例、吻合口出血4 例、皮下气肿4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76%;随访5年,局部复发率为20.52%,远处转移率为30.92%,5年总生存率为77.75%,中位生存时间为41 个月。

2.2 单因素分析:肿瘤位置、分化程度、TNM 分期、浸润深度、环周切缘、脉管侵犯、神经侵犯是影响直肠癌术后5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5),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手术并发症不是相关危险因素(P>0.05),详见表1。

表1 影响结直肠癌术后5年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 [n(%)]

2.3 多因素分析:结肠癌、低分化、TNM 分期为Ⅲ期、浸润深度为T3、环周切缘阳性、脉管侵犯、神经侵犯为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详见表2。

表2 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近年来,结直肠癌在临床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主要与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改变有关,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手术仍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但患者术后生存状况差异较大,如何准确判断结直肠癌术后预后对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术后放化疗等均有重要意义[5]。

本研究中,346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6%;随访5年,局部复发率为20.52%,远处转移率为30.92%,5年总生存率为77.75%,中位生存时间为41 个月。提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总体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5年生存率较高,可达到较好的远期疗效[6]。在单因素分析中,肿瘤位置、分化程度、TNM 分期、浸润深度、环周切缘、脉管及神经侵犯是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原因可能是TNM 分期越高,肿瘤浸润深度越深,肿瘤的侵袭性更强,进展速度更快,更容易扩散和转移,导致预后较差。组织分化越低,肿瘤生物学行为变化越明显,导致肿瘤的再生能力更强,增殖速度更快,恶性生物学行为更明显,最终影响预后[7]。浸润深度、脉管及神经侵犯等也提示不良预后,这类肿瘤存在手术较难根治的问题,一旦肿瘤浸润穿透肌层,则容易从浆膜播散至淋巴结、血行,造成肿瘤转移、侵袭等[8]。神经侵犯提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高,预后不良[9]。环周切缘阳性直接提示肿瘤灶切缘有残留,复发及转移率高,预后差[10]。结肠癌周围组织疏松、血运丰富,手术部位较难显露,术中肿瘤细胞易脱落种植,因此更易发生术后转移和复发[11]。直肠癌周围组织对机体影响小,预后相对更好[12]。Cox 多因素分析显示,结肠癌、低分化、TNM 分期为Ⅲ期、浸润深度为T3、环周切缘阳性、脉管侵犯、神经侵犯为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说明上述因素是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高危因素,术后早期放化疗,强化随访,对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时间有重要作用[13-14]。

综上所述,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较多,TNM 分期越高、浸润越深、低分化、脉管及神经浸润、环周切缘阳性等均可增加复发及转移风险,从而影响预后。

猜你喜欢

脉管生存率直肠癌
超声征象联合病理和生物学指标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脉管浸润的评估
可切除胃癌患者脉管侵犯的危险因素分析
肿瘤复发,为何5 年是一个坎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脉管癌栓对区域淋巴结转移阴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