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发生与防治
2022-12-08宋瑜珍
宋瑜珍
(甘肃省迭部县洛大镇畜牧兽医站,747406)
牛结节性皮肤病又被称为牛疙瘩皮肤病,首次发现于上世纪20年代,在赞比亚被报道,随后逐渐在临近国家传播,上世纪70年代进一步扩大传播范围,出现在苏丹、尼日利亚、利比里亚等国家。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贸易流通的不断加快,逐步传入亚洲、欧洲等地。2019年8月该病传入我国新疆,截止目前,已在我国多个地区传播。该病严重威胁着我国养牛业的健康发展。
1 发病症状
牛结节性皮肤病只传染牛,不传染人,发病率高达45%,发病后死亡率达5%-10%。该病发生后最显著的特征是牛皮肤、黏膜出现病变结节,但临床症状在不同个体间表现差异很大,病牛最主要症状为皮肤水肿、消瘦,淋巴结肿大,精神萎靡,不喜食,不愿走动,身体发热,体温可达41℃,一般该症状持续1周左右便可消失。此病可引起公牛不育,怀孕母牛流产,降低奶牛产奶量。
2 病原特征
引起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原为痘病毒,该病毒有囊膜,对外界不良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病毒可在pH范围为6.6-8.6的环境中存活数天至数十天,在牛棚舍中能存活数月,一般环境温度越低,存活时间越长,在坏死的皮肤结节内可存活一至数月,在温度为65℃时处理30 min方可灭活。但其对强酸和强碱非常敏感,同时对紫外光和含脂溶剂的去污剂也敏感。
3 流行特点
牛结节性皮肤病毒广泛存在于病牛的皮肤、真皮损伤部位、结痂、唾液、鼻汁、牛乳、精液、肌肉、脾脏、淋巴结等处。传染源主要是感染该病的病牛、被病毒污染的饲草、饮水等,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4-7 d,部分可达28 d。治愈3周以内的病牛,依然携带病毒。感染途径和传播方式较多,健康牛可通过与病牛相互舔舐方式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污染的饲料、水和用具等物品感染;在免疫时若使用被病毒污染的针头,也会引起染病;公牛和母牛在自然交配时也可传播,哺乳犊牛通过哺乳也可相互感染;此外,被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后也可传播,且蚊虫叮咬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此病毒能感染所有牛,但黄牛、奶牛和水牛最易感染,其中产奶奶牛的危险性最高。
3 防治措施
3.1加强饲养管理 一是牛的饲养场所必须严格选址和布局,同时要加强饲养场所疫病防控硬件建设。二是所有养殖场要建章立制,同时执行到位,严格车辆、人员、物品等出入管理,做好饲养和活动场所的卫生管理,开展灭蝇、灭蚊、灭虫工作,定期做好全面清洁消毒,保持环境卫生,提高场所生物安全水平,降低养殖等环节中牛结节性皮肤病发生风险。三是牛群食用的饲草和饮水要干净、无污染。四是饲草搭配要合理,定时定量饲喂,防止受饥或暴食。
3.2做好日常监管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要养成全面排查和定期巡查的习惯,要提高防疫主体责任,密切监视牛群健康状态,若发现疑似有牛结节性皮肤病临床症状的牛只,应立即隔离饲养,限制病牛及同群牛移动,对牛活动场所内外环境进行消毒灭源。同时,应及时向所在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3.3做好检疫和调运监管 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做好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工作,在产地检疫过程中若发现有牛结节性皮肤病临床症状的牛只,一律不得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应立即上报并采集样品送检确诊,检测结果若为阳性应及时扑杀后作无害化处理;对屠宰检疫过程中发现可疑牛只,要立即停止屠宰,同时对同群牛进行隔离并按流程采样送检,检测结果若为阳性应及时扑杀后作无害化处理。严禁进口来自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国家和地区的牛只及其风险产品,严厉打击非法调运和走私牛及其产品的行为。
3.4做好接种免疫 免疫接种是保护易感动物和控制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该病的疫苗,疫情发生区域及周边地区可采用国家批准的山羊痘疫苗,按照山羊的5倍剂量对牛只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减少感染,建立免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