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教融合”背景下提升初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路径研究

2022-12-08尹博文全海英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体教融合品德体质

尹博文 全海英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2020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体教融合”作为一种创新改革方式,不仅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是党和国家共同关注的重大议题事项。中国篮协主席姚明曾经说过,“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离开教育的体育是不牢固的”,其中心思想就是要重视体育在教育中发挥的积极作用[1],这也是体教融合的核心理念。所以,在体教融合背景下,要想强化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首先要明确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总体目标,总结培养初中学生体育素养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构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体系,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为国家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助力。[2]

一、体育核心素养的相关概述

“体育核心素养”又称为体育与健康素养,是指学生通过进行体育活动逐步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来说,在进行大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确立以体育人的价值导向。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在重视体育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3]在培养学生强大心理素质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健康行为,既使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康地发展,同时也要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不仅如此,体育核心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体育精神,还可以通过对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来促进学生其他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对初中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4]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版)》)首次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将体育核心素养划分成三个维度: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在此基础上,学者尹志华对三者之间的逻辑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具体来说:运动能力是指初中生通过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所发展的体能、技术和战术能力以及心理能力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分为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它既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关键,也是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形成的基础。健康行为作为运动能力和体育品德发展的核心,是改善身心健康并逐渐形成良好生活方式的关键,指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掌握与应用相应的健康知识、形成积极情绪情感体验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5]体育品德是指在体育活动中应当在遵循一定行为准则的基础上寻求更高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体育品德不仅能够规范社会制度、构建良好的社会风尚,而且能够提高运动能力、保障健康行为。通过体育品德教育可以加强体育学习、锻炼和获得终身体育中所要具备的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如图1所示)。

图1 体育核心素养维度划分

二、制约初中阶段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提升的因素及原因分析

为促进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基于《课程标准(2017版)》确立的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框架内容体系和具体要求,有必要分析初中阶段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提升的制约因素。

1.运动技能达标化忽视运动能力的有效提升

由于我国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一直处于应试教育的发展模式,所以学生运动能力提升一直不是学校、家长乃至教师关注的重点,甚至许多学校开设体育课程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很少有学校关注学生是否进行了合理的运动实践、运动能力是否得到有效提升。而且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由于体育学科常常被定义为缺少学术性知识的学科,所以其课时所占的比重也往往更少。一星期原本的两到三节体育课常常会被主科课程占用,学生在课余时间大多在进行主科课程的补习。[6]此外,大多数学校更关注对升学率有影响的文化课程,而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较少。这是因为社会大众认为体育运动体能消耗大、运动后容易影响后续课堂的学习,这一系列的原因就使得体育学科不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长时间缺乏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的学习,更没有机会进行身体或是心理上的锻炼和发展,导致学生运动能力严重不足。

分析其原因,发现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中。在初中体育教学内容中,体育课的实质性内容较少,仅针对中考的体育考试项目(如跳远、跳高、男子1 000 m、女子800 m)进行训练,这种以考试成绩达标为导向的课堂体育,主要是为了应对中考体育加试或为了应付国家体质健康数据上报而进行技能训练,存在“重技能轻能力”的现象。这种现象具体表现为重视运动技术的学习,忽视体适能或体质等能力的提升,没有客观地反映学生实际的健康状况,矮化了运动能力的价值,进而导致学生对体育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在初中体育课教学方法的使用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虽然能够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可将问题总结为“重过程轻结果,重形式轻实效”。具体来说,“重过程”是指重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情况,“轻结果”则是指忽视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运动能力是否得到有效提高;“重形式”是指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形式,“轻实效”则是指忽略了在体育课堂之外所显示出的实际效果,使得体育课堂缺少趣味性,体育课的空洞化现象严重,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难以提升。在初中体育教学评价中,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并不能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其考核目的只是考查学生的体育运动成绩是否达标,这种教学评价模式仅仅使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却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更难以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运动能力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基础,只有让学生正确认识提升体育运动能力的重要性,才能促进其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2.健康理论知识与评价体系的缺乏阻碍健康行为培养

最初社会大众对体质与健康的概念存在认知偏差,主要体现在片面地将体质健康与健康等同化,混淆了体质与健康的概念,单纯将体质好、没有疾病、身体强壮认为健康,出现“唯体论”“体质论”等单一的观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质健康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最早的只注重体质的“一维”健康观到最新的“四维”健康观,当代初中学生对健康的认知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但仍存在对健康的理解不正确以及缺少对学生健康行为及时准确的反馈。具体表现在部分初中学生对健康的了解只停留于表面,对健康行为的理解存在偏差并没有真正的自我认识。这就使得一部分学生无规律地饮食,导致消化系统疾病,但由于这部分学生对自身评价过高,没有意识到导致疾病的原因是自身的健康行为问题。

