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2-12-09

哈尔滨医药 2022年5期
关键词:清除率经皮肾功能

张 涛

(河南省荥阳市人民医院泌尿科,河南 荥阳 450199)

上尿路结石(Upper urinary calculi,UUC)属临床常见病症,具有发病率高等特点,患者多表现为肾或输尿管绞痛、血尿等症状,对患者身体健康产生极大影响[1-2]。近年来,随人们对高胆固醇及高蛋白等食物摄入量增加,导致泌尿系结石的复杂性增加,治疗难度增大。临床针对UUC 患者多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进行治疗,具有碎石率高、手术时长短等优势,但对机体产生创伤较大,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3]。随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微创观念不断深入,微创经皮肾镜(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Pneumatic lithotripsy,PL)已逐步应用于UUC 治疗当中。本研究选取我院118 例UUC 患者,旨在探究MPCNL+PL 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我院118 例UUC 患者,按手术方案不同分2 组,各59 例。A 组男38 例,女21 例,年龄27~64 岁,平均(45.22±7.13)岁;结石长径:1.2~5.1cm,平均(3.11±0.42)cm;体质量指数:19.1~27.4kg/m2,平均(22.67±1.16)kg/m2;B 组男37 例,女22 例,年龄26~63 岁,平均(44.79±7.11)岁;结石长径:1.1~5.3cm,平均(3.14±0.41)cm;体质量指数:18.9~27.6kg/m2,平均(22.79±1.04)kg/m2。2 组基线资料(结石长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均经泌尿系统X片、CT、静脉尿路造影等检查确诊为UUC;符合手术指征;患者及其家属知情本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尿脓毒症;恶性肿瘤;依从性差;合并肝、心、肺功能障碍;术前泌尿系统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疾病。

1.3 方法:全麻,取截石位,输尿管结石处置入F5-6 输尿管镜;取俯卧位,垫高腹部,B 超引导定位,确保穿刺点位于肩胛下角线及肋下腋后线交接处;导管外与0.9%氯化钠溶液连接,建立人工肾积水,于超声引导下行穿刺,并作1.0cm 切口,扩张筋膜(导丝引导下进行)。

1.3.1 A 组:接受MPCNL+PL 治疗,建立经皮肾通道后,筋膜扩张器由8F 扩张至16F,采用0.9%氯化钠溶液高压灌注(200~300mmHg),于输尿管镜下进行气压弹道碎石。

1.3.2 B 组:接受PCNL 治疗,筋膜扩张器由8F 扩张至26F,通道建立等操作同B 组。

1.4 观察指标:对比2 组围术期指标:结石清除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对比2 组术前、术后3d 肾功能指标,包括血清β2-微球蛋白(BMG)、肌酐(Cr)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BMG、Cr 水平。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2 组术前、术后1d、3d、5d 疼痛程度,共10 分,评分越低,疼痛越轻。对比2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术后感染、经皮肾通道疼痛、肾盂撕裂等。

1.5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术期指标:2 组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B 组相比,A 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长明显延长(P<0.05),详见表1。

表1 2 组围术期指标对比 (±s)

表1 2 组围术期指标对比 (±s)

组别n 结石清除率[n(%)]术中失血量(images/BZ_8_2062_1744_2080_1782.png±s,mL)手术时长(images/BZ_8_2062_1744_2080_1782.png±s,min)住院时间(images/BZ_8_2062_1744_2080_1782.png±s,d)6.36±0.75 B 组59 54(91.53) 78.02±12.41 95.91±6.56 6.54±0.71 t/χ20.7787.17516.9691.339 P 0.378<0.001<0.0010.183 A 组59 51(86.44) 62.21±11.51 118.29±7.72

2.2 VAS 评分:术前2 组VA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3d、5d 2 组VAS 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且A 组低于B 组(P<0.05),详见表2。

表2 2 组VAS 评分对比 (±s)

表2 2 组VAS 评分对比 (±s)

注:与同组术前对比,aP<0.05

组别n术前术后1d A 组595.82±1.39 3.62±0.77a术后5d 1.32±0.26a B 组595.51±1.63 4.43±0.62a 3.37±0.46a 1.84±0.21a t 1.1126.29410.54711.951 P 0.269<0.001<0.001<0.001术后3d 2.31±0.62a

2.3 肾功能指标:2 组术前血清BMG、Cr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A 组术后3d 血清BMG、Cr 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3dB组血清BMG、Cr 水平明显升高,A 组低于B 组(P<0.05),详见表3。

表3 2 组肾功能对比 (±s)

表3 2 组肾功能对比 (±s)

注:与同组术前对比,aP>0.05

组别nBMG(ng/L)Cr(μmol/L)术前术后3d术前术后3d A 组 59 3.32±0.56 3.54±0.58 126.35±7.63 127.42±7.88 B 组 59 3.27±0.43 5.23±0.42a 127.17±8.07 136.87±8.23a t 0.54418.1280.5676.371 P 0.588<0.0010.572<0.001

2.4 并发症发生率:术后A 组出现感染2 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9%;B 组出现感染6 例、经皮肾通道疼痛3 例、肾盂撕裂2 例,并发症总发生率18.64%;同B 组相比,A 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降低(χ2=7.002,P=0.008)。

3 讨论

PCNL 为临床针对UUC 患者常用治疗手段,但由于其工作通道需扩张至26F,对肾叶间动脉造成损伤较大,进而易导致术后肾盂撕裂等并发症发生[4-5]。本研究结果表明,2 组结石清除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A 组术后3d 血清BMG、Cr 无明显变化,术后3dB 组血清BMG、Cr 水平明显升高,A 组低于B 组,由此可见2 种术式治疗UUC 患者均能有效清除结石,而MPCNL+PL 对肾功能影响更小。分析原因为:MPCNL+PL 穿刺点选为肾脏后外侧缘血管相对较少区域,视野更加清晰,镜体可摆动范围更广,更利于到达不同解剖部位肾盏处进行取石,进而可有效清除结石,此外,通过连接负压吸引器,更利于清除肾脏脓液,从而能有效保肾功能[6]。此外,手术通道仅需扩张至16F,进而能有效减少术中失血量,对机体产生创伤更小,更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减少肾皮质撕裂等情况发生,从而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7]。本研究结果中,A 组术中失血量少于B 组,术后1d、3d、5d VAS 评分低于B 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39%低于B 组18.64%,说明MPCNL+PL 治疗UUC 患者对机体产生创伤更小,更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性更高。但本研究发现,A 组手术时长长于B 组,可能与MPCNL+PL 操作难度较大、取石通道较小有关。

综上所述,MPCNL+PL 治疗UUC 患者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结石清除率高,术中失血量少,且不损伤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清除率经皮肾功能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临床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