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医护一体化的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2022-12-09范静宜张立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15期
关键词:医护股骨颈髋关节

范静宜,张立艳

(1.日照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室,山东 日照 276800;2.日照市人民医院骨科,山东 日照 276800)

股骨颈骨折与骨质疏松所致骨质量下降相关,会引起疼痛、肿胀、下肢外展外旋畸形等,若不及时治疗,甚至会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1]。目前,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可有效纠正骨折畸形,缓解患者疼痛,但术后恢复期长,且伴有较多并发症,不利于功能恢复[2]。因此,术后给予患者完善的护理措施并指导其进行康复锻炼尤为重要。医护一体化护理以医护人员协同合作为基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方案,以减少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3-4]。鉴于此,本研究选取本院2020年7月—2021年9月收治的11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对象,通过分组对照,分析基于医护一体化的康复护理对其髋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CT或X线片检查确诊;均行手术治疗;基本认知、沟通无异常,可依从研究。排除标准:存在免疫功能障碍;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患有严重感染性疾病;受多因素影响,中途退出研究。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30例男,26例女;年龄62~84岁,平均年龄(73.53±3.69)岁;骨折类型:23例股骨颈骨折头下型,18例经颈骨折型,15例基底型。观察组29例男,27例女;年龄61~86岁,平均年龄(73.59±3.72)岁;骨折类型:21例股骨颈骨折头下型,19例经颈骨折型,16例基底型。两组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密切关注其病情变化,普及疾病知识、手术方式及护理措施,给予其饮食、心理、用药等方面指导,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定时通风。术后密切监测各项指标,嘱患者根据自身耐受情况自行进行简单康复运动。护理时间为1个月。

1.2.2 观察组

采用基于医护一体化的康复护理。组建医护一体化小组,由1名主管医师、2名责任护士、5名护理人员构成,入组前均需接受疾病知识及护理技能培训,且通过考核;实施医护一体化查房,针对性制定康复护理方案。具体如下:(1)基础护理:为预防压疮,帮助患者定时更换体位;为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监督患者每日多次饮水,饮水量需控制在2 000 mL/d。嘱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摄入高纤维类食物,可适当按摩腹部,以促进排便。(2)心理护理:与患者保持沟通、交流,持续性评估其心理状态,及时疏导不良情绪;引导患者家属给予其关心、陪伴,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3)康复训练:医护人员综合考量患者的性格、心理、病情状况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为其制定针对性训练方案。①术后1周内:患者清醒后,护理人员按摩其小腿,并鼓励其进行健肢主动运动;术后第2天,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指导其进行臀大肌收缩、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3~5 min/次,2~3次/d,训练频次可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适当调整。②术后第2周:逐渐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指导患者进行主动训练。引导患者取仰卧位,练习直腿抬高,抬高角度需<30°,5 min/次,2~3次/d;在医护人员协助下进行屈膝、屈髋运动,活动角度需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屈膝角度由15°开始,若患者未产生疼痛,次日可适当增加5°,若患者恢复良好,可进行坐起训练。训练期间需密切关注其反应,如出现不适情况需立即停止,训练结束后,可引导患者自行按摩双腿,减轻肌肉肿胀。③术后3~4周:确认患者健肢可正常活动,患肢有力支撑,即可指导其开始离床锻炼。首先辅助患者缓慢坐起,使重心偏于健侧,并缓慢移动至床边,健肢离床,平稳后,在拐杖支撑下缓慢站起;运动结束后,先将患肢平稳置于床面,后使健肢着床。初期可由医护人员辅助,坐于床边,上抬双肢并随上身转动左右转动双肢,两侧停留时间均为5 s,重复进行,5 min/次,3次/d;离床活动包括行走、转身等,早期10 min/次,2次/d。运动期间医护人员需时刻跟随,后期可循序渐进增加训练时间及频率。(4)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2 d,医护人员需告知其居家相关训练事项,要求其合理规划饮食,保持愉悦心情,嘱其及时复诊。护理时间为1个月。

