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大型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推进情况调查与分析
2022-12-08蒋永健
丁 琳,蒋永健
(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与种畜禽监测总站,浙江 杭州 310021)
为进一步掌握畜禽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开展情况,2021年7月浙江省畜牧农机发展中心专门下发《关于开展全省规模养殖场数字化建设推进等情况调查的通知》,对上报的185家万头以上新(扩)建规模猪场、数字牧场调查表分析显示,目前全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臭气治理工作稳步推进,但存在粪污处理和臭气治理成本偏高、技术不成熟、农牧对接不够顺畅、纳管难等问题,尤其在眼下生猪养殖效益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建议通过加大政策支持、技术研究和宣传推广等方式,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夯实绿色基础。
1 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省以创建全国唯一的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省为主抓手,以标准化、绿色化、循环化、规模化、数字化、基地化为引领,2020年全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率达90%,绿色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1.1科学规划,资源化利用常抓不懈 2017年省政府印发《浙江省畜禽养殖废弃物高水平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2018年省农业厅印发《关于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高水平资源化利用工作的通知》,各市迅速行动,纷纷制定了本区域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例如杭州市出台了《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要求重点推广家庭牧场、适度规模养殖场和大型集约化养殖场三种养殖模式,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和零排放;丽水市2018-2019年连续出台相关文件,要求规模场完成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1.2政策导向,资源化利用基础更牢 全省共组建66家沼液配送社会化服务组织,每年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100余万吨、沼液800余万吨,仅2018-2020年全省各级政府商品有机肥补贴资金达2亿多元。如杭州市余杭区、台州市黄岩区对从事沼液配送的社会化服务组织,给予35元/t运费补助,湖州市对开展规模化畜禽粪污收集利用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有机肥生产企业等,按投资额的30%给予补助。
1.3科技支撑,资源化利用不断深化 在全省畜牧产业团队项目中安排一定数量的项目用于资源化利用和减臭的技术攻关,例如2021-2023年畜牧产业团队项目中共安排了16个项目攻关资源化利用和减臭技术,有力地促进了畜禽饲喂、环境控制、粪污和臭气处理等技术工艺的迭代升级,示范推广了一批节水、节粮、减药、减臭为目标的污水处理技术,从调查表看,60%以上的养殖场采用了A/O工业化技术处理污水,处理成本基本在20元/t以下。湖州市还发布了《生猪健康养殖技术规范》《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生态治理规程》等2个市级地方标准。
1.4示范创建,资源化利用亮点纷呈 从2017年起,每年组织美丽牧场、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同时,出台标准,积极培育农牧对接绿色循环体,截至目前已建成省级美丽牧场1321个、绿色发展示范县27个、农牧结合绿色循环体421个,余杭径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金华九峰牧场、江山石明畜业和萧山区、龙游县等6篇案例入选全国畜牧总站组编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集中处理、种养结合和整县推进典型案例》。
2 存在问题
2.1废气治理的认识不到位 部分项目因前期方案审核不严,导致进猪后出现臭气扰民的问题,猪场在进行减臭设施设备改造过程中,防疫压力加大。还有部分场重“固液”轻“臭气”,粪污处理相关工程已在推进中,但对综合减臭方面还未有方案。甚至还有个别场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综合减臭方案均未明确。此外,从调研情况看,大部分养殖场采用的除臭方法以源头减量(饲料采用低蛋白饲料或添加酶制剂)为主,还没有形成源头、过程和末端的综合减臭理念。
