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话语分析对跨文化传播的若干启示
——以《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为例
2022-12-08顾湘芬
顾湘芬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在中国传统文化日益衰退和如何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关注。2020年,英国BBC电视台第四频道推出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该片探寻诗人杜甫从出生到逝世的跌宕一生。既是中国传奇人物故事,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盛筵。该纪录片一经播出后,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解读这样的文化精品视频,对于展现“中国故事”,提升跨文化理解与传播素养,尤为必要。
二、理论基础
话语,一般是指口头沟通或书面交流。话语的概念起源于语言学,经巴赫金、奥斯汀、福柯、哈贝马斯等哲学家的理论建构,溢出语言哲学研究领域,进而被诸多学科广泛使用,并在原本意义上延伸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实践[1]。
模态,指交流的渠道和媒介,包含语言、技术、图像、颜色、音乐等符号系统。多模态话语,是指包含多种交流渠道和媒介技术的话语,具有系统性,同时也具有多功能性。多模态话语分析,是建立在语言学基础上,从整体的角度,分析多模态话语所组成的表义系统和话语意义,解释话语传播中交际和互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主要理论基础,是韩礼德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并从符号学理论中汲取媒介、对象、解释三位一体等理念,也可以看成是系统功能符号学[2]-[4]。
因此,对该片的话语分析,从其组织功能构建入手,通过时间和地点、情感和情绪、艺术与文化等角度进行解读;从语言、图像、声音等因素展开分析,并进行关联性考察,进行聚类、分组,解读其文化意涵。
三、话语选择
(一)话语介绍
杜甫,生活在公元8世纪,与英国史诗《贝奥武夫》同时期,留存至今的诗作有1400多首,“在诗的历史中,他是独一无二的”。《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是西方人讲述“中国故事”的典型案例,时长接近60分钟。该片节选了杜甫20多首有代表性的诗作,蕴含丰富的语言,画面和声音等多模态元素。
(二)话语功能
具有系统性。以物理时空为主体,跟随迈克尔·伍德的游览顺序和故事叙述,辅以伊恩·麦克莱恩朗诵,以及背景视频、语言、画面、嘉宾访谈等;以杜甫的思想和情感为支线,包括思想从启蒙,成长到转变,以及家国情怀等;以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元素贯穿始终,包括碑刻、雕像、绘画、舞蹈、朗诵、书法、象棋、宗教等。
具有多功能性。(1)主线作用。全片沿着七个主要地区次序展开,分别是巩义(出生地)、曲阜(思想启蒙地)、长安(今西安,求职地)、成都、夔州(今白帝城)、潭州(今长沙,晚年寓居地)、平江(埋骨地),讲述杜甫的人生经历。(2)共情作用。表达探寻者对所见所闻的价值感受,如讲述西方人熟知的女巫的传说,按照西方习惯朗诵诗歌等,从而便于西方观众的理解和把握。(3)代入作用。运用大量类比:将中国诗歌传统与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进行类比;将杜甫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其诗歌文化成就,与莎士比亚、但丁进行类比;将长安和君士坦丁堡、巴格达类比;将安史之乱和一战进行类比;将长沙和二战时期法国战败后的卡萨布兰卡类比等[5]。
(三)话语意义
该片以诗歌作为窗口,从西方文化的视角,较为完整地展示了杜甫的人生历程。它所纪录的诗歌浸透着“中国文化传统”,观众能透过诗歌来透视其中所承载、建构的中国文化传统特征。同时,能感知中国盛唐的传统文化和社会变迁。
四、中国文化传统及其多模态话语建构