1.3 观察指标

(1)髋关节功能:护理前后,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表[5]评估,包括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及肢体畸形4个维度,各维度分数分别为44分、47分、5分、4分,总分100分,优良>90分,80分≤较好≤90分,70分≤尚可≤79分,差<70分,评分越高,则患者髋关节功能越好。(2)疼痛程度:护理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评估,总分10分,0分:无痛;1~3分:疼痛轻微,可忍受;4~6分:中度疼痛,会影响睡眠;7~10分:疼痛强烈,难以忍受,严重影响睡眠,评分越高,则患者越疼痛。(3)生活质量:护理前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包括8个维度,分别为躯体疼痛及功能、生理及情感职能、心理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各维度总分均100分,评分越高,则患者生活质量越优。(4)并发症:统计两组护理过程中关节挛缩、压疮、泌尿感染、组织粘连、深静脉血栓等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髋关节功能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髋关节功能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髋关节Harris评分表中各维度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髋关节Harris评分表中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及肢体畸形评分均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n=56)观察组(n=56)t值P值疼痛护理前 护理后25.12±3.35 25.90±3.30 1.241 0.217 32.20±3.17 40.42±3.21 13.635 0.000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关节活动度护理前 护理后26.53±3.94 26.55±3.86 0.027 0.978 35.42±4.58 41.16±4.19 6.920 0.000 2.11±0.30 2.14±0.32 0.512 0.610 3.15±0.37 3.89±0.26 12.246 0.000肢体畸形护理前 护理后2.05±0.14 2.02±0.17 1.020 0.310 2.84±0.26 3.26±0.27 8.385 0.000

2.2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上述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n=56)观察组(n=56)t值P值护理前6.67±0.49 6.58±0.55 0.914 0.363护理后3.38±0.33 2.16±0.15 25.186 0.000 t值 P值41.675 58.020 0.000 0.000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SF-36中各维度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F-36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SF-36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SF-36评分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n=56)观察组(n=56)t值P值躯体疼痛护理前 护理后60.30±7.57 61.03±7.39 0.543 0.588 72.30±6.96 81.69±7.06 7.458 0.000躯体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生理职能护理前 护理后56.85±6.89 56.16±6.47 0.575 0.567 69.32±7.13 78.49±7.29 7.081 0.000 50.22±7.25 48.80±6.86 1.120 0.265 71.87±7.03 79.16±6.85 5.848 0.000情感职能护理前 护理后56.22±6.97 57.85±7.33 1.269 0.207 71.45±6.56 82.55±6.94 9.152 0.000组别对照组(n=56)观察组(n=56)t值P值心理健康护理前 护理后49.43±6.69 48.22±6.13 1.027 0.306 69.19±6.58 78.86±6.30 8.358 0.000生命活力护理前 护理后55.18±7.47 55.72±7.13 0.412 0.681 73.43±7.26 86.97±7.69 10.081 0.000社会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53.24±7.30 52.67±6.97 0.445 0.657 73.30±6.85 84.22±7.02 8.767 0.000总体健康护理前 护理后62.89±7.29 63.58±6.96 0.539 0.591 70.52±6.70 81.54±6.87 9.042 0.000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其身体素质下降,骨质成分大量丢失,多合并骨质疏松及多种内科疾病,若治疗不及时,病情会逐渐加重,增加治疗难度[7]。目前,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仍以手术为主,但老年患者自愈能力较差,术后需长时间卧床,易出现较多并发症,不利于术后功能恢复,因此需加强术后护理。

常规护理局限于患者心理、饮食、生活等基础护理,缺乏明确的康复训练方案,患者仅依据自身耐受情况自行锻炼,常伴有训练方式不合理、训练强度过大或不足等问题,导致术后恢复缓慢[8]。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后的髋关节Harris评分表中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及肢体畸形评分均较高,VAS评分较低,SF-36中各维度评分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表明基于医护一体化的康复护理能够提高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促进生活质量改善。黄旭辉等[9]的研究结果显示,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中,可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分析原因为,医护一体化理念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加强医护人员间的协同合作,全面、细致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能够有效避免常规护理中护理人员被动执行医嘱的局限性,增加医护间的有效沟通,共同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案[10]。出于对病情的担忧,大部分患者对康复训练的信心较低。基于医护一体化的康复护理注重关注患者心理层面,通过积极心理护理可促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少负性情绪干扰,进而提高训练依从性。本研究中的康复训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开展护理,并不断调整训练方案,在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的同时,还注重机体的整体协调与平衡,从而有效提高肢体力量,缓解关节疼痛,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此外,老年患者术后长时间卧床,易造成血流不畅,增加并发症发生几率,而积极的体位护理配合按摩可促进血液流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后期训练的顺利开展,进而增强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促进生活质量改善。

综上所述,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采用基于医护一体化的康复护理,可有效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医护股骨颈髋关节
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护理干预效果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研究进展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颈短缩危险因素分析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