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郄穴联合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活动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22-12-08

中医外治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腰痛腰椎间盘腰椎

周 璇

(天津市和平区劝业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 300020)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虽能快速缓解症状,但有一定风险,术后也易出现腰椎不稳、神经根粘连等并发症,而非手术治疗限制性较低,是许多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但牵引、药物注射等西医保守治疗存在易复发、毒副作用等弊端[1~2]。温针灸、推拿等中医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历史悠久,近年来受到诸多临床医师的关注。既往报道显示:推拿、针刺郄穴等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面有明显疗效,但目前对于针刺郄穴联合推拿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效果的报道尚不多见[3]。因此,本研究对针刺郄穴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腰椎活动功能和血液流变学进行分析,旨在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思路,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前瞻性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推拿治疗,观察组予以针刺郄穴联合推拿治疗。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学会批准。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符合《骨科诊疗常规》[4],经X线、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②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③年龄20岁~65岁;④起病时间或病情发作时间<2个月;⑤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研究,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腰椎肿瘤、结核或骨折者;②合并严重心、肝、肺、肾等功能障碍者;③郄穴皮肤破损者;④治疗依从性差者;⑤严重中央腰椎间盘突出已造成肢体瘫痪或大小便失禁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予以仰卧位骨盆牵引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推拿治疗,治疗方法为:取俯卧位,推拿医师采用 、揉等手法对患者背部竖脊肌、多裂肌等进行推拿,缓解肌肉痉挛,然后采用拇指点压阿是穴、肾俞穴、腰阳关穴、大肠俞穴,逐渐加重点压力道,至酸胀,20 min~30 min/次,1次/d。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针刺郄穴。①取穴:腰3~5夹脊穴(腰背部第3腰椎~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正中线旁0.5寸)、委中穴(腘横纹中点,肱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环跳穴(股外侧部,侧卧屈股,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②针刺:取健侧卧位,常规消毒后,对夹脊穴,以0.30 mm×50 mm毫针往正中线斜刺25 mm~40 mm,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手法;对委中穴,以0.30 mm×50 mm毫针直刺25 mm~40 mm,得气后施以小幅度捻转泻法;对环跳穴,以0.30 mm×100 mm长针直刺50 mm~75 mm,得气后行大幅度提插捻转。留针20 min,1次/d,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 d,共治疗2个疗程。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3.1.1 腰椎活动功能评分标准

治疗前后分别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 questionnaire,ODI)和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量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Low Back Pain Scale,M-JOA)进行评估,ODI由10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0~5分,分数越高功能障碍越严重;M-JOA由主观症状(2个条目)、客观体征(4个条目)、日常工作能力(4个条目)三个维度组成,总分30分,分数越高,活动功能受限越严重。

3.1.2 疼痛评分标准

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Pain visual analog scale,VAS)反映疼痛程度,0分~10分,分数越高越疼痛。

3.1.3 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

采集治疗前、后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全血黏度高切(whole high viscosity,WHV)、全血黏度低切(Low shear whole blood viscosity,LWV)和红细胞聚集指数(red blood cell aggregation index,AI),并应用Wuntrobe法检测红细胞比积(packed cell volume,PCV)、血沉方程K值(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K)。

3.2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判定。显效:疼痛消失,腰部功能正常,可正常工作生活;有效:疼痛明显减轻,腰部功能明显改善,生活、工作等活动时偶有不适;无效:疼痛、腰部功能无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

3.3 统计学方法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 %,高于对照组的69.5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4.2 两组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前Oswestry、M-JOA、VA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Oswestry、M-JOA、VAS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Oswestry、M-JOA、VAS评分比较分)

3.4.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WHV、LWV、PCV、ESR-K、A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WHV、LWV、PCV、ESR-K、AI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比较

4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椎间盘退变、劳损等引起的综合病症,好发人群为男性青壮年、孕妇、更年期妇女、肥胖者等[7]。本病危害较大,不仅会导致腰腿疼痛、足骨神经痛,而且会引起运动功能障碍,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8~9]。因此,缓解腰腿疼痛等症状对患者有重要意义。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腰痛”“痹证”“伤筋”“腰尻痛”等范畴[10~11]。清朝《金匮翼》载“瘀血腰痛者……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痹痛,不能转侧,其脉涩”;《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载“感于寒……腰椎痛,寒湿搏于气交而为疾也”;《医学心悟》载“腰痛,有风,有寒,有湿,有瘀血,有气滞,有痰饮,皆标也。肾虚其本也”。因此,提示腰痛以肾虚为本,寒湿阻滞经脉、气滞血瘀等为标,宜行活血通络、行气止痛治疗。

本研究采用俞针刺郄穴联合推拿治疗,其中推拿揉按等手法可有效缓解肌肉痉挛,松解背部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改善疼痛症状;而点压阿是穴可有效缓解病区气血阻滞,点压肾俞穴可滋阴壮阳、补肾健腰,点压腰阳关穴可疏通阳气、强腰膝、益下元,点压大肠俞穴可通肠调腑,强壮腰膝[12~14]。针刺镇痛作用已得到公认[15],以往报道[16~17]显示:针刺腰阳关、背俞穴等具有通络止痛功效,但针刺郄穴的报道尚少。侯建强[18]研究表明,针刺郄穴可有效提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促进腰椎功能恢复。而李业等[19]研究亦显示:针刺郄穴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同时,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腰痛相关经脉主要为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20],郄穴为各经之气深聚的部位,为特定穴,且《针灸甲乙经》奠定了“阴经郄穴治血症,阳经郄穴治痛症”的基础,提示针刺郄穴可缓解腰痛。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57 %,并且观察组治疗后Oswestry、M-JOA、VA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针刺郄穴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腰痛,促进腰椎活动功能恢复。这是因为:针刺腰夹脊穴可疏调局部经气,通经止痛;针刺委中血,可通调腰背部经脉之气血;针刺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交会处的环跳穴,可疏通经气,缓解下肢痿痹、腰痛。诸穴合用,共奏温经散寒、益肾壮腰之效,从而改善腰腿痛。现代医学[21]研究认为,机械压迫使静脉回流受阻,神经根缺血,刺激炎性因子和致痛物质合成,从而引发疼痛。血瘀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之本,血液主要表现为黏、浓、稠、凝聚等异常,血液流变学指标可有效反映血液状态。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治疗后WHV、LWV、PCV、ESR-K、A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针刺郄穴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改善血液黏稠度。分析原因可能为针刺郄穴可疏散瘀血,刺激血液循环,恢复患处血氧供给;而推拿同样可以松弛背部、下肢肌肉组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综上所述,针刺郄穴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腰椎活动功能,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

猜你喜欢

腰痛腰椎间盘腰椎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单侧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帽子莫乱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