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嵌体修复对后牙牙体缺损行根管治疗后患者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
2022-12-09王冬梅
王冬梅
(东营市中医院(东营市胜利医院)口腔科,山东 东营 257055)
后牙牙体缺损是口腔科常见疾病,其发生与牙齿龋坏、生长不良等因素相关,会引起牙齿及牙龈肿痛、咀嚼功能下降等,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2]。根管治疗是临床治疗牙体缺损的常用措施,但是因为患者后牙牙体组织缺损后脆性增加,根管治疗易造成牙齿折裂,故根管治疗后行牙体修复对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尤为重要[3]。全瓷冠修复是目前临床常用的牙体修复手段,但该项技术往往需磨除大量的牙体硬组织,可能会影响修复体的稳定性。近年来,随着材料学和粘接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嵌体修复可保存较多的牙体组织,已被逐渐应用于牙体修复中[4]。基于此,该研究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0月该院收治的76例后牙牙体缺损行根管治疗后患者为对象,通过随机分组对照,分析高嵌体修复的具体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76例后牙牙体缺损行根管治疗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临床表现、X线检查确诊为后牙牙体缺损;缺损牙体均为单颗;均行根管治疗;精神状态良好,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听力无异常。排除标准:患有重度口腔疾病者;合并血液系统功能障碍者;处于牙周炎活动期者;全身状况较差者;依从性较差者。该研究已通过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5.91±8.08)岁;患牙位置:上颌后牙11例,下颌后牙13例,前磨牙4例,磨牙10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35.87±8.10)岁;患牙位置:上颌后牙10例,下颌后牙14例,前磨牙3例,磨牙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全瓷冠修复。遵循全瓷冠预备原则,预备牙体边缘圆钝,咬合面均匀磨除1.5~2.0 mm的厚度,邻面磨除1.0 mm左右的邻间隙,颊舌侧及领面去除倒凹,制备1.0 mm左右宽的前凹形肩台,边缘清晰,内线角圆钝;之后采用硅橡胶印模材料[明尼苏达矿业制造(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国械注进20182170482]制取清晰印模,用超硬石膏灌注模型,制作全瓷冠;制作完成后协助患者试戴和粘接全瓷冠,试戴期间密切检查修复体边缘密合度和相连关系,适当调整磨合并抛光,之后牙体及全瓷冠均需涂粘接剂,边缘需涂布阻氧剂,照灯40 s固化。
观察组采用高嵌体修复。首先以流体树脂把根管口封闭并垫平髓室底,重塑倒凹,之后遵循高嵌体预备原则,无倒凹,咬合面均匀磨除1.2~1.5 mm的厚度,工作牙尖部分可磨除2 mm的间隙,边缘形态为直角、斜面、圆直角、羽状,洞壁自洞底向合面外展2~5°,洞的外形为圆钝的曲线形;使用硅橡胶印模材料制取清晰印模,并灌注模型,制作高嵌体,之后使用三层色比色板比对颜色,协助患者试戴和粘接高嵌体,在患者试戴过程中检查修复体边缘密合度和相连的关系,并适当调整磨合、抛光,之后牙体及高嵌体均需涂粘接剂,2 s后去除多余的粘接剂,边缘涂布阻氧剂,照灯40 s固化。
1.3 观察指标
(1)修复效果:于修复后6个月,依据美国公共卫生协会评价标准(USPHS)进行评估,共包括修复体边缘密合度、表面质地、边缘适合性、完整度、颜色匹配度、食物嵌塞6个方面,每个方面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为良好,记录两组各个方面A级所占比率,A级所占比率越高则表示修复效果越好。
(2)口腔健康状况:于修复前、修复后6个月,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牙龈指数(GI)评分、牙菌斑指数(PLI)评分、龈沟出血指数(SBI)评分。GI计分标准:0分代表牙龈健康,1分代表牙龈轻度炎症,2分代表牙龈中度炎症,3分代表牙龈重度炎症。PLI计分标准:0分代表龈缘区无菌斑,1分代表龈缘区出现薄菌斑,2分代表龈缘区可见中等量菌斑,3分代表龈缘区有大量软垢。SBI计分标准:0分代表龈缘外观健康、探诊不出血,1分代表龈缘轻度炎症、探诊不出血,2分表示龈缘轻度炎症、探诊点状出血,3分表示龈缘中度炎症、颜色发生变化、探诊出血,4分表示龈缘重度炎症、颜色发生变化、牙龈肿胀、探诊出血,5分表示龈缘重度炎症、颜色发生变化、肿胀较为明显、探诊出血或自动出血。
(3)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牙齿疼痛、牙龈肿胀、咬合不适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修复效果比较
修复后6个月,观察组修复体边缘密合度、表面质地、边缘适合性、完整度、颜色匹配度、食物嵌塞A级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修复效果对比[n(%)]
2.2 两组口腔健康状况比较
修复前,两组GI、PLI、SBI评分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6个月,观察组GI、PLI、SB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口腔健康状况对比[(±s),分]
表2 两组口腔健康状况对比[(±s),分]
组别对照组(n=38)观察组(n=38)t值P值GI评分修复前 修复后6个月PLI评分修复前 修复后6个月2.18±0.32 2.22±0.31 0.553 0.582 0.95±0.21 0.74±0.16 4.903 0.000 2.28±0.35 2.24±0.33 0.513 0.610 0.98±0.23 0.77±0.18 4.432 0.000 SBI评分修复前 修复后6个月3.96±0.52 3.99±0.53 0.249 0.804 1.29±0.30 0.86±0.27 6.568 0.000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对比[n(%)]
3 讨 论
接受根管治疗后的后牙牙体缺损患者牙体较脆,加之患牙牙体硬组织损失较多,牙体的抗折性降低,牙齿折裂风险较高,故临床需借助力学支撑改善患牙功能[5-6]。全瓷冠修复是临床常用的牙体修复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牙颌面抵抗力,但该项技术往往需大量切除牙体组织,影响邻牙关系,可能引起食物嵌塞、牙龈肿胀等情况[7]。
高嵌体修复遵循微创需求的理念,充分考虑洞型深度、预留修复空间、内线角形态等问题,并在预备时最大限度保留牙体组织,剩余牙体组织越多则牙齿折抗能力越强,从而为更好地修复患牙奠定了良好基础[8-9]。本研究结果显示,修复后6个月,观察组修复体边缘密合度、表面质地、边缘适合性、完整度、颜色匹配度、食物嵌塞A级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GI、PLI、SB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高嵌体修复在后牙牙体缺损行根管治疗后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分析其原因在于,高嵌体修复通过在牙体窝中间部位嵌入修复体,并完全覆盖牙颌面,修复缺损牙齿内部空间,并运用牙髓腔道固定位置,减少桩核的运用与预备桩道。制作好高嵌体后指导患者进行试戴,根据患者牙列特点适当调整修复体形态,可确保修复体与邻牙位置关系正常,减少侧边完整的牙体与相邻牙接触面的磨损,从而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高嵌体形态符合自然牙体形态,一方面可满足后牙牙体缺损患者对美学的要求,另一方面其还具有强度大、边缘贴合性好、颜色匹配度及稳定性高等优势,且高嵌体的边缘线在牙龈之上,有利于牙周及口腔的清洁,从而更好地维护口腔健康,保证修复效果[10]。
综上所述,高嵌体修复应用于后牙牙体缺损行根管治疗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更好地修复患牙,维护口腔健康,且并发症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