分析原因发现:其一是由于长期以来,大多数的初中体育课堂注重的是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健康教育的融合和健康行为的培养,使得学生对体质与健康缺乏清晰的认识。有研究表明,大多数的学生存在学习健康知识的欲望,并且对预防运动损伤、消除运动疲劳以及健康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在健康知识传授方面并没有发挥良好的作用,对健康知识的理论教育以及健康意识的培养少之又少,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对学生进行体能运动教育。由于缺乏对健康行为理念的渗透,使得初中学生健康行为意识的培养受到阻碍。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本应是相辅相成的,但就目前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来看,这两者并没有紧密结合在一起,是割裂开来的。其二,一方面学校缺乏对学生校外体育参与的监控与评价,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养成的运动习惯因假期而中断,进而降低了学校体育对学生体质提升的持续性作用。缺少评价会使学生由于没有获得及时、准确的反馈,对健康行为的理解存在偏差。另一方面,在学校体育系统中缺少对儿童和青少年健康发展政策的监测和评估。体质监测与评估是有效促进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主要保障之一。监测和评估机制的缺失,会直接导致体质健康相关政策的执行效率低下。[7]最后,根据发展我国儿童青少年核心素养的目的,将体质健康测试作为评价儿童青少年发展的两项重要的方法和指标,要与文化考试融合在一起,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没有全面、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及时对学校教育中的“体”和“教”的效果进行评价,从而导致体质健康评价“单维化”“一元化”,与文化成绩评价始终处于割裂的状态。原本强调“关注学生发展”“关注学生运动兴趣”“关注学生体育学习”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理念只能通过体育加试的形态存在于学校教育中,这就使得人们不断地对体育的价值以及评价的内部动机产生误解,导致主动式体育向被动式体育发展。

3.运动道德教育匮乏导致体育品德意识发展薄弱

体育品德作为体育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形式。[5]初中阶段学生的体育意识发展薄弱,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主体方面。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个性较强,容易冲动行事;自我约束能力、理性思考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缺乏自主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团队意识及规则意识较差,而且体育课堂上大多是涉及输赢的比赛竞争,这更易引起对立矛盾,出现为了获取胜利而不择手段,甚至违反体育规则的现象。尤其是近年来青少年学生体质逐年下降,学校迫于外界的压力对体育健身功能的重视不断提高,这更加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运动道德教育。二是课程教学方面。目前初中体育课程开设还处于不断完善阶段,学校体育课程体系还未达到专项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程度,使得目前学生体育品德培养在我国初等学校教育中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学生的体育意识发展薄弱。[8]如果这种现象没有在此阶段得到正确引导,很容易在将来的体育活动中出现严重的后果。

首先是针对学生主体的体育品德意识发展薄弱问题。分析其原因发现,这主要是由于体育的育德方面受重视程度低,使得学生的体育品德素养教育受到忽视。面对体育课堂中出现的不良行为,教师却忽视其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将思想品德教育与体育教学相融合。既没有结合教材的特点也没有通过教学组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没有设计出有效的提高学生体育品德的教学方式,所以很难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很难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现实中增强其体育精神。其次是没有针对课程与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施教。究其原因,是因为“以体育人”的观念还没有深植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存在着“重体轻德,为教学而教学”的问题。通过该问题可以看出,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更侧重的是以“教”为主,其目的是教会学生运动项目,对于学生意志力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却少之又少,忽视了对其体育品德的培养。[9]如果在体育比赛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很好地强化比赛规则,忽略对比赛精神的强调,那么比赛就失去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也忽视了体育品德在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地位。

三、提升初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策略

体育加试作为中学结业考试中评价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是对体育教学质量的验证,也是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这使得初中体育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但是从当前初中阶段应试教育的背景来看,学生面临着升学以及课业负担等压力,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来参加体育运动和竞赛,自然就不会形成强健的体魄,进而无法应对学习及生活上的压力,这种恶性循环使得青少年学生的体质不断下降。随着以上问题的不断加重,如何深化新时代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然成为当下亟须解决的时代命题。纵观整个《意见》,表面上似乎是对体育工作的部署,实际上是发挥体育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将体育融入教育体系设计之中。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将《意见》视为一项教育政策,这是一种“以公共权力为保障,以各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行为为工具,统一规范和管理教育实践活动”的治理行动,是体育教育研究迈向更加科学化的重要支撑。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在“体教融合”及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背景下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新路径是非常有必要的。