通过对《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的语言、画面和声音进行总结分析,发现该片所建构的中国文化传统特征,大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1)家国情怀;(2)历史记载;(3)多元并存。
(一)家国情怀
杜甫的诗歌与“家”和“国”紧密联系,诗歌的节选、朗诵与视频制作常以主持人、路人、朗诵者、嘉宾访谈等人物关系组合出现。在杜甫出生地,讲述杜甫姑母、姑母的儿子以及杜甫儿时关于女巫的传说,朗诵杜甫《壮游》节选诗句,并通过幼年杜甫的蜡像和杜甫的画像建构出“家”的概念,将诗歌与家人、亲情通过画面联系在一起。在孔子故里曲阜,通过雕像、碑文的特写,讲述影响杜甫一生的“德行,仁义,忠诚”的儒家思想,与“国”的政治主张联系起来。在杜甫眼中,李白亦师亦友,李白在诗歌艺术叙事细节创作上,对杜甫的启发和影响很大。通过嘉宾访谈,比较两人的人物性格和诗歌风格,“李白热爱天人合一,杜甫更加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遵照儒学生活,效忠皇帝”。杜甫和李白分别后,杜甫十分想念他,写下《梦李白》,画面通过写信的方式写一段书法,旁白朗诵这一诗歌作品,并配字幕,用诗歌将友情联系起来。在成都,通过小女孩儿童稚的声音朗读《春夜喜雨》,草堂的画面,以及路人和嘉宾的访谈,搭配字幕和旁白,突出杜甫的家园生活和精神世界。杜甫成为田园诗人,寻找自然之美和天伦之乐。但同时,心中“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此一阶段忧国忧民的心情,可以类比西方文化中,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写的:“一个人可能会为他热爱的理想或文明,而感到深深的哀伤”。
故而,该片通过画面、声音、旁白和字幕等语言,突出杜甫诗歌文化所蕴含的对“家”“国”“亲情”“友情”的高度重视,并采用访谈、书法、写信这些中西方文化一致性和共通性的表现形式,突出诗人的“家国情怀”。
(二)历史记载
《彭衙行》中描绘了杜甫逃亡的生活,他经历了逃亡、俘虏、再逃亡,“体会到成为寒士的滋味,成为一个在苦难中挣扎的最普通的老百姓(杨雨)”,如同莎士比亚笔下描绘的可怜又无家可归之人。通过泥泞中行走、破旧的瓦房等画面、朗诵的语气和声调、旁白和字幕,将逃亡生活与历史背景再现。杜甫被俘虏后押往长安,望月思家,写下《月夜》。通过柳树、夜晚的灯光、仕女图等画面,朗诵和字幕描写离别。杜甫在长安做搬运工,写下《春望》,通过搬运工的画面、嘉宾访谈、诗歌朗诵、旁白和字幕,记录普通百姓的生活和内心情感。杜甫沿长江逃亡到夔州,此段镜头跟随主持人坐船经崇山峻岭,顺长江而下,旁白和字幕“路迷何处望三秦(《冬至》)”,反映杜甫的处境和心情。对于“久客应吾道”的杜甫来说,他并不害怕。如果类比西方文化,但丁会说,“命运无法被夺走,它是一种礼物”。宇文所安说,“在日常生活的意外中挣扎,并努力去诠释它,是一种艺术”。
战争和磨难让杜甫成为了一名伟大的诗人,正如嘉宾所说,“没有安禄山,就不会有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杜甫(刘陶陶)”“杜甫的诗歌,是诗歌当中结合历史结合最好的作品,个人的生活史、精神史都记录在诗歌当中(曾祥波)”。
(三)多元并存
该片充分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多元素性,包括饮食文化、民俗文化、艺术元素等。通过丝绸之路的动态地图,西安城熙熙攘攘的人群等画面,波斯的开心果和撒马尔罕的黄金桃的旁白和字幕,将盛唐的多元文化表现出来。杜甫曾接受邀请,观看舞蹈,舞蹈演员竟是50年前的故人弟子,十分感慨,于是作《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此段由舞蹈表演剑舞,灯光偏暗,配字幕,朗诵诗句,并解说追忆“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将诗歌与舞蹈结合起来。在长沙杜甫江阁,通过歌声,市井的声音,街舞和学生身穿唐装演绎《江南逢李龟年》等画面,以及嘉宾访谈,旁白介绍,讲述家事,凸显杜甫这一时期新的生活和创作环境。镜头呈现群山之中蜿蜒的湘江,主持人站在小船上,用平静的语言诉说杜甫人生最后一次流亡的心情和曲折人生,并用哀婉低沉的声音和语调,朗诵杜甫的绝笔《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小船在江心显得孤寂无助,随着船夫安静的划桨,背影离我们远去,也正是杜甫在穷困潦倒中落幕时的写照。最后一组镜头,通过学生扫墓、诗社活动的画面,总结诗人杜甫的文学成就。
