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

2022-12-08程丽丽

浙江畜牧兽医 2022年2期
关键词:猪瘟猪场养殖户

程丽丽

(台州市椒江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浙江 椒江 318000)

非洲猪瘟属于国家重点防控疫病。自从2018年传入我国,之后在多个地区扩散和蔓延,导致猪肉的价格上涨。从当前非洲猪瘟的防控情况来看,还没有特效的药物和疫苗预防,需要加强对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但是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多样,并且传播速度快,增加了防控的难度,为此,加强对非洲猪瘟发病原因和规律的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推动全国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1 非洲猪瘟的特点

非洲猪瘟主要危害家猪和野猪,其中家猪是主要的宿主。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多样,可以通过呼吸道、口腔和蜱虫叮咬传播。此外,在注射治疗的过程中如果针头没有消毒或者没有替换一次性针头会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在通常情况下,非洲猪瘟的潜伏周期为4-19 d,患病猪在康复之后也可能携带病毒,长达数周或者数月。一旦出现疫情,主要以扑杀为主,以避免扩散和蔓延。其病毒可在粪便或者腐败组织中存活一段时间,尤其在血液里能够最多存活18个月。

一旦出现非洲猪瘟病例,有很高的死亡率。此外,非洲猪瘟的发生具有持续性的特点,可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对周围养殖户造成威胁,很难在短时间内清除,只有采取全部扑杀的方式才能避免疫情的扩散。

由于非洲猪瘟的传播速度快和传播范围广,增加该病的防控难度和复杂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兽医工作人员和防控人员的压力。

2 非洲猪瘟的传播方式

2.1生物媒介传播 相关的研究显示,非洲猪瘟的扩散形式是通过直接接触,而生物媒介在疫情扩散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感染非洲猪瘟的猪被蜱虫叮咬之后,蜱虫身上会携带非洲猪瘟的病菌,再次叮咬其他的健康猪就会使其染病,会造成非洲猪瘟的扩散和蔓延。此外,蜱虫也是非洲猪瘟的病毒宿主,病毒可在体内长期生存,这也是造成非洲猪瘟难以治愈的主要原因。

2.2物流传播 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以及贸易的频繁也会增加非洲猪瘟的防控难度。从当前的非洲猪瘟防控情况来看,生猪的移动会造成非洲猪瘟在全球内蔓延,而各类猪肉制品和交通运输工具也是非洲猪瘟扩散的主要媒介。

2.3野猪间接传播 野猪也是非洲猪瘟传播的主要群体,在取食的过程中可能污染周围环境和农作物,间接传播给家猪非洲猪瘟病毒,从而造成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3 临床症状

无论是急性死亡病例还是慢性感染病例,主要的临床症状基本相同,包括高热现象,伴有便秘和腹泻,对患病猪进行解剖可以发现体内器官出现出血现象。依据患病的程度将非洲猪瘟分为5种类型:第一,超急性型,感染之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病程时间短,突然死亡。第二,急性型,潜伏周期为4-6 d,发病后体温升高到41℃到42℃,病猪采食量下降和食欲不振;体内白细胞数迅速减少,妊娠期母猪流产,呕吐或者腹泻,死亡率非常高,可达100%。第三,亚急性型,该类型与急性型比较相似,潜伏周期为6-12 d,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伴有高烧、食欲减退和精神不振等。第四,慢性型,该种类型的发病过程比较缓慢,高热比较短暂,可能出现慢性皮肤性溃疡和关节肿胀,妊娠期母猪的流产风险概率增加。第五,亚临床型,该种类型的病变不明显,会出现低烧和食欲不振的现象,治疗之后猪只体内可能携带具有传染性的病毒,为此,在发现疫情之后应立即采取无害化的处理方式,防止扩散和蔓延。

4 防控措施

4.1杜绝猪源性饲料 有些养殖户为了节约养殖成本不重视对食物的管控,将泔水作为主要的食物喂食生猪,该种现象会加速非洲猪瘟的传播或扩散。一旦泔水中含有非洲猪瘟病毒,生猪食用之后就能迅速的传染,并且扩散和蔓延。此外,调查研究显示,猪源性饲料的喂养也会造成非洲猪瘟的爆发,应禁止饲料厂家添加猪源性饲料,有效的控制非洲猪瘟通过饲料传播。