2.2大型猪场初级有机肥销路不畅 从调研情况看,湖羊场羊粪堆积发酵后即可销售,且比较“吃香”;蛋鸡场、蛋鸭场和奶牛场的粪便主要以堆肥发酵居多,去向一般是场内循环和初级有机肥销售,虽成本偏高,但卖得动;受非瘟疫情影响,目前大部分猪场会将猪粪经发酵罐工艺发酵成初级有机肥,初级有机肥以免费送给周边农户或有机肥厂的居多,中小规模猪场基本能充分利用周边农田就近消纳或对接种植大户等进行异地消纳,但新建的5万头、10万头猪场,由于对接消纳地不够、有机肥使用存在季节性等原因,仍存在一定量的初级有机肥没法消纳的情况。
2.3污水运输和纳管难 场内污水处理工艺现已基本成熟,但污水从养殖场运输到消纳地或污水处理厂这一段还有很多堵点。一是社会化服务组织未能全覆盖。很多县市区尚未建立起覆盖一定区域范围的、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二是运输成本高。如临安区虽然财政有补贴,但养殖场还需要付费15元/t,而纳管的成本在10元/t以下,因此异地输送的成本比纳管成本还高;三是消纳困难。沼液异地消纳过程中会有臭气产生,而现有的沼液还田、污水排放等标准中缺乏对臭气的规定,因此一旦被举报,沼液就不能还田。此外,大型规模猪场普遍会遇到消纳地不够的问题,需要污水纳管,但因污水厂处理能力不够、纳管标准提高等原因,污水仍无法纳管。
2.4养殖场除臭技术不够成熟 一是现有减臭方法还不够成熟,调研中养殖场反映了立体多层猪舍没有较好的臭气治理方案、喷雾水洗中和减臭过程中容易出现喷水管道堵塞等问题。二是减臭成本偏高,从调研情况来看,大部分养殖场减臭的建设成本均在100-500万元之间,而减臭措施的运行成本也在10-50万元/年。很多养殖场表示,现在常用的喷淋除臭方法,用水量较多,并且增加了后续污水处理压力。三是人民群众对养殖场臭气认可度与现行标准不匹配,虽然《浙江省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3/593-2005)中规定,恶臭污染物的排放执行标准是臭气浓度60(无量纲),但如果养殖场被投诉,即使养殖场场界浓度低于60,当地政府仍会关停猪场。
2.5人才力量不足 部分养殖场存在管理不善的问题,如仙居华统三亩田和仙居绿发瓦垚头由于技术人员不足,管理跟不上,导致发酵床死床,粪污处理能力大幅度减少,存在粪污处理安全隐患。此外,由于养殖场环境相对封闭,人员结构不稳定,尤其是年轻人才容易流失。
3 对策建议
3.1加大对新建场方案的审核和督促 对年底确定投产的新建猪场,县(市、区)要认真组织业务骨干、专家团队对项目方案中尤其粪污和臭气治理方面的内容认真审核,按照产能配套粪污和臭气治理设施设备,督促其尽早对接农牧消纳基地并签订消纳协议,对污水纳管的养殖场要督促其与当地污水处理厂加强沟通,在进猪前明确纳管标准及成本等关键事项,确保污水纳得进。
3.2加大对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有机肥厂的支持力度 2021年8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等6部委出台的《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加快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动养殖粪污就近就地利用。结合抛荒耕地复耕工作,支持有处理能力的企业投入到本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中,每年给予一定资金扶持,提高主体积极性。今年全省有9个县(市、区)作为农业农村部绿色种养循环试点,开展培育粪肥还田服务组织为抓手的一系列试点工作,要加强对试点的跟踪指导,及时总结经验,为全省其他县(市、区)提供参考。
3.3加大先进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2021年8月,全国畜牧总站印发了《规范畜禽粪污处理降低养分损失技术指导意见》,提出了10种降低养分损失的关键技术。要利用现有的三农六方、产业团队等平台,同时加大研发力度,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畜禽粪肥还田利用技术新模式、新方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示范,促进粪肥综合利用。加大数字化先进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探索利用液位仪、流量计、氨气传感器等在线监测设备,减少人员进出带来的生物安全风险,实时了解养殖场污水和臭气情况。
3.4加强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工作 合理制定有机肥、沼液等施用标准规范,使有机肥、沼液在能得到更好应用的同时进一步减少环境污染,让种植户用得放心。及时制定粪污资源化利用及臭气治理的先进技术规范,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科学规范臭气治理方法,促进技术不断成熟。对于目前臭气排放标准空白的领域,要加强与环保部门的对接,进一步明确排放标准,尽早填补空白,增强基层执法的可操作性。
3.5加强宣传推广,营造种养对接融洽氛围 利用多种途径,结合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成果,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的专题宣传,做好农民施肥引导和鼓励工作。积极开展培训交流,组织养殖业主体学习粪污处理利用和臭气治理先进技术工艺,了解资源化利用成效,增进对三废处理新技术和新工艺的认知,提高养殖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