1.以丰富教学活动为核心,兼顾运动能力的提升与体育习惯的养成

“体教融合”强调的体育不再是单纯的技能学习,需要让体育中考回应学生成长诉求,避免考试和体质健康的简单结合。《课程标准(2017版)》在课程目标的子目标中,运用“发展、运用和提高”三个词语来对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行描述,并确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总目标分别为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运动认知学习目标。即通过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运动知识、技能和方法,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与竞赛,从而显著提高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9]这一变化要求教师不再仅仅只是教给学生考试所需的技能,还需要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因为运动能力是身体健康的前提,一个人缺乏基本的运动能力,则无法拥有健康的身体。所以,为了增强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其运动能力与习惯至关重要。初中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培养应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逐渐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基于此并结合《意见》的要求,在当前初中阶段,首先是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当前的体育课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枯燥,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寓教于乐的游戏教学法。例如在学生的接力比赛过程中,利用接力游戏来避免传统课堂单调枯燥的跑步形式。通过体育游戏让学生具身体验到体育运动的趣味性,从而增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其次是开展特色体育活动,可以在大课间活动和体育课根据学生的兴趣每周进行一次特色体育活动(如乒乓球、花样跳绳活动等),确保每名学生每天都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办学校体育节,大力开展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增强吸引力,使广大学生能充分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在兴趣的指导下逐渐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最后,充分体现体育所蕴含的竞争精神,扩大校内、校际体育比赛覆盖面和参与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坚持小型多样、个体分散的原则,定期组织举办小型体育比赛,真正做到“教会、勤练、常赛”,竞教结合,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将运动能力表现出来之时,才能被外人真正认可为体育学习。要使“体教融合”的现实选择能够与其实施的背景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融合的质量与效应,那么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2.以增加健康知识教育与体质监测评估为保障,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体教融合”是新时代国家针对学校体育问题的重大举措。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意见》,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健康知识教育,完善政策执行的评价与监控体系,以此为体育政策执行提供保障。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可以通过给学生安排课后体育作业,既要让学生在课下时间也能够继续进行某些体育锻炼,也能够在锻炼之余学到一些相关的健康知识。因为如果要让人改变其行为,那么知识的普及往往是基础,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学生就会改变并建立正确的认知态度,产生信念,进而形成健康行为模式。[6]其次,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一定的体育运动技巧,还要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从方法论的角度使学生充分领悟到健康行为的内涵,以此来有效地面对一些危险性行为。最后,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所强调的“通过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加强学校健康教育以及建立健康知识和体质监测评估来完善健康促进和教育体系”。积极对全体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分阶段开展部门复查、随机抽查、动态分析预测、评价结果应用等工作,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体系的相关制度和管理措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青少年的健康问题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因此,在培养初中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一方面应提高个人健康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养成自律自主的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进而营造热爱健康、追求健康的社会氛围。

3.以育体与育德相结合为目标,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教育

“体教融合”为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育体与育德的结合提供了新的契机。正如《意见》中所指出的利用“以体育人”来实现体育在全面育人中的价值导向,打造内外结合的体育课程新模式,以此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也就是说,要想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就要重视体育品德教育,要使对学生的体育品德教育融入各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并成为教学任务的重点内容。因为体育品德作为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于体育竞技与比赛的价值之上,突出个人品德意识,彰显人文关怀。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特性,采用合理高效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教育,不仅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不断对学生进行体育品德素养教育,也要在制定各学段体育学科课程标准和计划的过程中不断渗透“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因为,“立德树人”不仅是学校体育教学追求的总体目标,也是新时代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创设竞争场景,适时安排教学比赛、竞争性游戏、体能训练与技能测试等活动,使学生在竞争中切身体会到成功与失败、痛苦与喜悦、孤独与互助、泪水与汗水、顽强与拼搏。不仅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打磨其心理意志。其次,根据学生目前的竞技水平,合理安排运动强度,设置适宜的难度,营造不同的训练氛围和情境,激发学生心理、生理的实际反应,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勇于面对困难与挑战。最后,教师也要及时关注并积极协调处理突发事件,充分挖掘其中暴露出来的有关体育品德素养问题。[10]在保证一定训练负荷的情况下,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品德教育并在课余时间及时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控制情绪,积极化解矛盾,实现“育体育德”相结合[11],展现体育教育独特的魅力,使学生在各种经历与体验中成长,铸炼自身品质,形成优良的体育行为,促进其体育品德的形成。

四、结语

随着《意见》的提出,“体教融合”不再是体育和教育简单、机械地相加,而是要将体育和教育的价值与功能进行有机融合,使体育的价值和功能通过教育这一路径得到升华。无论是“体教融合”还是“提升体育核心素养”其最终目的都是利用体育本身存在的教育价值,达到育人的目标,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至此,本文聚焦于初中阶段,深入分析制约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因素,更加准确地把握初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路径,进而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这三个维度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最终使得学生能够达到情品双育、能力相随、知行合一的程度,有助于推动学校体育教学的进一步深入探究,为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体教融合品德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体教融合模式下体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探究
体教融合的实践探索与难点分析
品德
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