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咳嗽背后的脏腑疾患

2022-12-08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2年12期
关键词:内伤黑豆银耳

受访专家

樊茂蓉

中國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擅长诊治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咳嗽、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支气管扩张、肺炎、肺气肿、各种免疫系统疾病所致呼吸系统疾病及其他疑难杂症等。

咳嗽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症状,几乎人人都曾经有过咳嗽。医学上对咳嗽有着明确的定义——人体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一般日常咳上几声,并算不上疾病,但如果反复、剧烈地长期咳嗽,这种人体的反射动作就成了一种症状,提示我们可能存在某种疾病了。几乎所有呼吸系统疾病都存在咳嗽的症状,小到过敏、感冒,大到肺结核、肺癌,只要是病理因素对呼吸道产生了刺激,都可能引起咳嗽。不过,这些都是西医的说法。其实,中医也对咳嗽有着深入的研究,中医认为咳嗽是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所致,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痰与声并见,故统称咳嗽。咳嗽也是中医肺系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〇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毫无疑问,在中医理论中,引起咳嗽的根本原因仍然在肺,但并非只有肺的问题会引起咳嗽。其他脏腑的病理状态如果作用于肺,影响了肺正常的宣降过程,也会导致咳嗽。肺主气,受百脉朝会,故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均可影响到肺,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发生咳嗽。如脾虚生痰,痰湿上犯于肺;肝火上冲,气逆犯肺;肾虚水泛,寒水射肺等。所以,中医也有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认识。这种“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情况主要属于“内伤咳嗽”范畴,如内伤咳嗽的痰湿蕴肺证,便是由于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所致;肝郁化火、上逆犯肺,则导致了内伤咳嗽的肝火犯肺证。

除了“内伤咳嗽”,还有一类“外感咳嗽”,这便主要是肺的缘故了。中医认为外界的“风寒暑湿燥火”为六淫,多从口鼻、皮毛而入,侵袭肺腑。起居不慎、过度疲劳等原因,会导致肺的卫外功能减退或失调,气候变化时也易造成外邪入于肺,引起咳嗽。

如果发生了咳嗽,我们可以自己先做判断,首先需要分辨是外感咳嗽还是内伤咳嗽,进一步则可以分辨虚实。

辨外感内伤: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表证。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有其他脏腑的症状。

辨证候虚实:外感咳嗽一般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一般都属于实邪。内伤咳嗽则多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其中痰湿、痰热、肝火所致的咳嗽多为实证,肾虚咳嗽、阴虚咳嗽则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从上述内容来看,咳嗽背后的病因复杂,治法也应量体裁衣,不能一概而论,所以秋冬时节的绝佳止咳饮品——梨汤,并不能包打一切。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呼吸科的樊茂蓉主任告诉我们,内伤咳嗽中常见的是脾咳与肾咳,梨汤并不适合这两种类型的咳嗽患者饮用。

〇 脾咳之人,梨汤喝了更严重

脾数五脏之一,是运化人体水谷精微的重要脏腑,脾胃一升一降,便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虚主要指脾阳虚、脾气虚,最常见的是脾虚运化水湿不利所致的痰湿症状,以及脾虚运化水谷精微不利而致的消化不良、食积不化、不思饮食等。专家告诉我们,脾虚也可能导致咳嗽的发生,这种脾虚咳嗽(简称“脾咳”)便不适合饮用梨汤来止咳。专家告诉我们,梨汤本身性味寒凉,亦偏滋润,如果素体脾虚,多服梨汤可能加重脾虚的情况,而滋润滋腻的梨汤也易助生痰湿,从而加重咳嗽。

脾咳症状主要为咳嗽与脾虚症状的合并,证见咳嗽白痰、胸闷无神、食欲不振、面色萎黄、饭后腹胀、形体偏胖、大便溏泄、舌红苔白有齿痕,其中舌边有齿痕是较为典型的脾虚表现。脾咳常见于素体脾虚之人,或是近期饮食吃得寒凉并外感风寒之人。患有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炎、过敏性咽炎、变应性鼻炎等,也可能造成久病脾虚,发生脾咳的情况。

专家告诉我们,在脾咳患者的饮食干预中,姜是非常重要的角色。生姜解表散寒,适合外感风寒的人群;干姜温性效果强,适合痰多、清白痰、头晕胸闷人群。

● 生姜——外感风寒

【材料】生姜、葱白、苏叶。

【做法】上述材料冲洗后,生姜切块、葱白切段,与苏叶一起放于壶中等加水炖煮,煮沸后放凉,滤渣取汁饮用。

● 干姜——内有饮邪(脾阳虚)

【材料】干姜、甘草。

【做法】干姜切小块,与甘草一起冲洗去浮灰后,放于壶中一块煮水饮用。

〇 肾咳之人,也不适合饮用梨汤

脾为肺之母,肺为肾之母,所以久咳最后可能伤及肾,变成“肾咳”。《黄帝内经·素问》“咳论”云:“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景岳全书》“杂症谟·喘促”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说。肾主纳气,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下纳于肾,从而维持呼吸的深度。肺气久虚、肃降失司,与肾气不足、纳摄无权往往相互影响,故可见气短喘促、呼吸表浅、呼多吸少等肾不纳气之证,治宜补肾纳气。不难发现,肾咳多为虚证咳嗽,宜温补肾脏、调补肾气,偏于寒凉的梨汤不仅不能起到温补的作用,还会加剧肾虚,给人体水液代谢增加负担,从而加重肾虚咳嗽。