该片中,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艺术元素,与杜甫的诗歌相互交织,体现出中国诗歌文化多元并存的特征。
五、对跨文化传播的若干启示
跨文化传播,是指发生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现象之间,人们传播和理解文化意涵的模式。多模态话语是跨文化传播模式中的一种,对多模态跨文化传播模式的研究,有三个方面:1.把跨文化传播中的一致性体现出来;2.把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传播结合起来;3.把叙述语言学作为多模态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主要方法[6:71]。
通过对该片画面、语言、声音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发现杜甫诗歌文化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及其多模态话语建构策略。该片作为西方人讲述中国故事的典型个案,可以通过视频话语中的文化内容细读、话语建构策略分析、视频话语分析的练习与视频话语制作等方法,提升跨文化传播素养。
(一)解读文化差异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一致性,前文有谈到,接下来,谈谈文化差异。文化差异,许多文化主题在不同文化体系中,具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和意义解读。跨文化差异,容易导致跨文化理解与传播能力发展的困难[7]。因此,对相关文化差异现象和该文化现象的跨文化传播方式进行归纳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解读文化差异,便于理解相关文化现象中,所包含的独特的跨文化意义。比如伊恩·麦克莱恩朗诵杜甫诗歌时,表达顺序的删减、跳跃、颠倒,这些中西方跨文化差异,都可以加以分析、解读。又比如中国的儒家思想、中国的传统艺术元素和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内涵,长沙学生身着唐时汉服演绎诗歌等场景,对于不同文化体系而言也不易理解。通过这些文化现象的细读,可以促进深入挖掘、理解相关跨文化知识。
(二)解读叙事策略
从画面、语言、声音等因素的角度,对不同文化主题、解读叙事策略。
画面元素,在文化叙事中,拥有首要地位。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为例,某一组镜头中,华清宫对比寒门的画面,雪夜中奉先县乡下的小宅子画面,朗诵的声音和字幕“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杜甫的幼子活活饿死,悲恸之情扑面而来。使杜甫 “家”与“国”的情感和情绪,相互融合,凸显出来。这种主题的画面,需要着重分析,解读其在文化主题叙事中的运用。
语言元素,是多模态话语叙事中的重要内容,语言不是对画面简单的描述和解释。借助语言的表意功能,可以对话语的画面进行补充和延伸,从而加强话语的文化意涵。在成都的一段,出现了一系列快速变化的镜头:《卜居》《为农》《江村》中,瀑布、耕田、飞燕、晒谷、风车所呈现的画面和语言短小精悍,意义丰满,对这种点睛式语言的跨文化差异,解读引导非常必要。
声音元素,对于话语建构的影响,也十分重要。比如“安史之乱”一段,急促的马蹄声、嘶鸣声、解说、嘉宾旁白,体现出一场战争灾难的突然降临;这场战争,对于诗人杜甫的命运、思想、诗歌风格是个重大转折,需要重点解读。
因此,通过对话语的叙事策略进行解读,能对相关跨文化内容有更强的敏感性,来理解和传播准确的跨文化信息。
(三)制作视频话语
通过相关文化视频的收集和分析练习,能更充分地理解中西方不同文化体系,在各种文化现象中的意涵,可以丰富 “跨文化体验”,加强跨文化意识,对跨文化理解与传播,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经过对大量素材的话语分析练习,总结其中的一致性因素和跨文化差异现象,解读素材的叙事策略,在这一基础上,可以开始中国传统文化视频话语的制作。制作视频话语的时候,对需要充分叙述的文化主题,通过“画面-语言-声音”等元素角度呈现,介绍该文化现象,提升跨文化传播素养。
六、结语
通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的解读,研究其中的跨文化差异和话语叙事策略,并制作相关视频,对于提升跨文化传播素养有着众多启示。