4.2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的建设 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在于增强生物安全,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做好猪场外的疫情防控,可以在猪场外建设屏障区,在屏障区和猪场之间设置缓冲区,严格做好缓冲区的消毒管理工作,避免病毒进入养猪场。第二,加强对猪场的内部防控,可以采取封闭管理猪场的措施,避免病毒交叉感染;养殖场布局要科学合理,建立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一旦发现潜在的疫情,要迅速的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对养殖场的蚊虫和老鼠的灭杀,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设置防护网。第三,选择高效无毒消毒剂,制定科学的消毒程序,每个养殖场配备消毒清洗中心。无论是物品还是人员进入养殖场都需要接受正规的消毒,严格规范消毒程序,避免消毒过大。第四,建立应急预案响应机制。养猪场应该加强对非洲猪瘟疫情的监控,一旦发现可疑病例,要及时的隔离病猪,避免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并且按照相关的规定处理患病猪;引导养殖户形成生物安全的防控理念,充分了解非洲猪瘟防控的重要环节,树立抵抗非洲猪瘟的信心。此外,通过制度确保各项生物安全措施的规范执行,包括奖惩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还要定期推进饲养管理人员培训,规范饲养行为,提高非洲猪瘟防控的能力。

4.3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4.3.1热化技术 因为非洲猪瘟病毒害怕高温和干燥,可以采取热化技术阻断病毒的传播和扩散,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环境热化。要消灭养殖环境中的病毒,将门窗关闭后环境温度升高到60℃左右,经过3个小时可以灭杀病毒。具体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一是火焰灼烧法,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灭杀效果,但是缺点是效率不高,并且地面加热不均匀。二是热风机法,将空气加热之后封闭圈舍。

4.3.2饲料热化 通过高温的方式制造饲料,针对一些小型的养猪企业,利用熟化剂对粉料进行熟化。

4.4加强对猪肉流通环节的管理和控制 在非洲猪瘟疫情发生的背景下,养殖户应该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防疫工作,加强对生猪和猪肉制品的流通管控,尤其是运输环节的管理,能够从根源上抑制病毒的扩散和蔓延,减少非洲猪瘟的发生概率。此外,监督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对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做好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工作,确保生猪和猪肉制品的安全,减少病毒扩散的风险。应该引导养殖户选择自繁自养的饲养管理模式,提高非洲猪瘟的防护效果,降低引种的风险。如果必须从外地引种,要做好产地的检疫工作,出具合格的检疫证明,确保猪群的整体健康,在引种完成之后还要隔离饲养一段时间,经过检疫没有任何问题之后才能混合,最大程度的降低非洲猪瘟疫情的扩散,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4.5开展全面的检测工作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非洲猪瘟的全面检测工作,定期派遣工作人员对本辖区的猪舍和周围的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地发现异常情况。如果患病猪的症状比较明显,要开展核酸检测,并且及时上报当地的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确诊之后对患病猪采取扑杀和无害化管理的措施,避免疫情的扩散和蔓延。猪场应该定期派人对猪群的进食和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抽样送检,第一时间确诊。要定期做好猪群的体检工作,并做好体检的记录,也能够有效的排除非洲猪瘟疫情。

4.6加大对猪肉制品的监管力度 相关的工作部门要加大对泔水喂猪的监督管理力度,要求猪场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方式,禁止从疫区购买饲料,严格监控厨余垃圾的处理,杜绝病毒的传播。一旦发现屠宰中出现疑似病毒,要立即扑杀,并且采取无害化处理。

4.7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 为了提高非洲猪瘟的防控效果,应该引导养殖户全面的了解和认识非洲猪瘟的科学防控知识,相关工作部门需要发挥重要的宣传作用,积极引导养殖户在日常的管理中加强清洁和消毒管理工作,灭杀病毒。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养殖户的饲养管理水平。

4.8加大对猪肉制品走私的打击力度 我省地处沿海地区,应加大对非法贩运生猪和猪肉制品走私活动的打击力度,避免非洲猪瘟的传入,保证本地区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猪瘟猪场养殖户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