肾咳的主要症状为咳嗽与肾虚症状的集合,证见咳声低、断断续续且无力、痰稀、胸闷气短、腰膝酸软、耳鸣怕冷、四肢不温。

● 适合肾咳的食疗方——盐炒黑豆

黑豆向来被认作是补肾的佳品,形状扁小的黑豆,补气养肾的效果更好。专家推荐了一道盐炒黑豆,所用的扁黑豆色黑入肺,有补气养肾的作用;而盐味咸,入肾经,用盐炒黑豆可以增加黑豆补肾的功效和作用,同时对补养身体、固精益髓有一定的辅助调理作用。

此外,黑豆还入脾经,具有较好的健脾利湿功效。适当食用黑豆对脾虚水肿、消渴多饮、小便频数、头晕耳鸣等症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调理作用。

【材料】黑豆、食盐。

【做法】

1. 选择扁而小的黑豆,提前用清水浸泡一夜,待其泡涨后沥干多余水分,放入锅中炒制。

2. 将黑豆的水分基本炒干,然后加入粗盐,黑豆与盐的比例为5∶1。

3. 炒至黑豆皮开裂,露出里面的绿仁,之后再继续翻炒2分钟左右即可出锅。

注意:每日吃5—6颗为宜,一般吃2周左右,如果吃完有腹胀、肚子不舒服的情况,应立即停止食用;小孩和脾胃虚弱的人不建议长期吃。

〇 做对梨汤,喝对梨汤

梨汤的主材是梨,梨是一种味甘性凉的食材,偏于滋润,有很好的养阴生津、滋阴润燥的功效。梨汤中还多会加入同样滋阴润燥的银耳、冰糖。在传统梨汤做法中,梨、银耳、冰糖的用量较大,其主要功效是润肺止咳,重点在于“润”字,无疑适合燥咳的患者。

燥咳的发生根源在于燥邪与风邪夹杂,自口鼻、皮毛入侵肺腑,属于上文提到的“外感咳嗽”。症状包括喉痒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咳痰不爽,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常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有时可兼见五心烦热。

● “润肺补脾”版梨汤

小吊梨汤是传承多年的北方饮品,做法有多个版本,主材多为梨、银耳、枸杞子、红枣等,也有人会加入乌梅、桂圆、马蹄等。专家改良的梨汤,兼顾了补脾与润燥,针对中老年人多有慢性咳嗽、气短、咽干口渴的情况,还在梨汤中加入了补气健脾的黄芪、善于养阴的百合,以增强梨汤润肺的效果。

专家告诉我们,选择梨时要选雪花梨或者鸭梨,雪花梨更偏向于润肺,适合嗓子干的人,而鸭梨更偏向于止咳。梨止咳润燥的成分多在梨皮之中,所以煮汤时可以将梨皮洗净放入同煮。

【材料】梨(雪花梨或鸭梨)1个、黄芪2—3片、百合7—8片、银耳2—3朵。

【做法】

1.梨洗净后刨下梨皮、梨肉切块备用;银耳、百合泡发备用(干品);黄芪2—3片加水先泡半小时。

2.取一个壶(推荐砂锅、玻璃材质的養生壶等,不可用铁锅),锅中加水(上述食材用量需1.5—2升水)煮至沸腾,随后下入梨肉与梨皮、银耳、百合,并将黄芪连同浸泡的水一起倒入。

3.煮至再次沸腾后转为小火,如持续沸腾则搅拌均匀,煮沸2—3分钟后直接转为小火,炖煮1.5小时。其间注意观察,如水明显过少则须加水。

4.时间到后加入冰糖,亦可使用蜂蜜、红糖等,继续炖煮1.5小时,其间注意水位。

5.时间到后开盖,火力调为猛火,煮沸翻滚并加入约1克食盐,再煮5分钟即可盛出,静置至不烫嘴即可饮用。

注意,如果一次未饮用完,可密封放于冰箱冷藏,再次取出饮用前应先加热。如果希望煮至更加黏稠的质地,可以适当延长炖煮时间至银耳大部分融化。

【宜忌】本梨汤适合风燥、燥热的咳嗽患者,还有一类“凉燥”咳嗽患者,则不适宜服用梨汤。凉燥咳嗽多表现为凉燥证与风寒并见,证见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等。治疗时应以温而不燥、润而不凉为原则,故梨汤不再适宜。

(编辑    姚宇澄)

猜你喜欢

内伤黑豆银耳
内伤内服
内伤内服
嘿,小黑豆
那只名叫黑豆的老鼠
春夏滋补靠银耳
“外邪致中”还是“内伤致中”?——说说“真中风”和“类中风”
银耳雪梨羹
黑豆豆
好银耳是微黄色的
好银耳是微黄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